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歲晚,總不乏聚餐。鄰桌孩子只是剛好不用用嬰兒椅的高度,棒著卡通餐碗一口接一口,安座的模樣看起來很好照顧。「你看看別人多『乖』,你還不快點吃飯?」另一桌家長見狀,用以訓示自家孩子。
「乖」這個形容,我們曾經都想要過,但你現在還稀罕嗎?
最近在讀蔡康永的書,合上全書後依然在回想其中一節,大意說「他是強行壓過自己心中的慾望配合大人,才獲得這種『乖』的讚賞,這種『乖』的意義何在?」
比起其他稱讚孩子的形容:聰明、勤奮、有禮、主動⋯⋯
「乖」這個詞來得最空泛,就只是服從、配合。「乖」,不過就是大人為了事情能按章進行,而強加給配合孩子的名銜,把一種極大眾化的標籤貼在孩子的身上。
中學開始,變得不那麼熱衷當個「乖孩子」。
反叛期也好,開始有自己的思考也好,開始存疑「乖,然後呢?」不再想獲得金色星星,這種倦意回想起來倒是件好事,大抵是心中有些價值在萌芽。
記得有次,參加的朗誦比賽不巧跟秋季旅行撞了日期,校方說那你要去比賽,理所當然地。心裡就是各種不平,參加是我的選擇,出席應該也是我的選擇。我就闖進校長室說我不要,那我要去旅行。
不知天高地厚的年歲哪有想得那麼細,只想著要忠於自己,「跟好朋友的秋季旅行是我珍視的回憶,可能是小事,但我不想放掉。」大概校長也是懶得爭辯,「那你先去旅行,中途搭的士去比賽」,自掏腰包解決問題。
不是說爭勝了,也不是說旅行比較重要的心態很對,而是每個時期的自己,都有最珍視的價值,為何老是要配合大人的價值觀?
誠然,年少的價值觀會有不對,但也是在試著闖蕩、不斷碰釘之中,才找到自己不可動搖、屹今堅持的價值。不是嗎?
長大後,沒有人再為你評分,沒有操行、沒有成績分,也沒有人會以「乖」一詞描述二十出頭的你。
許多人卻在這路口迷失了,不知道何謂自己的步調,框框消失卻不懂自由。然後最近讀的書,插有一張灰諧的漫畫,
算命佬對三十歲的男子說:「你的命運會潦倒至40歲。」
「40後呢?」急著問。
「40歲後,你就會開始習慣。」
原意是幽默的故事卻打中我的心。多少人習慣了營役,在二十三十歲時沒有作出改變,之後的人生也就如此而去,是因為已經習慣了,才覺得人生就是如此而已。
不要被「乖」綁架,更不要去綁架人,沒有思想、只懂配合的機器社會很需要,但你想成為一員嗎?
些云|以文字作你成長的旅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