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延聊電影|《回到首爾》|分開的天地,遠遠又不離不棄|院線電影

2023/02/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蒙古古詩以傳至南方的鳥鳴,描繪人們對「出生地」的懷想,這份僅存在於想像之中的「思鄉」之感,弗萊蒂在因緣際會下受到了啟發,飛往日本的班機因颱風被迫取消,於是,她跳上了下一班飛機,獨自前來出生地韓國,儘管她擁有「正統韓國人的五官」,卻說著一口流利的異國語言(法語),因著一曲老式韓文歌駐足,進而展開了這趟「尋根」之旅。
輕撫鎖骨上的傷疤,何時何地何故造成的外傷已不再重要,潛藏於內心無法被解答的缺口,才是最難被填補的。這或許解釋了女主角諸多叛逆無理的行為,源自那份無法接受身分的迷失,成為與自己韓文名字「妍喜」全然相反的形象,那個不再「平易近人與喜悅」的悲傷女子,被蓮蓬頭水沖刷也洗不掉的抑鬱,貼著天花板來排解等待的焦慮,在公共場所暴走叫囂也滅不了心中的怒火,她像是顆不定時炸彈卻負責販賣軍火飛彈的荒謬。因此,25歲時的兩週韓國之旅,在即將離開前,她選擇破壞掉所有的關係,走向了餐廳中央的空地,隨著旋律前後律動,好似要撥開一切的手勢,甘願成為任何人(Anybody)也不願接納自己,這一舞實實在在地打動了我,也是全片我最愛的橋段。
「識譜」作為貫通全片的意象,讀取人們交談間的暗號,進而重現這份感受。片中有著諸多「翻譯」的橋段,也可視作「識譜」的一環,「不要再聯絡我」的法文惡語,被亞洲韓語的詞彙所美化,讓生父多年來壓抑的懊悔有了一絲救贖的可能性,因此他才會不停傳簡訊給女兒,諷刺的是,他仍不願學習女兒送養國家的新語言,私自要求她學韓語,甚至要幫她找個韓國老公。如此保守的亞洲文化與相對開放的歐洲思想,形成了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直至七年之後,生父播放著手機裡自己彈奏的練習,52秒的琴聲裡寄託了如此複雜的情緒,無法得到原諒的哀傷、不再團員(回到群山)的遺憾,他只能親自攔下計程車送女兒離去,父親的旋律卻被女兒記在了心上,當她再次遊歷異鄉在鋼琴前彈上一曲,她理解了生父那時的感受,在詩意灰濛濛的光影之下,她獲得了「喜悅」(呼應了自己的韓文名)。
《回到首爾》,私心更愛《回首爾後》的港譯片名,忘不了海報上弗萊蒂的那一「回首」,呈現她抵達韓國「爾後」的生命變化,徘徊在「自我認同」的巷弄間,撿拾著「能夠返家」的歸屬感。喜歡導演對於色彩的運用,打在演員身上的光賦予一種特異的美感,又被牆壁滿版的色塊給襯托,七年後重返韓國的片段則像是進入另一風格的幻境,弗萊蒂畫上了女版007的妝感,如銀翼殺手坐在車內看著窗外招牌(韓國文化)掩蓋自身,她選擇不食肉不喝酒避開了倒酒的禮俗,彈指也能讓同行男友消失的離奇,當她孤身坐在「原鄉」的階梯上,依舊擺脫不了「異鄉」的疏離。也許這個「家」終究是到不了的了,亦如生母遞上無法收信的郵件信箱,她不再糾結於韓裔的血脈或是法國的國籍,「生日快樂」就足以歌頌她的降生,往後的路「只能向前無需後退」。
延伸聽歌: #孫盛希 《#分裂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5會員
281內容數
主要是個人文章放置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