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愛.子》無法突破天花板的催淚之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2020年上映的電影《父親》在當年的各大影展獎季大放異彩,作為導演的Florian Zeller大銀幕首座便一鳴驚人,更可以說是近年舞台劇改編劇本的強勢典範,而導演有意選擇一脈相承的精神續集《愛‧子》卻在北美評價意外的滑鐵盧,究竟是抱持錯誤期待進場觀賞,還是它有難以掩蓋的致命缺陷?
一名事業有成的父親與第二任妻子共組了新家庭,在即將到達事業的巔峰時,沒想到許久未見的17歲兒子卻由前妻的口中傳來一個月沒去學校的消息,且希望能與父親住在一起,本就忙碌的父親認為這決定能與兒子重修舊好,沒想到兒子的心境與行為卻時常因未知的理由而陷入情緒崩潰,在原生家庭與新家庭的矛盾夾攻下,屬於父子的共通創傷悄然浮現……
以下內容含劇情微雷,請斟酌觀賞

與《父親》的兩作的差異

同為導演Florian Zeller曾經的劇作文本,《父親》活用阿茲海默症逐步遺忘人事物的病況,塑造宛如驚悚融合懸疑電影的氛圍營造,隨著劇情推進,與現實的解離跟隨著場景、攝影、剪輯的轉換變的越發劇烈,達到一種使人目不轉睛的「沉浸」;而《愛‧子》除了有別於前作較為平鋪直敘的故事之外,反而並沒有為片中所提到的重度憂鬱症作出適合的表現手法,而這樣的「沒有變化」,我指的是場景使用,以及剪輯節奏等很直觀就能看出差異的原因,可能就為《愛‧子》的發展空間受到限縮。
電影很出奇的依賴將場景和人物的變動視為時間的推進,但此舉為求彰顯兒子的憂鬱症狀卻顯得過於頻繁且零碎,且場景大抵只在公寓和工作場所這兩處來回切換也不免感到乏味,這就可以提到《父親》的場景限縮是意圖將住所視為更重要的劇情工具甚或符號來靈活增添劇情張力,可輪到沒有對場景有特定用途的《愛‧子》來看,如此沿用相似手法,就造成了貧乏的窘境。

多重視角的缺乏

除此之外,《愛‧子》花了許多的篇幅聚焦於父親休傑克曼與兒子分離時的心境跌宕,那得知兒子遭遇無法解決的困難,自己卻得隨著兒子上一秒情況好轉,下一秒墜入谷底的情況跟著輾轉難眠,甚至時而回想起童年發生在陽光明媚海岸邊一同嬉戲的家庭回憶時,可說是本片最之動容的情感爆發點,可過程中除了嗅聞弟弟的衣物以及頭撞牆壁之外,對於兒子心境刻劃的缺乏讓人無法全然投入,這對於將「疾病」作為驅動所有角色的工具時,顯然是一大硬傷,電影持續倚靠著不過不失但僅只於此的情緒感染走到結尾,而全片我們就像跟著第一人稱視角的父親,乘坐著只有上和下的雲霄飛車,直到最後一刻才令觀眾得知兒子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重要事實。

演技亮點

撇除上述造成《愛‧子》戲劇性足夠,但故事發揮的火候未到,演員的表現卻有諸多亮點,光是休傑克曼在憤怒、迷失、歡樂、潰堤的情緒中來回穿梭就已經十分精采,他將游移在自我與家人的幸福之間,無法放下任何一方的無奈父親演繹的無從挑剔,珍惜片中的每一幕吵架戲啊!
同時凡妮莎柯比飾演的第二任妻子在其中一場戲的凝視也夢迴《女人碎片》裡那隱藏在故作鎮定下的千絲萬縷真的太喜歡看她演戲了。而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穩定演技發揮雖說將片中的三名男性角色做出了「人父同為人子」的互文,雖說這更牽扯到導演想將角色挖掘更深與否的選擇,但還是編排的稍嫌刻意。

結語

整體而言,《愛‧子》作為一部原戲劇文本,在轉換到影像創作的媒介時,並沒能蛻變完全,導致舞台劇感極為濃厚;能否對憂鬱症產生更深的瞭解共感,甚至達到像是《父親》這樣的身歷其境還遠遠不足,但是如若能將它當作能逼出眼淚的人倫悲劇,或是純粹觀賞演技比拼,倒還是能與這悲慘家庭一起苦中作樂一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保瑞承襲了銀河映像一貫在警匪、懸疑類型片兩者中的些許元素,可《智齒》更在此基礎上添加了一股混沌活血,選定黑與白的色調,不只淡化暴力場面的視覺衝擊,也同樣沖淡了追兇謎團過程中的善惡模糊界線,使其散發出濃厚的「黑色電影」風貌。
台北電影節短評 這次想討論的電影,都收錄於今年台北電影節【當代精選】單元,真的是太幸運能在一天內看到兩部皆以極為細膩的視角來傳達意念的優秀作品,如果之後台灣片商有望買進的話,各位實在是不容錯過。 《青春請閉眼》 《青春請閉眼》 劇情大綱 性格安靜的高中女孩瑪莎,在班上有兩個最好的朋友,幾個人湊在一
《綠騎士》 領略《沙丘》滾滾黃沙中的宏闊,我們所理解到的王者因時勢所造就,而不是自求上位,但我想這等價值觀的道行之高,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那番德行,或者有那機會進行實地探究,而《綠騎士》乍看之下宛若一場浮生若夢,反而更能適用於現今的芸芸眾生,以接近虛渺的形式來講述英雄,乃至於領導者這一角色所潛藏的殘
《脫稿玩家》 要趕在《沙丘》之前去電影院過過乾癮,又不想第九度重溫家庭美好的人們,在此強烈推薦進場觀看《脫稿玩家》。 《脫稿玩家》無疑在電玩主題的原創內容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認為超越了《一級玩家》這樣彩蛋式巡禮的創作理念,雖然借鑒其他作品的既視感的確強烈,「自由城」的電玩世界觀給人的第一印象就
《好想做一次 第一季》 青春洋溢的校園題材作品在電影與聚集中屢見不鮮,就像我們在迪士尼頻道所經歷過的童年例如《天才魔女》、《小查與寇蒂》、《歌舞青春》等等都不在話下,但近年的校園喜劇則轉向更貼近全年齡層的大眾口味所靠攏,例如大談青少年性愛啟蒙的英國喜劇《性愛自修室》,還有看各年齡族群走進社區大學會是
《南方車站的聚會》 (涉及些許劇情內容,請斟酌閱讀) 說到近年的中國電影,我對它們的印象可能是充斥各類帶「微」政宣意圖的英雄主義動作片,又或是以浮誇特效和偶像歌手身兼演員的商業大片,但我唯獨鍾愛的類型,就是中國那異常生猛又不吝於挑戰社會掌權者的新黑色電影,佩服著這些導演們不畏懼走邊線就為還原中國最底
鄭保瑞承襲了銀河映像一貫在警匪、懸疑類型片兩者中的些許元素,可《智齒》更在此基礎上添加了一股混沌活血,選定黑與白的色調,不只淡化暴力場面的視覺衝擊,也同樣沖淡了追兇謎團過程中的善惡模糊界線,使其散發出濃厚的「黑色電影」風貌。
台北電影節短評 這次想討論的電影,都收錄於今年台北電影節【當代精選】單元,真的是太幸運能在一天內看到兩部皆以極為細膩的視角來傳達意念的優秀作品,如果之後台灣片商有望買進的話,各位實在是不容錯過。 《青春請閉眼》 《青春請閉眼》 劇情大綱 性格安靜的高中女孩瑪莎,在班上有兩個最好的朋友,幾個人湊在一
《綠騎士》 領略《沙丘》滾滾黃沙中的宏闊,我們所理解到的王者因時勢所造就,而不是自求上位,但我想這等價值觀的道行之高,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那番德行,或者有那機會進行實地探究,而《綠騎士》乍看之下宛若一場浮生若夢,反而更能適用於現今的芸芸眾生,以接近虛渺的形式來講述英雄,乃至於領導者這一角色所潛藏的殘
《脫稿玩家》 要趕在《沙丘》之前去電影院過過乾癮,又不想第九度重溫家庭美好的人們,在此強烈推薦進場觀看《脫稿玩家》。 《脫稿玩家》無疑在電玩主題的原創內容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認為超越了《一級玩家》這樣彩蛋式巡禮的創作理念,雖然借鑒其他作品的既視感的確強烈,「自由城」的電玩世界觀給人的第一印象就
《好想做一次 第一季》 青春洋溢的校園題材作品在電影與聚集中屢見不鮮,就像我們在迪士尼頻道所經歷過的童年例如《天才魔女》、《小查與寇蒂》、《歌舞青春》等等都不在話下,但近年的校園喜劇則轉向更貼近全年齡層的大眾口味所靠攏,例如大談青少年性愛啟蒙的英國喜劇《性愛自修室》,還有看各年齡族群走進社區大學會是
《南方車站的聚會》 (涉及些許劇情內容,請斟酌閱讀) 說到近年的中國電影,我對它們的印象可能是充斥各類帶「微」政宣意圖的英雄主義動作片,又或是以浮誇特效和偶像歌手身兼演員的商業大片,但我唯獨鍾愛的類型,就是中國那異常生猛又不吝於挑戰社會掌權者的新黑色電影,佩服著這些導演們不畏懼走邊線就為還原中國最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愛朗讀》少年主角邁克的慾望存在於勃發的愛慾之中。漢娜承接了他青春狂妄且無處安放的慾望,以及少年對愛的懵懂憧憬。憧憬與慾望大多來自空缺,正因為空所以衍伸出被填補的需求。而漢娜的空缺明顯地來自於她的不能讀,閱讀的空缺、知識的空缺,於是邁克現身填補,缺失的慾望轉化成愛,跨越年紀、框架、理智等一切萬物。
Thumbnail
令人絕望的不是性可以換到階級翻轉,而是就連性也換不到階級翻轉。《艾諾拉》並不難懂,她的每段劇情都是直球。但當我們想要去捕捉她的本質,卻一次次地揮棒落空,如同自由的棒子敲在名為階級的厚牆上,只留下虛無的聲響。
Thumbnail
少有人發覺,愛情在我們生命裡劃出一個又一個的節點,其實都是每個人階段性檢視自我的最佳時機。其所指向的道理也很簡單,即是如果有一個人不好,兩個人就會不好,感情就會出問題。說起愛這件事的真實面貌,與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後來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相比,其實還有那麼一點點不堪。
Thumbnail
避開了烏克蘭戰爭的衝擊、挺過了疫情的考驗,《梵谷:星夜之謎》團隊再度呈獻驚艷動畫佳作——《農民:愛慾情謎》,這次動畫師們分別在波蘭、塞爾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的工作室作畫,總共投入超過25萬小時的工時,向觀眾呈現出更加華麗的過場效果以及更寫實的動作畫面。這次的故事風格也和《梵谷:星夜之謎》截然不同
Thumbnail
《The Father父親》是由弗洛里安澤勒擔自編自導,於2021年上映的驚悚劇情電影。由安東尼霍普金斯、奧莉薇亞柯爾曼等人主演,講述了一位老年人迷失在失智症幻覺中的故事。本片日在日舞影展全球首映,獲得普遍好評,其中兩位主演的演技,以及電影對失智症的表現獲得高度讚賞。在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六項提
Thumbnail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Thumbnail
衝著布魯克·雪德絲看這片,還有熟悉的班傑明·布萊特、瑞秋·哈里斯(《路西法)影集的心理醫生)共演,沒想到這麼強的卡司,被劇本糟蹋了,可惜!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這是一部詳細描述在離異家庭中適應困難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的電影,也是描述自殺者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是沒有求救,而是求救的訊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愛朗讀》少年主角邁克的慾望存在於勃發的愛慾之中。漢娜承接了他青春狂妄且無處安放的慾望,以及少年對愛的懵懂憧憬。憧憬與慾望大多來自空缺,正因為空所以衍伸出被填補的需求。而漢娜的空缺明顯地來自於她的不能讀,閱讀的空缺、知識的空缺,於是邁克現身填補,缺失的慾望轉化成愛,跨越年紀、框架、理智等一切萬物。
Thumbnail
令人絕望的不是性可以換到階級翻轉,而是就連性也換不到階級翻轉。《艾諾拉》並不難懂,她的每段劇情都是直球。但當我們想要去捕捉她的本質,卻一次次地揮棒落空,如同自由的棒子敲在名為階級的厚牆上,只留下虛無的聲響。
Thumbnail
少有人發覺,愛情在我們生命裡劃出一個又一個的節點,其實都是每個人階段性檢視自我的最佳時機。其所指向的道理也很簡單,即是如果有一個人不好,兩個人就會不好,感情就會出問題。說起愛這件事的真實面貌,與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後來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相比,其實還有那麼一點點不堪。
Thumbnail
避開了烏克蘭戰爭的衝擊、挺過了疫情的考驗,《梵谷:星夜之謎》團隊再度呈獻驚艷動畫佳作——《農民:愛慾情謎》,這次動畫師們分別在波蘭、塞爾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的工作室作畫,總共投入超過25萬小時的工時,向觀眾呈現出更加華麗的過場效果以及更寫實的動作畫面。這次的故事風格也和《梵谷:星夜之謎》截然不同
Thumbnail
《The Father父親》是由弗洛里安澤勒擔自編自導,於2021年上映的驚悚劇情電影。由安東尼霍普金斯、奧莉薇亞柯爾曼等人主演,講述了一位老年人迷失在失智症幻覺中的故事。本片日在日舞影展全球首映,獲得普遍好評,其中兩位主演的演技,以及電影對失智症的表現獲得高度讚賞。在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六項提
Thumbnail
《愛的噩夢》透過夢境體現的是男主角對戀愛的完美想像,這也可以視作為導演個人想像/意志的延伸,由此嫁接以男主角的畫外音口白,和手機攝製使至更加貼近生活視角的觀看,都成為觀影時的投射路徑。此作未能入骨地剖析眾生心底的慾望,反倒是以斷裂的夢境連結,貼上極度刻板、流於表面的角色形象,呈現出一種滑稽的樣態。
Thumbnail
衝著布魯克·雪德絲看這片,還有熟悉的班傑明·布萊特、瑞秋·哈里斯(《路西法)影集的心理醫生)共演,沒想到這麼強的卡司,被劇本糟蹋了,可惜!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這是一部詳細描述在離異家庭中適應困難的青少年與父母的關係的電影,也是描述自殺者怎麼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他不是沒有求救,而是求救的訊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