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見山頭之外,邊界迷漫開闊的溪源:Cicada《棲居在溪源之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棲居在溪源之上》是一趟上山與返家的悠長旅程,走出有霧的森林,探尋山林深處的谷地,重新看見山頭之外,邊界迷漫開闊的溪源。

raw-image
原來所謂『溪的源頭』並不是一座邊界清楚的湖。

溪源,從不是它,而是它們;是谷地裡的小水窪與伏流、石洞與沙孔,尋找溪源也是尋找自我。Cicada如返最初,「山」不再只是登頂,藉由山行所見林相,將臺灣的身世,刻進琴聲。

走過渺茫大疫
溪源揮散登頂的迷霧
雨和太陽同時存有
在棲居中與土地對話

回望,原來就是向前

《棲居在溪源之上》跨越與消弭了眾山之名,在山與山之間,深刻地感受山的構成,有雨水與稜線、圈谷與巨木。這一次,Cicada的山,更是心靈的山與自我療癒的山,山不再是某個地點,而是森林中感受到的一切。

|關於《棲居在溪源之上》

有別於以往Cicada的專輯多以較神秘的曲目開場,這次專輯從雨過天晴的意象出發。首曲〈下過雨的營地出太陽了〉以明亮的鋼琴展開,由山上的家出發,尾曲〈通往家的松針小徑〉則是結束旅程,回到山下的家。

在音樂性上及專輯敘事脈絡上達到首尾呼應,樂團也希望透過重複循環上山返家的音樂路程,回應到這三年的時代氛圍,「在山中待著的日子,總會遇到需要住在潮濕營地的時刻,但雨總是會停,當陽光照進營地,一切都活躍起來了,我們打起精神,繼續前行。」Cicada透過描摹雨和水為主的六首短曲串接長曲,像是長時間山行中的休憩,亦是構成山林的重要元素。

|關於 實體專輯裝幀設計

本次封面與版畫家沐冉合作,以單版複刻的形式打造專屬視覺,在媒材上延伸林木的質地,透過版畫的細節紋理,呼應音樂里各種真實的起伏與呼吸。作品編排不從寫實出發,而像走完一趟山行之後的回想,走過的路、偶遇的風景,在腦中呈現迂迴的空間感。

raw-image

|關於《棲居在溪源之上》全專輯

線上|數位聆聽
購買|實體專輯


01 下過雨的營地出太陽了
早起打開潮濕的帳篷,陽光撒進營地,周邊的一切都活躍起來了。我們打起精神,繼續前行。
02 松葉上的鳥與水珠
路途中經過二葉松林,松針上的露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這首曲以長笛與豎笛呈現兩隻鳥的對話。
03 抵達圈谷之前的棱線
走上稜線,谷風迎面而來。我們看向前方的國谷,想像遠古時,冰河如何刻出這片谷地。這首場景為聖稜線。
04 穿過霧雨森林
午後走入森林,踏著穩定的步伐,霧兩輕撫皮膚。有時轉個彎後,突然出現陽光;有時則聽見有鳥飛過
05 棲居在溪源之上
我們以15天的時間,步行超過120公里,造訪嘆息灣、錐錐谷、丹大溪源、童話世界等谷地,探尋中央山脈深處的溪的源頭。我們試著以較為陰性的視角,不以登頂為目標,亦不以登山者為主體,而是揣摩著山的視角,想像其歷經的悠長時光,微觀山所孕育出的深邃自然,探索山與山之間的溪源谷地。
06 雨從傍晚下到午夜
靜靜待在森林裡的一個池子邊,閱讀泥巴中留存的動物足跡,想像牠們來來去去的景況。
07 在水池交會
在山上待的時閒長了,總會碰上徹夜大雨。聽著雨水打在天幕上,慢慢睡著。
08 巨木曾在的痕跡
在一次前往屏風山的途中,過溪之後,被那片紅檜森林觸動,因而開始認識檜木在台灣的故事。歌曲從檜木被砍伐殆盡的歷史開始,後來有一群人努力想保存它們,也就是九○年代的森林保育運動。曲子中段之後,則由長笛帶出新萌芽的生命,檜木小苗從倒木上慢慢長出,隨著溪流漸漸茁壯,以它們的根牢牢捉住這片霧林坡地。
09 通往家的松針小徑
走在鋪滿松針的蜿蜓小路,回想這一趟旅程,缓步下山。

|關於 Cicada 專場演出

raw-image

【台北場】2023/3/12 (日) @ Legacy Taipei
購 票 │https://www.indievox.com/activity/detail/23_iv021571b

【台中場】2023/4/30 (日) @ Legacy Taichung
購 票 │ https://www.indievox.com/activity/detail/23_iv021588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音樂暖風/Wind Music
46會員
259內容數
我們把風潮音樂人的故事,收藏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2025/02/27
被譽為「民歌之父」的楊弦,暌違近五十年再次推出專輯《鄉.旅.詩.歌》,集結了自1990年代開始、橫跨近三十年的作品,除了收錄自己的詩詞之外,也將余光中、瘂弦、席慕蓉、陳育虹和羅門等知名詩人的作品譜寫成曲,為早年推廣現代民歌運動寫下新的篇章,也一起迎接「民歌50」演唱會的到來。
Thumbnail
2025/02/27
被譽為「民歌之父」的楊弦,暌違近五十年再次推出專輯《鄉.旅.詩.歌》,集結了自1990年代開始、橫跨近三十年的作品,除了收錄自己的詩詞之外,也將余光中、瘂弦、席慕蓉、陳育虹和羅門等知名詩人的作品譜寫成曲,為早年推廣現代民歌運動寫下新的篇章,也一起迎接「民歌50」演唱會的到來。
Thumbnail
2024/12/27
歷經五年沉澱與蛻變,來自南投賽德克族的「創作女聲」Yoku Walis幽谷・瓦歷斯於12月20日推出全新專輯《Klalay 見蝶》。首次擔任專輯製作人的Yoku幽谷,將賽德克族獨特的文化底蘊與當前的環境議題融合,以現代流行曲風創作出充滿韻律與生命力的作品。
Thumbnail
2024/12/27
歷經五年沉澱與蛻變,來自南投賽德克族的「創作女聲」Yoku Walis幽谷・瓦歷斯於12月20日推出全新專輯《Klalay 見蝶》。首次擔任專輯製作人的Yoku幽谷,將賽德克族獨特的文化底蘊與當前的環境議題融合,以現代流行曲風創作出充滿韻律與生命力的作品。
Thumbnail
2024/12/26
「無疆界創作歌手」Sauljaljui戴曉君睽違四年,推出全新創作專輯《VAIVAIK尋走》。首次擔綱製作人的戴曉君,在作品中融入了在日常生活與各地演出所經歷的體悟與收穫,以傳統樂器月琴為基底,與多組音樂人合作,將排灣族語結合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讓樂迷透過耳朵一起探索戴曉君無邊無際的音樂世界。
Thumbnail
2024/12/26
「無疆界創作歌手」Sauljaljui戴曉君睽違四年,推出全新創作專輯《VAIVAIK尋走》。首次擔綱製作人的戴曉君,在作品中融入了在日常生活與各地演出所經歷的體悟與收穫,以傳統樂器月琴為基底,與多組音樂人合作,將排灣族語結合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讓樂迷透過耳朵一起探索戴曉君無邊無際的音樂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攻頂了~在茂密的樹叢間享用著香噴噴又熱騰騰的泡麵, 一邊聆聽鳥兒在森林間唱歌;吃完了,躺在柔軟的泥土上睡覺,說不定這小小的舉動,說不定是人生中最大的享受呦~
Thumbnail
攻頂了~在茂密的樹叢間享用著香噴噴又熱騰騰的泡麵, 一邊聆聽鳥兒在森林間唱歌;吃完了,躺在柔軟的泥土上睡覺,說不定這小小的舉動,說不定是人生中最大的享受呦~
Thumbnail
溪州山,位在桃園,春天時攀登清涼無比,登頂時還有遊樂設施,是做綠意盎然的山! 我攻頂了,在茂密的樹叢間享用著香噴噴又熱騰騰的泡麵,還有一片片間的恰恰好的柔軟培根,這 就是我爬到這裡的目的, 一邊聆聽著鳥兒的大自然狂想曲! 說不定?這就是人生中—「最大的享受」
Thumbnail
溪州山,位在桃園,春天時攀登清涼無比,登頂時還有遊樂設施,是做綠意盎然的山! 我攻頂了,在茂密的樹叢間享用著香噴噴又熱騰騰的泡麵,還有一片片間的恰恰好的柔軟培根,這 就是我爬到這裡的目的, 一邊聆聽著鳥兒的大自然狂想曲! 說不定?這就是人生中—「最大的享受」
Thumbnail
我打算沿著時間的軌跡去反溯這一整段的歷程,將每一張照片背面的故事說清楚,將線性的時間裡的每個點集合起來形塑出我在這條溪時的所見所聞與回憶。
Thumbnail
我打算沿著時間的軌跡去反溯這一整段的歷程,將每一張照片背面的故事說清楚,將線性的時間裡的每個點集合起來形塑出我在這條溪時的所見所聞與回憶。
Thumbnail
自然系室內樂樂團Cicada日前推出全新創作專輯《棲居在溪源之上》,經過一年的沉潛、一年的密集創作和半年的錄製與準備,新專輯不僅記錄了長時間的山行,亦描摹了冰河時期遺留下的檜木、山與山之間的森林谷地及山行過程中常遇到的雨。
Thumbnail
自然系室內樂樂團Cicada日前推出全新創作專輯《棲居在溪源之上》,經過一年的沉潛、一年的密集創作和半年的錄製與準備,新專輯不僅記錄了長時間的山行,亦描摹了冰河時期遺留下的檜木、山與山之間的森林谷地及山行過程中常遇到的雨。
Thumbnail
有一座山,溪水流淌,群青環抱,讓雲朵戀眷,令苔石不移。那座山一直在那裡,在我出生前在我消逝後,比我更長久的存在在那裡,你想一起去嗎? 我心裡有座山,偶爾我會閉上眼在腦海中細數樹上的葉子,路上的石子,但我還不知道站在那之中感受到的風是冷是熱?能聽到的是什麼聲音?因為想走近一座山,所以決定元旦假期的時候
Thumbnail
有一座山,溪水流淌,群青環抱,讓雲朵戀眷,令苔石不移。那座山一直在那裡,在我出生前在我消逝後,比我更長久的存在在那裡,你想一起去嗎? 我心裡有座山,偶爾我會閉上眼在腦海中細數樹上的葉子,路上的石子,但我還不知道站在那之中感受到的風是冷是熱?能聽到的是什麼聲音?因為想走近一座山,所以決定元旦假期的時候
Thumbnail
在Siraya與Kebalan還沒走到石坑山 海岸一直往山的東側靠過去親吻太陽的臉 天晴時,西邊的山崖秀出白髮 猩猩露出顏面的深邃 溪流是牠在雨中洗澡流下的水跡 一顆顆單石與石輪鑲嵌在村落矮房與石墻中 遺留古時候殘存的記憶
Thumbnail
在Siraya與Kebalan還沒走到石坑山 海岸一直往山的東側靠過去親吻太陽的臉 天晴時,西邊的山崖秀出白髮 猩猩露出顏面的深邃 溪流是牠在雨中洗澡流下的水跡 一顆顆單石與石輪鑲嵌在村落矮房與石墻中 遺留古時候殘存的記憶
Thumbnail
「山或許會包容你,但絕不會放縱。」我想,這大概可以算是對本次行程與意外的最佳註腳。這並非將事件歸咎給山,而是在平安回來後,珍心感受到山這位老師扎扎實實給我們上了非常重要的一刻,或者,更像是一次當頭棒喝。石門東稜的那個夜晚,依仗著頭燈的光輝,我們來回奔波了近3小時,險些迷失在寒風四起的晦暗林間...
Thumbnail
「山或許會包容你,但絕不會放縱。」我想,這大概可以算是對本次行程與意外的最佳註腳。這並非將事件歸咎給山,而是在平安回來後,珍心感受到山這位老師扎扎實實給我們上了非常重要的一刻,或者,更像是一次當頭棒喝。石門東稜的那個夜晚,依仗著頭燈的光輝,我們來回奔波了近3小時,險些迷失在寒風四起的晦暗林間...
Thumbnail
[晝夜溪頭] 2008~2018,大自然真奇妙系列之一。大自然不需要我......///無主題拙劣照片集、圖片旁白自由亂聊。
Thumbnail
[晝夜溪頭] 2008~2018,大自然真奇妙系列之一。大自然不需要我......///無主題拙劣照片集、圖片旁白自由亂聊。
Thumbnail
在那個林業興盛的年代,一個依附林木而生的聚落生根於大元山區,大元國小也因而建立。此行在經過大元國小的跨時空參訪、南澳北溪的探勘上切、與銅山林道那不可逾越的岩壁後,終於迎來了終章。高繞向隅的一行人,再度回到光影交錯的南澳北溪,坦然迎向泰雅族古道亞普拉塞的陡峻稜線,與那蔚藍明媚的翠峰湖間,僅一步之遙。
Thumbnail
在那個林業興盛的年代,一個依附林木而生的聚落生根於大元山區,大元國小也因而建立。此行在經過大元國小的跨時空參訪、南澳北溪的探勘上切、與銅山林道那不可逾越的岩壁後,終於迎來了終章。高繞向隅的一行人,再度回到光影交錯的南澳北溪,坦然迎向泰雅族古道亞普拉塞的陡峻稜線,與那蔚藍明媚的翠峰湖間,僅一步之遙。
Thumbnail
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裡,領略那荒涼之美,「空」的境界。在這裡,你的存在不需要由頭銜、財富、學歷或眾人艷羨的眼光來定義。你是那濛濛寧謐的水藍色霧氣,是粗獷深黑的岩石,是石階上的苔痕,是蒼翠與枯黃相間的草原。你的存在,如此簡單,如此真實。
Thumbnail
把自己放逐到大自然裡,領略那荒涼之美,「空」的境界。在這裡,你的存在不需要由頭銜、財富、學歷或眾人艷羨的眼光來定義。你是那濛濛寧謐的水藍色霧氣,是粗獷深黑的岩石,是石階上的苔痕,是蒼翠與枯黃相間的草原。你的存在,如此簡單,如此真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