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繪圖等於AI繪圖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By Midjourney
圖片是我叫AI劃出安藤忠雄設計的圖書館,然後他一直放很酷的汽機車進去。我在使用AI圖片的時候,也盡量表明這是「誰家的AI創作的」,把AI當作創作的主體。
呃不,我沒打算從技術面上探討。雖然拙者對於電繪(用手繪板的那種)也有些研究,但是連可以見人的程度都沒有。
名作家拿著AI作圖宣稱是電腦繪圖,這事兒有說錯嗎?
先說結論吧,當然說錯了。
但她後來澄清「A I就是人工智慧,你現在用的所有軟體,都有人工智慧。」
這句話,很多人看了更是暴氣。但搞不好,這句話錯得沒那麼離譜(但還是錯了,我再次強調)。
日本AI學者松尾豐寫的科普書「了解人工智慧的第一本書:機器人和人工智慧能否取代人類?」當中,曾經提及名為「AI效應」的現象,也就是任何人工智慧衍生的技術,一旦被世人所熟知,就不被視為人工智慧了。舉凡搜尋引擎、演算法,最早也被視為人工智慧。因此,人工智慧對於人類的貢獻,其實是被低估的。
衍伸而言,我們所習以為常的資訊科技,可能「曾是」AI技術。譬如說,文書處理程式可以幫忙檢查錯字、檢查文法,這種功能算不算人工智慧?又譬如,繪圖軟體中,有抖動修正等功能,甚至有「自動選擇」功能,這裡的「自動」有沒有一絲絲、一咪咪的AI技術呢?
也因此,名作家把「AI運用」包含在「電腦應用」,宣稱他使用的「電腦(使用AI)繪圖」就叫做電腦繪圖,這當中當然有邏輯上的錯誤,但至少不是難以理解的錯誤了,更可以說,這樣的誤認,在往後可能越來越多。隨著AI技術滲透人類社會,主張「使用電腦」=「使用AI技術」的人,不會更少
此外,這件事還另外扯出一個未解之題:「使用AI繪圖,到底算是使用者畫出了圖,還是AI畫的圖?」這在智財法上會是一顆未爆彈。目前,有AI開發公司都主張,用他們AI繪圖創作的圖片,智慧財產權都屬於他們的。也就是說,圖是AI創作的。
但是有試過AI繪圖的人都知道,想出一組好的關鍵字,反覆叫AI重畫,並且在海量的失敗作中選出一張有且僅有五根手指的圖畫,甚至選好後,再花點心思修一下圖,這中間的過程,很難說不是一種創作活動。
這也是為什麼名作家會沾沾自喜拿著AI繪圖出來宣稱「這是『我』用AI畫出來的」。想必她也是絞盡腦汁才「跟AI共同創作」出許多好看的圖片吧。如果今天她意識到AI程式就跟另一個繪師一樣,是個「繪畫的主體」,是個下單馬上工作且接受任性退稿並24小時待機任勞任怨的乙方,想必就會老老實實地說,這是「我『請』某某AI畫的」,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問題了。
類似的問題,還可以移駕「當人工智慧懂哲學」。與前面提到的那本都是不錯的AI科普書。總之,這次的爭議聽來或許荒謬,但謬誤並非理所當然,而且以後還會有,大家可得做好心理準備,AI對於人類社會的衝擊,還不知有甚麼呢。
圖片是我自己拍的,可是相機自動幫我對焦。
那這張可口的草莓巧克力圖,「是」人工智慧創作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25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若鴉,也就是之前的里本斯坦,更之前的不是貓食。每次發新故事時,都會對上一次的筆名不滿意,所以一直換。照朋友所謂「缺甚麼就取甚麼名字」的理論來看,我真該取個「求個好筆名」當筆名才對。 但現在我總算下定決心了,我叫若鴉,請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若鴉漫飛 的其他內容
2020年關西大學SF研究會的「EVA中的人文與科技」討論會中,筆者曾經發表「末日之下的人生選擇─《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背叛與反抗」一文。除了介紹《新世紀福音戰士》在台灣的文化影響,也討論貞本義行漫畫版中,哪一些角色屬於反抗者,哪一些屬於背叛者?文章最後談論日本漫畫中的一個表現主題,也就是「末日」。
他們告訴你,投票就是投資,投對了才有未來 但他們沒有告訴你,交易所可能會倒閉
一年一本游擊編輯組將從FF40開始,舉辦2023年的第一次讀者來信活動。這一次活動主題為「Cyber.Tai.Ke:賽博台客不只是很醜?」。一年一本游擊編輯組從上次的讀者來信活動中,想到了三個問題。邀請各位讀者來信,寫下自己的想法!跟去年的活動一樣,我們也會在方格子貼出讀者來信的編輯組回應。
此劍不過六尺,單刃開鋒。夕陽照映下,卻毫無白鐵光輝,反而是碳黑夾雜著黃棕色的紋理,讓人摸不清是甚麼材質。劍刃倒也鋒利,連閱劍無數的大俠,都不敢輕易試鋒。 「此劍以茶而鑄」「據傳人血滲入茶中,不能洗去。若以清泉澆灌,則流出帶血普洱,飲盡,得與命喪此劍之亡魂相會.....」
滴水穿石不是因為水滴的久 是因為石頭沒有動
你要嘛聴明到可以覺悟 不嘛笨到不知道原來這是痛苦 然後最大多數位於中間的我們 沒有聰明到可以覺悟 也沒笨到不知何為痛苦 所以活著總是爛透了
2020年關西大學SF研究會的「EVA中的人文與科技」討論會中,筆者曾經發表「末日之下的人生選擇─《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背叛與反抗」一文。除了介紹《新世紀福音戰士》在台灣的文化影響,也討論貞本義行漫畫版中,哪一些角色屬於反抗者,哪一些屬於背叛者?文章最後談論日本漫畫中的一個表現主題,也就是「末日」。
他們告訴你,投票就是投資,投對了才有未來 但他們沒有告訴你,交易所可能會倒閉
一年一本游擊編輯組將從FF40開始,舉辦2023年的第一次讀者來信活動。這一次活動主題為「Cyber.Tai.Ke:賽博台客不只是很醜?」。一年一本游擊編輯組從上次的讀者來信活動中,想到了三個問題。邀請各位讀者來信,寫下自己的想法!跟去年的活動一樣,我們也會在方格子貼出讀者來信的編輯組回應。
此劍不過六尺,單刃開鋒。夕陽照映下,卻毫無白鐵光輝,反而是碳黑夾雜著黃棕色的紋理,讓人摸不清是甚麼材質。劍刃倒也鋒利,連閱劍無數的大俠,都不敢輕易試鋒。 「此劍以茶而鑄」「據傳人血滲入茶中,不能洗去。若以清泉澆灌,則流出帶血普洱,飲盡,得與命喪此劍之亡魂相會.....」
滴水穿石不是因為水滴的久 是因為石頭沒有動
你要嘛聴明到可以覺悟 不嘛笨到不知道原來這是痛苦 然後最大多數位於中間的我們 沒有聰明到可以覺悟 也沒笨到不知何為痛苦 所以活著總是爛透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水彩渲染、油畫渲染與電腦繪圖渲染,雖然都涉及到將概念轉化為視覺影像,但它們的媒介、過程和效果卻大不相同。 1. 媒介與工具: 水彩渲染: 使用水彩顏料、水和紙張。顏料在濕潤的紙面上擴散、滲透,產生獨特的暈染效果。 油畫渲染: 使用油畫顏料和畫布。顏料較厚重,可以堆疊出豐富的層次感,並產生光
Thumbnail
電腦繪圖有許多技法: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技法和工具: 1.圖層技法: 使用圖層可以讓你分開處理不同的元素,例如背景、角色、陰影等,方便修改和調整。 2.筆刷技法: 不同的筆刷可以模擬各種傳統繪畫工具,如水彩、油畫、鉛筆等。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或自製筆刷來達到特定效果。 3.遮罩技法:
Thumbnail
自從AI繪圖成效可以上檯面以來,各種聲浪不斷出現,在此也藉由這一張插畫說說個人主觀的看法。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這一篇,是整理之前提到的,怎樣的程度,才是屬於「電腦繪圖」?
Thumbnail
水彩渲染、油畫渲染與電腦繪圖渲染,雖然都涉及到將概念轉化為視覺影像,但它們的媒介、過程和效果卻大不相同。 1. 媒介與工具: 水彩渲染: 使用水彩顏料、水和紙張。顏料在濕潤的紙面上擴散、滲透,產生獨特的暈染效果。 油畫渲染: 使用油畫顏料和畫布。顏料較厚重,可以堆疊出豐富的層次感,並產生光
Thumbnail
電腦繪圖有許多技法: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技法和工具: 1.圖層技法: 使用圖層可以讓你分開處理不同的元素,例如背景、角色、陰影等,方便修改和調整。 2.筆刷技法: 不同的筆刷可以模擬各種傳統繪畫工具,如水彩、油畫、鉛筆等。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或自製筆刷來達到特定效果。 3.遮罩技法:
Thumbnail
自從AI繪圖成效可以上檯面以來,各種聲浪不斷出現,在此也藉由這一張插畫說說個人主觀的看法。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取決於創作理念和需求 文字創作者是否應該使用AI,取決於個人的創作理念和需求。我認為,文字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AI工具,以提高效率、拓展思路。不必刻意拒絕使用AI,就如同將⌜用筆寫⌟改為⌜電腦輸入⌟一般。 純粹由自己創作 純粹由自己創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自己的創造力
Thumbnail
這一篇,是整理之前提到的,怎樣的程度,才是屬於「電腦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