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2022年12月份講座側記

2023/01/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3年2月份與3月份的人人講堂報名中:https://reurl.cc/9pjren
2022.12.24 講座側記:科學傳播小小兵培訓中!我與52歲的臺灣科普雜誌《科學月刊》
現任《科學月刊》副總編輯的趙軒翎,在聖誕節前夕前來臺史博分享她從生科系不斷轉職,偶然踏進《科學月刊》,最後成為科學傳播小尖兵的過程。10年過去,她仍舊努力傳播科學資訊,讓科普融入生活中。

人生就像在演《還珠格格》

趙軒翎以《還珠格格》的主題曲說明大學畢業前的急轉彎人生:任性、囂張、叛逆、瘋狂。而她的任性包括選擇三類組卻不從醫、囂張在於100分的發育生物學卻離開實驗室、逆著家人的公職希望、同時畢業前夕瘋狂選修新聞傳播的課程。
頂著生科系與新聞所的頭銜,趙軒翎卻身處於生科沒落與新聞產業被視為墮落職業的年代。於是她瞄準科學加上編輯的職缺,沒想到偶然看見《科學月刊》的徵人啟事,一天之內改變她往後的人生。趙軒翎也坦言她在面試前一天才開始認識這本刊物,卻沒想到經過將近10年的時間,她依舊守在《科學月刊》的崗位。

讓《科學月刊》成為一項有效的社會公器

1970年1月創刊的《科學月刊》,至今已超過一甲子、發行超過630期、參與過的寫手更高達9,000人。
1969年3月,林孝信開始號召籌辦《科學月刊》,半年後發行試印本(第零期),沒想到獲得廣大迴響,於是在1970年1月發行創刊號。令人振奮的是,創刊號銷售量高達1萬8千本,創下「出道即巔峰」的紀錄。《科學月刊》是由一群在美國留學的臺灣博士生創立的刊物,與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今相比,在當時他們利用一封封的信件往來討論當時最新、最流行的科學資訊,並將成果送回臺灣印刷,這辛苦而漫長的過程背負著科學傳播的任務。
「所以我們要辦一份《科學月刊》,不僅要成為學生們的良好課外讀物,也要成為一項有效的社會公器。不但要普及科學、介紹新知,並且要啟發民智,培養科學態度,為健全的理想社會奠定基礎。」這是寫在第零期出版之前的一段話,標示《科學月刊》的使命,也乘載這些留學生對於臺灣所做出的貢獻與紀錄。

從黑白轉成彩色的《科學月刊》

雖然軒翎沒有經歷過《科學月刊》創刊的時代,進入《科學月刊》之後漸漸體認到這本雜誌的重要性。但她發現一個更驚人的事實:直到2014年為止,在《科學人》或是《小牛頓》等雜誌都已有精美彩色插畫的時候,發行44年的《科學月刊》都還是一本黑白印刷的科學雜誌。
在一次公開場合裡面,趙軒翎向某位出版社科學線的總監提起《科學月刊》發行彩色版的消息。對方起初難以相信,因為這件事情他已經等了20年的時間,其中最大的阻礙便是資金問題,當初創辦《科學月刊》原本就不是以賺錢為導向,很難投入更多經費在印刷成本。然而,如同林孝信等前輩當年懷抱著不放棄的精神,趙軒翎等編輯與美編,精算出合理的支出範圍;同時說服其他委員。振奮的是,他們的做法得到許多老師們的支持。終於《科學月刊》彩色版在2015年1月份問世,當期主題是法布爾的昆蟲世界。也因為這次突破性的發展,讓《科學月刊》出現更多發揮空間,例如呈現「科學攝影」的可能性。

生活處處是科學

《科學月刊》的主題也持續深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從首次出現「專題」概念的月球專題、經濟發展衍生的各種汙染、甚至是肝炎與疫苗。雜誌編排方式也從傳統以文字為主,進入「用圖片說故事」的形式。為了讓民眾感受到科學無所不在,物理化學等專欄也因應而生,讓原本有距離感的數學與自然科,走進民眾的生活。進入《科學月刊》後發現團隊夥伴們經常以「直球對決」的方式、理性的態度討論並破解坊間流傳的各種謠言,這也大大影響了她的思辨方式。
不只是紙本改革,以及與各大出版社(包括天下、商務、八旗等)合作,《科學月刊》如今也走出辦公室,製作電台節目,透過聲音傳遞科學知識;並且舉辦科學推廣活動,甚至帶著學員前往臺灣以外的區域,探索整個大自然。

從編輯到不只是編輯

「該具備怎樣的特質才能成為科學編輯呢?」趙軒翎在講座尾聲拋出這個問題。人們總是將文字跟編輯連結在一起,當然文字功夫是擔任科學編輯的要素之一,但編輯是一個把所有手上的資源結合、理解之後重新呈現的工作。因此,趙軒翎認為「溝通」其實更為重要,除了傳達資訊,也必須面對並理解更多不同領域的民眾。
從只負責一篇文章,到現在開設科學採訪課程,甚至掂量整本雜誌的發行,趙軒翎覺得面對不同層級的人們,良善與有效的溝通成為一種必要。未來她也期待跟著《科學月刊》走下去的日子,努力陪伴《科學月刊》,並讓全臺灣的民眾認知到科學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學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會員
186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