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在北車的逸仙公園

隱身在北車的逸仙公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介紹

就在台北車站附近的逸仙公園,又名國父史蹟紀念館。該公園為紀念孫中山的小公園。主要原因是該地為孫逸仙於1913年來臺時下榻的地方。此區作為紀念國父的公園之一。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地理環境

該區域亦為當年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與孫逸仙會談政情的場所。現址為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北靠市民大道一段、東靠中山北路一段、西靠臺北車站、南靠北平東路。

主建築物

1914年中央研究院古地圖/作者查詢

1914年中央研究院古地圖/作者查詢

據上圖在1914年的古地圖相對位置為「梅屋敷」當時為旅館。
逸仙公園整體面積約3025平方公尺,園內主要建物為約50坪的「梅屋敷」。逸仙公園內國父史蹟館原為日治時代『梅屋敷』旅館,建造於民國前12年,是一棟約四、五十坪的長方形建築物,屋頂覆蓋著老式暗黑色「理想瓦」,屋簷與雨淋板緊密結合,四周植有矮梅樹,幽靜清雅。國父於民國2年來臺下榻於此,曾為旅館主人大和宗吉親書「博愛」二字,為其弟藤井一郎親書「同仁」二字,以作永久紀念。民國35年政府令以『梅屋敷』原址建為國父史蹟紀念館,正門匾額係先總統 蔣公親題「博愛」字畫,房中擺有木質方桌和坐墊,則係保存國父駐蹕時原狀。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逸仙公園入口處簡介,內有開放時間跟館內陳設說明。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民國76年的植樹節由當時的李登輝副總統手植。台北市政府標註。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國76年的植樹節由當時的將經國總統手植,台北市政府標註。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建物

1927年紀載的職業別明細圖中央研究院古地圖/作者查詢

1927年紀載的職業別明細圖中央研究院古地圖/作者查詢

紀載中「梅屋敷」當時為旅館內登記項目別有商會、美容院、理髮院、商店、代書。

該亭為長方形的和式建築,屋頂覆蓋著老式暗黑色的理想瓦。相傳,該料亭曾以高砂族藝妓表演舞蹈做宣傳來招攬旅客。梅屋敷料亭不只曾於20世紀初招待孫逸仙、胡漢民等知名政要。1907年知名導演高松豐次郎接受臺灣總督府委託,所拍攝的電影《台灣實況紹介》中,還把梅屋敷的高砂族所扮演之日本藝妓表演列為臺灣廿景之一。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內部陳設。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主建築物內部迴廊。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室外景部一偶。由涼亭往下拍攝。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涼亭上的碑文,中華民國四十三年二月,匡復中華的起點,重建民國的基地。建黨60年紀念,蔣中正題。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開放時間

09:00 - 12:00
13:00 - 17:00

不用門票

結語

如果問我最有感觸是甚麼如下:

  • 底部踩起來不平整,可能吸收大量水氣後有些木料呈現膨脹。
  • 因是古蹟窗戶都沒開啟,內部瀰漫潮濕氣味。
  • 照片中有一張是病危彌留照片,感到..............無言。

人生總要在轉角處找風景,一方面消耗多餘時間,一方面學習尋找知識,主要建物為木造,主體呈現回字部,有時空背景下的老照片和文稿。迴廊兼具採光與通風能得到進入建物的緩衝。扣掉外面的迴廊真的不大,但值得一遊,有些遊客著和服拍攝另有一番風味。


歡迎一起加入社團漫談人生粉絲團追蹤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半年方案,沒壓力只要付168/元,能將人生關卡變成經驗,找出淬練過的美好,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訂閱者能讀到卡關後的轉念,正能量看待一切。
請施小手。贊助作者

知識的累積來自於【分享】 學習的動力來自於【同伴】 感謝您閱讀Lena創作文章,沒有唯一也沒對錯。輕鬆看待,謝謝!! 請幫我按個 愛心讚加分享,有您的鼓勵才有我寫作的動力,感謝!!


avatar-img
Lena 漫談人生
44會員
134內容數
人生總會在錯誤中修正,做事不往後看不遺憾過日,遺留下的經驗是淬練過的美好。文章以分享淺談人生、遙望職場怪論、論說人際特質、笑談人格行為、談論工作百科、書寫日常顯影。路不是單一終循至回歸線。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自己。 珍惜最美好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ena 漫談人生 的其他內容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現代社會充滿各種奇葩人格,本文探討兩種常見又討厭的類型:「便宜大王」和「自大天尊」,並提供應對策略。便宜大王佔人便宜且理所當然,自大天尊則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他人感受。文章建議讀者設立界線、學會拒絕,並與自大天尊保持距離,才能保護自身身心健康。
分享參加聯誼活動的經驗,過程中認識了三位個性迥異的男性,並從這些經歷中學習到許多寶貴的課題,例如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更有效地判斷他人性格,以及瞭解「跳出舒適圈」的真諦。
告別無謂寒暄,迎接更精質的生活!如何在2025年告別例行性寒暄,例如「早安」、「最近好嗎」,並藉此省下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文中提供方法,教你如何優雅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活出更簡單、快樂、有質感的生活。
現代社會充滿各種奇葩人格,本文探討兩種常見又討厭的類型:「便宜大王」和「自大天尊」,並提供應對策略。便宜大王佔人便宜且理所當然,自大天尊則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他人感受。文章建議讀者設立界線、學會拒絕,並與自大天尊保持距離,才能保護自身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