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國內生產毛額,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個期間內,經濟活動所閃出的產品或勞務市場價值總額。這個數字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的健康狀況與發展水準。所以,當GDP數值越高,代表景氣越好、經濟活動越活躍。
景氣越好,經濟活動越活躍,跟人民所得有甚麼關係?我們先了解一下GDP的計算方式:
GDP=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淨出口
消費:國內民眾所有的消費金額總和
投資:國內的固定資產投資,包含住宅、機械與廠房等。
政府支出:政府的消費與支出的金額總和。
淨出口:國家的出口總額減掉進口總額,也就是貿易差額。
以上的計算方式可以看到,GDP計算的比較像是國內各種支出與消費的總額,當消費支出發生的越高,代表國家的生產力越強,經濟越好。但生產力強消費高,就能代表國民的所得也高嗎?
其實還有一個名稱叫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或叫GNI(Gross National Income),他會加計國民在海外的所得,包含利息等收入,但也會排除國內的外國人收入,這個數字比較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國民在國內外實際的生產力,而不像GDP代表的是一個國家裡的人(不管國籍)所產生的產值。
依據勞動部統計數字,台灣的GNI從民國75年的4,141美金,成長到111年的33,565美金,如果把他當作投資績效來看,36年後的總增長是711%,換算成年化年增率是5.98%,也就是台灣的GNI每年約會增加6%(但大家加薪並沒有每年有6%吧)。
有趣的是,若改計算GDP,111年的GDP是32,811美元,比GNI少754美元,意思是,加計國人在海外的收入後,在排除國內外國人的收入,台灣人的收入還增加了一點。
但GNI就真的代表了國人的所得水準嗎?我再查了一下台北市統計指標中的國民所得定義:
「國民所得毛額(GNI)係本國常住居民在國內及國外提供要素之生產結果;生產結果主要分配為受僱報酬、財產及企業所得,以所得者而言,即稱為國民所得(National Income, NI),惟固定資本消耗不能分配,因此國民所得毛額扣除固定資本消耗即為國民所得。」
這個定義解釋到,GNI涵蓋了企業的固定資本消耗,因固定資本消耗不能分配,所以從GNI裡扣掉這一項,才能算是國民所得(NI)。
那國民所得 NI(National Income)的意義又如何定義呢?有幾種算法:
國民所得 = 工資 + 租金 + 利息 + 利潤
國民所得 = GDP – 折舊 – 間接稅淨額
國民所得 = NDP – 間接稅淨額
GDP = 國民所得(工資 + 租金 + 利息 + 利潤)+ 折舊 + 間接稅淨額
廠商的廠房與器械折舊,不算入國民所得NI,但會算入GDP。所以,嚴格說起來,GDP並不能直接代表國民所得,但差別只在於不同算法的代表意涵不同,一個國家的生產力不直接等於國民的實際收入,其中還包含了分配的問題。
我們再回顧一下GDP的計算方式:
GDP=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出 + 淨出口
政府想要增加GDP,最快的方式是甚麼?鼓勵民眾消費,刺激企業投資,努力讓出口額高於進口額?
我看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增加政府支出,多蓋些大型建案,重鋪馬路與人行道,政府稅收不夠就新增特別預算。政府只需要一直增加支出,依據公式計算方法,就可以提高GDP了,但GDP提高就等於我們的所得提高、生活變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