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餓》短評:做自己的矛盾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隱微的肥胖歧視、沒有盡頭的完美體態,是《大餓》要批判的主題;肥胖在當代已經逐漸被貼上病態的標籤,原因之一是醫療科學對身體益發細緻的掌握,藉由人口統計的數據製造出來的「正常」體重將離群值視作「不正常」;另一方面,單一的大眾審美也隨著所謂的「正常」體態而變得越來越極端。

然而,我想把背後的論述拿掉,其實也已經是老生常談了,胖女孩受盡歧視,最後搖身一變瘦身成為美女的電影公式已經老梗且歧視到沒人會再拍,《大餓》稍稍獨特的一點是不走這個童話路線,但更有趣的則是在結尾的曖昧與懸而未決,導演有意的不願給出清楚的答案(如他在一些訪問提到的),但這也暴露了採取「自我打造/做自己」二分法框架的極限。

首先,故事沒有設定女主角體重為何如此,一方面這可以避免落入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強調無論原因為何,體態無人可置喙,所以原因不重要,好像一個人會這麼胖完全是基因或生活方式的選擇,沒有對錯之分。

問題在於,這個體重的設定到底有沒有已經到病態或危險,還是這是合理的範圍?電影沒有講清楚,但我覺得這很重要,因為身體也是社會塑造的一環,不如說身體就是社會物質性的展現,一個人暴食或厭食,過度追求體態或毫無節制,那些心理因素其實是外在條件的體現(embodiment),那甚至不是什麼多複雜的心理機轉,而是例如過度勞動或休息時間太少,或壓力過大,導致嗜吃安慰食物加上代謝不好(開始上班的人常常容易胖,或因為應酬而有啤酒肚);更不用提市面上各種容易致胖的食物,消費市場給予的不健康選擇乍看也是「對自己好一點」,卻會有成癮、依賴的危險。(我覺得我好像健康霸權傳教者)(必須澄清的是我有疑慮的是超爆胖的群體,chubby之類的並不在討論範圍內)

可我覺得這正是需要好好釐清的部分,大家不能一方面看Moore罵麥當勞損害人的健康正義凜然一方面說別人的生活方式你管不著。「愛自己」是現代性自我打造的另一種變形,仍然是在自我培力,在建立某種自我認同,某種更好(壞)的自我。若肥胖是公共問題(如美國將肥胖視為一種大流行(pandemic)),若其中的無法節制的慾望是社會問題,若我們的身體和物質、政治,這些大於我們,但我們無法察覺的事物息息相關——那在講述一套關於自我的敘事時,只強調個人意志,要或不要,努力或不努力,那是不夠的。

《大餓》主角努力過,只是結果不明顯導致努力迅速中斷。然而我覺得《大餓》取巧的採取幾乎都是最爛的方法,催吐、節食、手術、加之以減肥中心,塑造的氛圍自然是最壓迫的,因為他給的是現代性最糟糕的一面,贏(瘦)者全拿;這樣的呈現使得女主角作為一種負片反映這現況的醜惡,本身卻不會遭到質疑(劇情設定上減肥中心給了劇本很多方便,把減肥搞得十惡不赦,但……),當然我想另一方面這也表達出主角其實從來沒有真正掌握過自己的身體,無論是變胖或是減肥,都不是他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

這個「不知道」使得批判主流必須過於尖銳(而有吐槽點),卻也使得自我認同的建立捉襟見肘:主角不認識,也不愛自己的身體,也就無法在劇情上拓展屬於主角的身體美學:胖女人的美、或食慾的美,故事更殘酷的在後段將他的味覺剝奪掉,將唯一的微型抵抗的線頭也一併拔掉,完全將認同交付予男主角的愛情線上。簡而言之,在探索「肥胖身體」的「世界觀」這一點上,電影僅稍稍觸及(一些煮菜的片段),但更大的心力是放在凸顯世界的惡意,與最後不知所措後的一點小希望。

這樣的解決之所以讓我不滿意的原因,是電影雖然點到了「無法改變世界,那就改變自己」這樣的有些虛無又積極的新自由主義下的無可奈何邏輯,但直到結尾,都還是困在這個無可奈何之中:在這個世界觀中,「世界」意味的是歧視,某種既定的價值觀,而「自己」,則是一副軀體,彷彿獨立於世;然而世界何止抽象的概念與視線,而「自己」又和世界許多一切有千絲萬縷的連結。

——電影其實夾藏了許多可以延伸,稍微更加複雜的細節,例如和幻想的完美形象打鬥時,完美形象說她不願努力是因為害怕瘦下來仍不被喜愛,這指出了現代性自我打造永無止盡的前進;而不努力的話反而可以弔詭的繼續保持憤世嫉俗的批判,譴責主流價值又想像自己的無限可能。「害怕不被喜愛」也點出主角尚不能確信自己要的是什麼,只能從反面的角度說「去她X更美好的自己」。

支線有點尷尬(我覺得扮裝癖跟肥胖不能類比)、結尾略嫌草率,但這可能是導演也在「打造自己」和「愛自己」的矛盾中不知如何解決,我認為牽涉身體的主題,尤其要討論這種跟現代性或新自由主義有關的題目,只聚焦個人好像就是會給一些心靈雞湯,或像這部不想給心靈雞湯,那就也只能不上不下;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劇情設定的二元對立太明顯,但其實這兩者也只是大結構下的一體兩面,所以只要是訴諸個人都很怪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seo的沙龍
9會員
20內容數
通靈人連結此世與彼岸,在陰陽兩界穿梭;影像薩滿一眼看電影,一眼看paper,希望在這視差中瞥見詮釋電影的不同可能。
Hase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4
空無一人房間中的機器人的無謂運動、大海上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城市中沒有人聽見的巨大聲響、日常情人間的沈默、記憶中的痛苦與榮耀、血管穿梭身體的聲響。一切都寓於其中,破敗而美麗。
Thumbnail
2023/03/14
空無一人房間中的機器人的無謂運動、大海上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城市中沒有人聽見的巨大聲響、日常情人間的沈默、記憶中的痛苦與榮耀、血管穿梭身體的聲響。一切都寓於其中,破敗而美麗。
Thumbnail
2023/03/11
雖然《怪胎》在前半部分確實有幾分Wes Anderson的味道——畢竟都說有強迫症了——整體而言卻剛好和這些電影狂放特異的偏鋒相反,《怪胎》的後半部分轉折進寫實,或是有些人說俗套,的愛情崩毀之路,電影主題也就從「逗趣的怪胎們的愛情故事」轉變為「當兩人世界觀開始錯位,愛情是如何一步步瓦解」。
Thumbnail
2023/03/11
雖然《怪胎》在前半部分確實有幾分Wes Anderson的味道——畢竟都說有強迫症了——整體而言卻剛好和這些電影狂放特異的偏鋒相反,《怪胎》的後半部分轉折進寫實,或是有些人說俗套,的愛情崩毀之路,電影主題也就從「逗趣的怪胎們的愛情故事」轉變為「當兩人世界觀開始錯位,愛情是如何一步步瓦解」。
Thumbnail
2023/03/06
「無法被解救是因為不想被解救,這是肯定的,因為所信者必得救,不是嗎?」(狂骨之夢)。
Thumbnail
2023/03/06
「無法被解救是因為不想被解救,這是肯定的,因為所信者必得救,不是嗎?」(狂骨之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恨我自己》打造出自成一派的特色,在這個倡導愛自己的時代,以極端的方式帶來讓人反感的成功,而對這部電影而言,越讓人反感也就是越成功。
Thumbnail
《我恨我自己》打造出自成一派的特色,在這個倡導愛自己的時代,以極端的方式帶來讓人反感的成功,而對這部電影而言,越讓人反感也就是越成功。
Thumbnail
隱微的肥胖歧視、沒有盡頭的完美體態,是《大餓》要批判的主題;肥胖在當代已經逐漸被貼上病態的標籤,原因之一是醫療科學對身體益發細緻的掌握,藉由人口統計的數據製造出來的「正常」體重將離群值視作「不正常」;另一方面,單一的大眾審美也隨著所謂的「正常」體態而變得越來越極端。
Thumbnail
隱微的肥胖歧視、沒有盡頭的完美體態,是《大餓》要批判的主題;肥胖在當代已經逐漸被貼上病態的標籤,原因之一是醫療科學對身體益發細緻的掌握,藉由人口統計的數據製造出來的「正常」體重將離群值視作「不正常」;另一方面,單一的大眾審美也隨著所謂的「正常」體態而變得越來越極端。
Thumbnail
像是《寄生上流》把「富」與「窮」明顯拉出了區隔,富者要的是自尊,窮者要的是金錢,但以美色為資本的網美和誤闖上流的男模,是屬於哪裡呢(而妝容底下還是美色嗎)?
Thumbnail
像是《寄生上流》把「富」與「窮」明顯拉出了區隔,富者要的是自尊,窮者要的是金錢,但以美色為資本的網美和誤闖上流的男模,是屬於哪裡呢(而妝容底下還是美色嗎)?
Thumbnail
無論是《女神降臨》、《我的ID是江南美人》還是《醜女大翻身》,皆帶出了女性在外貌文化的壓力下所產生的社會困境,從而迫使她們對自己的外表做出改變。然而,這也意味著,女性必須服從於社會的審美標準才能順利的生活下去。
Thumbnail
無論是《女神降臨》、《我的ID是江南美人》還是《醜女大翻身》,皆帶出了女性在外貌文化的壓力下所產生的社會困境,從而迫使她們對自己的外表做出改變。然而,這也意味著,女性必須服從於社會的審美標準才能順利的生活下去。
Thumbnail
2020年,英國金嗓愛黛兒(Adele)成功瘦身的新聞震驚了樂迷。一方面是減重前的愛黛兒總是包緊緊,畢竟她一直憑藉著才華而不是美貌來征服樂迷,但減重後的她在IG上所po的照片都較從前尺度大。另一方面,大家擔心瘦掉一半自己的愛黛兒美聲是否會受到影響。 此外,另個也讓影迷WOW一聲的是p
Thumbnail
2020年,英國金嗓愛黛兒(Adele)成功瘦身的新聞震驚了樂迷。一方面是減重前的愛黛兒總是包緊緊,畢竟她一直憑藉著才華而不是美貌來征服樂迷,但減重後的她在IG上所po的照片都較從前尺度大。另一方面,大家擔心瘦掉一半自己的愛黛兒美聲是否會受到影響。 此外,另個也讓影迷WOW一聲的是p
Thumbnail
昨天趁著打風看了整容液電影,其實很久以前已經看過漫畫了,印象還挺深刻的,直到現在電影版出爐,也就看它一看。 電影版和漫畫版分別不大,只在於多了一些主角的背景介紹。故事講述女主角自少因為生得醜而備受歧視,直到長大後還要在最重視外貌的娛樂圈工作,當然更不好受了,直到有一天,她遇到男主角,並稱贊她眼
Thumbnail
昨天趁著打風看了整容液電影,其實很久以前已經看過漫畫了,印象還挺深刻的,直到現在電影版出爐,也就看它一看。 電影版和漫畫版分別不大,只在於多了一些主角的背景介紹。故事講述女主角自少因為生得醜而備受歧視,直到長大後還要在最重視外貌的娛樂圈工作,當然更不好受了,直到有一天,她遇到男主角,並稱贊她眼
Thumbnail
由韓國網路漫畫《奇奇怪怪》中的篇章〈整容液〉為主要素材改編的動畫電影正式上映,觀影前我一度擔心漫畫血腥與裸露的部分,在電影裡會被刪除掉,畢竟這是一個所有人都要為了不要傷及他人脆弱心靈而削減自己言論尺度的天鵝絨時代,更別說這可是一部商業取向的作品,然而實際觀賞後我只能說這是一部誠意滿滿的作品。
Thumbnail
由韓國網路漫畫《奇奇怪怪》中的篇章〈整容液〉為主要素材改編的動畫電影正式上映,觀影前我一度擔心漫畫血腥與裸露的部分,在電影裡會被刪除掉,畢竟這是一個所有人都要為了不要傷及他人脆弱心靈而削減自己言論尺度的天鵝絨時代,更別說這可是一部商業取向的作品,然而實際觀賞後我只能說這是一部誠意滿滿的作品。
Thumbnail
體重過重的胖子或者體態比較豐腴的人,總會在生活上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評比,尤其是負面的那些,《大餓》大概就是蒐集了這些元素拍成的一部電影。從綽號到飲食習慣,從體態到外表給人的觀感,都顯得與這世界格格不入,連身體直接遭受到侵犯也都會聽見那種極為惡毒的形容:「妳這麼胖怎麼可能有人看得上!」 外國有不少電
Thumbnail
體重過重的胖子或者體態比較豐腴的人,總會在生活上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評比,尤其是負面的那些,《大餓》大概就是蒐集了這些元素拍成的一部電影。從綽號到飲食習慣,從體態到外表給人的觀感,都顯得與這世界格格不入,連身體直接遭受到侵犯也都會聽見那種極為惡毒的形容:「妳這麼胖怎麼可能有人看得上!」 外國有不少電
Thumbnail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被想像出來的。         這部片,今年(2020)初才剛上院線,並被列舉為各大奇幻影展的邪典作品,探討主旨為個體及社會的「審美價值觀」與「整形/型」。導演很顯然是站在批判整型手術的立場,並呼籲觀眾重新重視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自然美」。
Thumbnail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被想像出來的。         這部片,今年(2020)初才剛上院線,並被列舉為各大奇幻影展的邪典作品,探討主旨為個體及社會的「審美價值觀」與「整形/型」。導演很顯然是站在批判整型手術的立場,並呼籲觀眾重新重視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自然美」。
Thumbnail
愛自己,很難,而討厭自己,很簡單。 但比愛自己還要難的是去愛那個討厭的自己。 即使如此,這部電影還是想告訴你,無論再難你都不孤單——不過就是「我去你媽的更美好的自己」,有什麼困難的!
Thumbnail
愛自己,很難,而討厭自己,很簡單。 但比愛自己還要難的是去愛那個討厭的自己。 即使如此,這部電影還是想告訴你,無論再難你都不孤單——不過就是「我去你媽的更美好的自己」,有什麼困難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