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信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尋尋覓覓的信仰

尋尋覓覓的信仰


我的宗教信仰緣起平埔族的外婆,外婆是一個敬虔的第一代基督徒。她出生於日據時代,因大環境關係,她沒受過教育。但因當時基督教長老會的白話字教導,她可以以羅馬拼音研讀聖經。印象中,外婆是個急性子的人;也因不完整婚姻的緣故,有幾分世故。我不確定她抽煙的習性,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自我懂事以後,就已習慣外婆是個會抽煙的女人。她的煙癮不大,雖然與她的信仰有所抵觸,但直至離世前,都還持續著這個習慣。她還有另一項令我嘖嘖稱奇的法術,懂得替人收驚,不過,除了家人、親屬以外,她從未外顯。

因老爸工作地點的關係,我小學5年級起,與外婆同住,期間約2年。或許是外婆已經習慣刻苦節檢生活;也或許因為必須看顧柑仔店無暇好好的做飯。我跟她同住的期間,總覺得她的廚藝不是很好。

當年外婆如何走進教會接受基督,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因她的宗教信仰,讓下一代有機會接觸基督教信仰。記得小學,每當星期日她習慣帶著我們這一群內、外孫,到水里長老教會上主日學聽聖經故事;記憶裡,教會在課程結束會提供點心、糖果給小朋友,這是我們當下願意正襟危坐待在教室聽故事的一大主因。不過,我因必須準備初中聯考的關係,小學6年級以後就不再去教會上主日學了。不過,當年的聖經故事,依然不費力的附著在記憶的深處。我曾一度懷疑自己有如此驚人的記憶,是不是上帝在我身上動了工;後來詢問主日學同儕,幾乎每一個人對聽過聖經的故事,迄今都記憶猶新。

從小學6年級一直到出了社會,這一段期間,可以說是我宗教信仰的空窗期,不讀經、不進教會,與教會完全隔絕。直到結婚後,經歷patti出生、老爸過世、接媽來台中同住後;因著惟恩的建議,我們才又回到教會。從約30歲左右,一直到退休,是我熱心參與教會的時期。這一階段,因教會的需要,常參與講台服事。也因講道的關係,養成查閱及研讀聖經的習慣。一晃30幾年的歲月,瞬間即逝。回首過往,在宗教信仰的道路上,我一直存在著諸多不解與質疑,質疑舊約聖經裡上帝咒詛的原委及祝福的靈驗、耶穌行神蹟醫治的權柄及研讀聖經對基督徒生命改變的果效等。每當我產生質疑,我總說服我自己,應像小孩子般的單純相信,因為經上如此記載。

因物換星移,時空轉換,聖經裡面的故事、寓言,大多無從考據。所以,日常研讀聖經常叫人有如隔靴搔癢,很難觸摸到內心深處的感覺。教會一週一次的查經班,除有些言簡意賅可以自己清楚瞭解外,我認為諸多內容還是主其事者,穿鑿附會的強解說詞,不牢靠。星期日主日講台,有些講者,天馬行空,不知所云。有些則任隨己意,曲解聖經,叫人莫衷一是,越聽越糊塗;也有些滿口的聖靈充滿,自說自話。頓時間,讓人覺得聖靈離人愈來愈遠。我從不自覺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但也非唯唯諾諾,隨聲附和的人。惟我確信,信仰與宗教有所差異,如果硬要混為一談,難免落入自我生命混沌無法自拔的漩渦裡。

農曆初二,太太小姨媽的大女婿LEO來訪,他,華裔加拿大人,精通多國語言。當日我們有整天的時間交談,從他出生及成長,談到信仰、宗教,甚至論到哲學議題及生命意義的探討等。因他在加拿大出生、求學。縱使他一直強調他血液裡存在著華人的基因。我依然可以體會到他骨子裡非常西方的想法與作為。華人生活中,信仰與宗教沒有明確的分際,常把宗教視為唯一的信仰。所以,宗教的教條、教義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不可逆的規範。西方人則認為宗教就是宗教,宗教需要經由儀式、敬拜、證道等團體活動,讓信徒深入瞭解並認同教會的宗旨及標的。信仰,則是非常個人化,不需要訴諸語言或文字,也無須互相效尤。簡單的說,就是每一個人心中可以衡量出生命”質與量”的那一把尺。

我的信仰,60歲以前可以牽強的說是學校的道德教育及因循傳統規範的自省。60歲以後,我漸次的從生活、書本、聖經教導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命定。記得,唸中正EMBA時,艾昌瑞老師的一句話,「我在法輪功找到自我」。當下,我好生羨慕。當年我48歲,生命猶如浮萍,隨波逐流,沒有定向。不過,生活中的每一階段,會不時以”明天會比今天更好”作為座右銘,自我催眠。不過,走過了,有沒有更好,也就不再在意了。

當年尋尋覓覓,遍尋不著的信仰,而於今卻瞭然於心的,答案就是”真正的自己”,也就是放下別人、放下自己,放過世界、放過宇宙。我曾試問自己,簡單不過的答案,為什麼需要曠廢時日的尋尋覓覓。詳究其因,是因為人處在這個世界,被這個混沌的世界所框架,無法自拔。退休後,慢慢的可以體會聖經裡「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及「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背後的意涵,但仍必須不時的讓自己醒著。隨時自我提醒放下一切,讓那一份寧靜、喜樂及平安,輕省的、自然的、不著痕跡的,在生命當中顯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宗智的沙龍
7會員
17內容數
張宗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3
數月前聽聞昔日同僚仲欽因主動脈剝離而驟然離世,令人不勝噓噓。他,46年次,退休2年多;「是一個態度謙卑、工作認真的同事」,是大多數與他共事人的評價。 與他數十年的職場相處,相濡以沫,互相幫補,除了公務之外,倒也無更深的互動。但聽聞他的突然離世,心裡仍難免有幾分的帳然,一個善良、有態度的人,悄悄的走
2025/01/23
數月前聽聞昔日同僚仲欽因主動脈剝離而驟然離世,令人不勝噓噓。他,46年次,退休2年多;「是一個態度謙卑、工作認真的同事」,是大多數與他共事人的評價。 與他數十年的職場相處,相濡以沫,互相幫補,除了公務之外,倒也無更深的互動。但聽聞他的突然離世,心裡仍難免有幾分的帳然,一個善良、有態度的人,悄悄的走
2025/01/22
這是我日前所讀的「閱讀與失智」的醫學科學期刊發表。 40、50年代,讀書是窮人翻身的機會;因此,「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意。」成為一種海市蜃樓的箴言,有人享受其中,成就了黃金屋、顏如意,也有人「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是宿命,抑或不學無術,天曉得。 曾幾何時,我由年少
Thumbnail
2025/01/22
這是我日前所讀的「閱讀與失智」的醫學科學期刊發表。 40、50年代,讀書是窮人翻身的機會;因此,「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意。」成為一種海市蜃樓的箴言,有人享受其中,成就了黃金屋、顏如意,也有人「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是宿命,抑或不學無術,天曉得。 曾幾何時,我由年少
Thumbnail
2025/01/22
記得年幼時,時常看到長輩於嚴寒的冬日,三三兩兩的坐在大院長椅上,於微暖的陽光下聊天、打盹,總覺得有這麼冷嗎?如今物換星移,我,獨自坐在陽光下驅寒 ,些許意興闌珊,倒也舒服異常。我,老了。 冬天的陽光,柔和、溫暖,沒有炎夏的殺氣騰騰,突顯時序的必要,惟如今春、秋,已難分辨、感受。環境部警告如果全球暖
2025/01/22
記得年幼時,時常看到長輩於嚴寒的冬日,三三兩兩的坐在大院長椅上,於微暖的陽光下聊天、打盹,總覺得有這麼冷嗎?如今物換星移,我,獨自坐在陽光下驅寒 ,些許意興闌珊,倒也舒服異常。我,老了。 冬天的陽光,柔和、溫暖,沒有炎夏的殺氣騰騰,突顯時序的必要,惟如今春、秋,已難分辨、感受。環境部警告如果全球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看到今天的《生命之書》,又覺得很有共鳴。 從ㄧ月看到十二月,每個月的主題都不一樣,這個月的主題和宗教、上帝、冥想有關,是我有興趣了解的部分,看了之後,和我的以往的觀察還很ㄧ致,難怪我無法進入任何一個宗教體系。 以前年少時就好奇,如果爭戰的雙方都有宗教信仰,那神會幫誰?後來才明白,所有
Thumbnail
看到今天的《生命之書》,又覺得很有共鳴。 從ㄧ月看到十二月,每個月的主題都不一樣,這個月的主題和宗教、上帝、冥想有關,是我有興趣了解的部分,看了之後,和我的以往的觀察還很ㄧ致,難怪我無法進入任何一個宗教體系。 以前年少時就好奇,如果爭戰的雙方都有宗教信仰,那神會幫誰?後來才明白,所有
Thumbnail
爸媽便趁假日去不同的宗廟求神問卜,哪裡靈驗往哪裡去。有用嗎?聽我爸說有用,可是就每個神的法力有用的效期不一樣,有的三天,有的一個禮拜。男人的心思似乎在事業上放比較多的心力,總覺得應該就過渡期,孩子大了會比較好吧。我媽可不是這麼想的,我媽覺得這個不解決,白天做什麼事都情緒爆炸...
Thumbnail
爸媽便趁假日去不同的宗廟求神問卜,哪裡靈驗往哪裡去。有用嗎?聽我爸說有用,可是就每個神的法力有用的效期不一樣,有的三天,有的一個禮拜。男人的心思似乎在事業上放比較多的心力,總覺得應該就過渡期,孩子大了會比較好吧。我媽可不是這麼想的,我媽覺得這個不解決,白天做什麼事都情緒爆炸...
Thumbnail
我最疑惑的是,那些教義我都同意,也都在做,為什麼要加上「信」呢? 說一說根據我有時候看到的文章、報導,聽到從周圍的人說的話、做的事,來說說我對宗教的看法,也因為在生活中時常碰到宗教的議題。 前些天,我在山上走路時,看到天上的白雲好白,發出一個疑問:「白雲上面有神仙嗎?」神仙長什麼樣子呢?想到電影電視
Thumbnail
我最疑惑的是,那些教義我都同意,也都在做,為什麼要加上「信」呢? 說一說根據我有時候看到的文章、報導,聽到從周圍的人說的話、做的事,來說說我對宗教的看法,也因為在生活中時常碰到宗教的議題。 前些天,我在山上走路時,看到天上的白雲好白,發出一個疑問:「白雲上面有神仙嗎?」神仙長什麼樣子呢?想到電影電視
Thumbnail
我的宗教信仰緣起平埔族的外婆,外婆是一個敬虔的第一代基督徒。她出生於日據時代,因大環境關係,她沒受過教育。
Thumbnail
我的宗教信仰緣起平埔族的外婆,外婆是一個敬虔的第一代基督徒。她出生於日據時代,因大環境關係,她沒受過教育。
Thumbnail
最近開始上的課,有課本,它不是宗教,但是時常會說一些基督教、耶穌或其他上師說的話,讓我對宗教有了一些認識和想法,再將幾件事情串在一起,於是有了些話要說。 生病是因為沒做好事,不是好人嗎? ■朋友的媽媽說:「那個人那麼好,怎麼生那種病呢?」意思是,生病是在懲罰沒做好事,心腸不好的人。 ■外婆眼睛看不見
Thumbnail
最近開始上的課,有課本,它不是宗教,但是時常會說一些基督教、耶穌或其他上師說的話,讓我對宗教有了一些認識和想法,再將幾件事情串在一起,於是有了些話要說。 生病是因為沒做好事,不是好人嗎? ■朋友的媽媽說:「那個人那麼好,怎麼生那種病呢?」意思是,生病是在懲罰沒做好事,心腸不好的人。 ■外婆眼睛看不見
Thumbnail
母親嫁給父親之前是個佛教徒。由於外祖父、母在外工作,所以母親必須負責早晚燒香拜菩薩和祭祀祖先。婚後,她繼續履行這項為人子女的義務,只是改為每月初一和十五。但是這段期間,母親還是會帶著我,跟著父親上教堂,聽牧師講道理。
Thumbnail
母親嫁給父親之前是個佛教徒。由於外祖父、母在外工作,所以母親必須負責早晚燒香拜菩薩和祭祀祖先。婚後,她繼續履行這項為人子女的義務,只是改為每月初一和十五。但是這段期間,母親還是會帶著我,跟著父親上教堂,聽牧師講道理。
Thumbnail
除了基督教、天主教之外,親戚、家人的喪禮過程中也會聽到佛經的講道。有一陣子,我在懷疑,我聽講道時,台上所說的我都同意,也都這麼做,為什麼還要加上「信仰」呢?我不懂—我都用理智的腦袋去想,哈! 我的周圍看過2種情況: 信仰很好沒錯,也可以支持人們度過各種難關,我的周圍很明顯地出現2種情況:
Thumbnail
除了基督教、天主教之外,親戚、家人的喪禮過程中也會聽到佛經的講道。有一陣子,我在懷疑,我聽講道時,台上所說的我都同意,也都這麼做,為什麼還要加上「信仰」呢?我不懂—我都用理智的腦袋去想,哈! 我的周圍看過2種情況: 信仰很好沒錯,也可以支持人們度過各種難關,我的周圍很明顯地出現2種情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