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律師-2|老師可以叫我的孩子罰站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日前媒體報導台北市松山高中學生,因未依學校規定填寫外食單,而被校方處罰在校門口舉牌,被學權團體批評猶如古代的洗門風,教育部對此做出校方不當管教,將督導改善。
其實近年許多親職專家都建議用鼓勵的正向管教,來取代體罰、怒罵、威脅或羞辱等管教方式,以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但實務上家長對於管教、體罰卻很難分辨界線,甚至對學校或導師的管教的方式產生認知差距,造成許多校安問題。
依照教育部所公布的「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何謂「管教」、「處罰」、「體罰」這些專有名詞,在第4點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一、所謂「管教」,指教師依照第10點之目的,對學生須強化或導正之行為,所實施之各種有利或不利之集體或個別處置。
二、所謂「處罰」,指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為減少學生不當或違規行為,對學生所實施之各種不利處置。處罰的態樣可以分為:(1)合法妥當的處置;(2)違法或不當之處置。其中違法之處罰:包括體罰、誹謗、公然侮辱、恐嚇及身心虐待等。
三、所謂「體罰」,指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親自或責令學生自己或第三者對學生身體施加強制力,或責令學生身體採取特定動作,使學生身體客觀上受到痛苦或身心上受到侵害之行為。
處罰的定義及態樣
曾擔任國中及國小家長會會長,並具有親師溝通豐富經驗的楊律師表示,依照前開注意事項規定,對「適當正向管教措施」、「違法處罰措施」其實都有例示的規定,舉例來說:打手心、交互蹲跳、蛙跳等處罰,都是屬於違法的處罰。
校園中常容易發生爭議的是,某項處罰措施並未嚴重到「違法處罰」的程度,但究竟構成「體罰」或僅構成「不當處罰」,此時就要從行為動機及目的、過程中是否採取平等原則、比例原則,並審酌個別學生的不同情狀來認定。
那麼老師究竟能否叫孩子罰站呢?依照「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22點第1項第13點規定,一般的管教措施老師得採取要求站立反省,但限制每次不得超過一堂課,每日累計不得超過兩小時;若教師處罰學生罰站的時間每次超過一堂課,或每日「累計」超過兩小時, 就屬於違法處罰的體罰。
楊律師以過來人經驗分享,老師與家長對於孩子的管教措施尺度,關鍵在於:親師間對此項措施的目的,是否有「共同認知」及「互相信任」,惟有維持親師生間互信且良善的溝通,才能為孩子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

文章提供:楊欽傑(J&F 冠律國際法律事務所)
  • 預約諮詢:請私訊粉專
  • 業務合作:Jnfmarcom@gmail.com
J&F 冠律國際法律事務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12內容數
台灣要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遺產繼承、財富傳承將是重要課題。因為人生最後一哩路不是只有安養天年,如何辦好身後事,而是要提早規劃遺產,納入財務規劃的思維,消極一點是,不要讓遺產變成子孫爭吵的媒介,積極的想法是找到合法的節稅方式,讓辛苦一輩子的資產得到最佳的延續及保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雋凡Joy&F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客戶詢問遺產繼承,「原本以為很簡單,後來打了電話詢問才發現是鬼打牆的開始」,客戶甚至已經考慮辦理分割遺產,以凍結一部分遺產換得剩下財產的自由。
近日泰山(1218 )公司派股東與龍邦(2514)公司間關於泰山公司經營權之戰,吵得沸沸揚揚,龍邦公司為保全泰山公司的資產,決定向法院提出「定暫時狀態假處分」,這是很多律政劇裡的商業攻防戰策略。
自2023年1月1起,18歲能做的事變多囉!包括可以去銀行開戶、申請信用卡、買手機、網購、自己租房子,還可養寵物登記為飼主,這代表了18歲的你,擁有完全行為能力,也完全為自己負責任。
「因為我數學不好,所以想讀法律系,但就算順利考上大學法律系,畢業若沒考上律師或法官,是不是就成了典型的廢柴?」 其實沒有考上法律或法官,不代表所有努力都白費,因為法律課程提供許多生活上的邏輯訓。
客戶詢問遺產繼承,「原本以為很簡單,後來打了電話詢問才發現是鬼打牆的開始」,客戶甚至已經考慮辦理分割遺產,以凍結一部分遺產換得剩下財產的自由。
近日泰山(1218 )公司派股東與龍邦(2514)公司間關於泰山公司經營權之戰,吵得沸沸揚揚,龍邦公司為保全泰山公司的資產,決定向法院提出「定暫時狀態假處分」,這是很多律政劇裡的商業攻防戰策略。
自2023年1月1起,18歲能做的事變多囉!包括可以去銀行開戶、申請信用卡、買手機、網購、自己租房子,還可養寵物登記為飼主,這代表了18歲的你,擁有完全行為能力,也完全為自己負責任。
「因為我數學不好,所以想讀法律系,但就算順利考上大學法律系,畢業若沒考上律師或法官,是不是就成了典型的廢柴?」 其實沒有考上法律或法官,不代表所有努力都白費,因為法律課程提供許多生活上的邏輯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獎懲制度一直都是雙面刃,當我們採用此方法不外乎希望孩子能「主動」去做他本應該做之事。   問題是,既然是「應該做的事」何必有賞有罰?   到底我們是希望孩子「他律」還是「自律」呢?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昨天看到新聞 "教育部昨天公布「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獎懲準則」,規範全國國中小學校一致性的獎懲及管教基本原則及相關程序。" 感覺似乎終於正視了家長的責任嗎? 民間團體和27頁條文,似乎還是偏重兒少人權的保障,教師們只能自求多福吧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獎懲制度一直都是雙面刃,當我們採用此方法不外乎希望孩子能「主動」去做他本應該做之事。   問題是,既然是「應該做的事」何必有賞有罰?   到底我們是希望孩子「他律」還是「自律」呢?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昨天看到新聞 "教育部昨天公布「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獎懲準則」,規範全國國中小學校一致性的獎懲及管教基本原則及相關程序。" 感覺似乎終於正視了家長的責任嗎? 民間團體和27頁條文,似乎還是偏重兒少人權的保障,教師們只能自求多福吧
一直以來我覺得學校是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接觸到的小社會,還有適應社會的環境,這個小社會裡面有老師還有學校的總總行政人員跟教學人員去規範學生的行為。 看到一名高中代課老師被特教學生毆打的新聞 詳見→老師被高中生狂毆! 台灣自民國一○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原來的九年國教延長至十二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