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律師-4|以自保當理由,學生上課偷錄影是違法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校園裡也會發生許多法律問題

校園裡也會發生許多法律問題

日前在校園發生家長要求孩子在老師上課期間偷錄音及錄影,事件發生後,已驚動學校及家長會介入。家長用「這是基於保護孩子」為理由,在未告知的情況下,持續錄音錄影數個月,而當授課老師發現被自己被錄影時,內心感到十分不被尊重之外,說不生氣是自欺欺人;還有位班導還因「不被家長信任」而挫折,造成親師關係瞬間降到冰點,影響班級經營氛圍。

學生究竟能否在未告知老師的情況下,在上課期間偷偷錄影呢?關於這一點,我想從兩方面探討:

第一、   對課程內容錄音或錄影:

我認為,授課教師的課程內容,屬於教師的著作權,錄影屬於著作權法的重製行為,「學生未經教師同意的錄影行為」,已構成侵害教師的著作權,違反著作權法第91條的規定。

第二、  對非課程內容錄音或錄影:

我認為,這一點法律上會涉及肖像權。因為肖像權屬於人格權的一種,未經他人同意擅自錄影,可能會涉及侵害被錄影之人的肖像權,除了有民事責任,也有刑事責任。

然而,實務上有很多家長會用「錄影是基於保護孩子」的立場,這一點在法律上雖有例外。但是,若主張為了自我保護,或訴訟上舉證之必要,而請孩子在課堂進行錄音及錄影的蒐證,必須建立在「有保護的必要性」以及「比例原則」的前提下,才可以主張免責。

每個校園發生的親師問題,必然已經存在許多前提,背景更是不盡相同,根本之道仍親 師間要維適當的溝通管道。

簡單總結,上課期間未經教師同意進行的長期間錄影,在沒有法律免責條款保護的必要性時,會有違法之虞,而有下列的法律責任:

(一)     重製行為違反著作權法;

(二)     侵害肖像權的民事責任;

(三)     妨害秘密的刑事責任。

作為一位長期關心校園事件的律師,期待建立校園良善的學習環境,我認為,好的校園學習環境,必須由親師生三方共同的努力,彼此缺一不可。除了親師生間應以互信、尊重的對待方式,而非猜忌與質疑;若親師生間發生意見歧異,建議以直接的對話和雙向溝通方式來取得共識,若以上課錄影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絕非解決的良方,此舉不但破壞彼此間的互信,更會造成進一步違法的問題。


【參考法條】

著作權法第3條第5項

重製:指以印刷、複印、錄音、錄影、攝影、筆錄或其他方法直接、間接、永久或暫時之重複製作。於劇本、音樂著作或其他類似著作演出或播送時予以錄音或錄影;或依建築設計圖或建築模型建造建築物者,亦屬之。

著作權法第91條: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七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民法第18條:人格權受侵害時,得請求法院除去其侵害;有受侵害之虞時,得請求防止之。

民法第105條: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刑法第 315-1條: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一、無故利用工具或設備窺視、竊聽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二、無故以錄音、照相、錄影或電磁紀錄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


文章提供:楊欽傑律師(J&F冠律國際法律事務所)

  • 預約諮詢:請私訊粉專
  • 業務合作:jnfmarcom@gmail.com
冠律國際法律事務所

冠律國際法律事務所




avatar-img
9會員
12內容數
台灣要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遺產繼承、財富傳承將是重要課題。因為人生最後一哩路不是只有安養天年,如何辦好身後事,而是要提早規劃遺產,納入財務規劃的思維,消極一點是,不要讓遺產變成子孫爭吵的媒介,積極的想法是找到合法的節稅方式,讓辛苦一輩子的資產得到最佳的延續及保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雋凡Joy&F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開學後進入學校,一位熱心志工跟我說個案例。 有個孩子的母親突然離世後,父親就把財產全數領走,留下2個未成年孩子跟外祖父母同住,祖孫四人只靠著微薄的國民年金度日,經濟頗為拮据。對於未成年的孩子,若父親不聞不問,法律可提供哪些基本的保障?他們有什麼方法可以自救?
近日報載總統參選人郭台銘的副手、女星賴佩霞被稱為「心靈導師」,引發輿論熱烈討論。社群媒體上更有知識性網紅出現,自稱為「心理諮詢師」,內容更令人眼花撩亂,甚至有些推出高價收費課程,部分內容更有影射心理治療及諮商功能。究竟你找的諮商心理師,是否合法呢?
客戶是一位單純的上班族,去年開著公司車不慎和機車騎士發生擦撞,幾個月之後,他急忙拿著刑事庭的法院傳票到事務所諮詢問道:「我已經跟對方和解,也付了錢,為什麼還會收到傳票?」我的第一個直覺,應該是客戶太大意,錯過許多大事化小的好時機。
開學不到一個月,好友的孩子發生疑似被霸凌的事件,他說,因為兒子身材矮小,加上有一雙招風耳,皮膚又黝黑,經常被同學取笑:「髒髒Man」。 起初只有1、2個孩子,他不以為意,後來連隔壁班同學也加入,甚至家政課沒人想跟他同一組,回家孩子情緒崩潰,直說不想去學校。家長碰到類似問題,究竟該怎麼辦?
其實近年許多親職專家都建議用鼓勵的正向管教,來取代體罰、怒罵、威脅或羞辱等管教方式,以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但實務上家長對於管教、體罰卻很難分辨界線,甚至對學校或導師的管教的方式產生認知差距,造成許多校園事件。
客戶詢問遺產繼承,「原本以為很簡單,後來打了電話詢問才發現是鬼打牆的開始」,客戶甚至已經考慮辦理分割遺產,以凍結一部分遺產換得剩下財產的自由。
開學後進入學校,一位熱心志工跟我說個案例。 有個孩子的母親突然離世後,父親就把財產全數領走,留下2個未成年孩子跟外祖父母同住,祖孫四人只靠著微薄的國民年金度日,經濟頗為拮据。對於未成年的孩子,若父親不聞不問,法律可提供哪些基本的保障?他們有什麼方法可以自救?
近日報載總統參選人郭台銘的副手、女星賴佩霞被稱為「心靈導師」,引發輿論熱烈討論。社群媒體上更有知識性網紅出現,自稱為「心理諮詢師」,內容更令人眼花撩亂,甚至有些推出高價收費課程,部分內容更有影射心理治療及諮商功能。究竟你找的諮商心理師,是否合法呢?
客戶是一位單純的上班族,去年開著公司車不慎和機車騎士發生擦撞,幾個月之後,他急忙拿著刑事庭的法院傳票到事務所諮詢問道:「我已經跟對方和解,也付了錢,為什麼還會收到傳票?」我的第一個直覺,應該是客戶太大意,錯過許多大事化小的好時機。
開學不到一個月,好友的孩子發生疑似被霸凌的事件,他說,因為兒子身材矮小,加上有一雙招風耳,皮膚又黝黑,經常被同學取笑:「髒髒Man」。 起初只有1、2個孩子,他不以為意,後來連隔壁班同學也加入,甚至家政課沒人想跟他同一組,回家孩子情緒崩潰,直說不想去學校。家長碰到類似問題,究竟該怎麼辦?
其實近年許多親職專家都建議用鼓勵的正向管教,來取代體罰、怒罵、威脅或羞辱等管教方式,以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但實務上家長對於管教、體罰卻很難分辨界線,甚至對學校或導師的管教的方式產生認知差距,造成許多校園事件。
客戶詢問遺產繼承,「原本以為很簡單,後來打了電話詢問才發現是鬼打牆的開始」,客戶甚至已經考慮辦理分割遺產,以凍結一部分遺產換得剩下財產的自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生對師長的某種尊敬與崇拜情愫、因為被師長關注而得到的某種滿足感、以及從學術或學業上的思想一致而來的某種緊密的相互認同,讓雙方在那個環境裡面真的產生了某種會被理解為戀愛的情感,並順理成章地發展出關係。同時,他也可能可以影響你的工作機會、評級和學業相關事宜。當你不樂意時,他有立即可以影響你的把柄。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律師,我的攝影作品,遭他人改作做成品牌logo,我可以要求他下架嗎? 身為文創作者,自己的作品遭到他人不當改作,例如將自己寫的小說,中間加上幾個章節、或是改變結局,甚至是將其中的幾個場景拍成影片,抑或是畫家創作的可愛小圖,遭他人改作加上背景圖或是文字,都是實務上常見侵害著作權人改作權之案例,構成侵
Thumbnail
才藝班老師伸狼爪!被害學生逾10名 孩童驚恐:怕老師來找我 現今社會不知是出了什麼病? 連老師都是敗類不如 之前有跟一個中壢合作商合作才藝課 素質也極差 小頭銳面 面相學在這現今社會真的要著墨一下 明哲保身 家長和孩子互動及時關心,並提醒孩子們捍衛身體自主權,身體私密處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校園性平調查制度是否應該優先於司法處理,並透過具體案例和相關法律條文分析,提出了相關問題和討論。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我為人處事的概念很簡單-不要做無謂的事情,因此針對調解時要不要錄音的回答,我也會以相同的概念進行判斷。首先,要釐清錄音的是否「可不可」再來則是「目的」與「效果」,透過理性判斷一件事情需要與否而非訴諸感性,尤其是處理爭議時更應如此。 一、偷錄音≠違法,滿足特定要件即可未經他人同意錄音 偷錄音的行為
Thumbnail
這一集的節目我們將帶你進入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那就是在課堂上是否能拍攝老師的簡報。現代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可以輕鬆地用手機拍下整個講課過程,並將內容分享到社交媒體上。但背後卻隱藏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老師的智慧財產權以及課堂內容的使用權。 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個議題,尤其是當一位學員問起老師是否能夠拍攝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生對師長的某種尊敬與崇拜情愫、因為被師長關注而得到的某種滿足感、以及從學術或學業上的思想一致而來的某種緊密的相互認同,讓雙方在那個環境裡面真的產生了某種會被理解為戀愛的情感,並順理成章地發展出關係。同時,他也可能可以影響你的工作機會、評級和學業相關事宜。當你不樂意時,他有立即可以影響你的把柄。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前陣子網路上瘋傳一段高中生與老師起衝突的影片,學校沒有告知代課老師班級與該學生的情況。 作為短期代課老師,為了避免上述的問題發生,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律師,我的攝影作品,遭他人改作做成品牌logo,我可以要求他下架嗎? 身為文創作者,自己的作品遭到他人不當改作,例如將自己寫的小說,中間加上幾個章節、或是改變結局,甚至是將其中的幾個場景拍成影片,抑或是畫家創作的可愛小圖,遭他人改作加上背景圖或是文字,都是實務上常見侵害著作權人改作權之案例,構成侵
Thumbnail
才藝班老師伸狼爪!被害學生逾10名 孩童驚恐:怕老師來找我 現今社會不知是出了什麼病? 連老師都是敗類不如 之前有跟一個中壢合作商合作才藝課 素質也極差 小頭銳面 面相學在這現今社會真的要著墨一下 明哲保身 家長和孩子互動及時關心,並提醒孩子們捍衛身體自主權,身體私密處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校園性平調查制度是否應該優先於司法處理,並透過具體案例和相關法律條文分析,提出了相關問題和討論。
課堂失控的影片在網路瘋傳,如果你也點開了,就不要再傳了,因為名字很清楚地被說出來,這樣很傷所有人的隱私。 就像志恆心理師前輩說的,如果我們需要的是輔導特殊需求的孩子,那那我們可以來想想,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我為人處事的概念很簡單-不要做無謂的事情,因此針對調解時要不要錄音的回答,我也會以相同的概念進行判斷。首先,要釐清錄音的是否「可不可」再來則是「目的」與「效果」,透過理性判斷一件事情需要與否而非訴諸感性,尤其是處理爭議時更應如此。 一、偷錄音≠違法,滿足特定要件即可未經他人同意錄音 偷錄音的行為
Thumbnail
這一集的節目我們將帶你進入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那就是在課堂上是否能拍攝老師的簡報。現代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可以輕鬆地用手機拍下整個講課過程,並將內容分享到社交媒體上。但背後卻隱藏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老師的智慧財產權以及課堂內容的使用權。 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個議題,尤其是當一位學員問起老師是否能夠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