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可以讓行人加入斑馬線科技執法嗎?

2023/03/0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趟出門起碼會遇到好幾次車輛不禮讓斑馬線行人的經驗,每次出門返家,都有種「幸好無事生還」的疲累感
在網路看到一則被推爆的對話,大意是說,被外國朋友問到台灣人為何乖乖遵守口罩規定,卻不甩交通規則時,完全答不出來。
之前也有被外國媒體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我不騎機車也不開車,出門大抵就是走路跟大眾運輸工具,一趟出門起碼會遇到好幾次機車汽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的經驗,每次出門返家,都有那種「幸好無事生還」的疲累感,總要躺在床上一陣子,腦海上演幾輪人生跑馬燈,才有力氣爬起來。
台北市的狀況好一點,回到台南就很吃力,其他縣市應該也如此,我承認過馬路或無騎樓與行人專用道可走的恐慌狀態,已經成為人生陰影。
不管公部門如何修法,執法不能落實,那些罰則都沒辦法保護到行人。台灣科技這麼發達,不知道各縣市交通局可否研發、並開放行人申請一種別在胸前的小型錄影裝置,只要行人過斑馬線就啟動錄影裝置,一旦有違規不禮讓行人的車輛出現,錄影裝置錄下違規影片並記錄車號跟日期時間與定位,可透過藍芽裝置進入手機APP,並轉傳給交通局開立罰單。有罰款才會讓開車騎車的人願意遵守交通規則,否則如何證明車輛不禮讓行人?總不能造成傷亡事件才來開單吧,行人等於拿肉身去犧牲,真是太可憐了。
如果有這種行人一起加入監控的機制,我應該每趟出門都可以抓到違規車輛,每次在斑馬線被車子驚嚇逼退,真的會厭世,有時氣憤到很想隨身帶一個哨子或是會發光的指揮棒,不管斑馬線有沒有行人,不是都應該在轉彎的時候稍微減速嗎?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文字工作者,小說與雜文書寫者,網路重度使用者。台南出身,喜愛棒球與日本推理小說。不愛好萊塢電影和韓劇。曾獲幾項文學獎,寫小說是夢想,寫雜文是嘮叨,寫專欄是工作。最怕演講座談,也怕走在路上被認出來,是個早睡早起的「晨型人」。
中文的勉強,有被迫妥協的意思。日文的勉強,則是學習。 過生活既有勉強也有學習,總之就是在這裡紀錄一些無用的黑色幽默,偶有牢騷,或光明與溫暖。
留言0
查看全部
Irvin Chen
如果要發表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享受沈浸的閱讀體驗
徜徉在不受干擾的簡約介面,瀏覽數百萬篇原創內容。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