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就只是胖?】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4年6月5日

      當我們站在鏡子前,面對眼前的這個身體,自己滿意嗎?

raw-image

      如果不滿意,是因為「他」看起來太胖?太瘦?肌肉不夠結實?還是皮膚不夠緊致?

      身體,不僅是我們走入世界,別人所看見的外在形象;身體,同時也是內在對自己的看法。

      有一段時間,只要看到有反射的平面,所長會不自覺靠近,看看平面上透出的那張臉。那時候,最最在意的是臉上的法令紋、魚尾紋、還有頭頂上那幾根張牙舞爪的白頭髮。

      眼中看著這些,心中想的是,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現況,讓自己滿意。於是,醫美就是當時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所做的選擇。

      現在回頭想想,那時候不滿意的,不只有這些看得見的紋與髮,另外還有體重、身形、體態、皮膚、肌肉……,對外表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的滿意與認同。

raw-image

      從對外表的不認同、不滿意,也推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時候經常也覺得自己差這個人一點,輸那個人一些。總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但是為何還是不能像別人一樣好。

      我們對身體的看法,也表示出內在對自己的認同度,當我們越認同外在的身體,某種程度也表示,此刻的自我認同度是高的。

      真是如此嗎?

      是的,真是如此。

      之前上創傷的課時,老師曾經說過一個故事。在美國,有個專門幫助人們減重的醫生。有天他在無意中發現,許多來找他減重的病人,一開始都可以順順利利地減下體重,但是等到減到某個體重後,他們會沒來由地又開始復胖。

      為了找出這背後的原因,這個醫生開始對這些病人進行相關的研究,研究後發現,這些病人不僅有相似之處,而且他們的童年,也有相同的遭遇。

      他們有什麼相似點呢?

      首先,這些會莫名復胖的病人,大多是女性,其次這些女性,大多在童年時,有被性侵的經驗。

raw-image

      原來,這些女性雖然也想減重,但是當她們看到自己的身體,逐漸接近理想體型時,那些自己被性侵的恐懼會不自覺回來,於是她們會忍不住又開始透過吃,讓身體回到原本不喜歡的模樣。

      這時候,這位醫師才明白,這些病人減重失敗,不是身體的問題,而是心理的問題。所以在協助她們減重的同時,也需要心理醫師一起幫她們解決心理問題。

      為什麼提了這麼多,與身體相關的觀點呢?

      因為,這次要介紹的書,內容就在討論身體與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這本書的書名是:《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作者蔡培元,依作者自己的論述,他就是一個胖子。

      胖,在現代這個社會,確實是一個議題。不瞞大家,所長對於「胖」這件事,也是非常非常在意。過去為了控制體重,所長可是相當鞭策自己,即便在體重最重的時候,從世俗的標準來看,那時的身材也不到胖的程度。因此所長的名言就是:「減肥,是一輩子的事業;不是不胖,時候未到。」

      真的很懷疑,當時自己是不是有焦慮症!哈哈~

      不過,這世界對「胖」真的都不太寬容,這可以從媒體、流行文化、語言可以看到。不僅從審美的角度上,告訴大家瘦才是美麗的代表,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在批判「胖」這件事的時候,還會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傳遞「胖」是一種罪惡。尤其是現在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獲得新聞的管道越來越方便後,這種觀念的傳播,更是快速且殘忍。

raw-image

      例如,只要看到野生的名人、明星時,人們就會偷拍上傳,然後輕易地寫下自己的描述,毫不在意這些文字,是否尊重到他們。而且,下面還會有一大串的回應。雖然回應中,有正面、有負面,但是仔細想想,他們的野生時光,不是人家的私人時間嗎?可是,就算是私人的時光,這些人只要出現一點疲態、一點脾氣、一點……,這些一點,只要和他們的公眾形象不同,就會被口誅筆伐。

      但是,人就是人,總是會有各種狀態,這些不同的狀態,才是生活的日常,時時刻刻都要保持完美,真的有違人性。

      或許有人不認同,覺得公眾人物本來就應該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所以他們應該要如何又如何。

      是的,「應該」,就是這迫人的「應該」,將人的靈魂,禁錮在標準化的軀體與價值觀中,讓人既無法接受自己,又無法與自己和解,到最後甚至不知該如何與世界和平共處。作者在書中寫到:『原來那個「我應該」如何的提問,正是因為來自於我是以「我的責任」要如何出發,許多莫名所以的責任就堆壓到我身上,當我不自覺,就會以為那是我應該要背負的,所以我過得不外樂、不自在。」

      所以,作者認為「胖」這個議題,是個招魂幡,引領著他回到深層的生命實相中,去探究、去理解,最後能與自己和解,接受全部的自己,包括那個做不好的,與不符合他人或自己期待的自己。

      看完書之後,所長認為不僅是「身材」,包含所有外在的標準,也都是招魂幡,當我們願意接受了引領,不斷地向內看,才會看到在靈魂的最深處,有個需要被自己理解的人,正等在那裡,而那個人正好也是自己。

      榮格阿杯又來囉,他說:「人的任務,就是意識到從潛意識中努力向上湧出的內容。」所以,外在的樣貌、行為只是潛意識所湧現的內容之一,若願意試著去看,有機會可以改變命運,但是若不願意,榮格阿杯也說了:『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變你的「命運」。』

      或許,「身材」不是我們的潛意識向上湧現的內容,但可以來看看這本書,參考一下作者面對「胖」這個議題時,是如何在走進去後,又走出來,然後自信地告訴世界:「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lifesoluti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elifesolution/

部落格:https://changelifesolution.org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唐詩,永恆的魅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純享中醫】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讓他們接住無助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花精與經絡的聯姻】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書評】我喜歡我自己的時候,誰不喜歡我都沒關係:老楊的貓頭鷹《外界的聲音只是參考,你不開心就不參考》最好的心態是:上天給你什麼,你就享受什麼;上天拿走什麼,你就接受什麼;上天懶得理你,你也別去理他。
Thumbnail
avatar
微讀
2024-04-09
【書評】「外界的聲音只是參考,你不開心就不參考」你討厭這世界嗎? 「不知不覺間,你成了小時候羨慕的大人,也成了羨慕小時候的大人。」 小時候總希望快快長大,可以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地闖蕩這璀璨的世界, 長大後才發現,大人們活得輕鬆都是有條件的, 你也覺得活得很壓抑嗎?那不妨進來看看吧!
Thumbnail
avatar
晨二
2023-09-22
【如果呼吸會胖,就喝杯珍奶吧!】閱讀筆記:句句都說到心坎裡的可愛又搞笑圖文書這本如果呼吸會胖,就喝杯珍奶吧! 其實是在圖書館借書時挖到的寶!在架上那眾多的書籍中,看到這本書名覺得實在很有趣,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過去,很好奇是什麼樣的內容,翻閱一下竟然是自己很喜歡的圖文類型的書籍,這不看不行呀(笑)。
Thumbnail
avatar
Hi海苔醬
2023-09-17
【閱讀_如果呼吸會胖,就喝杯珍奶吧!】就算你做錯了,這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們什麼都沒錯過【如果呼吸會胖,就喝杯珍奶吧!】 年年水逆,沒有運氣,至少我還有勇氣;15萬粉絲IG金句作家chichi首部圖文書 ◎ chichi #書摘 你就別抱怨了,改抱我吧! 就算你做錯了,這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們什麼都沒錯過。 在IG擁有15萬粉絲的金句插畫家chichi,將過往受歡迎的作品集結加上全新創
Thumbnail
avatar
默默
2023-06-26
【我就胖(パン),你怎樣!】在Blue Monday女人討論發胖是件令人對人生感到絕望又痛心的事情。 最後討論的結論是,那就吃東西忘掉那不愉快的一切。
Thumbnail
avatar
九弟
2023-05-08
【影評】幸福綠皮書 – 按照指示走就能幸福?這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電影是由導演彼得·法拉利(Peter John Farrelly)所導,在電影界常稱他與胞弟巴比·法拉利(Robert Leo Farrelly, Jr.)為法拉利兄弟(Farrelly brothers)。也許對其名字很陌生,但對他導的電影一定聽過,擅長喜劇電影的他,曾導過..
Thumbnail
avatar
Gimmy Ho
2023-04-13
憂鬱症只是人生過程,眺望藍天,平靜呼吸就好「人有時急著朝光奔去,忘了黑暗後才是光明,光明後必有黑暗。我也曾那麼急著擺脫那沉甸甸的黑,一昧尋找光的蹤影,忽略黑暗有它難被取代的能量。我在他人的故事中,反思自己的生命、安放好自己,終究能觸碰到高處的光。」— Mr. Hsu 城旭遠 以前,「憂鬱症」跟我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無論是職場同事還是朋友
Thumbnail
avatar
空凜
2023-03-25
「死胖子」?對啊,「我」就胖!我想說的是,胖、瘦不過是人生當下的一個樣態,就是這樣而已。 不用胖得理直氣壯,也不用瘦得驕傲,只需要好好地活得理直氣壯。就是生活而已,這是在胖瘦之外的。
Thumbnail
avatar
瘋狗少女帕_DaffyPaya
2022-12-10
不過期影評|在平行宇宙裡,願妳就只是妳──《野雀之詩》以前我無法理解母親的退讓,但我似乎清楚地知道,在那個時刻,在母親身分底下-那個身而為人、作為一個女人的她和她的名字,早就連同父親的叫罵聲一起遠走,而那顆年輕的、熱情的、如春光般燦爛的、對自己的人生懷抱大夢的、相信愛情的心早就死了。但作為籠中之鳥,她沒有地方能去。
Thumbnail
avatar
黃曦
2022-09-11
《剝蝦論—或許我們的社會要的從來就不是男女平權,只是要補償女性長久以來所受到的剝削。》   日前台灣知名女星在一檔中國的真人實境秀節目,一個剝蝦論引起了網路上一陣的討論。「男生要XXX,我才覺得XXX。」、「一定要男人XXX」的這種言論,那我們身為男性是不是也可以說女人一定要XXX才可以呢?
avatar
向右靠
201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