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寫】Ep.25 在路上了,討厭的大人

2021/12/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話嘮不用錢

說實在的,這個題目的原文相當厭世,寫文的心境是一直有覺得「被騙」的感覺,就是長大之後的世界,沒有以前師長們口中講的那麼好,然後也不是一個讀好書就能決定生涯的社會。
而且像以前我們可能在做跟自己有關的很多決定的時候,要嘛沒感覺,要嘛覺得有些東西它是很「合理」,甚至有的人會告訴你說做某些事你不用懷疑。
我不知道這麼做好不好,但就行為來說好心是有可能弄巧成拙,更別說那個年紀的我們,多數時候對自己將來是沒有真的概念的,基本上是憑藉想像而來。
然後當我們以為做到了別人口中的期望,或者是應該做的那些事情之後,大部分會發覺等待自己的不是一個嶄新的生活,而是重蹈覆轍了和別人極度相似的人生。
只是面對這樣的情境,我們可能在大一的時候覺得相當荒謬,卻在大四的時候已經不以為然。

本週優質節選

就是哲學嘛,我思我在呀

這禮拜寫到的事情有兩樣:

  • 通病?你說你的
  • 複製?要不要聽就是我的事了
以前有分享過我覺得很可怕的「好意」,這會讓我相當難以拒絕,因為當我試圖去顧及人的感受,就表示對方並沒有全然的將這份「好」給出去,而是以一種「為你好」的形式向你索取一些東西,如果不細看真的是會讓心靈相當匱乏的。

在文章開始之前

在你使用的網頁上方,尋找「追蹤專題」的按鈕,文章就會準時送到你的信箱囉!
追蹤當鬧鐘用就可以了 XD
每個人每天都很忙,沒有時間一直查看我的專頁沒關係,你只需要:
  • 一鍵登入 Google 並選擇常用的電子信箱
  • 回到文章頁面上,點選「追蹤專題」,同系列文章篇篇準時送到你的信箱
  • 如果是追蹤我的話,只要一有文章發佈,通通都能收到訊息
  • 愛心收藏,讓我知道你肯定過我的內容唷!

通病?

重複過別人的行為模式,當有察覺到的那一刻,要勇敢面對人生的還是自己呀。
別人不希望我們幹嘛,就真的不幹什麼了
我偶爾會想,到底為什麼師長這麼喜歡給別人意見?
每每我和不是很理解我心態的朋友聊到這些,他們都會認為其實我沒有必要把別人善心的舉動刻意往負向的地方拉,不過我的理由也相當絕對:因為年輕的我們對這些資訊沒有識別能力,走錯路那不是別人能負責的。
換言之以前我們都會常聽到說學東西就是要取得釣竿,這件事不該是只有學識上才應該這麼做,那生活裡的釣竿是什麼呢?
我覺得就是一個人有沒有擔當和對自己的生活有責任心

1

也是老生常談了,也可能是華人的社會風氣,以前有聽說過直升機父母,但這種現象未必普遍,可是一個人是「小孩」的觀念被發展過度了,就是一個人不管幾歲他都還是別人的小孩沒有錯,錯的是沒有人有本事承擔別人生命重量長達一輩子。
換言之,就像我的身分之一確實是人家的小孩,但我會長大、想法會改變,疊加在身上的身分識別也越來越多,小孩不再是唯一的標籤。
有的人或許一生沒有什麼機會成熟過,但不會是自己的孩子,這叫信任
我認為這是很多父母要能打從內心去接受的事,也就是所有的親情孝義問題,人是會改變,但關係是兩個人的責任,代溝的問題不會只有一方要承擔,當小孩今天做到了委曲求全,做父母的不再拿當年教育找藉口,為此得到不真心的安慰還能剩什麼呢?
而當有天這種會不當宣洩情緒、無理取鬧的方式被學習起來,才發現說原來鬧一鬧就能擺脫責任的舒暢感,這難道會是我們對後輩的期許嗎?
我們可以腆著顏面說面對自己要有羞恥心,做不到也用不著羞於坦承,至少好面子在我看來就只是無能而已。
喊著沒錢真不是沒原因,面子不能當飯吃,不管哪裡都是。

2

我遇過一些熱心的老師。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因為我個人的生活經驗多半都是靠自己學習理解而來,遇到問題的時候,一般能不麻煩人就不麻煩人,儘管朋友們都相當樂意給予協助。
那是一種,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可是如果我沒有自己的思考,我也知道有些意見不適合我的時候,也容易讓人感到失望。
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因為當別人越是不瞭解自己,自然給的意見就不容易有混淆價值觀的空間,畢竟一個意見確實是很好的,卻有合不合適的問題存在。
像大部分的長輩出發點都是以「穩定」為目標,這個很好,可是我並不想在公家單位混吃等死,雖然我知道多方性的嘗試短時間不會穩定,但那又怎麼樣呢?
年輕是本錢,可不是嘴巴上說說就好啦。

複製?

對事情會感到不以為然,我是會挺納悶:真的假的啊?
沒有原因,其實本身就是滿奇怪的事情
大一的時候我做了高中一系列的小講座,當中有一個題目是講和成績有關的事情。
或許是命題沒有出的很好。這個主題的重點在於,我幫你歸納了幾年來的大考成績,統整之後給每個類組一些考試選科目的結論,因為 107 學測之後的學生不再需要五科都考,可以把時間專注用在提升級分上。可惜沒有班級選到這個主題來聽。
有個人申請過的同學會很清楚曉得:每科都考 12 級分,不如留個兩科 14 級分,會來的相當有競爭力。
所以當考制改變,而師長們還是希望有「更多選擇」,所以要學生花更多時間在各個科目上,個人就從不以此建議學弟妹這麼做。
比如說,長時間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的確是可以取得不差的結果,但這樣的結果並不是以生活品質交換,也不是以不打球來交換;相反的,學生其實正是需要健康體力,才可以爭取更長時間的專注。
因為現代人的讀書,很難再是「沒有理由」,除非學生自己也認同 20 歲就能看到自己 60 歲的未來,否則讀書其實和工作沒什麼不同,做完份內的事,剩下的也不只是吃喝拉撒睡這麼簡單。
又或者,到了大學。
大一的時候我們會明確知道,自己的的將來不會只是被學歷影響著,還有人格特質、還有我們累積的作品等。
可是到了大四又很意外的,確實有身邊的朋友對考取好學歷,還是有摻雜些許迷思,並為此深信不疑,即便他明白將來不只有這些。
於是當前還是會被自己的焦慮衝擊,然後放棄掙扎之後做了選擇的結果,就是和所謂的現實妥協。
也就是為什麼我相當排斥只有大腦在想事情,因為大腦是個相當不容易說出好話的東西,除了感到焦慮,緊張更讓人很難好好放鬆的想事情。
如果大考都會因為所謂的緊張而失常,那生活難道不會比照辦理嗎?只是時間有的時候相比起來沒這麼逼人,但一旦到達關卡還是做了相似的決定。
我們總希望自己不是從前的那些大人,卻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

那就下車吧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要衡量一個人的成功,你會想到什麼?
可能是財富自由,可能是買車買房,可能是生活愜意、擁有第二人生。這之中都有摻雜我認同的點,也有不認同的地方。
我會同意我同意的部分,然後把屬於別人聲音的那一塊都去掉。
比如說:別人會覺得到了幾歲還是要買間房子給自己一個保障,嗯我覺得說得不錯,但說說很容易,買在哪裡可能是一個問題,負擔多少也會是一個問題,自己做好的功課總比聽聽來的實際一些。
或者現代也有的模式,會告訴我們說:身為一個商業人士,讀懂個體經濟、總體經濟是必須的。
但在我考試的世界裡,因為考量的現實因素太少,我會真心認為說出這套話的人,我不是這麼推薦相信這件事。
因為不讀懂經濟學也可以是商業人士,畢竟這是一門做不了預測的學科,也是一個無法囊括所有人性舉動為代數的學問,無疑的會讓我對這份說詞有許多不解的地方。
所以能成就一個人的是什麼?
不是那些看起來有用的雞湯,也不是那些說出來就像是走過路一般的東西。
而是就算我們選擇原地躺下,也不會因為別人叫你跑起來就馬上跑起來的那些時刻。
13會員
197內容數
文字沒有立意討喜,專注書寫人際與自我議題,應酬者需慎入;無開啟文內廣告穿插,可舒適閱讀,文章轉載不讓著作權,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