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動機來源的13條準則】上 #設計心理 #圖像視覺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的動機來源,以及如何吸引用戶動機。

01 人越接近目標越被激勵

目標趨近效應(Goal Gradient Effect)是指越靠近目標,用戶越會有動力去完成,這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克拉克·赫爾(Clark Hull)提出,他發現在迷宮裡尋找食物的老鼠,在接近出口時,會跑得比在入口時快。

後續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行銷教授藍恩.吉維茲(Ran Kivetz)繼續研究,發現人類的行為也與老鼠的行為相吻合,他用咖啡點集點卡做研究,A.B兩張集點卡,A是10格,B是12格,其中B已經集2點,剩10點看起來與A一樣。

但在B的使用情境中,用戶會感到B集滿點數會更快一點,這是目標趨近效應。

👉啟發:目標趨近效應可以應用在課程行銷上,上10次線上課程,就能兌換禮品之類的、我目前在使用的微信讀書也有使用此效應,當我閱讀滿多少分鐘後,他會贈送免費閱讀的天數。

02 變動的獎勵很有效

這裡談到的是心理學家史金納(B.F.Skinner)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研究,他在研究不同頻率、不同獎勵方式,對人們的行為是否有影響,他也是用老鼠做實驗,當老鼠去按壓橫桿就能吃到食物,食物對老鼠而言是獎勵。

他提供兩種不同的獎勵方式,一種是基於時間間隔,一種是基於按壓次數,時間間隔是指,經過 10 分鐘後給予食物,按壓次數是指,按壓 2 次給予食物。

會產生 4 種不同的獎勵方式:
(1) 變化次數:根據按壓次數給獎勵,按壓次數是變動的,類似於上班族不定期發布的獎金,或者賭博。
(2) 固定次數:根據按壓次數給獎勵,按壓次數是固定的,類似於接案者完成工作領款項。
(3) 變化間隔:不同時間給獎勵,間隔時間平均值與固定時間雷同,類似於打工族每個禮拜領薪水。
(4) 固定間隔:固定時間給獎勵,類似於上班族每月的薪水。

以上 4 種獎勵方式,以第一種變化次數的獎勵方式最能強化老鼠的行為。本書作者提到,雖然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目前在心理學界比較少談到,但她認為,史金納是經過實踐驗證的,仍有可參考性。

所以,如果希望用戶能最大程度投入或重複參與某件事,最好的獎勵方式是:變化次數獎勵。

👉啟發:思考一下再來補

03 精神獎勵 > 物質獎勵

如果想讓學生花時間練習技能,你認為最好的獎勵是什麼,根據Mark Lepper. David Green和Richard Nisbett(1973)根據此問題做研究(有名的用外在獎勵破壞孩子的內在興趣)。

他們將學生分為3 組,預期組、無預期組、受控組。

(1) 預期組:事先讓學生知道完成練習會有獎狀
(2) 無預期組:是不讓學生知道完成練習會有什麼獎勵,但當學生完成練習時,給予獎勵
(3)受控組:沒有獎勵。

研究結果顯示,無預期組與受控組會主動增加練習時間,而預期組並不會增加練習,當特定的行為與許諾的獎勵關聯後,當沒有獎勵時,會導致該行為的主動性減弱,後來針對成人進行研究,獲得相同結果。

👉啟發:思考一下再來補

04 多巴胺讓人沉迷尋找資訊

從進化論的角度中,多巴胺能夠促使我們的祖先去探索世界,學習知識,這比呆坐在洞穴中更容易活下來,因此多巴胺會讓人們沉迷求資訊。

05 不可預知性驅動人不斷尋找

多巴胺系統對能夠獲得獎勵的刺激特別敏感,如果有特定的線索顯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獲得資訊),多巴胺系統會立刻有反應,這就是所謂的巴甫洛夫反射。

俄國巴甫洛夫(Ivan Pavlov)發現狗看到食物會流口水,他把食物和鈴聲配在一起,每當有食物出現時,鈴聲也會同時出現,反覆幾次後,狗即使沒看到食物,聽到鈴聲也會流口水。

也就是說,當外界刺激與尋求資訊的行為產生關聯後,比如,手機收到有LINE訊息的通知聲——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你去尋找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的沙龍
105會員
203內容數
圖解讀書會後的文字稿
2023/05/24
➡️ 本篇文章為如何使用Midjourney與PS製作Line表情包。 之前上架了一組 Line 表情包,將操作方式記錄。 可愛的白髮卡通少女貼圖 – LINE貼圖 | LINE STORE 正文開始 一、適用人群:無須基礎,操作難度低 二、注意事項: 1. 記得使用付費版 Midjou
Thumbnail
2023/05/24
➡️ 本篇文章為如何使用Midjourney與PS製作Line表情包。 之前上架了一組 Line 表情包,將操作方式記錄。 可愛的白髮卡通少女貼圖 – LINE貼圖 | LINE STORE 正文開始 一、適用人群:無須基礎,操作難度低 二、注意事項: 1. 記得使用付費版 Midjou
Thumbnail
2023/02/01
上周六我們共讀了《學習學習:快速變強4步法》,現在將部分內容,轉為文字稿,方便大家後續的閱讀與使用,以下整理有經刪減處理,把我需要的部分給節露出來,書中有很多實際舉例,非常推薦購買書籍。 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的: 1. 一套完整且經測試的學習方法論 2. 達成輸入-思考-輸出-實踐的完整閉環
Thumbnail
2023/02/01
上周六我們共讀了《學習學習:快速變強4步法》,現在將部分內容,轉為文字稿,方便大家後續的閱讀與使用,以下整理有經刪減處理,把我需要的部分給節露出來,書中有很多實際舉例,非常推薦購買書籍。 讀這本書可以獲得的: 1. 一套完整且經測試的學習方法論 2. 達成輸入-思考-輸出-實踐的完整閉環
Thumbnail
2023/01/11
今天中午在其他讀書會分享《一人創業》裡的5提問—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也分享給大家。 《一人創業》是一本談論創業的書籍,它最特別的地方是:作者本身是日本創業導師,他帶領學員去找到真正在想做的事,用這件事來創業,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把熱愛當成工作。 有些人會擔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的能够謀生嗎?
Thumbnail
2023/01/11
今天中午在其他讀書會分享《一人創業》裡的5提問—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也分享給大家。 《一人創業》是一本談論創業的書籍,它最特別的地方是:作者本身是日本創業導師,他帶領學員去找到真正在想做的事,用這件事來創業,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把熱愛當成工作。 有些人會擔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的能够謀生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多巴胺: 預期會比得到時分泌更多多巴胺。慾望是驅動行為的引擎。 EX.多巴胺在下注前比贏錢後多,在期待假期時比度假時多 誘惑綑綁 EX. 運動完後才能看netflix EX. 閱讀30分鐘後才能吃甜點   最早的習慣來自於模仿,因為人是群居動物想要融入群體,我
Thumbnail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多巴胺: 預期會比得到時分泌更多多巴胺。慾望是驅動行為的引擎。 EX.多巴胺在下注前比贏錢後多,在期待假期時比度假時多 誘惑綑綁 EX. 運動完後才能看netflix EX. 閱讀30分鐘後才能吃甜點   最早的習慣來自於模仿,因為人是群居動物想要融入群體,我
Thumbnail
「啟動效應」 (Priming Effect)是一種強大且微妙的心理現象,它能在我們不自覺的情況下塑造我們的行為和習慣。有時,甚至在我們開始理性思考之前,它就已經通過知覺引導了我們的思考方向。比如有研究發現,狗的圖像會喚起人類更忠誠的行為(Chartrand et al., 2008)、金錢的圖像會
Thumbnail
「啟動效應」 (Priming Effect)是一種強大且微妙的心理現象,它能在我們不自覺的情況下塑造我們的行為和習慣。有時,甚至在我們開始理性思考之前,它就已經通過知覺引導了我們的思考方向。比如有研究發現,狗的圖像會喚起人類更忠誠的行為(Chartrand et al., 2008)、金錢的圖像會
Thumbnail
一、桑代克的學習三定律為習慣的基礎 桑代克以「迷籠中的貓」實驗,提出「連結學習理論」,並且提出影響刺激與反應關係建立的法則有三:練習律、準備律和效果律,稱為「學習三定律」。 練習率:刺激與反應的連結,隨著練習次數而定。 準備率:有需求被滿足的經驗後,再出現相同的情況則會出現一樣的反應。
Thumbnail
一、桑代克的學習三定律為習慣的基礎 桑代克以「迷籠中的貓」實驗,提出「連結學習理論」,並且提出影響刺激與反應關係建立的法則有三:練習律、準備律和效果律,稱為「學習三定律」。 練習率:刺激與反應的連結,隨著練習次數而定。 準備率:有需求被滿足的經驗後,再出現相同的情況則會出現一樣的反應。
Thumbnail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企業家兼投資人納瓦爾.拉威康特說過:「要寫一本好書,你必須先成為那本書。」我了解本書提到的概念,是因為我必須身體力行。我必須仰賴微小的習慣來從重傷中復元、在健身房裡變得強壯、在棒球場上拿出高水準的表現、成為作家、
Thumbnail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企業家兼投資人納瓦爾.拉威康特說過:「要寫一本好書,你必須先成為那本書。」我了解本書提到的概念,是因為我必須身體力行。我必須仰賴微小的習慣來從重傷中復元、在健身房裡變得強壯、在棒球場上拿出高水準的表現、成為作家、
Thumbnail
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分享書中100個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歡迎追蹤本專欄。 01 自我克制能力從小形成 02 人天生懶惰:滿足原則 03 錯誤歸因 04 習慣要逐步養成 05 競爭少更有競爭動力 06 自助讓人更有動力
Thumbnail
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分享書中100個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歡迎追蹤本專欄。 01 自我克制能力從小形成 02 人天生懶惰:滿足原則 03 錯誤歸因 04 習慣要逐步養成 05 競爭少更有競爭動力 06 自助讓人更有動力
Thumbnail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的動機來源,以及如何吸引用戶動機。 01 人越接近目標越被激勵 目標趨近效應
Thumbnail
本專欄是圖解讀書會的文字版,此次書單是《設計師要懂心理學》,每周三與六與你一起共讀,分享書中100個與設計相關的心理知識,如果您喜歡或關注知識圖解、圖解設計、用戶體驗相關話題,歡迎追蹤本專欄。 正文開始↓ 本篇文章是關於:人的動機來源,以及如何吸引用戶動機。 01 人越接近目標越被激勵 目標趨近效應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原理即是投入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在所做的每件事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將想要改進的事項的所有面向分解後,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原理即是投入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在所做的每件事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將想要改進的事項的所有面向分解後,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
Thumbnail
如果要增加某個行為發生的機率,就必須使其有吸引力。即使無法讓每個習慣變得充滿刺激,但至少可以讓他變得更誘人先,為此,我們要先了解渴望的本質與運作方式。 除了對於獎賞的渴望,我們也可以善用模仿的慣性去打造習慣。 練習:創造動機儀式感,在執行困難的習慣前,做一件你很享受的事。
Thumbnail
如果要增加某個行為發生的機率,就必須使其有吸引力。即使無法讓每個習慣變得充滿刺激,但至少可以讓他變得更誘人先,為此,我們要先了解渴望的本質與運作方式。 除了對於獎賞的渴望,我們也可以善用模仿的慣性去打造習慣。 練習:創造動機儀式感,在執行困難的習慣前,做一件你很享受的事。
Thumbnail
●第8章  如何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 由灰雁將球狀物拖回巢裡的實驗我們得知,每種動物的大腦都彷彿預先裝載了某種行為準則,一旦遇上該準則的誇大版,大腦就會像聖誕樹裝飾一樣亮起來。這些誇大的提示稱為「超常剌激」。 食品科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創造出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產品。加工食品提高了「動態對比」,也就是讓
Thumbnail
●第8章  如何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 由灰雁將球狀物拖回巢裡的實驗我們得知,每種動物的大腦都彷彿預先裝載了某種行為準則,一旦遇上該準則的誇大版,大腦就會像聖誕樹裝飾一樣亮起來。這些誇大的提示稱為「超常剌激」。 食品科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創造出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產品。加工食品提高了「動態對比」,也就是讓
Thumbnail
前言:我記得數週前,在聯合報洪蘭教授的專欄上,他可能是談某個跟教育有關的議題,舉了例子、引用了書中的觀念,但卻未直接介紹這本書,引發我的好奇,再加上、最近太常看到這個書名,不管是各大書榜、還是借閱排名,都可以看到這本書的身影,心想,這類“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的書,就如同所有其他教導大眾成功或富有的書
Thumbnail
前言:我記得數週前,在聯合報洪蘭教授的專欄上,他可能是談某個跟教育有關的議題,舉了例子、引用了書中的觀念,但卻未直接介紹這本書,引發我的好奇,再加上、最近太常看到這個書名,不管是各大書榜、還是借閱排名,都可以看到這本書的身影,心想,這類“習慣養成、行為改變”的書,就如同所有其他教導大眾成功或富有的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