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信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尋尋覓覓的信仰
我的宗教信仰緣起平埔族的外婆,外婆是一個敬虔的第一代基督徒。她出生於日據時代,因大環境關係,她沒受過教育。但因當時基督教長老會的白話字教導,她可以以羅馬拼音研讀聖經。印象中,外婆是個急性子的人;也因不完整婚姻的緣故,有幾分世故。我不確定她抽煙的習性,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自我懂事以後,就已習慣外婆是個會抽煙的女人。她的煙癮不大,雖然與她的信仰有所抵觸,但直至離世前,都還持續著這個習慣。她還有另一項令我嘖嘖稱奇的法術,懂得替人收驚,不過,除了家人、親屬以外,她從未外顯。
因老爸工作地點的關係,我小學5年級起,與外婆同住,期間約2年。或許是外婆已經習慣刻苦節檢生活;也或許因為必須看顧柑仔店無暇好好的做飯。我跟她同住的期間,總覺得她的廚藝不是很好。
當年外婆如何走進教會接受基督,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因她的宗教信仰,讓下一代有機會接觸基督教信仰。記得小學,每當星期日她習慣帶著我們這一群內、外孫,到水里長老教會上主日學聽聖經故事;記憶裡,教會在課程結束會提供點心、糖果給小朋友,這是我們當下願意正襟危坐待在教室聽故事的一大主因。不過,我因必須準備初中聯考的關係,小學6年級以後就不再去教會上主日學了。不過,當年的聖經故事,依然不費力的附著在記憶的深處。我曾一度懷疑自己有如此驚人的記憶,是不是上帝在我身上動了工;後來詢問主日學同儕,幾乎每一個人對聽過聖經的故事,迄今都記憶猶新。
從小學6年級一直到出了社會,這一段期間,可以說是我宗教信仰的空窗期,不讀經、不進教會,與教會完全隔絕。直到結婚後,經歷patti出生、老爸過世、接媽來台中同住後;因著惟恩的建議,我們才又回到教會。從約30歲左右,一直到退休,是我熱心參與教會的時期。這一階段,因教會的需要,常參與講台服事。也因講道的關係,養成查閱及研讀聖經的習慣。一晃30幾年的歲月,瞬間即逝。回首過往,在宗教信仰的道路上,我一直存在著諸多不解與質疑,質疑舊約聖經裡上帝咒詛的原委及祝福的靈驗、耶穌行神蹟醫治的權柄及研讀聖經對基督徒生命改變的果效等。每當我產生質疑,我總說服我自己,應像小孩子般的單純相信,因為經上如此記載。
因物換星移,時空轉換,聖經裡面的故事、寓言,大多無從考據。所以,日常研讀聖經常叫人有如隔靴搔癢,很難觸摸到內心深處的感覺。教會一週一次的查經班,除有些言簡意賅可以自己清楚瞭解外,我認為諸多內容還是主其事者,穿鑿附會的強解說詞,不牢靠。星期日主日講台,有些講者,天馬行空,不知所云。有些則任隨己意,曲解聖經,叫人莫衷一是,越聽越糊塗;也有些滿口的聖靈充滿,自說自話。頓時間,讓人覺得聖靈離人愈來愈遠。我從不自覺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但也非唯唯諾諾,隨聲附和的人。惟我確信,信仰與宗教有所差異,如果硬要混為一談,難免落入自我生命混沌無法自拔的漩渦裡。
農曆初二,太太小姨媽的大女婿LEO來訪,他,華裔加拿大人,精通多國語言。當日我們有整天的時間交談,從他出生及成長,談到信仰、宗教,甚至論到哲學議題及生命意義的探討等。因他在加拿大出生、求學。縱使他一直強調他血液裡存在著華人的基因。我依然可以體會到他骨子裡非常西方的想法與作為。華人生活中,信仰與宗教沒有明確的分際,常把宗教視為唯一的信仰。所以,宗教的教條、教義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不可逆的規範。西方人則認為宗教就是宗教,宗教需要經由儀式、敬拜、證道等團體活動,讓信徒深入瞭解並認同教會的宗旨及標的。信仰,則是非常個人化,不需要訴諸語言或文字,也無須互相效尤。簡單的說,就是每一個人心中可以衡量出生命”質與量”的那一把尺。
我的信仰,60歲以前可以牽強的說是學校的道德教育及因循傳統規範的自省。60歲以後,我漸次的從生活、書本、聖經教導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命定。記得,唸中正EMBA時,艾昌瑞老師的一句話,「我在法輪功找到自我」。當下,我好生羨慕。當年我48歲,生命猶如浮萍,隨波逐流,沒有定向。不過,生活中的每一階段,會不時以”明天會比今天更好”作為座右銘,自我催眠。不過,走過了,有沒有更好,也就不再在意了。
當年尋尋覓覓,遍尋不著的信仰,而於今卻瞭然於心的,答案就是”真正的自己”,也就是放下別人、放下自己,放過世界、放過宇宙。我曾試問自己,簡單不過的答案,為什麼需要曠廢時日的尋尋覓覓。詳究其因,是因為人處在這個世界,被這個混沌的世界所框架,無法自拔。退休後,慢慢的可以體會聖經裡「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及「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背後的意涵,但仍必須不時的讓自己醒著。隨時自我提醒放下一切,讓那一份寧靜、喜樂及平安,輕省的、自然的、不著痕跡的,在生命當中顯現。
    7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宗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憶吳佳琳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水裏坑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退休的牢騷話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老媽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心中的日月隨筆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宗教與政治的關係文章深入探討宗教、政治與獨立思考之間的關係,以自身的經驗與思考為基礎,探討了對於信仰、依附思考和獨立思考的看法。除了討論宗教和政治本身,也提及了對信仰的質疑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對個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整體上,通過對個人經歷的反思,引導讀者思考宗教、政治的本質以及獨立思考的價值。
    Thumbnail
    avatar
    新石
    2024-06-11
    讀書心得:耶穌與死海古卷:揭開基督宗教的猶太根源,及其如何影響初代教會與信仰 Jesus And The Dead Se死海古卷不論是對考古學還是猶太教、基督宗教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古文物,當然圍繞這批文獻有著各種陰謀論存在,很多大概聽聽就好,但也突顯大家都想要搶奪話語權的事實,畢竟的確是核彈級的發現。 不過有趣的一點在於,其實也沒那麼核彈,因為死海古卷目前解讀出來的東西證明了幾件有趣的事情,首先就是聖經雖然經過大
    Thumbnail
    avatar
    momoge (毛毛牙)
    2024-05-12
    影評〉《破墓》展現南韓多元宗教背景 與台灣信仰人口比例差很多韓國恐怖片很常混雜多元宗教的元素,也比較常有邪教題材,包括非靈異電影也有許多像《詭妹》、《陰櫥》以邪教為主。《破墓》編導張在現的前一部作品《娑婆訶》,就是以佛教「四大天王」及基督教「希律屠嬰」融合創造出邪教故事。我覺得這種宗教背景的常見,可能跟南韓人民的信仰比例有關。
    avatar
    鳴影品
    2024-03-18
    宗教與死亡「宗教與死亡」這是一個觸及生命深處的主題,彷彿一場無法避免的對話,宗教如同一本指南為我們在有生之年找到方向,而死亡則是每個生靈必須面對的最後一站。
    Thumbnail
    avatar
    林小浩
    2023-12-20
    宗教與戰爭 前一陣看到一則新聞:"俄羅斯某某東正教徒支持攻打烏克蘭"。 支持戰爭的宗教,心術不純正啊。 這些人心地不好。 我的想法你要當教宗人物心地要好啊,不然你有什麼用處? 你們又沒有生產力,你們的資產都是別人捐獻來的。 讓我覺得你是沒地方去,也沒什麼才能,因為宗教才可以在那裡吃別人捐獻的錢財。
    Thumbnail
    avatar
    HsunPainting
    2023-08-07
    宗教信仰:宮壇、廟宇、佛寺的興旺,真的是神佛靈驗及神威顯赫嗎?宮壇、廟宇、佛寺的興旺真的是神佛靈驗及神威顯赫嗎? 1、其實宮壇、廟宇、佛寺的興旺跟神佛靈驗及神威顯赫一點關係也沒有: 、只要能成為神佛都很厲害,神威都很顯赫,宮壇、廟宇及佛寺的興旺其實跟這些因素一點關係也沒有。 、真正讓私人宮廟、一般廟宇及佛寺興旺的主因還是在於人-->主祀宮廟的宮主、乩身或廟宇
    Thumbnail
    avatar
    談天說地、講古論道
    2021-08-26
    宗教信仰:宮壇中真正起駕辦事都是宮廟的主神嗎?宮壇中真正起駕辦事都是宮廟的主神嗎?其實並不是。 台灣到處宮壇林立,有在辦事的宮壇,大部分下來起駕辦事的神明,並非真正的主神下來辦事,而是宮中的神界兵將或兵員藉主神的封號下來處理事情。 (神界兵將等同軍中的士官,兵員等同軍中的士兵) 所以,有經驗的老乩就會發現,坐在案桌處理香客事情時,有時幫香客查事
    Thumbnail
    avatar
    談天說地、講古論道
    2021-08-25
    宗教信仰:宮廟的主神從頭到尾都是同一個主神嗎?主神會更換嗎?宮壇、廟宇的主神從頭到尾都是同一個主神嗎? 其實不是,主神是會更動或更換的, 例如千歲、觀音、帝君、太子爺、母娘、濟公.....管轄的宮廟(宮壇、廟宇), 這些神明的封號其實在人間只是一種職稱與職位, 主神領令下來救世、濟世、救人,等到功德圓滿任務結束, 就會高升調職走人了。 下來救世、濟世、救人
    Thumbnail
    avatar
    談天說地、講古論道
    2021-08-25
    宗教信仰:拜拜時是否想過家神、神明從何而來?跟人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在台灣宗教信仰相當自由,許多人或家庭都會安奉家神, 許多人遇到難題或問題,心中有所祈求,也會求助宮廟佛寺,祈求神佛幫忙庇祐, 當拜拜時是否想過這些家神,神明從何而來?跟人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許多人也許會回答"阿哉",反正就是跟家神有緣?跟宮廟佛寺的神佛有緣? 拜祂們覺得有受到庇佑或覺得有受到幫忙照顧
    Thumbnail
    avatar
    談天說地、講古論道
    2021-08-25
    信仰與懷疑並存的年代-宗教衝突牛津演化大辯論科學 VS. 宗教:基督信仰是如何逐漸沒落的?信仰與懷疑並存的年代—走進十九世紀上半葉英國的科學-宗教衝突
    Thumbnail
    avatar
    我的學習筆記
    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