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伏如軟土,豈有不掘之理:《沒有煙硝的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身在台灣,經歷過這次選舉之後,對戰爭加深了憂慮:強化對抗,會不會更激怒對方?開門降服,表明無涉政治,是否就能得到保全?

raw-image

  2022年代表烏克蘭角逐第95屆奧斯卡國際影片的電影《沒有煙硝的日子》,為烏克蘭導演瑪麗娜.艾爾.戈巴赫受2014年頓巴斯戰爭的真實事件啟發,給了我們一段就近發生的借鑑。不同於一般戰爭電影以男性為中心,導演藉由馬來西亞航空MH17班機在烏克蘭領空遭親俄份子擊落的事件,以一位即將臨盆的孕婦伊爾卡為主角,帶出烏俄邊界烏東頓內茨克地區人民生活逐漸遭到戰爭破壞的日常。

raw-image

  電影在日舞影展首映後不久,烏俄戰爭便即爆發,一如有孕在身的伊爾卡家被砲彈砸出一個大洞,打破戰爭與日常的界線;接著家中的車子被丈夫托里克的朋友桑亞不告而借,可能無法即時去醫院生產。狀況如此艱困,與伊爾卡同居的兩位男性,卻各有異心:托里克一心希望能投靠俄羅斯,對桑亞推託還車的承諾束手無策,在俄兵經過時,幾乎有求必應;念過大學未婚的弟弟亞力克,堅持想把姐姐帶離邊境,無法容忍姐夫的媚俄行為,卻無意理解身處邊界生活的艱難。導演將國家戰爭濃縮至家庭上演,便能看見烏克蘭境內兩種民眾意見的分歧與紛爭,自是難以同心向外。伊爾卡則一心想重建家園,好好生下孩子,儘管在戰爭當中,她始終被視為「女人」:屢次被俄軍要求作飯「餵飽我們」,服務丈夫的性連同補償被同性輕視的羞辱,以及孕育生產。牆壁被砸後,嬰兒車第一個被毀損;俄軍進來要「吃肉」,看中他們家的乳牛瑪雅,托里克便在太陽底下一刀一刀的殺牛切肉,回到家卻只能自己找醃漬食品止飢。當他切開黑白分明,遍地血腥,也從此失去安身之處。慶幸他還在乎妻子的意願,但他的好友桑亞,不只一次把這種在乎嘲弄為「怕老婆」。

raw-image

  導演自言這部片是對戰爭的發聲,將鏡頭化為戰鬥工具,但不過度強調暴力,因這樣的視覺影像容易消弭反戰的訊息,故而選擇用一種黑色幽默的基調,去凸顯戰爭的荒謬。那荒謬是什麼?因恐懼而放大了敵軍的強大,因逃避而認為只要順服,就能免遭蹂躪。但在如今的社會,人人享受平等的權利,也須負起保家衛國的義務,無一例外,所謂不涉政治是放棄發聲的權利,助長了姑息。總也有人願意開門作揖,藉此獲得利益與特權,如桑亞;或者為了保全無力反抗的家人,如托里克相信同語言、同血源,表明無辜無涉政治,得到「通關密碼」就能倖免於難。然而被擊落喪命的民航機乘客,誰又不是無辜?尋找失蹤女兒的父母,因是外國人還有離開的機會;可能目擊空難的當地居民,除了死,又如何能得到俄軍的信任?隔著肚皮的忠誠,真正的「自己人」光是同種族、同語言如何得證,同一家庭尚且思想分歧,須得穿上同樣的制服才能顯示徹底降服。既降服如軟土,豈有不掘之理;都躺上了砧板,魚肉怎能不切?於是俄軍輕易侵入,還不必費力對付反抗者──畢竟砲彈不問口號,毋須辨別對象,若能倖免,「誤擊」就足以解釋一切──姑息與助長,加速了自毀家門。

raw-image


「她如果生女的我就幹她。」
「那如果是男孩就給我幹。」
「你不是分離主義者。你是奴隸。」

  波蘭電影《大獲拳勝》裡,被俘虜進集中營的拳王泰迪固然失去自主權與自由之身,成為侵略者觀賞戰鬥的娛樂,卻在求生存的同時,利用一切機會保護己方──奴隸以身服從,仍會隨時伺機掙脫。托里克則是無論現實怎麼擺在眼前,無論伊爾卡和亞力克如何不認同,都麻醉自己相信俄羅斯的承諾與特權,讓自己與別人都安住於這樣的生活。最無害的服從既是放棄一切武力對抗匍匐在地,對侵略者來說自是不必費心費力巧取豪奪,一句命令,便會盡獻其上:有肉飽腹,有車代步,就能節省體力搜集武器,用來殺戮更多反抗者;性之所至,不分性別年齡,都有洞可用;而利用奴才的忠誠來對付反抗者永遠是省力而有趣的遊戲,面對秉持著「敵人必須都死光,戰爭才會結束」的侵略者,一把槍射殺家人以表忠誠的生存抉擇,都證明了在戰爭裡,沒有人能因為先跪伏而倖免於難,一如邱吉爾曾言:「選擇屈辱,仍得面對戰爭。」──只是喪失尊嚴之後,便會順勢成為侵略者的武器。

raw-image

  電影自始畫面全黑,只有夫妻對話,苦中作樂地說要把打破的牆改建成一扇大窗戶,然後以緩慢移動的鏡頭帶出屋子遭受的破壞,和屋外無邊無界的荒涼、無處藏身的地獄。國境的屏障被擊出一個洞,還有人開門揖盜,接著就是家的牆,人的尊嚴;但換個角度思考,難道不是有人先捨棄尊嚴,於是接著是家的牆,國的屏障遭到毀損嗎?至終,伊爾卡一家試圖改建被毀損的家而設置的塑膠布被輕易撕開,那些將兩位男性殺死後去而復返的士兵,來來回回搬走武器,伊爾卡倒在擋住破牆的沙發上,艱困的產下胎兒,在新生的嬰孩終於掙扎著發出哭聲的過程,正展現了在男性主導的煙硝底下,女性以其韌性延續求「生」意志,有力地控訴了戰爭帶來的犧牲:傷害不問晝夜,沒有煙硝的日子,取而代之的是黃土與塵灰般無止境的絕望,在戰爭底下的人們,誰都不能倖免這樣的剝奪與死亡。但死亡之前是什麼姿態,槍口是對內或對外,在歷史、現況,乃至這部電影的借鑑底下,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剛看完這部電影,從關鍵評論網過來拜讀~
海藍-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12
同意這部有不少地方需要做功課。 以這個家庭來說,丈夫和弟弟都是想撤的,如果我沒記錯,丈夫想去俄羅斯,弟弟想去歐洲,而伊爾卡想留在自己的家裡不想離開。 作為電影,可能代表三種政治/立場的隱喻:丈夫托里克和伊爾卡是居民,弟弟亞力克是比較傾向高調談論的知識份子文青;托里克親俄,亞力克反俄,伊爾卡是不贊同對俄軍言聽計從,但也看不慣弟弟總是起衝突--應該是角色間參差對照的作用。
avatar-img
海藍的沙龍
117會員
225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海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烏克蘭電影《尋父冒險記》是一部帶著國內政治黑色幽默的喜劇,故事敘述雙胞胎兄弟科拉與瓦沙小時經歷過父親拋棄家庭,成年後科拉成為喜愛作奸犯科的痞子,但瓦沙則當上了警察。某天科拉接到父親在盧森堡病逝的消息,從小對父親有所好感的他有想去找父親的念頭,但瓦沙卻持反對意見,他認真的說當科拉看見父親一定會後悔。
Thumbnail
烏克蘭電影《尋父冒險記》是一部帶著國內政治黑色幽默的喜劇,故事敘述雙胞胎兄弟科拉與瓦沙小時經歷過父親拋棄家庭,成年後科拉成為喜愛作奸犯科的痞子,但瓦沙則當上了警察。某天科拉接到父親在盧森堡病逝的消息,從小對父親有所好感的他有想去找父親的念頭,但瓦沙卻持反對意見,他認真的說當科拉看見父親一定會後悔。
Thumbnail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專注爬梳蘇維埃社會的集體傷痕,所謂赤色烏托邦的故事。
Thumbnail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專注爬梳蘇維埃社會的集體傷痕,所謂赤色烏托邦的故事。
Thumbnail
家,是供給平民孕育生命的子宮,就算內裏貼上了熱帶風情的壁紙,仍掩蓋不了烏俄邊界醞釀已久的戰火,無情的砲彈炸毀了這道牆,如同戰爭(多名男性角色)強行灌入了他們生活的母體,誰都不願這名為「國家」的新生命混入戰爭的基因,選擇保家因而順從親俄份子(出借轎車)的丈夫托里克,選擇衛國因而一再說服姊姊撤離的弟弟亞
Thumbnail
家,是供給平民孕育生命的子宮,就算內裏貼上了熱帶風情的壁紙,仍掩蓋不了烏俄邊界醞釀已久的戰火,無情的砲彈炸毀了這道牆,如同戰爭(多名男性角色)強行灌入了他們生活的母體,誰都不願這名為「國家」的新生命混入戰爭的基因,選擇保家因而順從親俄份子(出借轎車)的丈夫托里克,選擇衛國因而一再說服姊姊撤離的弟弟亞
Thumbnail
俄國當權點燃的戰火,不僅燒殺烏克蘭人,同時也從內部摧毀,殺死俄羅斯自已。
Thumbnail
俄國當權點燃的戰火,不僅燒殺烏克蘭人,同時也從內部摧毀,殺死俄羅斯自已。
Thumbnail
《戰地夜曲》是2020年拍攝以中東戰事下的人民為主題的紀錄電影,義大利導演深入伊拉克、庫德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的邊境,長達三年拍攝,各種不同的人民在戰火下的生活,與經歷的悲愁。讓中東死傷的人民不再是新聞畫面上冰冷的數據,並展現的不是殺戮屍體或秘密檔案,而是整體戰爭下崩解的生活日常。
Thumbnail
《戰地夜曲》是2020年拍攝以中東戰事下的人民為主題的紀錄電影,義大利導演深入伊拉克、庫德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的邊境,長達三年拍攝,各種不同的人民在戰火下的生活,與經歷的悲愁。讓中東死傷的人民不再是新聞畫面上冰冷的數據,並展現的不是殺戮屍體或秘密檔案,而是整體戰爭下崩解的生活日常。
Thumbnail
原本因為承受能力不高的緣故,是不打算看《時代革命》的,但在看完《凜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後稱凜冬)後,決定還是要(攜帶一整包的面紙)進戲院好好看一次,畢竟有些痛苦,我們不應當別過頭。
Thumbnail
原本因為承受能力不高的緣故,是不打算看《時代革命》的,但在看完《凜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後稱凜冬)後,決定還是要(攜帶一整包的面紙)進戲院好好看一次,畢竟有些痛苦,我們不應當別過頭。
Thumbnail
只有90分鐘的電影篇幅,表面看來簡單,隨著時間推衍,從波蘭跨到柏林、巴黎、南斯拉夫再回到波蘭,每場戲都精雕細琢,以簡馭繁,片尾獻給父母的字樣浮現,讓亂世浮生的時代感,馬上撐出了新高度。
Thumbnail
只有90分鐘的電影篇幅,表面看來簡單,隨著時間推衍,從波蘭跨到柏林、巴黎、南斯拉夫再回到波蘭,每場戲都精雕細琢,以簡馭繁,片尾獻給父母的字樣浮現,讓亂世浮生的時代感,馬上撐出了新高度。
Thumbnail
如果 2018 年的同婚公投結果讓你非常失望,那麼在這部片裡將會感到更沉重的絕望。還記得 2018 年 11 月 24 日晚上,許多人臉書頭貼換上了「TOGETHER, STRONGER」的特效框,希望盡可能接住墜落的人們,可是在俄羅斯,在遙遠的北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如果 2018 年的同婚公投結果讓你非常失望,那麼在這部片裡將會感到更沉重的絕望。還記得 2018 年 11 月 24 日晚上,許多人臉書頭貼換上了「TOGETHER, STRONGER」的特效框,希望盡可能接住墜落的人們,可是在俄羅斯,在遙遠的北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Thumbnail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