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記》最近成了香港最火紅的電影
步出戲院,我才發現這套不是說教育制度的戲
而是一套說「我們」的戲
對的,誰不曾年少,誰不曾當一個學生
分別是,我們最後成為了大人
主角「阿傑」並沒有
(下文含電影內容,請斟酌閱讀)
-
10歲的阿傑活在律師家庭
對比十項全能的弟弟,他一無是處
一無是處的孩子得不到寵愛,理所當然
「我不是甚麼重要的人。」
但他沒有妒忌、沒有撒野
他請求弟弟教他課業
他自掏腰包買簿開始寫日記,只為了提升語文
讓我們最疼心的,是他的懂事
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他從來都是全力以赴。
-
你可能會想
達到父母的期望,不就是小時候被認同的唯一方法嗎?
成為他們眼中的乖孩子
成為他們在親戚間吹噓的話題
小時候的我也扮演著書呆子的角色
用分數證明自己的能力
用成績表上的評語彰顯每年的價值
社會汰弱留強,於是他們說入Band 1 中學就有好進途
他們說入三大,就會有好工作
要在他們心中有份量,這是必經途徑
直至大一,他們才開始住了口
而心中的迷惘如同沙塵暴席捲
——那我今後的目標呢?
為甚麼沒有人問過我們想怎樣?
為甚麼沒有人告訴我們下一步怎樣?
我們不知道,而他們也不知道
-
唯一可以慶幸的,我倒也不是徹頭徹尾的乖孩子
要談戀愛就談下去
父母管不了的範圍,就做自己喜歡的
唸書、進大學,開始為了自己想要的自由
成長是,慢慢對自己擁有了願望
「把別人對我們的期望,跟自己的願望劃分開來,
這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第一步。」
正如蔡康永的這番話
你不能因為別人的期望
而一直令自己失望
-
阿傑的全力以赴沒有得到回報
「我是垃圾」是他給自己的評價
觀影途中,我內心冒起過不同的假設:
會不會,他長大了能找到自己擅長的事情
會不會,他如願成為關顧學生的老師
或者會不會,事情有任何可能好轉
一看阿傑就知道他是體育人才啊
要不給他去踢踢足球?
但阿傑已經等不及
父母的期望、偏坦、嘲諷的嘴臉
扼殺了他可以擁有的未來
你發現了嗎?
我們都曾經年少,我們都曾經活在別人的期望下
背負壓力、咬緊牙關的日子依然歷歷在目
但面對世界的落差感,我們依然砥礪前行
因為成為了大人的我們,依然在學習
也許遲了擁有自己的願望
也許遲了拋卻別人的標籤
但至少,我們成為了大人
來日方長,願我們能成為理想中的大人
---------------------------------------
作者介紹|些云,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願以温柔的文字傳遞感動。 專注寫作,專心愛人。願你能對自己的生活,一往情深。
追蹤温柔的文字日常到我的instagram: @sharon.ta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