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頭上有瀏海的人,有時候在勞力工作時,可能因為流汗,可能因為出體力而撥開瀏海,我們看得到滿頭大汗,但不一定看得到汗流浹背,或身心的勞累。
我帶小病友團體多年,有一年我的主管希望跟我一起去參加,幾天的營梯後讓他體會很深;第二年他要求我再幫他報名加入志工團,另外也要帶著他十幾歲的女兒一同前往。他是位教授,嚴謹不苟言笑,專業沒問題,但營梯活動很需要能起而行、能有彈性的人;我評估他志工的實際貢獻以及他要帶女兒學習後告之,請他捐款若干,充任他們在營梯期間的食宿費用,他也捐出了,但沒多也沒少的金額。
我慶幸提醒了,學習成本不低,尤其是能親臨第一線的機會。當然這個例子跟賑災差異很大,只是若你能懂得這種非營利組織的彈性運作方式,也比較能理解捐款行為與運用。
有個機會處理一筆企業捐款,企業的窗口聯絡人說這筆款項指定某用途,這用途描述得相當具體,我回應那處理的過程這些文字印刷運送都不涵蓋?他有些不解,我再補充說,其實您自己的公務車自己公司司機送出去更快更直接啊!
他想想後似乎,聽懂了。
額頭瀏海要不要撥開,還是怎麼撥開,現階段可能正忙著,只能甩甩頭把汗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