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生命之書》12/17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到今天的《生命之書》,又覺得很有共鳴。


從ㄧ月看到十二月,每個月的主題都不一樣,這個月的主題和宗教、上帝、冥想有關,是我有興趣了解的部分,看了之後,和我的以往的觀察還很ㄧ致,難怪我無法進入任何一個宗教體系。



以前年少時就好奇,如果爭戰的雙方都有宗教信仰,那神會幫誰?後來才明白,所有的二元對立都是人製造出來的,所謂神明的意志,有時也只是人的意志的投射,或是爲了私欲所假借的藉口,神靈的高等境界,都是合一的。


宗教勸人向善,但有時候我看見更多的分別心。


曾在里仁做過年貨短工,我直到面試時才知道它是佛教體系,但因爲是短期,所以也沒特別排斥。


在接近過年前,有其他佛教同修來挨戶贈送紅包袋,我看見師姐們的臉上出現尷尬的表情,雖然是收下了,但感覺不是很情願。


我心裡納悶,不都是修佛的嗎?又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呢?


有次跟著師姐們聽錄音(她們每周固定有天下午要聽),內容講述某師兄(?)在東南亞和小乘佛教的修行者辯論之類的,後來是大乘辯贏了,她們的臉上出現了引以爲榮的表情。


我以前的太極拳老師是在家修行的,有次去他家幫忙整裡一堆待寄的印刷品,順便聊天,他總要趁機宣講與佛教有關的事,我雖不是佛教徒,但我會用我所看過的一些新時代的書,去理解他要講的境界。因爲在我看來,真理是一樣的,只是用了各種不同的方式和語言用詞表達出來而已。


但老師明顯不認同,言談態度認爲他所講的境界是比較殊勝的,我心裡想:你又知道我所理解的不是你所想表達的狀態?但我不想多說,因爲覺得自己的信仰比較優的人,我不是第一次遇到。


多年前,我曾看到一篇《佛說阿彌陀經》,覺得很可以用新時代語法來白話翻譯一點也不違和,但一位信佛的朋友看了很不高興,認爲我隨意曲解了。


我猜想,是教育程度不高的她,因為在佛法的進修當中得到過他人的請教,讓她覺得那是她的成就感來源,而我就這樣翻出來,大概有無意中觸到她的點,所以反應才那麼大。我在差異中看見相似,而她只在相似中看見差異。


家裡公公的續弦是個回教徒,堅持不能在家烹煮豬肉,即使是鍋具餐具分開,也不是給她吃的,但只要她知道了,就會繞過來問這是什麼肉啊?公公便要緊張地替我掩飾,然後盡快把沒吃完的肉片,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倒掉。


我不清楚吃豬肉和不尊重他人,哪個比較有罪?只遵守教條就是好人了嗎?除了不吃豬以外,我看不出來她和其他沒有信回教的人有什麼區別。但聽老公講,他已逝的媽媽也是回教徒,但她會煮豬肉給孩子們吃,只是自己不吃,所以,也不是每個信回教的人都這麼霸道吧?


又有一個兒子同學的媽媽,後來信基督教,星期天去上教會時,被牧師要求,將手上的手珠取下來。通常佛教徒會戴手珠,牧師大概是這樣認爲吧?基督教禁止拜偶像,所以牧師這樣要求。


多制式的觀點!我自己有時也戴手珠,但不是因為宗教理由,而是想藉由礦石調整能量,但確曾因此被誤認為佛教徒。


所以,宗教真的帶來了合一嗎?還是製造了更多的分別呢?還是在上位的人們要掌握權力,而下位的人們則簡單地選擇了最方便的方式去遵從教條,然後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覺得自己是好人了?


你如果有宗教信仰,是爲了什麼而信呢?


註:《生命之書 365日的靜心冥想》是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

這裡收錄我的手繪、手寫作品,以及各類讀書心得,和早期部分極短篇,鋪展出極個人的創作及閱讀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昨天看完了愛瑞克的新作《內在成就》,彷彿坐在講臺下,聽他娓娓說明如何達到內在成就的方法,淺顯易懂,條理分明。全書分成三大部分,從説明何謂內在成就,到自我實現、幫助他人,循序漸進,讓讀者可以跟著章節一步步前進。 第一部分列出外在成就與內在成就的差異。外在成就多是有形、看得見的表徵,如社經地位、收
近來在看《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今天看完第六章:【我們該如何生活?】讓我有一些感觸。畫了一些內容摘要: 「大多數的時候,人生是由一連串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組成。」 「我們要問的是關於最崇高的理想、最有深度的價值觀,以及這些理想與價值觀如何透過細節呈現出來。」 「活在現今世界的我們有許多理由懷疑
今天看《生命之書》十月七日這天的標題是:徒勞無益的追尋 「只要我們的想法中還有時間感,勢必會恐懼死亡。我竭盡所能地學習,仍然無法發現終極實相,在死亡之前,我必須發現它,如果不能發現,來世也必須找到。你看我們所有的思想都是奠基在時間之上的。我們的思想都是一些已知的事物,而已知便是時間的活動;我們想
今天看《生命之書》,9月21號這天的標題是:《知識便是權威之見》 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就分享出來。 「學習的活動跟累積知識是相互矛盾的。學習暗示著心是空的,裡面沒有過往的經驗或知識。知識是累積成的,而學習卻是一種不斷在進行的活動,裡面沒有任何欲求;因此學習暗示著一種沒有權威的心態。所有的知識都需要
書名一開始就將作者在泰國森林寺院學到的神奇咒語告訴讀者了。非常神奇而有力量的簡短咒語。 我們生活中有多少的紛爭,是來自於人們對於自己念頭的執著,認爲自己才是對的?這讓彼此相爭不休,積累不滿的情緒,甚且變成宿怨世仇。 如有一方或雙方能有餘裕往後退一步,去質疑自己的想法:「我可能錯了。」也許僵局就能
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樣,這本是關於自我追尋的故事。 「我是誰」?這個多少年來是人們在迷惑時的靈魂拷問,而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並且,也沒有標準答案。 你是不是也覺得人生就該有明確的目標,然後擬好長期、中期、短期計畫,接著按照計畫逐步實行,就能達成想要的目標? 是的,最終你也許完成了這個目標
昨天看完了愛瑞克的新作《內在成就》,彷彿坐在講臺下,聽他娓娓說明如何達到內在成就的方法,淺顯易懂,條理分明。全書分成三大部分,從説明何謂內在成就,到自我實現、幫助他人,循序漸進,讓讀者可以跟著章節一步步前進。 第一部分列出外在成就與內在成就的差異。外在成就多是有形、看得見的表徵,如社經地位、收
近來在看《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今天看完第六章:【我們該如何生活?】讓我有一些感觸。畫了一些內容摘要: 「大多數的時候,人生是由一連串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組成。」 「我們要問的是關於最崇高的理想、最有深度的價值觀,以及這些理想與價值觀如何透過細節呈現出來。」 「活在現今世界的我們有許多理由懷疑
今天看《生命之書》十月七日這天的標題是:徒勞無益的追尋 「只要我們的想法中還有時間感,勢必會恐懼死亡。我竭盡所能地學習,仍然無法發現終極實相,在死亡之前,我必須發現它,如果不能發現,來世也必須找到。你看我們所有的思想都是奠基在時間之上的。我們的思想都是一些已知的事物,而已知便是時間的活動;我們想
今天看《生命之書》,9月21號這天的標題是:《知識便是權威之見》 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就分享出來。 「學習的活動跟累積知識是相互矛盾的。學習暗示著心是空的,裡面沒有過往的經驗或知識。知識是累積成的,而學習卻是一種不斷在進行的活動,裡面沒有任何欲求;因此學習暗示著一種沒有權威的心態。所有的知識都需要
書名一開始就將作者在泰國森林寺院學到的神奇咒語告訴讀者了。非常神奇而有力量的簡短咒語。 我們生活中有多少的紛爭,是來自於人們對於自己念頭的執著,認爲自己才是對的?這讓彼此相爭不休,積累不滿的情緒,甚且變成宿怨世仇。 如有一方或雙方能有餘裕往後退一步,去質疑自己的想法:「我可能錯了。」也許僵局就能
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樣,這本是關於自我追尋的故事。 「我是誰」?這個多少年來是人們在迷惑時的靈魂拷問,而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並且,也沒有標準答案。 你是不是也覺得人生就該有明確的目標,然後擬好長期、中期、短期計畫,接著按照計畫逐步實行,就能達成想要的目標? 是的,最終你也許完成了這個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說的是旅行,但沒有好吃的名店推薦,也沒有必走行程,奇妙的是,我卻被一篇又一篇樸實又深刻的故事吸引,更讓我著迷的是錦敦老師用敘事治療眼光帶我看見世界可愛的地方,旅行與敘事治療的結合開闊我生命視野,更讓人有勇氣往內認識自己。   閱讀的過程,讓我想起一個人去澎湖旅行的經歷,當時一
Thumbnail
看書名BIG MAGIC,感覺很像在說些虛無飄渺的力量,倒不如說是它提供了一個新的切角跟看法,讓我們能夠擁有不同看事情的角度,少了鑽牛角尖,多了些正面積極的心態,輕鬆的把許多心結都給攤平,讓我們好好審視一番。
世界上有兩個種族,而且只有兩種:一個「種族」是正人君子,另一個則是卑鄙小人。兩個「種族」的人散布各處,滲透到所有的群體中。沒有任何一個群體是清一色的正人君子,也沒有任何一個群體是清一色的卑鄙小人,因此在這個意義下,沒有任何一個群體是「種族純正」的,所以集中營衛隊當中,自然也有一、兩個正直的好人。
找到活著的價值和人生目標一直是我的課題,所以當我看到弗蘭克的意義治療法時,就非常認同,邊讀邊點頭如搗蒜。因此畫了很多重點,也決定打出書摘來分享。 生性敏感之人,特別是自小因為家庭環境使然,向來過慣了知性的精神生活,可能會由於性情溫和而對極端困難的外在環境感到痛苦萬分,但他們精神上受到的傷害卻相對來
某天突然和外籍友人們,線上談關於人生的很多事時,是的~我們天馬行空地:因為我們都是人類,正是因為有了人類的基本共同特徵:生、死、情緒、愛⋯⋯而多了更多不同地區的相同特點之討論和好奇!
這次讀書會的收穫多多,統合起來歸納的收穫是【做自己】。(以自已優先、愛自己)。 做自己不容易,在網路上也常常有許多網友在討論這個問題,阿喵分享到,先【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式,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應該向內,不是問別人。適合自己的方式,不一定適合別人,適合別人的,也不用免強自己,方法沒有好壞
Thumbnail
五大重點: 1)「三選一」 把同種類型物品減少到三種,便能大幅縮短做決定的時間,專注在真正該做的事 ★就像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 將自己每天外出的衣服選項減少到一種 就是為了把做決定所消耗的時間和能量減到最少,而把時間留在自己最想做的事上,因而創造了蘋果這個品牌。 2) 「稟賦效應」 覺得自己擁有的東
Thumbnail
這是余杰個人的散文集,也是閱讀聖經以後的心得筆記。涉及的議題相當廣泛,有信仰、人生、文化、教育等等。難得的是,余杰對《聖經》的熱愛,以及對其他醜惡人事物的平和態度,不偏激而不做作。
Thumbnail
覺得職場、人生好迷惘,卻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跳脫困境?透過史丹佛設計學院的「生命設計」課程,引導你如何用產品設計的概念及設計方法,重新思考人生。 想到設計師,大家最容易連結到表層圖像的產出,卻忽略了 「設計」其實是一種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說的是旅行,但沒有好吃的名店推薦,也沒有必走行程,奇妙的是,我卻被一篇又一篇樸實又深刻的故事吸引,更讓我著迷的是錦敦老師用敘事治療眼光帶我看見世界可愛的地方,旅行與敘事治療的結合開闊我生命視野,更讓人有勇氣往內認識自己。   閱讀的過程,讓我想起一個人去澎湖旅行的經歷,當時一
Thumbnail
看書名BIG MAGIC,感覺很像在說些虛無飄渺的力量,倒不如說是它提供了一個新的切角跟看法,讓我們能夠擁有不同看事情的角度,少了鑽牛角尖,多了些正面積極的心態,輕鬆的把許多心結都給攤平,讓我們好好審視一番。
世界上有兩個種族,而且只有兩種:一個「種族」是正人君子,另一個則是卑鄙小人。兩個「種族」的人散布各處,滲透到所有的群體中。沒有任何一個群體是清一色的正人君子,也沒有任何一個群體是清一色的卑鄙小人,因此在這個意義下,沒有任何一個群體是「種族純正」的,所以集中營衛隊當中,自然也有一、兩個正直的好人。
找到活著的價值和人生目標一直是我的課題,所以當我看到弗蘭克的意義治療法時,就非常認同,邊讀邊點頭如搗蒜。因此畫了很多重點,也決定打出書摘來分享。 生性敏感之人,特別是自小因為家庭環境使然,向來過慣了知性的精神生活,可能會由於性情溫和而對極端困難的外在環境感到痛苦萬分,但他們精神上受到的傷害卻相對來
某天突然和外籍友人們,線上談關於人生的很多事時,是的~我們天馬行空地:因為我們都是人類,正是因為有了人類的基本共同特徵:生、死、情緒、愛⋯⋯而多了更多不同地區的相同特點之討論和好奇!
這次讀書會的收穫多多,統合起來歸納的收穫是【做自己】。(以自已優先、愛自己)。 做自己不容易,在網路上也常常有許多網友在討論這個問題,阿喵分享到,先【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式,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應該向內,不是問別人。適合自己的方式,不一定適合別人,適合別人的,也不用免強自己,方法沒有好壞
Thumbnail
五大重點: 1)「三選一」 把同種類型物品減少到三種,便能大幅縮短做決定的時間,專注在真正該做的事 ★就像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 將自己每天外出的衣服選項減少到一種 就是為了把做決定所消耗的時間和能量減到最少,而把時間留在自己最想做的事上,因而創造了蘋果這個品牌。 2) 「稟賦效應」 覺得自己擁有的東
Thumbnail
這是余杰個人的散文集,也是閱讀聖經以後的心得筆記。涉及的議題相當廣泛,有信仰、人生、文化、教育等等。難得的是,余杰對《聖經》的熱愛,以及對其他醜惡人事物的平和態度,不偏激而不做作。
Thumbnail
覺得職場、人生好迷惘,卻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跳脫困境?透過史丹佛設計學院的「生命設計」課程,引導你如何用產品設計的概念及設計方法,重新思考人生。 想到設計師,大家最容易連結到表層圖像的產出,卻忽略了 「設計」其實是一種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