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拜託,別再說我很乖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長大後終於不用怕做錯事會被罰站
但我卻發現自己竟越來越怕做錯事

從小我就是老師們大人們口中的「乖小孩」,不要說被罰站,就連被罵的經驗也是少之又少。曾經我也以此為榮過,怎也沒想到日後這竟成了我路上最大的煩惱和絆腳石。這種「太乖」的性格沒有為我帶來甚麼好處,反而帶來了更多的不安和焦慮。「很乖」對我來說,不再是一種讚賞,誇張一點來說,倒更像是一種詛咒(笑)。

記得有一次約了一個國小同學吃飯,當年我們都算是班上數一數二的模範學生。舊同學見面,少不了聊起了從前,我們都不約而同地說到:「我真的寧願當初沒有那麼乖。」是的,乖巧為我們帶來了不少讚賞,也免卻了很多煩惱,畢竟只要乖乖地跟著規矩走就好了。然而多年不見,我們都走上了創作這條路。雖然媒介不太一樣,但大概我們都清楚在創作這條路上乖巧並沒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好處反倒成了障礙,才如此的慨嘆。創作該是自由的,很多時候也是需要勇氣去打破舊有的框框。要是習慣太乖,在思想上就會不自覺地跟大隊走。即使費盡心思想出新的東西,在實踐時那種對於「不規矩」的不適感也會大大的阻礙了創意的發展,也會對於可能出現的錯誤感到過度的焦慮,於是在創作上遇到瓶頸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加。

當然這也不是只有創作人才會遇到的問題,其實人人都有機會遇上。我認為乖巧在成長路上帶來最大的致命傷就是怕錯,即使再沒有人會罰我們,我們也習慣了不能錯,自然也缺乏面對錯誤的正確態度。小時候其實是我們最有成本去試錯的時候,透過思索和嘗試慢慢建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觀。然而現今社會過度的吹捧成績及正確性,事情變得非黑即白,小孩子被教導不跟著規矩做事就一定是錯誤。這一套放在學校還沒有太大的問題,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也許就會發現問題所在。長大後我們會發現很多事情根本沒有明確的對錯,有時想要有收穫還得要去冒險嘗試新的東西。可是我們認為只能做對的事,那就只會敢走安全的路,就不會再有冒險和創新。這樣真的對嗎?真的好嗎?直到現在,我還是在為打破這些框框努力著,有時看到小朋友,我都想對他們說:「別太壞,但記得別太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幫我按愛心、追蹤我、贊助我,並在下面為我拍手支持我,最多可拍5次,而每個拍手都能為我帶來實質的收入喔! 沒有like coin帳戶的朋友也可以按以下連結申請帳戶,並訂閱我: https://likerland.app.link/TQ57rYiDtbb

另外,喜歡看插畫作品的朋友,也快點去追蹤我的IG (@chanyuillustration) 喔~ 謝謝大家!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毛小姐-avatar-img
2021/03/04
很認同你說的,「很多事情根本沒有明確的對錯,有時想要有收穫還得要去冒險嘗試新的東西。可是我們認為只能做對的事,那就只會敢走安全的路,就不會再有冒險和創新。」 我自己也是太乖的人,常怕東怕西不允許自己失敗,要將這句話放在心中時刻提醒自己。
avatar-img
陳魚的沙龍
54會員
39內容數
雖然說過要努力畫插畫,但一直總在寫作和插畫之間來來回回。 曾經把它們扣在一起,但感覺我除了畫畫方面的東西,我還有想要說的話。 那些我想用文字描繪的生活大小事,還有林林總總的奇怪想法......
陳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25
一直以來我的創作都圍繞著自我成長、幸福之類的主題,不談大事大非,只說我們在追尋幸福路上的種種。可是昨天發生的事,讓我也不禁為自己的安逸和僥倖感到羞愧,因為在我為幸福而煩惱之際,一日之間又不知多少人的幸福已被毀了,而我這才讓我再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幸運。 ...
Thumbnail
2022/02/25
一直以來我的創作都圍繞著自我成長、幸福之類的主題,不談大事大非,只說我們在追尋幸福路上的種種。可是昨天發生的事,讓我也不禁為自己的安逸和僥倖感到羞愧,因為在我為幸福而煩惱之際,一日之間又不知多少人的幸福已被毀了,而我這才讓我再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幸運。 ...
Thumbnail
2022/02/08
以前我在〈拜託,別再說我很乖了〉一篇說到我認為「乖」這個稱讚為我帶來了過於害怕犯錯的阻礙,乖得不敢冒險試錯,也就很難獲得成長。其實再拉遠一點來看,不單單只是「乖」,所有的稱讚也有可能反成了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2022/02/08
以前我在〈拜託,別再說我很乖了〉一篇說到我認為「乖」這個稱讚為我帶來了過於害怕犯錯的阻礙,乖得不敢冒險試錯,也就很難獲得成長。其實再拉遠一點來看,不單單只是「乖」,所有的稱讚也有可能反成了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2022/01/30
我的男朋友就和很多男生一樣都喜歡打遊戲。他不沉迷,但有空閒也喜歡玩玩不同的遊戲。我通常都只是坐在旁邊看他玩,可是前陣子他買了一款叫「雙人成行」的遊戲,說要跟我一起玩,於是我就試試看......
Thumbnail
2022/01/30
我的男朋友就和很多男生一樣都喜歡打遊戲。他不沉迷,但有空閒也喜歡玩玩不同的遊戲。我通常都只是坐在旁邊看他玩,可是前陣子他買了一款叫「雙人成行」的遊戲,說要跟我一起玩,於是我就試試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好的壞的標籤,像是你和不認識的人作自我介紹,或是你的家人朋友會如何形容你,但每種特質都是一體兩面的,即使看似正面的特質背後也藏著些無奈。
Thumbnail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好的壞的標籤,像是你和不認識的人作自我介紹,或是你的家人朋友會如何形容你,但每種特質都是一體兩面的,即使看似正面的特質背後也藏著些無奈。
Thumbnail
乖乖日記 小時候,大人會對我說:「這樣不行!要乖乖的喔。」 我討厭被唸 小時候,天氣冷的時候。我媽叫我穿外套,我總是很不耐煩。 「不要。才不冷呢。」 我討厭當乖寶寶 長大了。當另一伴哄我,說:「好好好。乖乖乖。」 我一聽到「乖」這個字,就生氣 我覺得很煩,好像回到童年時期,被父母唸的年代 總覺得,當
Thumbnail
乖乖日記 小時候,大人會對我說:「這樣不行!要乖乖的喔。」 我討厭被唸 小時候,天氣冷的時候。我媽叫我穿外套,我總是很不耐煩。 「不要。才不冷呢。」 我討厭當乖寶寶 長大了。當另一伴哄我,說:「好好好。乖乖乖。」 我一聽到「乖」這個字,就生氣 我覺得很煩,好像回到童年時期,被父母唸的年代 總覺得,當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乖」的話術在沒有防備的時候會引導我們,陷入一個要不斷讓自己有用的情境:我得讓自己有用。
Thumbnail
年近歲晚,總不乏聚餐。鄰桌孩子只是剛好不用用嬰兒椅的高度,棒著卡通餐碗一口接一口,安座的模樣看起來很好照顧。「你看看別人多『乖』,你還不快點吃飯?」另一桌家長見狀,用以訓示自家孩子。 「乖」這個形容,我們曾經都想要過,但你現在還稀罕嗎? 最近在讀蔡康永的書,合上全書後依然在回想其中一節,大意說「
Thumbnail
年近歲晚,總不乏聚餐。鄰桌孩子只是剛好不用用嬰兒椅的高度,棒著卡通餐碗一口接一口,安座的模樣看起來很好照顧。「你看看別人多『乖』,你還不快點吃飯?」另一桌家長見狀,用以訓示自家孩子。 「乖」這個形容,我們曾經都想要過,但你現在還稀罕嗎? 最近在讀蔡康永的書,合上全書後依然在回想其中一節,大意說「
Thumbnail
「最怕的其實不是小朋友吵來吵去、不聽話,反而是他們對老師的態度,真的很不尊重,從沒禮貌到很挑釁!」今日離開婆家前,看著家裡最小的弟弟,明明也在差不多的年紀裡,同為排灣文化中渲染的阿叡,大概是老師們眼中的天使吧,我忍不住和Kama&Kina抱怨著。 後來,回到恆春半島的車程裡,我一直反覆思考著自己說的
Thumbnail
「最怕的其實不是小朋友吵來吵去、不聽話,反而是他們對老師的態度,真的很不尊重,從沒禮貌到很挑釁!」今日離開婆家前,看著家裡最小的弟弟,明明也在差不多的年紀裡,同為排灣文化中渲染的阿叡,大概是老師們眼中的天使吧,我忍不住和Kama&Kina抱怨著。 後來,回到恆春半島的車程裡,我一直反覆思考著自己說的
Thumbnail
以前我在〈拜託,別再說我很乖了〉一篇說到我認為「乖」這個稱讚為我帶來了過於害怕犯錯的阻礙,乖得不敢冒險試錯,也就很難獲得成長。其實再拉遠一點來看,不單單只是「乖」,所有的稱讚也有可能反成了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以前我在〈拜託,別再說我很乖了〉一篇說到我認為「乖」這個稱讚為我帶來了過於害怕犯錯的阻礙,乖得不敢冒險試錯,也就很難獲得成長。其實再拉遠一點來看,不單單只是「乖」,所有的稱讚也有可能反成了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可能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消化吸收不適合我的「好意」。 好像當別人給我意見而我不照著做,別人就會不開心的感覺。後來我算是明白,保持距離是非常好的方式。
Thumbnail
猶記得小時候父母親對我十分嚴厲,我心中十分害怕什麼時候又犯錯了會被他們懲罰或是責罵,所以我無時無刻都很小心謹慎,但有時也沒辦法知道他們所謂的犯錯界線是什麼,使得我到大學都還有這樣的感受。  
Thumbnail
猶記得小時候父母親對我十分嚴厲,我心中十分害怕什麼時候又犯錯了會被他們懲罰或是責罵,所以我無時無刻都很小心謹慎,但有時也沒辦法知道他們所謂的犯錯界線是什麼,使得我到大學都還有這樣的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