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男人》身分之於自我和他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那個男人 あの男(2023)
改編自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的同名小說。導演石川慶工整的利用符號鋪排「身分」主題,在演員演技、攝影、劇本、配樂各方面俱佳的搭配下,拍出帶有議題性的懸疑片。

✎ 演員

這部電影表現最佳的是表演層次分明的窪田正孝,他一人分飾兩角(父親、年輕時和現在的自己);以及在電影一開始就捕獲觀眾目光的楚楚可憐安藤櫻。其次是出演窪田大兒子的童星。前三名坐滿了,這次的妻夫木聰只能算是正常發揮。

✎ 配樂

台灣樂團Cicada 以重複的單音,為電影的關鍵段落增添了懸疑感。這部片的配樂極簡,不奪主。情感最濃烈的當屬主題曲<A Man Main Theme>,鋼琴、木吉他、小提琴、大提琴四種樂器交織出哀傷氣氛,為本片定調。
——以下談及劇情——

✎ 身分之於自我認同

原誠(窪田正孝 飾)對於自己的身分極度厭惡,「殺人犯之子」的標籤怎麼也撕不下來,所以他換了兩次戶籍。就在第二次,他成了谷口大祐,來到這個小鎮,與里枝相識相戀。無法接受自己的過去,於是選擇和他人交換身分。可是換了戶籍就真的能擺脫過去嗎?換了戶口頂多影響的是他人看自己的眼光,童年陰影依舊不時籠罩他的世界——跟父親簡直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他,陷入自我厭惡。原誠以前說過,自己練拳擊是想讓其他人揍自己,把他體內的父親修理一頓。
於是我們終於能理解他之前在跟里枝談戀愛的時候,何以看到車窗映出的自己會激動落淚了。後面又重現了原誠跟前女友在房內原本吻得熱烈,看見鏡中自己的臉,卻忽然驚惶失措,用力把她推開的怪異舉動。
谷口大祐的本尊,則是極力想擺脫家族,因此選擇交換身分。雖然電影沒加以著墨原本的谷口大祐的故事有點可惜,不過這也能避免失焦。
我們透過姓名來指稱他人、介紹自己。里枝的兒子,隨著母親婚姻關係的變動,改了好幾次姓氏。這使得他一度感到混亂與憤怒。但其實姓名只是個符號,你還是你。
-

✎ 身分之於他人認知

「與我相伴的,究竟是誰的人生?」
在查明丈夫的真實身分後,里枝(安藤櫻 飾)還是愛他。因為他們相處的三年九個月是千真萬確的。我愛你,不因為你是誰。
「人如其畫。」
城戶(妻夫木聰 飾)在畫展上看到的畫作,一個面目模糊的人。類似的繪畫主題,讓他循線推測出假谷口的真實身分。作畫風格如同文字風格,都是一個人的標誌性象徵。
-

✎ 身分之於社會觀感

原誠(窪田正孝 飾)年輕時是個優秀的拳擊手,他在新人王大賽前,聽見他人的議論「有其父必有其子」。即使他再怎麼努力,所做所為還是會被其他人以有色眼光看待。這令他感到絕望。
依故事設定,一般人看到城戶章良(妻夫木聰 飾)的外表,就知道他的祖先是韓國人(雖然我覺得一點都不像)。儘管他已經當上律師,這個社會位階不錯的職業,仇韓的人依然會對他的外貌評論一兩句,包括他的岳父岳母、他去探監的戶籍掮客。家中播放著人群抗議在日朝鮮人享有社會福利的新聞,很多排外的日本人對在日韓人仍然存有敵意。年幼兒子則有樣學樣地朝他丟玩具。——他時不時就要面對這些惡水。夜深人靜,城戶望著電視螢幕映出的自己。
「我只是想讓自己的人生好過一點,藉由追尋別人的人生。」
電影末尾,城戶自我介紹時說的內容,顯然是谷口大祐的家世。究竟是他對著陌生人信口胡謅,還是他也換了身分?電影停在「我是…」,造成懸念。
死刑犯畫展上,廢死聯盟的人說了,因為他們的立場是「相信人是可以被改變的」,所以才會支持廢死。谷口(本尊)前女友的看畫後,覺得跟她原先預想的不太一樣。她以為他們會為自己的所為辯解,但他們卻是極力向世界說明自己是誰。這意味著社會大眾對死刑犯和他們的親友多少懷有偏見。也難怪原誠會想換戶籍了。
「你先入為主地認為我會歧視別人,其實你自己也在歧視別人。」關在獄中的戶籍掮客對著來探口風的城戶這麼說。要說完全沒有偏見是騙人的,每個人對他人都會有自己的預設觀點。

✎ 總結

首尾相應的馬格利特名畫<禁止複製> ,及鏡子、車窗玻璃、電視螢幕等映出的影像,都指涉了身分和自我形象的關聯。身分形塑了自我認同,也影響了他人的觀感。另外,這部電影也稍微提及了部分日本人民對死刑犯及非我族類的不友善態度,這也是那些互換身分的人們,必須這麼做的緣由之一。——「有些人就是得做得這麼絕,才能重新生活。」城戶如是說。
✎ PS. 原本的谷口大祐是因為家族企業的桎梏,那麼深受外表所苦的原誠和城戶為什麼不去做換臉手術就好了?(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嗜賭的父親、遷就丈夫的母親,以及一直努力生活,卻沒有因為通靈而特別受到神明眷顧的哥哥。即便不怎麼滿意原生家庭,親緣仍是切不斷的掛念。
情感真摯、有笑有淚,一部幽默又暖心的小品。素人與新人演員佔半數以上,卻沒什麼表演痕跡,自然到彷彿他們原本就是一家人,這有賴導演跟演員們的良好溝通。陳潔瑤能在本屆金馬榮獲最佳導演,實至名歸!
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愛能有多深?因為孺慕之情而說的善意謊言(white lie)圓謊功力相當強大。
導演簡(Diem)記錄了琪(Di)12到14歲的日常。琪和家人生活在氤氳繚繞的越南山區,他們赫蒙族(Hmong)每年農曆新年都有搶婚的習俗。琪的姊姊和媽媽都是被搶去當新娘的。在那樣的文化脈絡中,假使女兒被綁走了,母親就算不捨,也無力阻止。
⁡這部跳脫框架的後設敘事電影,不只玩形式,還詼諧的呈現了一部電影的製作過程有多不容易。看到最後,大家會被影視從業人員竭力完成作品的敬業精神感動。 ⁡
《美國女孩》是導演從她的自身經歷發展而成的長片,故事延續其短片作品《姊姊》。 《媽的多重宇宙》跟這部電影都在講述華裔美籍母女的相愛相殺。
嗜賭的父親、遷就丈夫的母親,以及一直努力生活,卻沒有因為通靈而特別受到神明眷顧的哥哥。即便不怎麼滿意原生家庭,親緣仍是切不斷的掛念。
情感真摯、有笑有淚,一部幽默又暖心的小品。素人與新人演員佔半數以上,卻沒什麼表演痕跡,自然到彷彿他們原本就是一家人,這有賴導演跟演員們的良好溝通。陳潔瑤能在本屆金馬榮獲最佳導演,實至名歸!
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愛能有多深?因為孺慕之情而說的善意謊言(white lie)圓謊功力相當強大。
導演簡(Diem)記錄了琪(Di)12到14歲的日常。琪和家人生活在氤氳繚繞的越南山區,他們赫蒙族(Hmong)每年農曆新年都有搶婚的習俗。琪的姊姊和媽媽都是被搶去當新娘的。在那樣的文化脈絡中,假使女兒被綁走了,母親就算不捨,也無力阻止。
⁡這部跳脫框架的後設敘事電影,不只玩形式,還詼諧的呈現了一部電影的製作過程有多不容易。看到最後,大家會被影視從業人員竭力完成作品的敬業精神感動。 ⁡
《美國女孩》是導演從她的自身經歷發展而成的長片,故事延續其短片作品《姊姊》。 《媽的多重宇宙》跟這部電影都在講述華裔美籍母女的相愛相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那件事後,不近人情的高冷女孩林霜凝遇見了白羽墨 冥運的齒輪就此開始轉動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母子4人晚上回家,兩個大的看到窩在沙發角落的睡著的男人,莫不有些訝異,振豪和玉蕙認出了楊威,玉蕙拉了拉振豪的衣角,意外....是一定的。 孩子們多年沒見父親,生份是一定的。 揚威斷腿的這兩週,母親沒有交代任何一句,只是..就這樣照料著父親,有時...還得幫楊威洗澡... 楊威自己也有自知之
Thumbnail
三年多了,..... 阿治嬸的丈夫,三年前的某一天,突然就離家了。 阿治嬸吭也不吭,只是照顧好家,照顧好孩子,一如往常地過日子。 鄰居們背後總是猜測,總是議論紛紛,但卻從來不敢在阿治嬸的面前,問阿治嬸丈夫的去向.. 看阿治嬸一如往常的生活,過日子,卻又懷疑著,阿治嬸的故事,便在村莊傳了開來.
Thumbnail
《配角人生》改編自綠葉演員松尾諭的真實經歷,講述一個普通男人如何掌握機緣,成為演員的故事。此部作品由同樣出演多部日劇配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我發現過去一個廠商那邊的男員工, 每天中午捨不得叫便當, 吃著自己帶的剩菜剩飯的便當. 但很多女員工常常揪團叫比便當還貴的飲料, 並不是女員工比這個男員工更有錢, 而是男人要養家糊口, 台灣的女生平壽命84.7歲,男生78.1歲. 大家沒想到男人的平均壽命比女生少這麼多, 很多男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那個男人》(A man)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平野啓一郎同名作品,原著榮獲第 70 屆讀賣文學獎,並由《蜜蜂與遠雷》導演石川慶執導,妻夫木聰、安藤櫻、窪田正孝等人主演,無論劇本或演員都可謂一時之選。
Thumbnail
那件事後,不近人情的高冷女孩林霜凝遇見了白羽墨 冥運的齒輪就此開始轉動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母子4人晚上回家,兩個大的看到窩在沙發角落的睡著的男人,莫不有些訝異,振豪和玉蕙認出了楊威,玉蕙拉了拉振豪的衣角,意外....是一定的。 孩子們多年沒見父親,生份是一定的。 揚威斷腿的這兩週,母親沒有交代任何一句,只是..就這樣照料著父親,有時...還得幫楊威洗澡... 楊威自己也有自知之
Thumbnail
三年多了,..... 阿治嬸的丈夫,三年前的某一天,突然就離家了。 阿治嬸吭也不吭,只是照顧好家,照顧好孩子,一如往常地過日子。 鄰居們背後總是猜測,總是議論紛紛,但卻從來不敢在阿治嬸的面前,問阿治嬸丈夫的去向.. 看阿治嬸一如往常的生活,過日子,卻又懷疑著,阿治嬸的故事,便在村莊傳了開來.
Thumbnail
《配角人生》改編自綠葉演員松尾諭的真實經歷,講述一個普通男人如何掌握機緣,成為演員的故事。此部作品由同樣出演多部日劇配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我發現過去一個廠商那邊的男員工, 每天中午捨不得叫便當, 吃著自己帶的剩菜剩飯的便當. 但很多女員工常常揪團叫比便當還貴的飲料, 並不是女員工比這個男員工更有錢, 而是男人要養家糊口, 台灣的女生平壽命84.7歲,男生78.1歲. 大家沒想到男人的平均壽命比女生少這麼多, 很多男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那個男人》(A man)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平野啓一郎同名作品,原著榮獲第 70 屆讀賣文學獎,並由《蜜蜂與遠雷》導演石川慶執導,妻夫木聰、安藤櫻、窪田正孝等人主演,無論劇本或演員都可謂一時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