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眾為我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佛教把人稱為「眾生」,意謂「眾緣和合而生」。世間上沒有個人單獨存在的時空,要存在,一定要靠大眾相互依存,有了大眾的因緣成就,個人才能存活。

一個國家的成立,要有主權,要有領土,還要有大眾。有人民大眾,才能成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人民,沒有大眾,就不能成其為國。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也是要靠全國人民的「萬眾歸心」,才能「眾志成城」;假如國家的領袖,甚至一個團體的領導人,不能獲得「眾望所歸」,他就不能領導一方。就如《雍正王朝》劇中的一句話:「得民心者,可得天下也!」

眾,實在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意思。像「眾生平等」、「以眾為我」、「大眾第一」,都是說明有了「眾」,就能「眾擎易舉」,就能如佛經所云:任何一個法會,任何一個事業,都需要「眾成就」。

世間上,居高位的人,都是「得有眾望」的人,才能為眾所推舉;就如月亮高掛在天上,也是要靠「眾星拱月」。就拿音樂來說吧!音樂也是要有「眾樂齊奏」的和聲,才會動聽。

但是,重要的是,人也不能成為「眾矢之的」,不能為眾人所棄。大眾能成就一個國家、一個政權;大眾也能推倒一個國家、一個政權。所以過去為政者,都是以眾人所需為需,以眾人所要為要。

今日的時代,已經不像過去的專制政權,孤家寡人就能唱獨腳戲的時代了。一棟房子要靠沙石、磚瓦、鋼筋、木材等眾緣所成;一棵樹、一朵花,也要靠泥土、水分、陽光、空氣,才能成長。

但是,眾能成事,也能敗事,就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尤其現在民主時代,講究眾議的重要,講究集體創作,能夠和合眾緣,才能成事;如果你不合眾,所謂「眾怒難犯」、「眾口鑠金」,也會把你從高位拉下來。所以,眾是非常重要的,和合眾緣才能成事,這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佛教的出家人稱為「僧」,就是「眾」的意思。三人成「眾」,有「眾」才能成為僧團;單木不能成林,要靠眾人聚集才能成為叢林。

叢林高山,群鳥聚集;過去的國家,也希望眾人來歸。但是,要得眾,先要得到人心;得人心,自能近悅遠來,這才是重要!

—摘錄《迷悟之間8》〈眾的重要〉


【延伸閱讀】

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最後的囑咐

http://lnago.com/ADQ9F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關心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7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4/07/15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勝利,不是制敵,而是克己。
Thumbnail
2024/07/15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勝利,不是制敵,而是克己。
Thumbnail
2024/06/17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2024/06/17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2024/06/13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2024/06/13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無我度生,不是幫另一個人承擔生命,或者替他完成一切,而是給予他、幫助他在自己的人生當中、事業當中、修行當中,以至於度眾的過程當中能夠獨當一面,有能力給予眾生種種的需求。
Thumbnail
無我度生,不是幫另一個人承擔生命,或者替他完成一切,而是給予他、幫助他在自己的人生當中、事業當中、修行當中,以至於度眾的過程當中能夠獨當一面,有能力給予眾生種種的需求。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真心:如來藏—始覺\ 同源於「本覺」:心.佛.眾生無差別 圓覺:佛地—究竟覺/
Thumbnail
真心:如來藏—始覺\ 同源於「本覺」:心.佛.眾生無差別 圓覺:佛地—究竟覺/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在正式進入於今天的課程之前,大家先如理作意來做觀,我們在心中先生起二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 首先憶念「世俗菩提心」: 接著憶念「勝義菩提心」: 丑五、「供養願」 這是依止二種菩提心所生起的廣大願力,我們看頌文: 請看到頌文: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在正式進入於今天的課程之前,大家先如理作意來做觀,我們在心中先生起二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 首先憶念「世俗菩提心」: 接著憶念「勝義菩提心」: 丑五、「供養願」 這是依止二種菩提心所生起的廣大願力,我們看頌文: 請看到頌文:
Thumbnail
或許是這個樣子,只不過這比較像神教的觀念。 一般人完成他所發的願,是因為他因緣具足;若因緣不具足,到時候不能完成,就變成了空願,所以要善於觀察因緣。 眾生所完成的願力,往往只是因緣福德累積而成而已,可能他會成就,也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這和菩薩發願要度眾生的差別還很大。 善性導師講述
Thumbnail
或許是這個樣子,只不過這比較像神教的觀念。 一般人完成他所發的願,是因為他因緣具足;若因緣不具足,到時候不能完成,就變成了空願,所以要善於觀察因緣。 眾生所完成的願力,往往只是因緣福德累積而成而已,可能他會成就,也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這和菩薩發願要度眾生的差別還很大。 善性導師講述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寅四、「結示令知」。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接著請看到庚十、「釋普皆迴向」。 接著是癸二、「發心代苦」。 接著請看到辛三、「總結」。 接著看到戊四、「結益令知」。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寅四、「結示令知」。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接著請看到庚十、「釋普皆迴向」。 接著是癸二、「發心代苦」。 接著請看到辛三、「總結」。 接著看到戊四、「結益令知」。
Thumbnail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農曆十月十五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今天講「法供養」,這一段文,你們誰唸一遍? 學員讀:「法供養」。 第一、如說修行供養者: 第二、利益眾生供養者: 諸佛出世,本為利樂一切眾生。我們所修的善根,皆以救護一切眾生為目的,諸佛一定生大歡喜!這便是以「利益眾生」供養如來。
Thumbnail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農曆十月十五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今天講「法供養」,這一段文,你們誰唸一遍? 學員讀:「法供養」。 第一、如說修行供養者: 第二、利益眾生供養者: 諸佛出世,本為利樂一切眾生。我們所修的善根,皆以救護一切眾生為目的,諸佛一定生大歡喜!這便是以「利益眾生」供養如來。
Thumbnail
每逢法會的時候,我看到來道場結緣的人潮,就深深感受到佛教徒的「結緣」觀念,真的是美化人生的一大動力,因為在結緣的行動中,處處洋溢著「化私為公、化我為眾」的溫馨人情,我們從結緣者充滿法喜的臉上,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若從「小我」的領域中脫穎而出時,在大我的人間生活,會更有意義、更加快樂。 「結緣」在佛法中
Thumbnail
每逢法會的時候,我看到來道場結緣的人潮,就深深感受到佛教徒的「結緣」觀念,真的是美化人生的一大動力,因為在結緣的行動中,處處洋溢著「化私為公、化我為眾」的溫馨人情,我們從結緣者充滿法喜的臉上,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若從「小我」的領域中脫穎而出時,在大我的人間生活,會更有意義、更加快樂。 「結緣」在佛法中
Thumbnail
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時,就不必再回向色身康健了。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回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Thumbnail
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時,就不必再回向色身康健了。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回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