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23.村長不聊:小說家,世界上最孤獨的生物
付費限定

23.村長不聊:小說家,世界上最孤獨的生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小說家面對的世界大概就是這樣。不管寫到什麼程度,只要沒得獎、沒出名,0就是0,一輩子只能面對孤獨、茫然、絕望、悲憤。然後因為某個原因背負著這些情緒繼續寫下去,直到成功或死心為止。
raw-image

開頭廢言

就如前一篇一樣,這次的村長不聊我依舊會從大家在討論區拋出的問題挑出幾個問題,以文章的形式做較為完整的心得分享;雖然這些內容大多數會鎖Premium/專題付費會員,但大家還是能從討論區讀到提問以及我的回應。說不定這些意見都能幫上你的忙。

【閒聊】寫作這條路,你碰過什麼樣的困難?熱烈討論中!歡迎大家來分享你的寫作難題~

然後同樣的,如果你已經是Premium會員,並且單純只是想讀村長不聊的內容、對討論區的限定私人內容沒有興趣,你可以不用特別訂閱【菜鳥談】;如果你想訂閱,我在上個月已經將【菜鳥談】的訂閱費用改為30元,真的有興趣再訂閱。30元也是錢💲,一年就是360👌🖐️豆花可以吃12碗🖐️✌️,大家可以自行斟酌。

最後,我在上週五於討論區舉辦了非官方創作活動徵文。在舉辦以前,其實就有想過獨立舉辦首先會碰上的難題,就是話題性不容易拉起來,再加上首次主題為「戰爭與我」,是希望大家藉由思考戰爭,來寫出大家對戰爭的想像,要勾起參與興致可能沒那麼容易。不過,我還是期待各位能來響應首次於討論區舉辦的創作活動~

關於舉辦活動的契機與目的


然後同時感謝子穎成為首個熱情響應的創作者。為表謝意我決定把你的文章掛在這裡😉


小說家,世界上最孤獨的生物

在這次「寫作這條路,你碰過什麼樣的困難?」的回饋中,

我收到了約三則是有關小說創作者面臨的困境。在回覆這些問題時我偶然想起:我好像很久沒有從小說家的角度,去探討作品經營、寫作成長以及心態調適的問題了?

只是稍微思考一下後,我就發現其實連我自己都沒有一個很合適的答案。因此當初在回答這些讀者的疑問時,我採用了比較保守的回應,盡可能避免給予不必要的期待或錯誤的誤導。

事後自己又反覆思索了這些問題,我得出的感觸是:

啊,小說家,果然是世界上最孤獨的生物呢!

成長與挫折的交錯之路

最近我一直在寫一部大約放置了兩年的小說《荒魂歸塵》。這部小說曾經在方格子連載過,你到我的小說專題「奧革蘭」稍微找一下還是能看到。雖然已經沒更新了,但其實我仍有在持續撰寫故事內容,故事樣貌正逐漸茁壯起來。算一算光是這一週就寫了一萬多字,可以說是越寫越順了。

《荒魂歸塵》是一部實際寫下去後,才發現故事規模比我想得還要誇張的作品。雖然我不是第一次遇上這種狀況,但我還是有些錯愕,以及,興奮──畢竟從愛上奇幻以來,一直都夢想著總有一天能夠創造出理想的奇幻世界。

發現自己已經踏足在瀰漫奇幻空氣的大地上,沒有比這更值得興奮的事情了。

不過在創作之餘,它也讓我想起六、七年前剛開始寫小說的自己:迷惘、茫然、埋怨、絕望……大多時候,以前的我幾乎無法像現在一樣自在的創作小說、建構宏觀的奇幻宇宙,任意運用、沉浸奇幻世界帶來的美好體驗;也正因為能力不足,當時的我對於自己的無能無力感到很沮喪。儘管我自己很明白,小說就是要練,不練就永遠寫不好,可是無法好好駕馭素材和文字的挫折感,實在很難讓人堅持下去。

「先寫再說」是我常常提及的概念,也是練習寫作的基本功。當我告訴大家必須先寫出文章,之後什麼都好談時,我面向的往往都是偏好生活文字、影評或書評、時事評論又或者是題材特別的寫作者。這類寫作者的共同特徵,在於他們能用一篇文章的篇幅,精準掌握文字風格、題材方向、敘述技巧以及佈局邏輯。一般寫作者,按理來說只需要持之以恆寫作三到六個月,就能磨練寫出「好文章」的能力。

小說家當然也適用這套理論,可是實際執行起來卻沒有這麼簡單。

小說與論述式、紀錄式文章(以下都稱一般文類)有著顯著的結構差異。不論是生活文字、書評還是時事評論,一般文類往往在兩千字左右的篇幅就能讀到文字的起、承、轉、合──從作者拋出話題、細部討論與轉換角度來勾引思考,到最終的結論收尾,一般文類能夠一氣呵成,讓讀者馬上得到想要的東西。

然而小說卻不是這麼運作的。

小說是敘事結構散佈更廣泛的文體。小說會注重於人物的塑造(立體化)、場景的建置(強化情境)、轉折事件的鋪陳(製造故事起伏)、世界觀(貫穿故事主軸的基底、實現故事說服力)等等……這些要素,並不是僅用一、兩千字就能輕鬆處理的。

小說創作者得依賴更細膩複雜且合理的描述來將它們一一導出,有時甚至得拉寬故事架構、穿插大量內容並在適當的時機填補資訊,才能讓它顯得完整又合理,符合故事情境與作者意圖──正因為如此,小說的「結果」通常沒那麼容易獲得。我們必須隨著故事人物的歷險與成長,一步一步揭發小說的全貌,直到旅途迎來終點,從而體悟出故事的意涵。

小說的佈局模式是一般文類所無法比擬的。要駕馭這等規模的文字形式,也得付出相應龐大的學習努力。也因此,小說家必須花費比一般文類還要多數倍的心力與時間成本,來學習掌控主題、運用文字、流暢述說故事的能力,而這還只是基礎技能──當我們更進一步追求所謂的「風格」、「特色」以及「足以商業出版的成熟故事」,小說家要面臨的挑戰才剛開始。

一般文類的文字寫作者的成長時程大約只需要三到六個月。然而小說家卻是以「年」為單位來計算的。光是待在新手村的時間就足夠耗費身心了。先有再說?道理我都懂,但你要不要跳下來看看小說家面對的是什麼?你走的是石礫路,我走的是佈滿荊棘岩漿沼澤刀片還三不五時有湯瑪士小火車衝出來撞人的地獄之路。

我們都是光著腳丫在走,我們應該沒啥不同吧?

屁啦!


邁向孤獨之路:回饋與環境帶來的寂寞感

另外就像我剛才提到的,一般文類的文章只需要一、兩千字,就能交代完作者的觀點與帶出題目主軸,給予讀者完美的結論;可是小說卻得耗費數萬字的文字,才能好好把故事說完,而這還只是理想的狀態下──當作者的故事意圖越深遠,小說的篇幅也就越龐大。這意味著讀者得花上不少閱讀時間,才能融入到小說情境裡。相較之下,一般文類的文章負擔輕微多了。

或許你會問:

「可是一般文章的讀者,跟偏好小說的讀者不一樣啊?」

是的,你說得沒錯。如果我們今天是在「小說平台」比如CxC、鏡文學、POPO這類面向文學創作的環境,那麼上面提及的反而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當我們把情境搬到像方格子這種綜合性質的寫作平台,小說的弱勢就非常明顯。平台本身的閱讀環境與讀者的閱讀偏好,是讓小說家難以在方格子這樣的平台被看見的其中一項原因。

上述所指的是環境因素。基本上我們可以考慮在小說平台多角經營,或許就能解決問題了。然而,經營是一回事,是否換個環境就能馬上被肯定,就又是一回事。現實來說,不是選對了環境、把故事寫好,就一定會被肯定、受到讀者青睞。就算你現在立刻跑去CxC或Penana,你的小說也不可能一夕爆紅,躍升知名小說家之類的。如何擦亮小說招牌的考驗,才剛要開始。

小說是最難收穫回饋的文類。就如前所言,小說篇幅大,格局廣,在讀者探明作者的意圖以前,他們都很難即時給予評價。甚至多數讀者更傾向「等到完結了再來讀」,更是強化了創作過程中的孤寂感。

反觀在方格子撰寫一般文類的寫作者們,只需維持六個月的寫作練習就能走出新手村;並且在找對經營方向(主題掌握、社群經營、發文頻率)後,他們通常能夠收穫更多肯定與支持。

用不太精確且缺乏數據但我就是要這樣講的說法:

如果說一般文類的進步與回收回饋的成長曲線是正比穩定上升,那麼小說的曲線則是一條平行線──我是說,一直沉在海底的平行線。什麼時候能上升都不知道,可能連蛤蜊都跳得比你還高。

說到這裡你可能馬上就會發現,很多寫作觀點與經營建議其實套在小說家身上都很不適用。就像「長尾效應」──這是我最討厭的理論,因為絕對不可能發生在小說上。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就算是我認為篇幅較短、容易閱讀的極短篇小說,也從未隨著時間拉長提升閱覽量、增加讀者。因為搜尋引擎、平台的瀏覽機制對小說通常是不友善的──或者應該說,小說這樣的文體本就不適合配合一般文類的機制來走。因此即使掛上如創作、文學、小說等關鍵字,它也未必能提高能見度。

小說家若是真想提高作品的能見度,除了頻繁的社群宣傳,再來就是持續更新以讓自己的作品盡可能維持在熱度上(儘管大多時候是曇花一現)然而這麼做就真的能吸引讀者嗎?不好意思,不要天真!讀者不會因為你今天突然寫出了特別精彩的一個章節,就決定把你的作品從頭到尾都讀過一遍,更遑論一讀就愛上、成為忠實的鐵粉──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不要放太大的期待。

至於回頭講到社群宣傳嘛……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經營下去你就明白,光只是貼作品還不夠,你可能要搞懂演算法是怎麼跑、製作醒目的圖文與撰寫文案、理解SEO的運作機制、跟其它作者讀者社交……如果為了搞社群反而占用掉太多寫作時間,那反而本末倒置,讓一切都變成一場空。

另外,臺灣的文學資源分配、市場取向、出版社的出書意向與愈發萎靡的書市,都是小說家所要面臨的難題。就算你解決上面列舉的諸多麻煩,後續還有很多阻礙待解。

然後你得獨自面對。


總而言之,小說家面對的世界大概就是這樣。不管寫到什麼程度,只要沒得獎、沒出名,0就是0,一輩子只能面對孤獨、茫然、絕望、悲憤。然後因為某個原因背負著這些情緒繼續寫下去,直到成功或死心為止。

我確實沒辦法代表所有小說家表達心聲。只是碰上同為小說家的創作者來提問時,還是讓我忍不住想了很多,也花費不少時間斟酌自己的意見;而我的結論是我自己也給不了好的建議。

但不管怎麼說,我也不可能就叫各位小說家們「別寫了」。

作為世界上最孤獨的生物,各位小說家們,💪🥴👍


本期討論區回饋與感想

接下來的內容會是我與訂閱者(Premium也可觀看)的私密內容。





大家好,我是Moonrogu,是一位奇幻小說家,同時也是在方格子深耕數年的文字創作者。你可以透過追蹤,即時掌握並閱讀到我的小說創作、文字觀點,以及我在這幾年以來累積的創作心得。希望能讓大家收穫滿滿,也期待你們加入我的社群,與我互動。

追蹤社群:FB粉專噗浪PlurkIG

方格子社群「討論區」熱鬧開張!歡迎加入我的討論區,跟我一起發廢文、聊聊天:Moonrogu的討論區連結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並成為Premium會員閱讀我的Premium限定內容。同時也誠摯邀請你,如果你認同我的創作價值,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328 字、7 則留言,僅發佈於菜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4.5K會員
2.0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的其他內容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
現在請跟著我想像一下,稿紙是一張地圖,筆(好啦或者鍵盤手機)是你的油燈(好啦手電筒好不好)。 而你,是個冒險者,身處在這片地圖中心,周遭全是黑暗迷霧──你,要怎麼揮開迷霧的糾纏,開啟視野呢?
這是一篇提醒人類思考能力仍是我們在未來生存必備能力,即便AI當道也是如此的文章。相反的,越是依賴AI,並因為有了AI就放棄思考,其實形同於自主性退化。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
現在請跟著我想像一下,稿紙是一張地圖,筆(好啦或者鍵盤手機)是你的油燈(好啦手電筒好不好)。 而你,是個冒險者,身處在這片地圖中心,周遭全是黑暗迷霧──你,要怎麼揮開迷霧的糾纏,開啟視野呢?
這是一篇提醒人類思考能力仍是我們在未來生存必備能力,即便AI當道也是如此的文章。相反的,越是依賴AI,並因為有了AI就放棄思考,其實形同於自主性退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