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物談】高橋幸宏(上)|追訪傳奇的軌跡——溫柔與尖銳並存的樂壇時尚教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文/楊學長

前言

一個月前,曾任Yellow Magic Orchestra (YMO)樂團鼓手兼主唱的日本樂壇傳奇高橋幸宏因病離開了我們(1月11日),享壽70歲。在人們印象中他總是位打扮得體面時髦的紳士,終生擴展自身的創作邊界從未停歇,這樣一位擁有不老靈魂的人物,辭世也就格外令人難以置信。
身為貫穿日本流行音樂史、職涯五十餘載的創作者,中文圈關於高橋幸宏的討論卻往往只集中在5年的YMO事業(儘管之後又有多次重組),或是僅提及歌手身份而忽略了他令人印象深刻的爵士鼓演奏,實在可惜。
身為一名樂迷與習鼓之人,我希望能填補這些少被談及的部分,因此本專題會聚焦在高橋幸宏個人,嘗試從音樂的角度切入,以作品導聆的方式提供脈絡,使各位更好理解其魅力所在。本文仍會介紹他的生平,但關於人格特質我認為龍貓大王通信撰寫的〈身為主唱,卻立志一生做配角:YMO最柔軟的C位——高橋幸宏〉已經描述得相當充分且親切易讀,若有興趣不妨也可以讀讀看。
由於高橋幸宏是個大題目,故我會拆成上下兩篇完成,上篇先介紹其生平與音樂特色;下篇則會根據不同時期的風格,以專輯為單位挑選幾張作品推薦並解說,試著從音樂這個側面帶領各位認識高橋幸宏,敬請期待。
最後,為了讓說明更完整,文中將提到諸多人名和樂風名詞,即使你是初次接觸也不必害怕,我會盡量用淺顯、著重在特徵描寫的方式解說作品。
人物亮點:
🌟文化早熟的樂壇時尚教主
🌟終生挑戰變化的熱情和玩心
🌟以新浪潮風格取得獨特地位
🌟溫柔與刺激的二面聲音個性

生平介紹

成長環境

高橋幸宏1952年生於東京一個富裕的家庭,有熱愛音樂的哥哥高橋信之,還有鍾情於時尚服飾的姐姐伊藤美惠,兩者後來皆成為該領域的專業人士。受到家人影響,小幸宏自幼就產生對音樂和時尚的興趣,寬敞的住家也提供了合適的練鼓環境,他在11歲的聖誕節收到一套鼓組當作禮物,成為日後音樂生涯的起點。

巨星將臨的黎明

文化早熟的高橋幸宏高中便已開始作為錄音室樂手活動,1972年時參加了讓他作為鼓手成名的樂團サディスティック・ミカ・バンド(Sadistic Mika Band),該樂團首先在英國取得了成功,然後以逆輸入的形式在日本獲得評價,此時開始有更多人知道高橋幸宏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高橋的演奏在英國人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於YMO到英國演出時還有人認為是「那個高橋幸宏的樂團」。
(來聽聽高橋幸宏是如何擄獲英國人心的吧!)

才能開花

70年代末到整個80年代是高橋幸宏大放異彩的時代,這十多年間的活動使他成為談論日本流行文化史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於1978年發表首張個人專輯《サラヴァ!》(Saravah!,願你幸福!),同年加入了YMO,和細野晴臣坂本龍一等人一同開啟東洋音樂的合成器風潮,改變了一個時代的聲音,也活用自己服裝設計的才能設計樂團形象,由本人擔任設計師的原創服飾品牌Bricks亦是在這個時期成立。
YMO 2nd專輯《SOLID STATE SURVIVOR》封面,團員身著高橋幸宏(右)根據舊式滑雪衣設計的「人民服」,前衛時髦的造型成功吸引了眾人目光,也打破當時西方國家對日本的印象
即使在1983年YMO「散開」後,高橋幸宏的音樂活動依然蓬勃發展,甚至能說此時才正式展開。他以幾乎一年一張的頻率發表個人專輯,獨特的風格確立了其作為歌手的地位,此外也持續以樂手身份參加諸多音樂人的錄音、製作和演出,在80年代的流行音樂場景取得一席之地。

永不止步的更新

進入2000年後,雖然他不再像過去20年那麼頻繁地以個人名義發表作品,卻參與了許多有趣的音樂組合,包括以不同名義「再生」的YMO、和細野晴臣共組的SKETCH SHOW,以及集結各路菁英的METAFIVE等,並且在每個團體都會進行新的嘗試。隨著時代變化不斷更新自己音樂性的高橋幸宏,是聽眾和創作者心目中永遠的偶像。

談人物

介紹完生平,終於要來談高橋幸宏的音樂性,分別討論作為歌手和鼓手的特色。

獨行於新浪潮,城市流行中的異色存在

「城市流行」(city pop)一詞泛指日本80年代流行音樂中,特別受西洋音樂影響且具有「都會、時髦」印象的作品,其所指的對象是氛圍而非特定曲風。過去幾年由西方開始的「城市流行復興」使當時的音樂再度流入人們耳中,而高橋幸宏也作為其中一員獲得關注。
關於這件事其實連高橋本人都十分意外,因為他的作品和城市流行的印象實在差太多了!儘管當時有許多曲風被囊括在這個大型名詞內,但大多數歌曲仍以pop rock、R&B、funk或fusion為主,唯獨他是以「新浪潮」(new wave)為主要風格,這個名詞所指範圍也很廣,但大致可以歸納出使用電子樂器、開朗、怪誕、神經質等特徵。
吸取了YMO活動的經驗,高橋幸宏大量使用合成器追求他熱愛的新浪潮音樂,變化多端的電子聲響是他作品的常客,搭配慵懶溫柔的唱腔以及歌詞中內斂男性的形象,描繪出兼有開朗和寂寞,時而展露空虛和神經質的獨特都會景色
(新浪潮風格最強的時期,建議到Youtube觀看,說明欄有時間軸可挑選曲目)

柔情之聲與緊實的鼓點,高橋聲響的二面性

前面說了這麼多,所以高橋幸宏是位「好」歌手嗎?若你已看過上面的影片,便知道恐怕很難這麼說。
並非想澆各位冷水,然而相比其他都市流行的男歌星,他既沒有山下達郎的激情,也沒有大瀧詠一的浪漫,只有「潮」這一點能和角松敏生較量。總而言之,他那輕柔中帶點顫抖的歌聲確實有特別的迷幻魅力,也和新浪潮的怪誕風格搭調,但大概和一般人想像的「美聲」仍有一段距離,我因此認為高橋幸宏在80年代的作品,對不習慣這類音樂的聽眾而言可能比較有門檻,然而也唯有這樣的歌聲能表現前述高橋幸宏獨有的風景。我想「好聽」和「魅力」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當然這也見仁見智。
(我會在下一篇的導聆中協助各位面對這個門檻,若你有心先聽聽看,卻又習慣不了該時期的作品,我建議可以先聽第一張專輯《願你幸福!》或挑選2000年後的作品。)
與歌聲對照,高橋幸宏的鼓技之高絕對是無庸置疑,既精準又有攻擊性。YMO初期為了追求「沒有律動的音樂」,使他成為第一批在演奏時聽「節拍器」的樂手,全員配戴耳機聽節拍器給定的速度,雖然在今天非常普遍,但當時的樂手都對此很不習慣。可以說那正確無比的演奏,便是來自高橋幸宏和節拍器的相性,以及那高自我要求所磨練出的技術。
更重要的是,雖然都說高橋幸宏的演奏很「準」,但事實上他都會打得稍「前」一點(若一位樂手的演奏讓人感到「很有律動」,往往來自這種對拍點位置的細微控制),加上小鼓緊實的音色控制,兩者作用便形成既刺激又有攻擊性的鼓點,是高橋幸宏作為鼓手的重要標誌
(高橋幸宏作曲的〈RYDEEN〉和〈TECHNOPOLIS〉並列YMO兩大經典曲目,精確而刺激的鼓點令人印象深刻,可惜的是80年代的演出影片已被下架)
(下篇待續)

後記

寫完生平介紹字數已經突破兩千,那一刻我便明白想把七十年傳奇人生濃縮在一篇內的想法,是多麽天真和不敬(又對讀者多不友善),因此雖是【人物談】系列的第一篇,仍決定拆成上下篇介紹,較能確保完整的閱讀體驗。
如前言所提,中文網路談論YMO的人不少,但關於高橋幸宏的資料都比較片面或難以查詢(去世報導佔據搜尋結果後更是如此),中文維基百科對生平記載雖詳細,但也以事件陳列為主。我認為上述原因導致即使透過YMO接觸到這號人物,也很難再有進一步的認識,在音樂性方面尤其如此。
不求提出獨到見解,惟希望善用自己的日文技能,起碼做個資料搬運工,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高橋幸宏的方方面面,進而和他的創作產生交流。
抱歉話說多了,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區or社群平台留下你的看法,喜歡的話麻煩幫我們分享,聽眾前輩們若發現錯誤也請大方指正,若能引起關於高橋的討論那是再好不過,那麼我們在下一篇見。

長文看累了嗎?追蹤
FBInstagram看我的日常碎嘴,即時取得文章發布資訊!
avatar-img
22會員
29內容數
宅男鼓手的樂評&次文化雜談|分類找文|同好交流|尋覓知音請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長音樂黑白講 的其他內容
優太有自己決定……要怎麼回憶一個人的能力喔。 其實這是非常厲害的事。 大家會怎麼想起小繪梨呢? 我想小繪梨應該是希望由優太來決定吧…… 《再見繪梨》——優太的父親對優太所說
——那天以後,偶爾,會不經心地碰觸合成器和鋼琴的鍵盤, 像寫日記一般錄下草圖(sketch)。 從其中選了12首中意的草圖作成專輯。 不多加施予,敢於素然呈現。 今後直到精疲力盡為止,都會這樣持續記錄「日記」吧。 坂本龍一 (譯自 Ryuichi Sakamoto 12 官方網站)
優太有自己決定……要怎麼回憶一個人的能力喔。 其實這是非常厲害的事。 大家會怎麼想起小繪梨呢? 我想小繪梨應該是希望由優太來決定吧…… 《再見繪梨》——優太的父親對優太所說
——那天以後,偶爾,會不經心地碰觸合成器和鋼琴的鍵盤, 像寫日記一般錄下草圖(sketch)。 從其中選了12首中意的草圖作成專輯。 不多加施予,敢於素然呈現。 今後直到精疲力盡為止,都會這樣持續記錄「日記」吧。 坂本龍一 (譯自 Ryuichi Sakamoto 12 官方網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歌名 : お祭りマンボ 原唱 : 美空ひばり 作詞・作曲:原 六朗 發行 : 1952年8月15日発売 原唱美空雲雀(1937年5月29日 - 1989年6月24日),在日本是無人不知的歌手及演員,12歳時以歌手出道,為昭和時代歌謠界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昭和歌姬」、「歌謠界的女王」等
Thumbnail
有這樣的稱號,應該不是他的目的,畢竟日本產出不少音樂怪物,單論演奏技法都足以擠進世界高級之流。或許他只是單純想幫店裡銷售樂器,又或許他只想把自己熱愛的音樂,藉由社交影音平台與大家分享,把自己和店的名聲都拉高,這是雙贏。不過,在個人經驗裡,當真很少碰到這樣樂團基本樂器都能演奏還能唱的店員,所以這位被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YOASOBI 這兩位日本音樂組合的崛起以及他們歌曲的特色。文章探討了 YOASOBI 的曲風、作曲技法以及其影響力,使得讀者對他們的音樂更有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這首歌旋律質樸,能營造出讓人懷念的日本演歌氛圍,是30多年前台灣最流行的日本歌曲之一。原唱 都はるみ以此曲榮獲昭和55年度日本唱片大賞之最佳歌唱獎,同時以這首「大阪しぐれ」締造史上第35首年銷百萬張單曲的紀錄。 歌名 : 大阪しぐれ 原唱 : 都はるみ 作詞:吉岡治 作曲:市川昭介
Thumbnail
高雄市管樂團的薩克斯風|李英慈老師,即將於 𝟴/𝟭𝟵(一)𝟭𝟵:𝟯𝟬 衛武營表演廳與他的三位合作夥伴一同演出,呈現多位日本作曲家的經典曲目,包括清水大輔、高橋宏樹以及久石讓創作由山田悠人改編的宮崎駿經典的動畫作品。
Thumbnail
坂本龍一的「音樂使人自由」一書裡頭曾經提及七八零年代許多日本知名設計師如三宅一生、高田賢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皆已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當然,還有無數日本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如草間彌生、村上隆)漫畫家(手塚治蟲、鳥山明)、建築師(丹下健三、坂茂)更讓全世界見識到日本獨特的美學文化。 1978年,細野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得主橫山幸雄在疫情後再度來台,他表示,疫情三年間大家都待在家裡,形成一種慣性,工作完會直接回家,但人是慣性的動物,他相信人們回到音樂廳的習慣,有天也能回來。作為音樂家,他認為彈琴應當要自然且快樂地展現自己,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吃飯喝水一樣自在。 橫山幸雄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
Thumbnail
不是響著的聲音,是發出聲音前的抽象畫的聲音組合。 在那裡聲音尚未發出,但其深處有抽象化的世界。 抽象世界因為是理論裝置,改變樂器的組合,音色就可以無限變化。 《skmt 坂本龍一是誰》
Thumbnail
小澤征爾是一位音樂界傳奇指揮家,他的獨特指揮方式和對音樂的熱愛深受讚譽。透過他的音樂,他將靈魂的自由表達,帶給人們溫柔、狂放、節奏和韻律。這篇文章回顧了小澤征爾的生平和他對音樂的奉獻。文章也提及了他的音樂影響了許多其他藝術家,如村上春樹。小澤征爾於 2024 年辭世,但他的音樂將永遠為人們帶來美好。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歌名 : お祭りマンボ 原唱 : 美空ひばり 作詞・作曲:原 六朗 發行 : 1952年8月15日発売 原唱美空雲雀(1937年5月29日 - 1989年6月24日),在日本是無人不知的歌手及演員,12歳時以歌手出道,為昭和時代歌謠界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昭和歌姬」、「歌謠界的女王」等
Thumbnail
有這樣的稱號,應該不是他的目的,畢竟日本產出不少音樂怪物,單論演奏技法都足以擠進世界高級之流。或許他只是單純想幫店裡銷售樂器,又或許他只想把自己熱愛的音樂,藉由社交影音平台與大家分享,把自己和店的名聲都拉高,這是雙贏。不過,在個人經驗裡,當真很少碰到這樣樂團基本樂器都能演奏還能唱的店員,所以這位被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YOASOBI 這兩位日本音樂組合的崛起以及他們歌曲的特色。文章探討了 YOASOBI 的曲風、作曲技法以及其影響力,使得讀者對他們的音樂更有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這首歌旋律質樸,能營造出讓人懷念的日本演歌氛圍,是30多年前台灣最流行的日本歌曲之一。原唱 都はるみ以此曲榮獲昭和55年度日本唱片大賞之最佳歌唱獎,同時以這首「大阪しぐれ」締造史上第35首年銷百萬張單曲的紀錄。 歌名 : 大阪しぐれ 原唱 : 都はるみ 作詞:吉岡治 作曲:市川昭介
Thumbnail
高雄市管樂團的薩克斯風|李英慈老師,即將於 𝟴/𝟭𝟵(一)𝟭𝟵:𝟯𝟬 衛武營表演廳與他的三位合作夥伴一同演出,呈現多位日本作曲家的經典曲目,包括清水大輔、高橋宏樹以及久石讓創作由山田悠人改編的宮崎駿經典的動畫作品。
Thumbnail
坂本龍一的「音樂使人自由」一書裡頭曾經提及七八零年代許多日本知名設計師如三宅一生、高田賢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皆已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當然,還有無數日本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如草間彌生、村上隆)漫畫家(手塚治蟲、鳥山明)、建築師(丹下健三、坂茂)更讓全世界見識到日本獨特的美學文化。 1978年,細野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得主橫山幸雄在疫情後再度來台,他表示,疫情三年間大家都待在家裡,形成一種慣性,工作完會直接回家,但人是慣性的動物,他相信人們回到音樂廳的習慣,有天也能回來。作為音樂家,他認為彈琴應當要自然且快樂地展現自己,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吃飯喝水一樣自在。 橫山幸雄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
Thumbnail
不是響著的聲音,是發出聲音前的抽象畫的聲音組合。 在那裡聲音尚未發出,但其深處有抽象化的世界。 抽象世界因為是理論裝置,改變樂器的組合,音色就可以無限變化。 《skmt 坂本龍一是誰》
Thumbnail
小澤征爾是一位音樂界傳奇指揮家,他的獨特指揮方式和對音樂的熱愛深受讚譽。透過他的音樂,他將靈魂的自由表達,帶給人們溫柔、狂放、節奏和韻律。這篇文章回顧了小澤征爾的生平和他對音樂的奉獻。文章也提及了他的音樂影響了許多其他藝術家,如村上春樹。小澤征爾於 2024 年辭世,但他的音樂將永遠為人們帶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