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調子行者的隨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生命的旅途上,曾經無數次的詢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兒時,以為在哲學裡面會找到答案,在閱讀了無數哲學書籍之後,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解開每一個困境,可能是身而為人必須做的事情。

青年,以為在心理學裡面有答案,發現人心與人性的複雜面,以及每個人渴望被照顧到的情緒和慾望。在最近的時間裡,利用心理學知道該如何換位思考,懂得慈悲和菩提心,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就寬廣了。

在好奇中接觸了密宗,開始閱讀相關的書籍當中,突然好像有一點摸到了生命的意義了。那時,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掉落人間的旅人,找著回家的路,直到發現原來那條路始終不在外,而是在內,甚至不是在外也不是在內,而是在"無念"裡。

在某一次打坐中,隱隱在虛空中看到兩個字"無相",後來老大說應該是"無我",至今依然發現"我"依然放在所有事情的前面。究竟修行是什麼?是出家?是出世?是每天的唸經持咒?是打坐盤腿?是禪定?是修法?

最終上述做得再多,都得回歸到"心性"上,什麼樣的心態?觀照自己的心,看著思緒的流動,感受著情緒的起伏,跳出"我",觀看它們的時候,就知道該放下的是什麼。總有那一念執著,可能在財色名食睡、貪嗔癡疑慢,總有一件是自己的必修課,也是圓餅圖,哪一項占比多寡的差異,所以過去老大說主要修感情、修身體、修貪、修嗔......,都是自己最放不下的那一個。

其他的部分沒有嗎?有的,多寡比重而已,最容易放掉的執著,就是最不在意的那一個部分,當人性越重,就越容易在無名當中,也越容易在業力裡面輪轉。業力是什麼?業力是累世輪轉當中留下來的因緣果報,每一樣過去的付出和索取,都會回歸到自己的身上,成為自己的功課。

在這裡面最難的,莫過於不恨、不怨、不嗔,那些所有的心有不甘,就如同背負著大石要滾上山頂的薛西弗斯,永遠也無法跳脫而出,所以心態要放下的是不甘、是嗔怨恨、是逃避,沒有人可以不面對自己的因果業力,而嗔怨恨不甘願就像是在水裡攪和淤泥,讓無名遮障自己,讓業力變成一種循環。

上輩子我殺你,這輩子你殺我,恨意讓這成為了一個循環,被騙都難以放下了,更何況是被打、被殺,沒有修到一定的果位,沒有真正成就的,就是有功課沒有完成,而這些功課始終在生命的每一個角落,是的,包含在角落。因為越往內挖掘,越深的去挖掘,就發現精細隱蔽在角落的那個要修的部分。修是什麼?修正身口意,改自己的貪嗔癡疑慢。

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考試,考過往上進一步,考不過可能暫時停在原地,但始終不進步就會倒退,而靈性的流失就在這些退步中,也就在因果輪迴輾轉不休。每個人,都有一個高我和本我,高我渴望著往上走、本我往往被無名遮障,所以兩者想要相合就要靠修,直到兩者結合了,往上走的路才會加快。

禪定是什麼?是讓自己在任何的情況之下,都能維持如如不動心,它在似睡非睡的中間,它在無念無想的瞬間、它在光明閃現的一刻,它能讓自己在面對業力輪轉,情緒起伏的那一刻,警醒、清醒、觀察,可能可以稱之為"冷靜",能夠以局外人的角度,更高的維度觀看事情的發展。

原諒我修得還不夠,小小半調子行者,本來也不求度化誰,畢竟度化自己就已經是一個大工程,只是想拆解拆解這幾年面對修行的小小心得,最近的功課是深入因果,其實有點擺爛逃避的不想去想,反正最近沒大考(佛菩薩的集體考核),都是個人的小考,是吧!就說自己是半調子行者,至今依然死性未改,難怪大考不過。

改變習性真的很難,尤其轉越多世它們就像陳年老垢,要撸好多好多次,才有可能真的改變。人家說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也是真的,通常會在一起的一家人都有相對的因果相牽,也都有相似的習性,這一點在台大兒醫小兒特的護士朋友最深有所感,嬰兒愛亂鬧得,父母通常也恐龍。

所以過去老大也說過,越不喜歡父母甚麼樣的個性,往往就是自己身上最討厭的那一個部分,這也是習性讓人無所覺得部份,總想把過錯推到別人的身上,好讓自己好過些,而這些自己都還背在身上而無所覺呢!所以對我而言修行到底什麼重要?覺知很重要,再來就是願意改的出發心,最後就是持續精進的持久心。

修行不是出家人獨有,也不是在家居士獨有,而是身而為人,生命的過程就是在修,想得簡單一點,生命的旅程我們都是一個行路人,煢煢獨行,路程的遠近不在別人,而在自己的身上。謝謝一路行來,總是有佛菩薩的加持、師尊的帶領、老大的領路,有支援自己的父母,有同行的姊妹,再怎麼磕磕碰碰、歪歪扭扭,還是能夠走回正軌之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笑眼狐狸的沙龍
86會員
120內容數
總該有一束光將生活照得熠熠生輝!
笑眼狐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3
2024/4/3是艾揚格協會(是瑜伽派系),邀請印度的Raya老師來台做分享教學的第一天。 想著連續五天瑜伽課,可能無法抽出時間好好錄影,於是清晨六點半,不清醒的我努力睜開還黏著的眼皮,爬起身洗漱,表定7:30-40預計出門,8:30必須報到,領購買的輔具包,沒想到出現了第一個意外,過度疲憊讓我遲
2024/04/03
2024/4/3是艾揚格協會(是瑜伽派系),邀請印度的Raya老師來台做分享教學的第一天。 想著連續五天瑜伽課,可能無法抽出時間好好錄影,於是清晨六點半,不清醒的我努力睜開還黏著的眼皮,爬起身洗漱,表定7:30-40預計出門,8:30必須報到,領購買的輔具包,沒想到出現了第一個意外,過度疲憊讓我遲
2023/05/05
命運,這個用詞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是消極面對生命的說法,然而在個人認知裡認知命運,也就是所謂的因果,是一個給予自己積極改變的機會和動力,是正向改革自己生命軌跡的機會,能夠讓人在所有選項裡面選擇最好的那一條路徑。然而人生歷程當中經常會有很多難解、痛苦、困惑的時候,感受到的煩悶苦痛就是還業的過程。 有些人
Thumbnail
2023/05/05
命運,這個用詞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是消極面對生命的說法,然而在個人認知裡認知命運,也就是所謂的因果,是一個給予自己積極改變的機會和動力,是正向改革自己生命軌跡的機會,能夠讓人在所有選項裡面選擇最好的那一條路徑。然而人生歷程當中經常會有很多難解、痛苦、困惑的時候,感受到的煩悶苦痛就是還業的過程。 有些人
Thumbnail
2023/02/06
一歲左右的時期,媽媽總是在奇怪的時間看到我在跟無形玩耍,笑得樂呵呵的,還會跟他說背後有人之類的話,把他嚇得不輕,帶我去濟公師父那邊把這個功能給關閉了。本以為這種靈異事件就此結束,等到大學時期,又再度發生,這次不是看到或玩耍,而是遇到就會打嗝,經過一點時間,逐漸會分辨,如果是陰的會伴隨頭痛或不適,遇到
Thumbnail
2023/02/06
一歲左右的時期,媽媽總是在奇怪的時間看到我在跟無形玩耍,笑得樂呵呵的,還會跟他說背後有人之類的話,把他嚇得不輕,帶我去濟公師父那邊把這個功能給關閉了。本以為這種靈異事件就此結束,等到大學時期,又再度發生,這次不是看到或玩耍,而是遇到就會打嗝,經過一點時間,逐漸會分辨,如果是陰的會伴隨頭痛或不適,遇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煩惱的心,帶動我們身、口、意三種惡業的行為,除煩惱就要用智慧,來幫助我們、指導我們,那是用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佛所說的法和菩薩修行的法門;然後呢,自己開智慧之後,又用智慧來破除自己的煩惱,從此以後,煩惱再也不起,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目的了。所以智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煩惱的心,帶動我們身、口、意三種惡業的行為,除煩惱就要用智慧,來幫助我們、指導我們,那是用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佛所說的法和菩薩修行的法門;然後呢,自己開智慧之後,又用智慧來破除自己的煩惱,從此以後,煩惱再也不起,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目的了。所以智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天地之事沒有偶然,大多照因果天理走,很多事情的發生是因果的循環,是過去本身行為所致。心性要端正,行得端、坐得正,否則這輩子會很辛苦。若心性被因果業障控制住,人容易鐵齒;因果不銷,誰講都聽不進去;自性要自渡,個性不改,任何人都無法渡。」 「人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您是否曾經問過自己一句話:「您在修行上懶惰了嗎?」 剛開始消業障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誦經,但人不會只有一條業力,消完就人生圓滿、心想事成。要知道,人累世累劫不斷地造作惡業,皆源於自身的貪嗔痴,若沒有透過修行消除,就會惡性循環,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修行,就是要藉由佛法修掉這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您是否曾經問過自己一句話:「您在修行上懶惰了嗎?」 剛開始消業障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誦經,但人不會只有一條業力,消完就人生圓滿、心想事成。要知道,人累世累劫不斷地造作惡業,皆源於自身的貪嗔痴,若沒有透過修行消除,就會惡性循環,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修行,就是要藉由佛法修掉這
Thumbnail
在生命的旅途上,曾經無數次的詢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兒時,以為在哲學裡面會找到答案,在閱讀了無數哲學書籍之後,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解開每一個困境,可能是身而為人必須做的事情。 青年,以為在心理學裡面有答案,發現人心與人性的複雜面,以及每個人渴望被照顧到的情緒和慾望。在最近的時間裡,利用心理學
Thumbnail
在生命的旅途上,曾經無數次的詢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兒時,以為在哲學裡面會找到答案,在閱讀了無數哲學書籍之後,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發現解開每一個困境,可能是身而為人必須做的事情。 青年,以為在心理學裡面有答案,發現人心與人性的複雜面,以及每個人渴望被照顧到的情緒和慾望。在最近的時間裡,利用心理學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與多位數年不見的友人相見,彼此互道家常,暢談閒聊。聊到彼此的近況,總見有人興旺、有人衰。回想大家孩提時期,曾經在泥地裡玩紙牌,及至成年投入職場,在人生的道路上上各自奔馳。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人一路綠燈,一馬平川;有人半路翻車,跌跌撞撞。 人與人在不經意之間總愛比來比去,什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與多位數年不見的友人相見,彼此互道家常,暢談閒聊。聊到彼此的近況,總見有人興旺、有人衰。回想大家孩提時期,曾經在泥地裡玩紙牌,及至成年投入職場,在人生的道路上上各自奔馳。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人一路綠燈,一馬平川;有人半路翻車,跌跌撞撞。 人與人在不經意之間總愛比來比去,什麼
Thumbnail
我們一個人,自我意識很重的人、妄想很重的人,他內心是很剛強;一個人真正安住真如,他的內心是調柔的,調柔清淨,他是調柔相。
Thumbnail
我們一個人,自我意識很重的人、妄想很重的人,他內心是很剛強;一個人真正安住真如,他的內心是調柔的,調柔清淨,他是調柔相。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兩年前,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啟了唸經消業之道。精舍佛菩薩慈悲開示,我有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目前正在消外道契約。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的兩大重點:去我執、無我相;大部分的人都是我執、我相太重而去不了淨土。」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兩年前,在因緣際會之下,開啟了唸經消業之道。精舍佛菩薩慈悲開示,我有累世修偏入外道的業力,目前正在消外道契約。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的兩大重點:去我執、無我相;大部分的人都是我執、我相太重而去不了淨土。」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