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就只是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4年6月5日

      當我們站在鏡子前,面對眼前的這個身體,自己滿意嗎?

raw-image

      如果不滿意,是因為「他」看起來太胖?太瘦?肌肉不夠結實?還是皮膚不夠緊致?

      身體,不僅是我們走入世界,別人所看見的外在形象;身體,同時也是內在對自己的看法。

      有一段時間,只要看到有反射的平面,所長會不自覺靠近,看看平面上透出的那張臉。那時候,最最在意的是臉上的法令紋、魚尾紋、還有頭頂上那幾根張牙舞爪的白頭髮。

      眼中看著這些,心中想的是,可以做些什麼來改變現況,讓自己滿意。於是,醫美就是當時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所做的選擇。

      現在回頭想想,那時候不滿意的,不只有這些看得見的紋與髮,另外還有體重、身形、體態、皮膚、肌肉……,對外表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的滿意與認同。

raw-image

      從對外表的不認同、不滿意,也推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時候經常也覺得自己差這個人一點,輸那個人一些。總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但是為何還是不能像別人一樣好。

      我們對身體的看法,也表示出內在對自己的認同度,當我們越認同外在的身體,某種程度也表示,此刻的自我認同度是高的。

      真是如此嗎?

      是的,真是如此。

      之前上創傷的課時,老師曾經說過一個故事。在美國,有個專門幫助人們減重的醫生。有天他在無意中發現,許多來找他減重的病人,一開始都可以順順利利地減下體重,但是等到減到某個體重後,他們會沒來由地又開始復胖。

      為了找出這背後的原因,這個醫生開始對這些病人進行相關的研究,研究後發現,這些病人不僅有相似之處,而且他們的童年,也有相同的遭遇。

      他們有什麼相似點呢?

      首先,這些會莫名復胖的病人,大多是女性,其次這些女性,大多在童年時,有被性侵的經驗。

raw-image

      原來,這些女性雖然也想減重,但是當她們看到自己的身體,逐漸接近理想體型時,那些自己被性侵的恐懼會不自覺回來,於是她們會忍不住又開始透過吃,讓身體回到原本不喜歡的模樣。

      這時候,這位醫師才明白,這些病人減重失敗,不是身體的問題,而是心理的問題。所以在協助她們減重的同時,也需要心理醫師一起幫她們解決心理問題。

      為什麼提了這麼多,與身體相關的觀點呢?

      因為,這次要介紹的書,內容就在討論身體與自我、與世界的關係。這本書的書名是:《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作者蔡培元,依作者自己的論述,他就是一個胖子。

      胖,在現代這個社會,確實是一個議題。不瞞大家,所長對於「胖」這件事,也是非常非常在意。過去為了控制體重,所長可是相當鞭策自己,即便在體重最重的時候,從世俗的標準來看,那時的身材也不到胖的程度。因此所長的名言就是:「減肥,是一輩子的事業;不是不胖,時候未到。」

      真的很懷疑,當時自己是不是有焦慮症!哈哈~

      不過,這世界對「胖」真的都不太寬容,這可以從媒體、流行文化、語言可以看到。不僅從審美的角度上,告訴大家瘦才是美麗的代表,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在批判「胖」這件事的時候,還會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傳遞「胖」是一種罪惡。尤其是現在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獲得新聞的管道越來越方便後,這種觀念的傳播,更是快速且殘忍。

raw-image

      例如,只要看到野生的名人、明星時,人們就會偷拍上傳,然後輕易地寫下自己的描述,毫不在意這些文字,是否尊重到他們。而且,下面還會有一大串的回應。雖然回應中,有正面、有負面,但是仔細想想,他們的野生時光,不是人家的私人時間嗎?可是,就算是私人的時光,這些人只要出現一點疲態、一點脾氣、一點……,這些一點,只要和他們的公眾形象不同,就會被口誅筆伐。

      但是,人就是人,總是會有各種狀態,這些不同的狀態,才是生活的日常,時時刻刻都要保持完美,真的有違人性。

      或許有人不認同,覺得公眾人物本來就應該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所以他們應該要如何又如何。

      是的,「應該」,就是這迫人的「應該」,將人的靈魂,禁錮在標準化的軀體與價值觀中,讓人既無法接受自己,又無法與自己和解,到最後甚至不知該如何與世界和平共處。作者在書中寫到:『原來那個「我應該」如何的提問,正是因為來自於我是以「我的責任」要如何出發,許多莫名所以的責任就堆壓到我身上,當我不自覺,就會以為那是我應該要背負的,所以我過得不外樂、不自在。」

      所以,作者認為「胖」這個議題,是個招魂幡,引領著他回到深層的生命實相中,去探究、去理解,最後能與自己和解,接受全部的自己,包括那個做不好的,與不符合他人或自己期待的自己。

      看完書之後,所長認為不僅是「身材」,包含所有外在的標準,也都是招魂幡,當我們願意接受了引領,不斷地向內看,才會看到在靈魂的最深處,有個需要被自己理解的人,正等在那裡,而那個人正好也是自己。

      榮格阿杯又來囉,他說:「人的任務,就是意識到從潛意識中努力向上湧出的內容。」所以,外在的樣貌、行為只是潛意識所湧現的內容之一,若願意試著去看,有機會可以改變命運,但是若不願意,榮格阿杯也說了:『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變你的「命運」。』

      或許,「身材」不是我們的潛意識向上湧現的內容,但可以來看看這本書,參考一下作者面對「胖」這個議題時,是如何在走進去後,又走出來,然後自信地告訴世界:「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lifesoluti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elifesolution/

部落格:https://changelifesolution.org


avatar-img
20會員
251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寧閱療癒工作坊 的其他內容
   《巴赫花精與經絡》在介紹如何將花精與經絡連結,達到療癒人們身心狀態,達到身心靈的動態平衡。
這本繪本能給人內心安慰,展現作者溫暖文字與簡單線條的溫柔。這裡介紹的書對於需要被接住、被安慰的讀者來說是一本很適合的繪本。
本文為中醫愛好者的心得分享,介紹了中醫師杜李威所寫的《中醫純情派》書籍。文章內容涉及中醫診斷、醫藥知識、中西醫合作、以及中醫治療領域中的優缺點。作者對中醫的思維邏輯和相對客觀的西方醫學檢測都持開放態度,並認為中西合作有助於疾病治療。
    記得讀小學的時候,學校老師會教我們背唐詩,那時學校裡還有個社團,社團老師帶著我們如何把唐詩當成歌詞,試著自己創作音樂,成為一首歌曲詠唱。那是,開始接觸唐詩的第一個記憶,充滿著趣味與創意,挺美好的。同時這也是一顆種子,深埋在心中,慢慢發芽。     之前,一次大掃除中,在整理房間時,從床頭櫃
    曾經用過「字典」慢慢地把字的意思一個一個查出來嗎? 自從智慧型手機與網路普及之後,大多數的人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應該都會選擇透過手機查詢,大概少有人再拿出那厚重的紙本字典慢慢翻找,畢竟這個方法比翻閱紙本字典遠遠要快速且便利多了。     不管是厚厚的紙本字典,或是快捷方便的網路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希望回到哪個時間點?如果可以預知未來,想要知道未來的什麼事?如果真有平行時空,想認識那些在其他時空中的自己嗎?大部分的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曾有過對這些問題好奇吧!所以,經典的電影「回到未來」系列,才會如此的賣座;所以,才會有許多人都曾經算過命;所以關於時間,才會有那麼多科學研究
   《巴赫花精與經絡》在介紹如何將花精與經絡連結,達到療癒人們身心狀態,達到身心靈的動態平衡。
這本繪本能給人內心安慰,展現作者溫暖文字與簡單線條的溫柔。這裡介紹的書對於需要被接住、被安慰的讀者來說是一本很適合的繪本。
本文為中醫愛好者的心得分享,介紹了中醫師杜李威所寫的《中醫純情派》書籍。文章內容涉及中醫診斷、醫藥知識、中西醫合作、以及中醫治療領域中的優缺點。作者對中醫的思維邏輯和相對客觀的西方醫學檢測都持開放態度,並認為中西合作有助於疾病治療。
    記得讀小學的時候,學校老師會教我們背唐詩,那時學校裡還有個社團,社團老師帶著我們如何把唐詩當成歌詞,試著自己創作音樂,成為一首歌曲詠唱。那是,開始接觸唐詩的第一個記憶,充滿著趣味與創意,挺美好的。同時這也是一顆種子,深埋在心中,慢慢發芽。     之前,一次大掃除中,在整理房間時,從床頭櫃
    曾經用過「字典」慢慢地把字的意思一個一個查出來嗎? 自從智慧型手機與網路普及之後,大多數的人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應該都會選擇透過手機查詢,大概少有人再拿出那厚重的紙本字典慢慢翻找,畢竟這個方法比翻閱紙本字典遠遠要快速且便利多了。     不管是厚厚的紙本字典,或是快捷方便的網路
    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希望回到哪個時間點?如果可以預知未來,想要知道未來的什麼事?如果真有平行時空,想認識那些在其他時空中的自己嗎?大部分的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曾有過對這些問題好奇吧!所以,經典的電影「回到未來」系列,才會如此的賣座;所以,才會有許多人都曾經算過命;所以關於時間,才會有那麼多科學研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是一個天生肉肉的微胖女生,應該是成年以後就開始微胖了,一生都一直是在努力減肥的狀況,但後來我發現其實我的體重就算是短期的減肥讓它瘦下來,在日子久了以後還是會肥回之前那微胖的狀態。 可能是我的身體就是會維持在一個適合我的重量吧!所以我決定吃健康以及運動,就不太過份關注我的體重,維持住健康就好了!
Thumbnail
一向我對自己體重都有個隱性執着,只要不超過某個kg的數字就為之控制得宜。但生性就不喜歡運動的我,現在又因為行動不便更加消耗不了卡路里,只能從減少進食入手。最近量度體重時,不如我預期地到達了這個數字,有感而發寫下這個小說。
Thumbnail
當有一個體重基數大的朋友無法減肥時,如何克服自己的內心障礙,從小事做起,堅持下去?本文分享了「微習慣」的概念以及作者史蒂芬蓋斯的故事,提出從小做起,一點一滴進步的重要性和行動的力量。
一直以來,我不斷地在胖瘦之間搖擺,常常一念之間,對於自己身材不滿,就開始進入減肥階段。 第一階段-極端飲食 第二階段-生活化減脂
Thumbnail
「妳吃那麼多還那麼瘦,吃不胖真好!」常常聽到這句話的我,選擇不解釋、不反抗⋯甚至有點藉著別人的認知,期望這一切是真的!畢竟家族遺傳⋯我是易胖體質。 隨著年紀增長,有些事情還是有點自知之明比較好,例如高中時期,身高165、三餐正常的我,就是58、60、63~聽起來⋯還好啊。直到某一次參加台北縣(對!
Thumbnail
你今天笑了沒有?作者用幽默方式分享了原本想增肥卻變了減肥、和體重過輕的尷尬與滑稽遭遇。
Thumbnail
讀著這本書,想著我的歷年減重歷程, 國小就胖到六十四公斤、高中胖到八十九公斤, 我從小到大先後減重七次, 減重時會認真運動, 試過爬樓梯、游泳、跳繩、跑步、健身、節食、騎腳踏車、吃藥、斷食等, (二月完成首次冬季斷食,紀錄為六十八小時) 一旦當我瘦下來,我又會狂吃一番,紓解壓力。 就這
Thumbnail
★減重失敗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事實, 很多人根本不像表面上的渴望改變。
Thumbnail
嗨,姊夫!在Penana 的漫畫式輕小說:《喵星人日誌|我是肥仔》系列:005、肥胖需要實力,雍容需要底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中茄子蛋🥚, 今天跟大家分享什麼疾病會造成肥胖 另外,所有的文章都會搶先發在IG上哦🥳 https://www.instagram.com/d2.e99/ 當你盡人事 努力飲食控制 運動後 卻發現體重一點都沒變化後 接下來只能聽天命嗎 讓我們來看看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肥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是一個天生肉肉的微胖女生,應該是成年以後就開始微胖了,一生都一直是在努力減肥的狀況,但後來我發現其實我的體重就算是短期的減肥讓它瘦下來,在日子久了以後還是會肥回之前那微胖的狀態。 可能是我的身體就是會維持在一個適合我的重量吧!所以我決定吃健康以及運動,就不太過份關注我的體重,維持住健康就好了!
Thumbnail
一向我對自己體重都有個隱性執着,只要不超過某個kg的數字就為之控制得宜。但生性就不喜歡運動的我,現在又因為行動不便更加消耗不了卡路里,只能從減少進食入手。最近量度體重時,不如我預期地到達了這個數字,有感而發寫下這個小說。
Thumbnail
當有一個體重基數大的朋友無法減肥時,如何克服自己的內心障礙,從小事做起,堅持下去?本文分享了「微習慣」的概念以及作者史蒂芬蓋斯的故事,提出從小做起,一點一滴進步的重要性和行動的力量。
一直以來,我不斷地在胖瘦之間搖擺,常常一念之間,對於自己身材不滿,就開始進入減肥階段。 第一階段-極端飲食 第二階段-生活化減脂
Thumbnail
「妳吃那麼多還那麼瘦,吃不胖真好!」常常聽到這句話的我,選擇不解釋、不反抗⋯甚至有點藉著別人的認知,期望這一切是真的!畢竟家族遺傳⋯我是易胖體質。 隨著年紀增長,有些事情還是有點自知之明比較好,例如高中時期,身高165、三餐正常的我,就是58、60、63~聽起來⋯還好啊。直到某一次參加台北縣(對!
Thumbnail
你今天笑了沒有?作者用幽默方式分享了原本想增肥卻變了減肥、和體重過輕的尷尬與滑稽遭遇。
Thumbnail
讀著這本書,想著我的歷年減重歷程, 國小就胖到六十四公斤、高中胖到八十九公斤, 我從小到大先後減重七次, 減重時會認真運動, 試過爬樓梯、游泳、跳繩、跑步、健身、節食、騎腳踏車、吃藥、斷食等, (二月完成首次冬季斷食,紀錄為六十八小時) 一旦當我瘦下來,我又會狂吃一番,紓解壓力。 就這
Thumbnail
★減重失敗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事實, 很多人根本不像表面上的渴望改變。
Thumbnail
嗨,姊夫!在Penana 的漫畫式輕小說:《喵星人日誌|我是肥仔》系列:005、肥胖需要實力,雍容需要底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台中茄子蛋🥚, 今天跟大家分享什麼疾病會造成肥胖 另外,所有的文章都會搶先發在IG上哦🥳 https://www.instagram.com/d2.e99/ 當你盡人事 努力飲食控制 運動後 卻發現體重一點都沒變化後 接下來只能聽天命嗎 讓我們來看看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