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再痛也要面對——讀江佩津《卸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敬啟者,世界太大,我無路可去」一如書中所言,道盡她人生寫照。

二〇一二年她十多年未見的父親因一場工安意外過世, 二〇一九年一月她開啟家門時,發現母親燒炭自殺冰冷遺體,一句「我還是很愛你」是追討不回的親情,從那刻起與她有血緣關係的僅剩她自己;世界何其大,卻何其孤寂。

raw-image
名人的成功總是那樣遙遠,但只有失敗與悲傷是我們彼此共有,也終會遭逢。—— <坦白講>

她曾問過編輯是誰會買這種書,但我買了,且反常分派成三天才讀完,之所以無法一口氣讀完是因為過於心疼,為她的母親,也為她梳理自己創傷的勇氣。作家書寫原生家庭創傷,某時候等同是一種出櫃,太多不堪和私密,全都要攤在陽光下,但那是必要的,書寫前必先整理、反思,繼而透過文字成為一種存在、分享。

《卸殼》亦是一種當代寫實,有同樣創傷的人並非少數,字裡行間有你、有我,而透過閱讀創傷也是一種自我療癒,學著重新面對傷口。我亦欣賞《卸殼》文字,多年的記者訓練讓江佩津用字理性冷冽,像旁觀者敘事,不帶哭腔,真正的傷慟不以痛苦渲染力為美,該像冰山底層那般深藏,這也是我寫作一直缺乏,每觸及傷心事總不免有過多修辭顯得矯揉。

回憶母親,在她心中母親是優雅的少女,年輕照片是一頭捲髮,空氣感瀏海,香奈兒粉餅,吊帶裙,提醒女兒舀湯由外向內,像個貴族謹守儀態,奈何在感情跌了跤,嫁給了一個賭徒丈夫, 後來遇見的男人也總是讓她失望。母親也始終不解這樣美好的自己為何種對不到男人的愛。

《卸殼》陳述的不僅是不幸的家庭,更是早期台灣婦女的人生、女性成長史。她的母親生長於重男輕女傳統觀念的家庭,被剝奪去求學機會,高職畢業後在家照顧弟妹打理家計,年長後叛逆地嫁給了先生。婚後不停為賭徒先生還債,即便先生離家出走也未苦盡甘來;為親人作保,負債千萬,賤賣辛苦買下的房子,中年失業,淪落在城市裡東躲西藏;為免去銀行強制扣款,只能從事清潔工、洗碗工、賣場試飲推廣人員,甚至是扮演大玩偶任小孩推撞。

當她親眼見自己的母親這樣,是何其不忍惋惜,在她心中,母親也曾像少女般美麗優雅,拜訪別人家時總耳提面命攜帶伴手禮,即使年屆中年出門也細心妝扮自己,但這樣的女人,終究抵不過命運輾壓,困窘生活和疾病纏身。

外表斯文有禮的父親,總帶著錢在廟前廣場與人賭博,賠去了工作掙的錢和母親旅行社收來的團費,更是用黑夾偷小孩撲滿裡的零錢。 據說賠去了上千萬。——<賭徒阿爸>

家中備有一個鐵棍,用以威嚇來討債的債主,她的母親為怕牽連小孩,只得百般隱忍,任丈夫如吸血鬼般吸取血汗錢。直至國中時期的佩津將父親所有的東西往外扔,親手趕走自己的父親他才真的離開了,成為家中禁忌的話題。

我不知道她怎麼克服這段,這故事在我周遭的朋友太多;我的同事三餐吃冬粉為幫親姊還卡債,同學工作十年毫無積蓄,只為償還父親的投資失利,更有朋友一家因弟弟巨額本票連夜跑路,而我自己,則在大學求學時就被父親要求工作後幫他還卡債。

對比周遭任勞任怨的人們,我或許絕情,當時我一口氣回絕父親,不管別人背後詆毀多不孝可惡,我堅守原則;人該為自己負責。我就是這樣孓然一身成長,所以每當姑姑們、年紀稍長同事總叮嚀我孝順,說生育之恩何其偉大,我納悶;孩子來到世上是沒有權利選擇父母,孕育一個生命,是否代表擁有支配他們人生的權利?我不相信血濃於水,血濃於水理論對我是膚淺,他低估人相處間珍重互愛的重要性,我只相信恩情與尊重。

美麗的建築物其實都美得像是一場謊言。 美麗的建物完成後他們不被記得,但是我記得,我們必須要記得,因為曾經有那麼一個躺臥在地上的, 是我為久未謀面的父親,而他們也可能、曾經可能,身為誰的父親。——< 不存在的父親>

當她接到離家十多年的父親死訊,被要求前去指認死者時,她就像報導一則工地意外,沒有怨恨,沒有多餘和解大戲碼,她將對父親的影像化為對每個勞動者的關懷。撇開父親、不負責、賭徒身分,他也只是一個人,在城市裡為溫飽而掙扎,做著危險和沒有保障的工作,蓋著一棟棟終身都買不起的美麗房子。

味覺混雜著記憶, 喚醒的不是對於某個地域特別的料理口味,而是崁入了生長於那個時代裡的人群, 最貼近生活的想像。——〈包裹之城〉

傷痛來自於愛,創傷大小取決在你有多在乎這段關係,自然就會有多痛。《卸殼》有令人痛惜的創傷,也有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愛。她回想起成年工作後與母親的疏離,僅靠簡短line訊息和每個月的食物包裹。冷凍包裹在母女間傳遞著,內容物是母親無法言說的愛,包裹裡美味的十片雞腿排並非是母親手做,而是家裡樓下的便當店,母親買了便當吃著菜飯,不斷讚嘆著雞腿排美味,卻將雞腿排冷凍寄給遠方的女兒。

任憑生活不如意,她的母親盡力將最美好部分留給她,家庭環境雖差,卻一直支持她的夢想。她的母親術後拼命復健,一心想賺更多的錢,對教會的朋友說起要快好起來,要一直幫女兒洗衣拖地,這樣的母親不難理解她最後的選擇,她定不忍心拖累子女。

過去我所做的事情彷彿都是為了這一刻在準備著,我覺得自己其實非常幸運能擁有這樣一段時光 。

輯二 壞、空敘述出國進修前得知母親因腦部惡性腫瘤住院。或許在《壹週刊》訪談許多社會黑暗面的工作經驗,反讓她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而某方面她確實也是)。她很快下了決定,搭上前往異地的班機,將原本找好的租處退掉,決定重新與母親一起生活,準備好錄音筆 ,計畫訪問大綱,與母親談起很早就已經離開的父親和母親獨自扶養女兒長大的故事。

無論如何逃避苦澀的人生,困擾的關係,在死亡和疾病面前,終究要面對。

多年在醫院工作經驗,死亡和病痛會將疏離關係裡的人們拉回坐下,一同面臨課題。她在<我不是台北女生>陳述離家十年後,母女試圖修復關係,然而多年的缺口豈是在有限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原生家庭創傷,孩子有傷,母親自然也有,要坦然檢視彼此傷口如此困難,她的母親甚至說出「你回台北好不好,我無法跟你一起生活 。」

儘管如此,母女的愛是無庸置疑,只是在時間、病痛、命運下,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不得已,往往我們還來不及學會愛之前,某些人就消逝了,她的母親最後留下「我還是很愛你」紙條,選擇燒炭自殺。

我是打從心底佩服她的母親,雖然她與常人無異,痛苦時難免情緒失控,脆弱時的選擇自殺,但又堅忍讓人心疼;她是個女強人,獨自養育女兒,為其遮風避雨,孩子成年後反試圖將女兒往外推,支持孩子想要的人生。

這不是讀來讓人快樂的散文,卻真誠讓人心痛。

班傑明,我們注定要失去所愛的人否則怎麼會知道他們對我們有多麼重要----史考特費茲傑羅

有被記錄下來的,才算是真正發生過 -------朱迪斯夏朗斯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毛小姐-avatar-img
2021/03/14
光看心得就覺得好心痛...
avatar-img
瑪西的沙龍
74會員
185內容數
散文、小說、遊記、閱讀省思、時論
瑪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08
一聲聲老師,代表的是對學者的景仰尊重,對學術知識的追求,可早在《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之前,就久聞崇高的學府裡充斥威權教育與奴役制。該是訓練批判性思考和養成獨力思辨能力的高等學府,服從反而變成求學的根本,霸凌研究生、勞役時有所聞,多數研究生因文憑在他人手上,淪為魚肉,敢怒
Thumbnail
2022/10/08
一聲聲老師,代表的是對學者的景仰尊重,對學術知識的追求,可早在《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之前,就久聞崇高的學府裡充斥威權教育與奴役制。該是訓練批判性思考和養成獨力思辨能力的高等學府,服從反而變成求學的根本,霸凌研究生、勞役時有所聞,多數研究生因文憑在他人手上,淪為魚肉,敢怒
Thumbnail
2022/09/26
之所以說《戲弄》像一首輕音樂,是個人觀察目前散文多以抒情類為大宗,不乏機巧用字、靈思活躍之作,除對生活觀察細膩、觀點獨特外,文筆亦極為吃重,對於我這般門外漢,文字精巧絢爛確實迷人,但推砌痕跡過於明顯,有時讀來不免吃力,另一方面,情感拿捏有度,有些散文過於沉重、沉悶,易流於濫情,若是作者真切生活體驗也
Thumbnail
2022/09/26
之所以說《戲弄》像一首輕音樂,是個人觀察目前散文多以抒情類為大宗,不乏機巧用字、靈思活躍之作,除對生活觀察細膩、觀點獨特外,文筆亦極為吃重,對於我這般門外漢,文字精巧絢爛確實迷人,但推砌痕跡過於明顯,有時讀來不免吃力,另一方面,情感拿捏有度,有些散文過於沉重、沉悶,易流於濫情,若是作者真切生活體驗也
Thumbnail
2022/02/20
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是20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李維菁、伊格言最喜愛的小說家之一,因善寫短篇著稱,故又有加拿大的契柯夫之稱。孟若作品多以女性視角出發,《妳以為妳是誰?》(Who Do You Think You Are?)也不例外,同時也可視為由短篇集結而成的長篇小說
Thumbnail
2022/02/20
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是20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李維菁、伊格言最喜愛的小說家之一,因善寫短篇著稱,故又有加拿大的契柯夫之稱。孟若作品多以女性視角出發,《妳以為妳是誰?》(Who Do You Think You Are?)也不例外,同時也可視為由短篇集結而成的長篇小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原載於2014年出版之《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推薦序,作者為楊翠老師 這是一個渴光靈魂的自白,也是痛與愛的第一手見證。關於一對母女,如何面對孤獨、創傷與疾病,如何跋涉苦難,走渡險惡,尋求自我療癒與救贖。
Thumbnail
我想,如今他的死亡方式, 又未嘗不是另一個 帶領我與其他餘下的家人, 又或者是正在讀這本書的人, 前往另一個生命學習路程的老師?
Thumbnail
我想,如今他的死亡方式, 又未嘗不是另一個 帶領我與其他餘下的家人, 又或者是正在讀這本書的人, 前往另一個生命學習路程的老師?
Thumbnail
第二章 那年,妳原本以為可以驕傲的為自己小小聲地吶喊著『我是全班唯三考上二專的,而且是全台前三志願的二專。』卻因為父母長久以來的感情問題,這下子,打破了妳所有的夢想。 「家醜不可外揚」是母親對於家務事一概的態度,也因為這態度,妳更不捨她獨自一人面對這樣的狀況。 她是誰?妳的心頭一震!
Thumbnail
第二章 那年,妳原本以為可以驕傲的為自己小小聲地吶喊著『我是全班唯三考上二專的,而且是全台前三志願的二專。』卻因為父母長久以來的感情問題,這下子,打破了妳所有的夢想。 「家醜不可外揚」是母親對於家務事一概的態度,也因為這態度,妳更不捨她獨自一人面對這樣的狀況。 她是誰?妳的心頭一震!
Thumbnail
於是她選擇遺忘。 這一切,好像真的已經無所謂了。 在閉上雙眼的那一刻,也將自己的心門緊閉。 她終於明白了,自己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這片深海。 落下的淚水,流進這沒有盡頭的藍色之中,寂靜無聲。  
Thumbnail
於是她選擇遺忘。 這一切,好像真的已經無所謂了。 在閉上雙眼的那一刻,也將自己的心門緊閉。 她終於明白了,自己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這片深海。 落下的淚水,流進這沒有盡頭的藍色之中,寂靜無聲。  
Thumbnail
 「敬啟者,世界太大,我無路可去」一如書中所言,道盡她人生寫照。 二〇一二年她十多年未見的父親因一場工安意外過世, 二〇一九年一月她開啟家門時,發現母親燒炭自殺冰冷遺體,一句「我還是很愛你」是追討不回的親情,從那刻起與她有血緣關係的僅剩她自己;世界何其大,卻何其孤寂。 名人的成功總是那樣遙遠,但只
Thumbnail
 「敬啟者,世界太大,我無路可去」一如書中所言,道盡她人生寫照。 二〇一二年她十多年未見的父親因一場工安意外過世, 二〇一九年一月她開啟家門時,發現母親燒炭自殺冰冷遺體,一句「我還是很愛你」是追討不回的親情,從那刻起與她有血緣關係的僅剩她自己;世界何其大,卻何其孤寂。 名人的成功總是那樣遙遠,但只
Thumbnail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是有血緣關係卻不再聯絡的家人。 我和母親就是這樣的關係。
Thumbnail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是有血緣關係卻不再聯絡的家人。 我和母親就是這樣的關係。
Thumbnail
當我們提到悲劇,裡頭暗自的設定是,那必是第三人稱的觀察,唯有拉開距離無涉己身、關注隔岸屋瓦然著烈火時,我們才能安穩地發出這兩字音節,「那真是一場悲劇」。實際陷於苦厄當下,人僅僅能追求穩定,穩定承接這顆沉甸重石而不被輾碎,僅此而已。
Thumbnail
當我們提到悲劇,裡頭暗自的設定是,那必是第三人稱的觀察,唯有拉開距離無涉己身、關注隔岸屋瓦然著烈火時,我們才能安穩地發出這兩字音節,「那真是一場悲劇」。實際陷於苦厄當下,人僅僅能追求穩定,穩定承接這顆沉甸重石而不被輾碎,僅此而已。
Thumbnail
我是在我的這個年齡層(1992年生)少見的眷村第三代,自小住在用廉價建材搭建的臨時性眷村中,只是很可惜,並不是如大家想像中的外省家庭典型。
Thumbnail
我是在我的這個年齡層(1992年生)少見的眷村第三代,自小住在用廉價建材搭建的臨時性眷村中,只是很可惜,並不是如大家想像中的外省家庭典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