五戒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一、前言
三寶是我們的信仰目標,也就是引導我出離生死苦海的善知識。但是眾生從無始以來,已經累積很多身口意的業行習氣,就是已經看到信仰目標了,一時要超越業障得到解脫,並不是那麼容易,這還需在逆緣中作一番掙扎的超越磨鍊。佛陀為了幫助眾生逆轉身口意的業行習氣,制定「五戒」做為幫助佛弟子突破業行習氣的善知識。
有一個弟子問師父說︰『世界上甚麼最價值?』 師父答︰『忠告。』 弟子又問︰『甚麼是一文不值的。』 師父答︰『忠告。』 弟子疑惑,追問師父︰『為什麼?』 師父開示弟子說︰『忠告被人接納,就成為世界上的無價之寶;忠告不被人接納,就變得一文不值。』
佛陀制定的「五戒」,就是對我們眾生身口意三業行的五個忠告,俗語說「忠言逆耳」,我們要逆轉自己的業行習氣,就要學習接納逆耳之言──五戒的忠告,如果我們能接納五戒,在日常生活中去奉行,五戒就是逆轉我們業行習氣的無價之寶。為了要和大家共勉奉持五戒,今日我將五戒的內涵,向大家做一個介紹︰

二、認識不殺生的意義
「五戒」是以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行為來制定戒行的,在身業方面有三條戒行︰
身業的第一條是「不殺生戒」:
昨天我已經說過了,佛陀是以骨肉之情在愛護眾生,因此制定「不殺生戒」來達到護生的目地。因為眾生無始以來殺業習氣非常濃厚,要叫眾生自動去護生,很困難,所以才制定「不殺生」的戒行,幫助眾生逆轉殺生的身業習氣,以不殺生的護生行持,來成就人倫道德的仁德。
我國佛教的僧團,因為不能像南傳佛教的僧團過托缽的生活,所以為了要受持不殺生戒,在戒行上又增添了「素食」的莊嚴戒行,而且將這個「素食」的行持,推廣到民間,已經成為中國人用來「行善積德」的民俗,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但是這個民俗只是建立在「行善積德」的立場,並沒有建立在「護生」的立場上,這樣的行持,並沒符合佛法的精神。
譬如︰地方神廟作醮,家家戶戶齋戒素食一星期,以此表示「行善積德」,一星期過,大開殺戒,濫殺眾生拜祭鬼神。這實在是非常荒唐的行為,等於俗語所說的「三代積蓄,一代虧空」一樣,這一日的殺生罪過,就是一星期齋戒積蓄下來的素食功德,也抵不過這一天的殺生罪過。
如果一個持五戒的人,他的素食行持,只是為修功德而發心,這種持齋的心態和行為,只有素食的行為,並沒有護生的精神,這樣就是持長齋也一樣是破戒,破在沒建立護生的精神。
當然在我們的生活上,要受持到完全不去傷害到一切眾生的生命,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做為佛教徒「護生」的修養不能不建立,就是做不到也要建立護生的精神,有護生的精神,慢慢對一切眾生的生命就有尊重的涵養。
過去,我還未學佛以前,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凡是看到一隻螞蟻在活動,馬上就將牠置之於死地,五指山隨手就橫掃過去,看到成群的螞蟻在活動,隨時就搬出火刑來侍候,拿幾張紙,點一把火,把這些成群的螞蟻全部活活燒死。
三十多年的持戒生活,雖然還不能說做到不殺生,但護生的精神,已經能夠使我提出尊重生命的修養了。現在我可以接納過去感覺很討厭的螞蟻,和我共同生活在相同的時空中。今年雨水多,螞蟻都搬進屋子內求生存,我房間裡的書桌,時常都有螞蟻伴我一起看書、寫字,這一些螞蟻,在我眼前、手邊、筆下走動,我沒一念殺念,也不感覺討厭,能夠提出一份包容心,去容納牠們在我的眼前、手邊、筆下自由活動。
在持戒的生活中,我深深感覺到自己的生命,與眾生的生命距離,一天比一天接近,所以我肯定在不殺生戒的受持生活中,是能夠讓自己的生命與眾生的生命結合在一起,我們要像佛陀以那一份「骨肉之情」去愛眾生,在受持不殺生戒的戒行中,隨著身業的殺生習氣的逆轉,自然就漸漸能夠發露出來。

三、認識不偷盜的意義
身業的第二條戒是「不偷盜戒」:
眾生無始以來佔有的欲愛非常濃厚,雖然從國家到社群,從社群到家庭,「不偷盜」已成為國法家規了,但這只是防範粗相的侵佔行為,對細相的佔有欲愛,並不是國法家規所能管制的,這要在宗教教育中去自我超越。佛法的「不偷盜戒」是幫助眾生超越欲愛的佔有習氣,以此戒行來淨化身心,成就人倫道德的義德。
佛經上記載,有一個佛陀座下弟子,有一日清早路過一個蓮花池,聞到蓮花散發出來的芬芳香味,就停腳站在蓮花池邊享受芬芳的花香。這個時候,守護蓮花的花神就出來抗議,指責這位比丘說︰『我要去向佛陀告狀,你偷了我的花香。』
從這個典故,我們就可以體會受持佛法的「不偷盜戒」,甚至對塵緣的留戀,也是要去超越佔有的欲愛,留戀塵緣的習氣,也是要藉不偷盜戒來淨化,像這樣微細的戒行,尚且要去淨化超越,何況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在利害衝突的時候,佔人家的便宜,更加是不可有的行為。
佛法的戒律和國家的法律,制定的作用立場不一樣。佛所以制戒,是要幫助眾生「超越自我的煩惱」,所以戒律是用來淨化我們內心的無明煩惱,不像國家的法律,是隨順民情的需要來制定,因此持戒是不能隨順眾生的欲求心來取捨戒行的,如果以眾生的欲求心來取捨戒行,是無法幫助我們自己超越煩惱業障的。
昨天我聽一位信徒提起,在他住區附近有一位某慈善單位的委員,這位委員為這個慈善單位募收慈善捐款,有人懷疑他侵佔慈善捐款,向他責問,這位委員就當眾向天咒誓,說他如果有侵佔慈善捐款的話,後世就墮落畜生道轉生做狗,有人向他說︰『狗有那麼多,什麼人會知道是你去轉生?』那位委員就又再向天咒誓,說如果他有侵佔慈善捐款的話,後世就轉生做一隻無毛狗。
後來這位委員因病去世,他死以後,在他住區附近,有一戶人家的狗母生產幾隻狗子,其中有一隻無毛狗,到目前已經二、三個月了,這隻狗子也一樣不長毛,大家都認為那一隻無毛狗就是那一位委員所轉生的業報身。
這個傳說如果是真實的事情,我們就可以證明受持佛制戒律,是要腳踏實地去淨化自己的身心行為,不是標榜一個咒誓就可以遮蓋過自己的罪行,就像這位委員如果有偷盜慈善捐款的話,用一個咒誓要來建立自己的清淨身心是無可能的,遮得過別人的耳目,卻是遮不過業行的報應。

四、認識不邪淫的意義
身業的第三條戒是「不邪淫戒」:
這條戒是針對在家人的生活所制定的戒行,淫欲戒出家人所受持的是「不淫戒」。所謂「不邪淫」就是不可以和不合法的異性發生夫妻關係,就是合法的夫妻也不可以在齋戒日或不適當的地點和時間行淫,不可以自己手淫,不可以和同性行淫。佛法是以這個戒行幫助眾生建立人倫道德的禮德。
淫欲是眾生最難自拔的欲愛,這種生理衝動是眾生的生死結合,生理欲求習氣深重的人,一期生命捨報以後,習氣成為業力,將會造成中陰身和淫欲習性深重的眾生起和合,因為中陰身投胎之前,是看見兩性交配生出欲愛之心,才投入母體的,當時中陰身若是對女性產生欲愛之心,投入母體,就成為男胎;如果對男性產生欲愛之心,投入母體,就成為女胎。
所以生理欲求習氣深重的人,業力會使他的中陰身和淫欲習性深重的眾生起和合,在六道中的眾生,淫欲習性最深重的就是畜生,因此淫欲若沒有適當的控制,不但現生家庭眷屬不能得到安樂的保障,淫欲的習氣也會成為墮落畜生道的業力。
因為生理欲求的衝動,是很難突破的習性,而且又是生死輪迴的結合因緣,凡夫俗子突破不了,至少也要有一個適當的控制,所以佛陀制定「不邪淫戒」,幫助眾生減少淫欲的業力,如果厭惡生死,要求出離生死輪迴,那就一定要修「不淫」的出離行,才能夠澈底淨化淫欲習氣。

四、認識不妄語的意義
另外在口業上,有「不妄語」的修養:
因為妄語往往會連帶造作「兩舌、惡口、綺語」的口業,所以口業的戒行,雖然只標示「不妄語」一個戒相,在行持上也需要兼顧「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的戒行,以這四種口業戒行的修養,來成就人倫道德的信德。
不妄語,是不可以說欺騙人的話。 不兩舌,是不可以說挑撥離間的話,不惡口是不可以說刻薄、中傷人的話。 不綺語,是不可說美麗無意義、誇大不實際的話。
這一些言談,都會破壞修行人的品德,而且嚴重者也會造成很大的禍害,俗語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言不和動干戈的情形,在我們的生活上是時常可以看到的禍害,語言的傷害,有時好像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往往會造成人與人相處的不和睦、生活的不安寧。
當然妄語也會有善意的妄語,一般來說,就是善意的妄語也要防範負面的誤會,所以受持五戒的人,在口業上,如果要造作善意的妄語,自心就要抱著為利益他人而「下地獄」的決心,先有這種心理準備,說了妄語以後,萬一發生負面的誤會,才有承擔業障的勇氣。
譬如︰佛陀制定僧團要過著「持午」的生活,過了午時就不進食了,這條戒在早期的中國佛教僧團中還有在受持。
南北朝劉宋文帝義隆信佛,有一天發心供僧,那時候的僧團還注重持午,皇帝的宴席開筵時間超過午時,應供的僧侶沒有人敢進食,大家都坐著不動,皇帝覺得奇怪,心裡懷疑應供的僧侶嫌他供養的菜不好吃。
當時有一位道生法師,恐怕出問題,當下就起來問大眾︰『為什麼大家不吃呢?』其中有一位比丘很小聲對道生法師說︰『好像已經過午了。』
皇帝聽到這句話就說︰『才剛要到日中的時候。』這句話等於是說還不到日中的午時,也就是說還沒過午,實際上已經是過午了,皇帝卻說還未到日中。
道生法師聽皇帝說才剛要到日中,馬上就向大眾宣佈說︰『白日麗天,天言始中,何得非中?』然後就拿出自己的缽來用餐,大家看他進食,也跟隨進食。
我們中國皇帝稱作天子,所以天子代表天,天子說「日才剛要到中」,就是「天說始中」,既然天子說太陽還沒超過日中,不進食就觸犯皇帝的美意了,後果必定是「欺君重罪」,佛教就別想要在中國流佈了,所以道生法師為了維護佛教的生存權益,權巧應變,實際已經過午了,他也配合皇帝的話,說出「天言始中,何得非中」的妄言,並捨「不非時食」的持午戒行進食了。
道生法師這種應變的捨戒行為,是抱著下地獄的決心,也就是說︰『我今天捨戒說妄語吃這一餐非時食會下地獄,寧可我自己來下地獄,也不能讓佛教因為這個戒行,斷絕傳播佛法的因緣。』
古今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捨戒維護團體權益的大德大有人在,所以我們要捨戒造益眾生的當時,內心就要有準備去面對負面的業報,不必要再去擔心捨戒的行為是不是會帶給自己不利的問題。因此受持五戒的人,若是要說善意的妄語,自己就要有「入地獄」的決心,日後如果發生負面的煩惱,才會有超越人事困擾的勇氣和定力,憑這份勇氣和定力,自然就有突破業障的力量。

六、認識不飲酒的意義
五戒最後的一條戒,是「不飲 酒戒」:
這條戒是用來維護我們的意業,以達到發揮人倫道德的智德。
我們在清醒的時候,要超越自己貪、瞋、痴的煩惱習氣,尚且非常掙扎,如果理智又再受麻醉,貪瞋痴的煩惱賊就更加放肆。
麻醉物在二千多年前的印度,最常見到的可能只有酒,所以佛陀才戒定「不飲酒戒」,不飲酒戒是用來幫助眾生維護清醒的理智,所以不飲酒戒的戒行,是包括不使用一切的麻醉物品,不管是吃的、吸的、注射的,一概都包含在「不飲酒戒」的戒行中。
麻醉物品適當的使用,也可以成為良藥,所以五戒中的前四戒是屬「性戒」,性戒就是完全不准改變的戒行,最後這條「不飲酒戒」是屬「遮戒」,遮戒是可以隨環境、時間、地方風俗的需要,在戒行上做變通,因此,麻醉物品只准變通作適度的藥用,不可過度的使用。
一個人一旦染著使用麻醉物品的習慣,他的人品必定亂七八糟,在我們的生活接觸中,時常就可以看到因飲酒誤大事,因吸毒品不顧尊嚴的人,甚至控制不了貪瞋痴的業行,到處作亂,加深自己的貪瞋痴的業障,而且危害社會人群的安寧。
俗語說「學壞三天,學好三年」,可見人要墮落很快,要上進就困難了,因此「不飲酒戒」雖然是屬遮戒,佛教徒要開這條戒行,也要相當的謹慎,以免在自我原諒下,養成使用麻醉物品的習慣。

七、結語
在我們的生活中,要時時和五戒這五個善知識同行,我們戒行,因為受著過去習性業力的牽制,要將戒行受持得很完美,這是不可能的,但做不到並不是代表我們破戒,因為我們還在學習守戒,只要我們還有一念「守戒」的意念,時時拿出自我觀照的「自我觀音」的教育觀念,以「觀音」的修行精神來督導自己的生活「以戒為師」,如此在觀音妙智力的加被之下,我們的戒行就能夠漸漸莊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前言 我從佛教徒最基本的信仰理念來提挈大家去把握「三皈五戒」的修學,對三皈五戒的尊重,不但要如同尊重師長善知識一般去親近,而且要將三皈五戒的行持生活化、平實化,成為自己起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同行善知識。 佛教的信仰是「皈戒一體」的,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三皈五戒是必持的修行,因此必定要求受三皈五戒以
    一、前言 信仰佛教,如果對佛法沒做生活體悟的話,便會落入迷信,迷悟之間的心念,對人生觀就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差別,為了要為大家建立佛法正見,我提出「不憂不悔」和「不疑不惑」的人生觀和大家共勉學佛的生活觀念,有了正確的學佛觀念之後,就會漸次成就一種「不忘不失」的宗教生活智慧,有了這份「不忘不失」
    今日要準備和大家共勉的正見是「不疑不惑」的生活智慧。「疑」與「惑」是一對難兄難弟,因為有疑念,所以才會起惑障,學佛的人最普遍的疑點,是「疑自、疑法、疑師」,從這三個疑點引生百萬的惑障。 二、疑自信仰 「疑自」就是懷疑自己的信仰、懷疑自己的修持能力、懷疑自己的修行功德,在什麼情形下最容易產生這樣的懷
    前言: 今年中,有一、二個在佛門走動的信徒,因為意外傷害和病痛,一個是英年別世,一個是英年病苦纏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面對這種無常的事情,給我最大的震憾是「無常」的逼迫。 我心裡時常這樣想︰『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時常勸人老年以後才找信仰歸宿,才去學佛、念佛,這些勸人老年才拜佛的人,從來沒想到人也
    每逢法會的時候,我看到來道場結緣的人潮,就深深感受到佛教徒的「結緣」觀念,真的是美化人生的一大動力,因為在結緣的行動中,處處洋溢著「化私為公、化我為眾」的溫馨人情,我們從結緣者充滿法喜的臉上,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若從「小我」的領域中脫穎而出時,在大我的人間生活,會更有意義、更加快樂。 「結緣」在佛法中
    行菩薩道能成就功德法財,我們世間對有錢的人,稱為「富翁」,在佛法裡,得到很大的佛法受用,建立很多的功德者,則稱為「法財長者」。法財的建立是要以六度在日常生活中行菩薩道,就像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他每日的生活,都是在六度中建立福慧兩足尊的功德法財。 《金剛經》上描述釋迦牟尼佛的日常生活是:『食時
    一、前言 我從佛教徒最基本的信仰理念來提挈大家去把握「三皈五戒」的修學,對三皈五戒的尊重,不但要如同尊重師長善知識一般去親近,而且要將三皈五戒的行持生活化、平實化,成為自己起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同行善知識。 佛教的信仰是「皈戒一體」的,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三皈五戒是必持的修行,因此必定要求受三皈五戒以
    一、前言 信仰佛教,如果對佛法沒做生活體悟的話,便會落入迷信,迷悟之間的心念,對人生觀就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差別,為了要為大家建立佛法正見,我提出「不憂不悔」和「不疑不惑」的人生觀和大家共勉學佛的生活觀念,有了正確的學佛觀念之後,就會漸次成就一種「不忘不失」的宗教生活智慧,有了這份「不忘不失」
    今日要準備和大家共勉的正見是「不疑不惑」的生活智慧。「疑」與「惑」是一對難兄難弟,因為有疑念,所以才會起惑障,學佛的人最普遍的疑點,是「疑自、疑法、疑師」,從這三個疑點引生百萬的惑障。 二、疑自信仰 「疑自」就是懷疑自己的信仰、懷疑自己的修持能力、懷疑自己的修行功德,在什麼情形下最容易產生這樣的懷
    前言: 今年中,有一、二個在佛門走動的信徒,因為意外傷害和病痛,一個是英年別世,一個是英年病苦纏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面對這種無常的事情,給我最大的震憾是「無常」的逼迫。 我心裡時常這樣想︰『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時常勸人老年以後才找信仰歸宿,才去學佛、念佛,這些勸人老年才拜佛的人,從來沒想到人也
    每逢法會的時候,我看到來道場結緣的人潮,就深深感受到佛教徒的「結緣」觀念,真的是美化人生的一大動力,因為在結緣的行動中,處處洋溢著「化私為公、化我為眾」的溫馨人情,我們從結緣者充滿法喜的臉上,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若從「小我」的領域中脫穎而出時,在大我的人間生活,會更有意義、更加快樂。 「結緣」在佛法中
    行菩薩道能成就功德法財,我們世間對有錢的人,稱為「富翁」,在佛法裡,得到很大的佛法受用,建立很多的功德者,則稱為「法財長者」。法財的建立是要以六度在日常生活中行菩薩道,就像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他每日的生活,都是在六度中建立福慧兩足尊的功德法財。 《金剛經》上描述釋迦牟尼佛的日常生活是:『食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就我所知,有的靈氣導師是從不與學生一起探討靈氣五戒的,或僅僅只是作為一份參考資料附於講義內,就這麼簡單的帶過了,我個覺得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至於為什麼要花時間介紹五戒?分享這個觀點,即便沒有學習靈氣,一樣都能夠得到一個新觀念,認知能改變,想法就有可能改變,行為與情緒也能改變,你就有機會過的更好。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蹭著國旅券最後使用期限,上了旅遊平台參加了「武界一日輕旅行」。 也一年沒出門了,忙是藉口,疫情嚴峻更是最佳的理由。 一位熱情的旅遊司機嚮導、一對移居美國30年,退休回台探親的夫婦、一雙因長輩因緣,雖無血親但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花,是這趟旅程的同行夥伴
    Thumbnail
    南投武界部落雲的故鄉秘境二日旅遊 📌深入南投山谷間的武界部落秘境,限量開放+舒適專車+專人服務,走進山林溪谷探尋一線天絕景,踏尋神秘夢幻的摩摩納爾瀑布,更不可錯過清晨武界部落最引人入勝的雲瀑震撼,夜晚入住武界部落民宿,享受在無垠星空下的難得愜意。 ⬇️完整說明網址⬇️ 👉
    解鎖草屯國姓甚至承諾的九份二山 我還是跑到更遠的埔里 不 我的目的是翻越一座山的武界 我只覺得它名字很熟 當我發現它不就是濁水溪的源頭 我內心開心不已外眼睛也為之一亮 是的 就是它了 我嘀咕著九份二山應該是極盡了 但我仍是無法抗拒它的誘惑 這是第幾次出發了呢 沒辦法總是到了一個
    Thumbnail
    The Five Precepts and Cyber Scam 五戒與電信詐騙 The Five Precepts and Cyber Scam 因爲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受到影響,進而有些人鋌而走險去做電信詐騙,也有人因爲電信詐騙集團虛假的高薪廣告而落入詐騙集團的手裏,受到各種不人道的虐待。
    Thumbnail
    2018溫哥華傳戒弘法之旅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我們看到甲四、婬戒。它也分成八科來說明。 乙一、釋名 我們同樣翻到四十五頁,接著再看第三條、婬戒。婬戒是什麼意思呢? 乙二、制意‧ 佛陀制戒止邪婬的意義。 第一、婬欲能繫縛眾生,不得解脫。令眾生造種種業,受生死苦。為眾惡之源,生死之本。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06 大修和尚 宣講 師:好,我們繼續早上的課程,諸位請翻到第五十一頁,表解的五十一頁,第二格的戒盜。前面我們講到乙八、這一科戒盜的果報.這個果報提到有五點,第一點我們講過,那再來講 第二點、多人愛念,信任不疑。 第三、善名流布,十方讚歎。 第四、處眾無畏,人不敢欺。
    Thumbnail
    殺生、偷盜這兩種罪業,首先,殺生是傷害了眾生的正報;其次,偷盜是損害眾生的依報。現在反過來,我們要反惡為善,我們要斷除一切惡法,修習一切善法,我們應當順著這個次第,順著這個次序,首先不要傷害眾生的正報,不要去殺生,正報就是他的身體。其次,就是不要損害眾生的依報,依報就是他的生活環境,就包括他所有財物
    Thumbnail
    不與而取他物,名之為盜。 物主沒有給我們,那我們就隨便取用他們的財物,這個就叫做盜。 那盜的種類分有許多種: 第一個、叫做偷取。 偷取就是做小偷,趁著暗夜或者是刮風下雨的時候,或是人家不注意的時候,去偷竊人家的東西,這個叫做偷取。 第二個、就劫取。 什麼叫做劫取呢?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去搶劫人家的東西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就我所知,有的靈氣導師是從不與學生一起探討靈氣五戒的,或僅僅只是作為一份參考資料附於講義內,就這麼簡單的帶過了,我個覺得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至於為什麼要花時間介紹五戒?分享這個觀點,即便沒有學習靈氣,一樣都能夠得到一個新觀念,認知能改變,想法就有可能改變,行為與情緒也能改變,你就有機會過的更好。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蹭著國旅券最後使用期限,上了旅遊平台參加了「武界一日輕旅行」。 也一年沒出門了,忙是藉口,疫情嚴峻更是最佳的理由。 一位熱情的旅遊司機嚮導、一對移居美國30年,退休回台探親的夫婦、一雙因長輩因緣,雖無血親但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花,是這趟旅程的同行夥伴
    Thumbnail
    南投武界部落雲的故鄉秘境二日旅遊 📌深入南投山谷間的武界部落秘境,限量開放+舒適專車+專人服務,走進山林溪谷探尋一線天絕景,踏尋神秘夢幻的摩摩納爾瀑布,更不可錯過清晨武界部落最引人入勝的雲瀑震撼,夜晚入住武界部落民宿,享受在無垠星空下的難得愜意。 ⬇️完整說明網址⬇️ 👉
    解鎖草屯國姓甚至承諾的九份二山 我還是跑到更遠的埔里 不 我的目的是翻越一座山的武界 我只覺得它名字很熟 當我發現它不就是濁水溪的源頭 我內心開心不已外眼睛也為之一亮 是的 就是它了 我嘀咕著九份二山應該是極盡了 但我仍是無法抗拒它的誘惑 這是第幾次出發了呢 沒辦法總是到了一個
    Thumbnail
    The Five Precepts and Cyber Scam 五戒與電信詐騙 The Five Precepts and Cyber Scam 因爲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受到影響,進而有些人鋌而走險去做電信詐騙,也有人因爲電信詐騙集團虛假的高薪廣告而落入詐騙集團的手裏,受到各種不人道的虐待。
    Thumbnail
    2018溫哥華傳戒弘法之旅 大修和尚 宣講 再來我們看到甲四、婬戒。它也分成八科來說明。 乙一、釋名 我們同樣翻到四十五頁,接著再看第三條、婬戒。婬戒是什麼意思呢? 乙二、制意‧ 佛陀制戒止邪婬的意義。 第一、婬欲能繫縛眾生,不得解脫。令眾生造種種業,受生死苦。為眾惡之源,生死之本。
    Thumbnail
    《五戒表解講要》06 大修和尚 宣講 師:好,我們繼續早上的課程,諸位請翻到第五十一頁,表解的五十一頁,第二格的戒盜。前面我們講到乙八、這一科戒盜的果報.這個果報提到有五點,第一點我們講過,那再來講 第二點、多人愛念,信任不疑。 第三、善名流布,十方讚歎。 第四、處眾無畏,人不敢欺。
    Thumbnail
    殺生、偷盜這兩種罪業,首先,殺生是傷害了眾生的正報;其次,偷盜是損害眾生的依報。現在反過來,我們要反惡為善,我們要斷除一切惡法,修習一切善法,我們應當順著這個次第,順著這個次序,首先不要傷害眾生的正報,不要去殺生,正報就是他的身體。其次,就是不要損害眾生的依報,依報就是他的生活環境,就包括他所有財物
    Thumbnail
    不與而取他物,名之為盜。 物主沒有給我們,那我們就隨便取用他們的財物,這個就叫做盜。 那盜的種類分有許多種: 第一個、叫做偷取。 偷取就是做小偷,趁著暗夜或者是刮風下雨的時候,或是人家不注意的時候,去偷竊人家的東西,這個叫做偷取。 第二個、就劫取。 什麼叫做劫取呢?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去搶劫人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