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追蹤我的粉絲專頁
13F報告是大型機構投資者和對沖基金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季度報告。 這份報告對這些機構的投資組合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包括他們擁有的股票和持有的金額。 雖然長期投資者可能會對這些報告感興趣,以更好地了解這些機構的投資策略,但根據Brown, S. J., & Schwarz, C. (2020)的研究,這些報告沒有為長期投資者提供足夠的可操作的空間,進而無法產生超額報酬。
然而,對於短期交易者和投資者來說,情況就不同了。 這些投資者可以利用13F報告中提供的信息來產生短期超額收益。 例如,如果大型機構投資者大量購買某隻股票,這可能會導致股票價格短期上漲。 短期交易者和投資者可以利用這種暫時的價格上漲來獲利,然而根據Brown, S. J., & Schwarz, C. (2020)的研究,此效果至多持續10日而已。
圖自Brown, S. J., & Schwarz, C. (2020)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13F的報告並沒有提供這些機構投資活動的全貌。 他們只提供每個季度末的持股信息,不包括該季度內進行的交易。 根據 Puckett, A. 和 Yan, X. (2011) 的研究,私募股權基金每年產生的超額收益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季度內交易。 研究發現,私募股權基金每年產生的超額收益中約有 20-25 個基點來自這些季度內交易。
其他無法從13F報告獲得的資訊:
1.13F報告不一定會準時將私募基金的所有投資組合上傳,經理人有權向SEC申請延後揭露一些他們認為較需保密的投資組合。
2.根據Agarwal, V., Jiang, W., Tang, Y., & Yang, B. (2013)的研究,這些被要求須保密的股票通常是依些較不具流動性,且風險較高的股票,此類股票保有較多私有資訊,研究更指出這些機密的投組的超額報酬遠優於準時公布在13F報告的投資組合。
3. 擁有私有資訊的投資組合才是私募基金創造超額報酬的主要來源,Shi, Z. (2017)指出一旦私募基金的規模達到需要揭露在13F的報告後,其績效也會跟著下滑,並且與其他私募基金投資的相關性提高,原因可能是如Sias, R., Turtle, H. J., & Zykaj, B. (2016)及Brown, S. J., & Schwarz, C. (2020)研究,私募基金在其他機構的13F報告公告後,也會有去複製他人投資標的現象。
結論:
總之,雖然 13F 報告可以為大型機構投資者和私募基金的投資組合提供有價值的見解,但它們並不是長期投資者超額回報的可靠來源。
短期交易者和投機者可以利用這些報告中提供的信息來產生短期利潤。 然而,13F 報告並沒有提供這些機構投資活動的完整過程,而且這些機構產生的超額回報的很大一部分可能來自季度內交易。
資料來源:
Brown, S. J., & Schwarz, C. (2020). Do market participants care about portfolio disclosure? Evidence from hedge funds’ 13F filings. Evidence from Hedge Funds’ 13F Filings (December 17, 2020).
Puckett, A., & Yan, X. (2011). The interim trading skill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6(2), 601-633.
Agarwal, V., Jiang, W., Tang, Y., & Yang, B. (2013). Uncovering hedge fund skill from the portfolio holdings they hide.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8(2), 739-783.
Shi, Z. (2017). The impact of portfolio disclosure on hedge fu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26(1), 36-53.
Eling, M., & Faust, R. (2010). The performance of hedge funds and mutual funds in emerging market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4(8), 1993-2009.
Sias, R., Turtle, H. J., & Zykaj, B. (2016). Hedge fund crowds and mispricing. Management Science, 62(3), 76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