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到山村時,信步漫遊,走著走著竟然走到前方網紅打卡點,因為極目看去,見到一堆人拿著自拍棒自言自語、或是擺著「蚊卿」的姿勢托塞、仰首遮額、低頭手揹後面一束花踢腳,整個排面就是自拍和油土伯。

我等了一會,心想沒機會拍了,這畫面拍了回家要p圖很久,累!改天有機會再來吧。但一轉身卻看到路邊的攤子,阿嬤熱情招呼著要我照顧她生意。

..

我一瞧,嘿!這是我喜歡的--「菜包」耶!

啊,這從小就吃到的客家美食,真的是愈來愈難吃到「好吃的」囉。

見我躊躇,阿嬤說服我,說她的菜包是她手工捏出來的,裡面有飽飽的日曬蘿蔔絲,說著說著竟然伸出一雙粗工的手給我瞧。

那蒼勁的手,想像得出來搓這「粄」時候的勁力,其實她不用給我看手,光是他說手工打粄、日曬蘿蔔絲這兩個元素,我就掏口袋了。

貪心的買了四個,一張紅色鈔,兩個艾草、兩個原味,走到對面樹蔭下迫不急待的吃起來。

沒讓我失望,先吃了原味,皮感Q嫩彈牙也黏牙,裡面的蘿蔔絲真的有著土味摻著陽光味道,鹹度適中;艾草的皮有微微甜味,和著鹹味蘿蔔絲吃起來,有種蜜餞的口感。

一口氣竟然吃了三個!

raw-image


...

那群設備極致的網紅終是離開了,不意外,這邊他們只是扮演過客,我拿出相機拍了的清淨的美景。

回身去和阿嬤道謝,他的菜包真是足堪給個讚!她又拉著我說了一些天南地北的,沒法,鄉下就是一個親切。

想離開時,又瞥見旁邊的客家粢粑(念「起」、「拔」,就是麻糬),這玩意一大糰,吃的時候要用筷子的巧勁分成一小糰,一糰一口,沾著花生粉或黃豆粉吃,甜滋滋。

阿嬤或是觀察敏銳看到我貪婪的眼神,竟然塞了一盒給我說:「這好吃!你一定要吃!」

我還真的想吃,想她手勁擣出的一定滑嫩,就這樣被半推半就,其實就是妥協了我的口腹之慾買了一盒。

回到車上,望著手上這兩袋,竟然有種奇妙的幸福感湧了上來。

莫名其妙!

#23030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簡印-avatar-img
2023/03/08
感覺這位老師也挺好拐的,兩包愛食換心---晴。
原來粢粑的讀音是「起」「拔」喔! 學到了!
李英華-avatar-img
2023/03/03
文字簡潔,描寫生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6會員
754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解鎖鵝茗荷 某孩週日回家送來一包,這啥?我問。 鵝頸藤壺,他說。 怎吃? 不知道,說完,又溜了。 那時晚餐已過,夜宵未央,放進冰箱去冷藏。 今天回家騰了出來,這下傷腦筋,我心底嘀咕,這怎吃啊? 拜網路所賜,上網一查,大概就像是炒蛤蜊一樣的作法。 還查到這玩意也叫鵝頸藤壺,是
Thumbnail
2025/04/29
#解鎖鵝茗荷 某孩週日回家送來一包,這啥?我問。 鵝頸藤壺,他說。 怎吃? 不知道,說完,又溜了。 那時晚餐已過,夜宵未央,放進冰箱去冷藏。 今天回家騰了出來,這下傷腦筋,我心底嘀咕,這怎吃啊? 拜網路所賜,上網一查,大概就像是炒蛤蜊一樣的作法。 還查到這玩意也叫鵝頸藤壺,是
Thumbnail
2025/04/17
一開門,某孩趨前接過我手上的包,笑著說,給你好東西。 擺在餐桌上兩個紙包,剝開一看,嘿,啥好貨?不就是你們年輕人最愛的牛肉堡堡不是?我說。 你吃掉吧,我不餓。我說,我對這種玩意一向沒啥興趣。 嘿,怎這樣啊你!我特別帶給你品嚐的,好吃的不能只有我吃到,他嘟嚷說。 這玩意咱吃過好幾家,不都一
Thumbnail
2025/04/17
一開門,某孩趨前接過我手上的包,笑著說,給你好東西。 擺在餐桌上兩個紙包,剝開一看,嘿,啥好貨?不就是你們年輕人最愛的牛肉堡堡不是?我說。 你吃掉吧,我不餓。我說,我對這種玩意一向沒啥興趣。 嘿,怎這樣啊你!我特別帶給你品嚐的,好吃的不能只有我吃到,他嘟嚷說。 這玩意咱吃過好幾家,不都一
Thumbnail
2025/03/03
有沒有一種旅遊就給它叫,裸遊? 不是不穿褲子光身子玩,而是啥也不帶就出發,啥也不買的就回來,圖的就是個過程、經驗和感動。 有這樣的念想是因為愈來愈煩悶這旅行總是出發前、旅行中、回家後都有挺多煩的地方。 出發前啊,要規劃去哪些地方,住哪家旅店、吃啥,走得就是一個凡事豫則立的訓示,有準備、有規
Thumbnail
2025/03/03
有沒有一種旅遊就給它叫,裸遊? 不是不穿褲子光身子玩,而是啥也不帶就出發,啥也不買的就回來,圖的就是個過程、經驗和感動。 有這樣的念想是因為愈來愈煩悶這旅行總是出發前、旅行中、回家後都有挺多煩的地方。 出發前啊,要規劃去哪些地方,住哪家旅店、吃啥,走得就是一個凡事豫則立的訓示,有準備、有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到白沙屯媽祖廟拜拜的時候,這一家不論是靠近廟的攤子或是往前走一點的店面人都好多,這一次趁著平日有去趕緊買來解個饞。 艾草粿的部分,外皮都可以聞得到淡淡的艾草清香 每個裡面包著滿滿的餡料 葷的跟素的裡面包著滿滿的蘿蔔絲還有其它四種配料,蘿蔔絲有一點點鹹味加上脆甜的感覺,光是單吃這個我就好喜歡,另外還有
Thumbnail
到白沙屯媽祖廟拜拜的時候,這一家不論是靠近廟的攤子或是往前走一點的店面人都好多,這一次趁著平日有去趕緊買來解個饞。 艾草粿的部分,外皮都可以聞得到淡淡的艾草清香 每個裡面包著滿滿的餡料 葷的跟素的裡面包著滿滿的蘿蔔絲還有其它四種配料,蘿蔔絲有一點點鹹味加上脆甜的感覺,光是單吃這個我就好喜歡,另外還有
Thumbnail
「市場」這個地方,我一直覺得是留存傳統美味的集中地,每當我想回味兒時記憶,就會往這裡走;這天我走進了百年歷史的第二市場,穿梭巷弄間想尋找美食,無意間看到一塊招牌寫著「客家嬤」,心中一想,會是我記憶中阿婆的味道嗎 ? 於是~ 我推開了店門
Thumbnail
「市場」這個地方,我一直覺得是留存傳統美味的集中地,每當我想回味兒時記憶,就會往這裡走;這天我走進了百年歷史的第二市場,穿梭巷弄間想尋找美食,無意間看到一塊招牌寫著「客家嬤」,心中一想,會是我記憶中阿婆的味道嗎 ? 於是~ 我推開了店門
Thumbnail
多年後再次回訪的台南食物,就讓我跟你們分享這次吃這個刈包的感覺吧!
Thumbnail
多年後再次回訪的台南食物,就讓我跟你們分享這次吃這個刈包的感覺吧!
Thumbnail
到山村時,信步漫遊,走著走著竟然走到前方網紅打卡點,因為極目看去,見到一堆人拿著自拍棒自言自語、或是擺著「蚊卿」的姿勢托塞、仰首遮額、低頭手揹後面一束花踢腳,整個排面就是自拍和油土伯。 我等了一會,心想沒機會拍了,這畫面拍了回家要p圖很久,累!改天有機會再來吧。但一轉身卻看到路邊的攤子,阿嬤熱情招呼
Thumbnail
到山村時,信步漫遊,走著走著竟然走到前方網紅打卡點,因為極目看去,見到一堆人拿著自拍棒自言自語、或是擺著「蚊卿」的姿勢托塞、仰首遮額、低頭手揹後面一束花踢腳,整個排面就是自拍和油土伯。 我等了一會,心想沒機會拍了,這畫面拍了回家要p圖很久,累!改天有機會再來吧。但一轉身卻看到路邊的攤子,阿嬤熱情招呼
Thumbnail
帶著轆轆饑腸來到了中午的用餐地點,這家餐廳還頗具復古風,很像早期的台灣農村建築。而來到北埔,自然是要嚐一嚐客家菜了。但不知為何,走進餐廳後,我突然有種不妙的預感,感覺這家店好像不會端出太好的菜色。但老師明明吩咐過旅行社,要讓團員們吃飽吃好(上回去新化,中餐的菜少得可憐),叫旅行社準備澎湃一點的,
Thumbnail
帶著轆轆饑腸來到了中午的用餐地點,這家餐廳還頗具復古風,很像早期的台灣農村建築。而來到北埔,自然是要嚐一嚐客家菜了。但不知為何,走進餐廳後,我突然有種不妙的預感,感覺這家店好像不會端出太好的菜色。但老師明明吩咐過旅行社,要讓團員們吃飽吃好(上回去新化,中餐的菜少得可憐),叫旅行社準備澎湃一點的,
Thumbnail
傳承在地特色與美味,從小攤子到店面一步一腳印,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屬於這塊土地的美好。保有古早特色,讓每個菜包都有著淡淡的柚葉香,嚴選食材手工新鮮製作,除了真材實料外,更有著對家人與這塊土地的愛 我們是第一次吃到這家,一開始以為只是一般的客家菜包,吃完之後發現跟之前吃過的真得很不一樣 半開放式的空間用
Thumbnail
傳承在地特色與美味,從小攤子到店面一步一腳印,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屬於這塊土地的美好。保有古早特色,讓每個菜包都有著淡淡的柚葉香,嚴選食材手工新鮮製作,除了真材實料外,更有著對家人與這塊土地的愛 我們是第一次吃到這家,一開始以為只是一般的客家菜包,吃完之後發現跟之前吃過的真得很不一樣 半開放式的空間用
Thumbnail
傳承在地特色與美味,從小攤子到店面一步一腳印,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屬於這塊土地的美好。保有古早特色,讓每個菜包都有著淡淡的柚葉香,嚴選食材手工新鮮製作,除了真材實料外,更有著對家人與這塊土地的愛 我們是第一次吃到這家,一開始以為只是一般的客家菜包,吃完之後發現跟之前吃過的真得很不一樣
Thumbnail
傳承在地特色與美味,從小攤子到店面一步一腳印,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屬於這塊土地的美好。保有古早特色,讓每個菜包都有著淡淡的柚葉香,嚴選食材手工新鮮製作,除了真材實料外,更有著對家人與這塊土地的愛 我們是第一次吃到這家,一開始以為只是一般的客家菜包,吃完之後發現跟之前吃過的真得很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