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四首聖歌

2023/01/0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分享最近聽的四首屬於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曲子。喜愛合唱團的朋友們,應該也會喜歡這時期的歌。

Medieval Music 中世紀(400-1400)
The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1400-1600)

一、Master Leoninus (黎翁南) / Viderunt omnes (ca. 1180)

聖母院約啟用於西元1160年(雖然又歷經一百年才完工),眾多教士從此得以齊聚一堂發表聖樂作品。當時的神職人員不只是神學家,還是哲學家、詩人、以及音樂家,其中以Master Leoninus (1169-1201)為首。Leoninus著有一本關於宗教音樂的偉大著作(Magnus liber organi, 奧干農曲集)。書中的曲集是他修改早期聖歌(Gregorian Chant)的詩歌與經文,在聖母院的節慶上以及許多宗教儀式中歌誦。他在單音的聖歌之上編寫了一串優美獨立的旋律,形成了兩聲部的曲子,為複音樂曲的先創者。兩聲部的複音樂曲,同時美化與釋放了以往拘謹呆板的單聲聖歌。

Gregorian Chant(葛麗果聖歌)是中世紀音樂,是以單音或單行的音樂方式所演唱。有時獨唱者與神職詩班輪流搭配,曲子由原先一字一音(Syllabic)的演唱方式換成一字對多音(Melismatic)。這首Viderunt omnes是耶誕節的彌撒曲,屬於新的Gregorian Chant風格,複音樂曲。

這首曲子分為兩部份,前半部是多音的複音樂曲獨唱,後半部是由神職詩班的單音聖歌。舊的Gregorian Chant以低聲部搭配高聲部獨唱者的多音演唱。整首為全音階的旋律,音程狹窄變化不大。曲子並沒有節奏與和聲,主要是相似音符長度與不明確拍子,多以接近三拍的反覆型態出現,偶有三角鐵的聲響點綴其間。

我喜歡曲子的第一部分,獨唱者優美的歌聲飄浮於低聲部之上,聽起來有自由流暢的優雅。至於第二部分的單音演唱,聽起來嚴肅與拘禁,沒有第一部份來的悅耳。初次聆聽這曲子,感受到一股平靜氣息,並領悟中世紀人們藉由歌聲表達讚美上帝的溝通方式。

=。=。=。

二、Josquin Deprez (德普瑞) / Motet, Ave Marria (ca. 1485)

Josquin(circa 1455-1521)是文藝復興時期眾多偉大作曲家之一。他出生於法國與比利時的邊境,逝世於該地。西元1484年至1504年期間,他是位非常成功的唱詩樂手,深受米蘭伯爵、羅馬教堂與教皇喜愛。由他頻繁更換受雇者的遷移中,可想而知他有著許多同時期藝術家一般崇尚心靈自由的捉模不定與自負。如同時期的藝術家,他僅以自己想要的方式作曲,而非雇者所要求。「Josquin是音符的主人,他懂得如何掌握音符依照他想要的方式表達;不同於其他的作曲家只聽任於音符支配。」Martin Luther(馬丁路德1483-1546)說。

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初,音樂的音程狹窄,多為八度音階。Josquin先加入了Bass(男低音),隨後在樂曲之上加入Soprano(女高音),搭配原先的二部中音,形成了四部合聲的樂曲。這首Ave Marria是Josquin受雇於米蘭伯爵時所作的,經文內容是讚頌聖母瑪麗亞。歌曲由女高音聲線進入,每兩小節依序加入alto、tenor、bass。全曲以四部合聲輪替演唱,是Josquin喜愛的方式。他以duad(成對)與Counterpoint(對位法)寫下許多樂曲,實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在視覺藝術上平衡與對稱的意念。

這首經文曲,主要是全音音階,一串串聲部起浮運轉協調的旋律。曲子結構變化多樣,有單聲、複音、合聲交替出現。節奏以四拍為主導,有許多切分音(syncopation)在聲部輪替之間,並無樂器伴奏。Josquin使用樂曲的高低走向,來說服與感動聆聽者。

我喜歡像這樣的合唱樂曲,尤其在歌曲最開始的部份,女高音的聲音像是高空中的天使,帶領其他聲部欣然愉快與充滿希望的旋律。最後四個聲部同時演唱單音字,歌詞格外清澈真摯,直到最後齊音的”A-men”,曲子與詞有最佳的融合與詮釋。

=。=。=。
三、Palestrina (帕勒斯替那) / Mass, Eternal Gifts of Christ, Sanctus (1590)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 出生於羅馬近郊的一個小鎮。他終生服務於梵蒂岡宮羅馬教廷裡以及附近各式的教堂。他曾因自己是已婚的一般教徒而受保羅四世解雇,於1571年回到羅馬教皇之下服務於聖彼得堡,擔任教堂大司樂。Palestrina是眾多重要的教堂作曲家中第一位寧願為一般教徒而非教士。在教堂裡,他持續複音藝術的作曲風格,以四聲、五聲、六聲編寫並仍保存聖樂的清澈與莊嚴音樂風格。在當時音樂的反革命*期間,證明了音樂亦可具備宗教的純潔卓越的思想意念,人們以「the savior of church music(教堂聖樂之救星)」稱呼他。

Eternal Gifts of Christ是一首固定部分彌撒曲*的歡呼歌(Sanctus),是多聲部演唱的複音音樂。在文藝復興時期,大部分的彌撒曲與經文歌是以小禮拜堂的方式演唱(cappella, “in the chapel”),只有人聲而無樂器伴奏。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期間,除了教堂內的管風琴外,其餘的樂器通常不被允許。由於不能使用樂器,宗教音樂中的人聲音質呈現更豐富多樣的變化,因此有「the golden age of a cappella singing.(小禮拜堂音樂的黃金時期之稱)」。

這首彌撒曲,是四聲部的合唱曲,運用和弦產生了和聲音樂(Harmony)。旋律不憑藉任何重拍子或引人注意的節奏,而緩慢以長音展開,然後逐漸成為快速移動的短音。全曲主要為全音音階,偶有半音階裝飾旋律。仍是四拍為主導,偶有切分音於各聲部交替之間。

聽此首聖樂時,有種被鼓勵與支持的感受。我聽到來自男低音穩固扎實的音質,隨更多聲部加入後,使原先和諧的曲子更加有力度與生命力。因大部分的四聲部以逐字逐音演唱,歌曲聽起來有種安穩的寧靜。

=。=。=。
四、Weelkes (威爾克斯) /Madrigal,As Vesta Was from Latmos Hill Descending (1601)

Thomeas Weelkes (1576 - 1623)是一位風琴手。他終身大抵在Chichester(英國)度過一生。他的作曲成就在於他為英國教堂寫的眾多牧歌(Madrigal)。他曾皇家的禮拜堂有密切合作的關係。1601年,Weelkes與其他二十三位作曲家分別貢獻了自己的牧歌作品,收錄成一套樂曲以向伊莉莎白女皇致敬(Virgin Queen Eilzabeth, 1533-1603)。所有的牧歌分別來自不同的詩作,最終巧妙地以相同的「long live fair Oriana (女王萬歲)」結尾。

Weelkes貢獻的As Vesta Was from Latmos Hill Descending是一首六聲部的牧歌。牧歌是文藝復興時期約1530年新興的流行樂曲。歌詞以詩作方式表達,多半為情詩,並且使用各地的方言撰寫(非拉丁語)。牧歌的歌詞內容傾向於簡單,因為人們想在自家聚會歌唱,所以結構普通、多些和弦、與音調優美的風格受群眾歡迎。(像我們現在的KTV國民歌!)

這首曲子多半是全音的旋律,混合少許半音階,節奏以四拍為主導。這首牧歌充分運用了音符的高低起伏與維持不變來配合歌詞,並且憑藉曲子的結構使歌詞更加生動。在歌曲的最初女高音的聲線高出樂曲旋律,表達了歌曲設定在高山上(Latmos Hill)的意境。當歌詞唱到「descending(下降)」時,音樂的走向亦下降;而在之後的「ascending(上升)」時,音樂的走向亦上升。當歌詞唱到「running」時,歌曲音符加快,並且音樂逐漸上揚,對應「running up」的意境。在歌詞最後一行「long live fair Oriana 」時,Weelkes將「long」放在男低音聲部以長音詮釋,足足有四小節之長,並以其他三個聲部唱完全句。

這首歌聽起來十分活躍與充滿朝氣。我喜歡曲子對應歌詞的創意,雖然一開始不容易聽懂歌詞但感覺到作曲者的巧思。
123會員
316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目前每週更新親近藝文的內容工具,提供您參考。我是CC/希浠 -- CC是帶著缺的兩個圓圈,是記錄跨域生活使用的符號,靈感取自〈圈兒詞〉宋代女詞人朱淑真一封作弄夫婿的信;希浠是一條載著希望的小溪,盼與您一起/持續交流學習,謝謝您的來訪回饋與關注支持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