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眾為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佛教把人稱為「眾生」,意謂「眾緣和合而生」。世間上沒有個人單獨存在的時空,要存在,一定要靠大眾相互依存,有了大眾的因緣成就,個人才能存活。
一個國家的成立,要有主權,要有領土,還要有大眾。有人民大眾,才能成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人民,沒有大眾,就不能成其為國。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也是要靠全國人民的「萬眾歸心」,才能「眾志成城」;假如國家的領袖,甚至一個團體的領導人,不能獲得「眾望所歸」,他就不能領導一方。就如《雍正王朝》劇中的一句話:「得民心者,可得天下也!」
眾,實在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意思。像「眾生平等」、「以眾為我」、「大眾第一」,都是說明有了「眾」,就能「眾擎易舉」,就能如佛經所云:任何一個法會,任何一個事業,都需要「眾成就」。
世間上,居高位的人,都是「得有眾望」的人,才能為眾所推舉;就如月亮高掛在天上,也是要靠「眾星拱月」。就拿音樂來說吧!音樂也是要有「眾樂齊奏」的和聲,才會動聽。
但是,重要的是,人也不能成為「眾矢之的」,不能為眾人所棄。大眾能成就一個國家、一個政權;大眾也能推倒一個國家、一個政權。所以過去為政者,都是以眾人所需為需,以眾人所要為要。
今日的時代,已經不像過去的專制政權,孤家寡人就能唱獨腳戲的時代了。一棟房子要靠沙石、磚瓦、鋼筋、木材等眾緣所成;一棵樹、一朵花,也要靠泥土、水分、陽光、空氣,才能成長。
但是,眾能成事,也能敗事,就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尤其現在民主時代,講究眾議的重要,講究集體創作,能夠和合眾緣,才能成事;如果你不合眾,所謂「眾怒難犯」、「眾口鑠金」,也會把你從高位拉下來。所以,眾是非常重要的,和合眾緣才能成事,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佛教的出家人稱為「僧」,就是「眾」的意思。三人成「眾」,有「眾」才能成為僧團;單木不能成林,要靠眾人聚集才能成為叢林。
叢林高山,群鳥聚集;過去的國家,也希望眾人來歸。但是,要得眾,先要得到人心;得人心,自能近悅遠來,這才是重要!
—摘錄《迷悟之間8》〈眾的重要〉
【延伸閱讀】
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最後的囑咐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關心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忍是智慧、力量,是成功必要的條件,忍是最有辦法的辦法, 有佛法就有辦法,懂得佛法能忍,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凡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
各位護法信徒、各位朋友、各位徒眾弟子們: 先和各位道別,下面做一個真誠的告白,跟大家告假,謝謝。
真理從清醒而來,善良從體諒而來, 氣質從智慧而來,美麗從慈悲而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每日所說的言語,要是善良柔美的好話。 每日所做的事情,要得利益大眾的好事。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忍是智慧、力量,是成功必要的條件,忍是最有辦法的辦法, 有佛法就有辦法,懂得佛法能忍,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凡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
各位護法信徒、各位朋友、各位徒眾弟子們: 先和各位道別,下面做一個真誠的告白,跟大家告假,謝謝。
真理從清醒而來,善良從體諒而來, 氣質從智慧而來,美麗從慈悲而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每日所說的言語,要是善良柔美的好話。 每日所做的事情,要得利益大眾的好事。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情緒問題陷入內耗,影響思考與行動。本篇文章探討情緒內耗的來源與解決方法,並強調專注於重要事務的重要性。通過轉移注意力和積極行動,可以有效減少內耗,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掌握幸福的關鍵,擺脫負面情緒的束縛。
Thumbnail
最近有一位在我中學時期已經紅遍亞洲,當時幾乎所有年輕人都聽過他的名字,甚至乎以歐美為主場的MTV頒獎典禮也會邀請他出席的歌手G-Dragon。幾經風波,事隔多年,最近終於回歸。但當初沉迷在他創作的音樂的我,現在沒有興奮激動,反而覺得嘈吵尷尬。今天就寫一寫這種感覺。
在2024年的十月,文章透過一系列個人經歷與反思,探討了生活中遭遇的困境與挑戰,包括家族的離世、工作競爭的激烈,以及人際關係的稀疏。作者分享了以閱讀作為增長智慧的嘗試,並藉由寫作來整理思緒與心情,在孤獨中尋找幸福的可能性。
Thumbnail
報導文學允許對事實(人、事、時、地、物)做適度處理及取捨,但絕不允許憑空虛構。 若以房慧真採訪西西、侯孝賢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什麼樣的概念?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打開羅馬數字「X」為名,彷佛為土耳其伊斯坦堡第一個也是唯一香水品牌「NISHANE馜香」,注入了獨特的靈魂,更為氣息帶來遼闊且無邊際的想像空間;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盒,只見內附有一張明信片,難道是鼓勵用詩篇般浪漫手札寄給自己一份旅行的回憶?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情緒問題陷入內耗,影響思考與行動。本篇文章探討情緒內耗的來源與解決方法,並強調專注於重要事務的重要性。通過轉移注意力和積極行動,可以有效減少內耗,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掌握幸福的關鍵,擺脫負面情緒的束縛。
Thumbnail
最近有一位在我中學時期已經紅遍亞洲,當時幾乎所有年輕人都聽過他的名字,甚至乎以歐美為主場的MTV頒獎典禮也會邀請他出席的歌手G-Dragon。幾經風波,事隔多年,最近終於回歸。但當初沉迷在他創作的音樂的我,現在沒有興奮激動,反而覺得嘈吵尷尬。今天就寫一寫這種感覺。
在2024年的十月,文章透過一系列個人經歷與反思,探討了生活中遭遇的困境與挑戰,包括家族的離世、工作競爭的激烈,以及人際關係的稀疏。作者分享了以閱讀作為增長智慧的嘗試,並藉由寫作來整理思緒與心情,在孤獨中尋找幸福的可能性。
Thumbnail
報導文學允許對事實(人、事、時、地、物)做適度處理及取捨,但絕不允許憑空虛構。 若以房慧真採訪西西、侯孝賢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什麼樣的概念?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打開羅馬數字「X」為名,彷佛為土耳其伊斯坦堡第一個也是唯一香水品牌「NISHANE馜香」,注入了獨特的靈魂,更為氣息帶來遼闊且無邊際的想像空間;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盒,只見內附有一張明信片,難道是鼓勵用詩篇般浪漫手札寄給自己一份旅行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