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我辭去了工作,原本計畫好好享受一段自由時光,甚至安排了出國的計畫。然而,現實總是充滿驚喜與挑戰,長期配合的顧問公司找我合作企業專案,讓我忙得不可開交,比上班還累人。
專案進行期間,我還一時興起參加了學校教師徵選,結果九月開學後,我竟然一邊忙專案、一邊教書。這樣的生活節奏讓我和學生們一起為期中、期末考焦頭爛額,甚至還要一邊讀書考心理諮詢師資格證。
十一月一切塵埃落定,終於能喘口氣。 人真的不能太閒,一閒下來連電腦都知道。某天,電腦跳出一則廣告:「跳出舒適圈,找到你的社交圈!」這八個大字瞬間吸引了我。抱著好奇的心態,我報名了十二月八日的聯誼活動,沒想到這次經歷成了我人生中一段充滿新奇的冒險。
活動像極了一場面試 當天的場景讓我目不暇給也驚訝連連。女性固定坐在桌位上,而男性則輪流換桌,每桌還準備了破冰小卡,上面寫著星座、血型、興趣和喜歡的對象特質等資訊。整個氛圍有點像面試大會,剛開始我還認真記下每位男士的特徵,但輪了三圈後,我發現自己最熟悉的人竟然是坐在隔壁的女孩!
活動結束後,一出門口一堆人湧上來,一直要跟我加LINE,還好我沒開放加好友,收不到訊息。當天陸續收到許多簡訊與好友邀請,因為印象模糊,我選擇一個都沒加。
後來才發現,女性參加者比較少,所以活動方常免費邀請女性參加。我也開始理解,部分男士無法脫單的原因,有可能是害怕被拒絕,於是用自大來掩飾自己的不安。
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我會特別的小心,除非是對方給我相當的資訊,讓我覺得是安全的,我才會跟對方見面,活動後,我答應了幾位男士的邀約,但每一次見面都讓我學到了新的課題,也更深刻地認識自己。
這位電話中說想請我幫忙看新竹分店的動線,現場有朋友在,叫我安心頂多吃個飯就送我回來。我心想剛好沒事,就答應了他的邀約。第一次見面,他開著白色特斯拉來接我,然而,見面後才發現,他從事中古車買賣,雖然自稱企業家,但言行舉止讓人感到不舒服。他不僅對員工缺乏尊重,也過於自以為是。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他從台北開車到新竹晚餐時還故意喝酒,當著6-7位的面說我不會做人不留下過夜,也不會喝酒、抽菸對我大扣分!最後在我的堅持下,他才勉強載我到台北捷運站,下車時還說很想抱我,天啊!還好我溜得快。回到家後,他還不斷傳訊息要求加我的臉書,甚至要我馬上傳生活照給他,真的很不懂得尊重人。這是我第一次見面後就立刻封鎖別人的經驗。
這位先生是活動現場加我LINE,我本來以為是工作人員,後來才知他是協助者可以省下報名費用。約了我多次,最後礙於不好意思,我答應與他在捷運附近的咖啡廳見面。因為他有戴耳機的習慣,所以講話非常大聲,我一直叫他小聲一點,天阿!真吵的一個人,中間他一直批評所有的男性,參加活動的男性不夠大方,穿著不夠體面、對女性太過小氣..等。他講話非常大聲,我提醒了好幾次卻無濟於事。他在兩小時內批評了所有參加活動的男性,甚至花了一個小時講他老闆的私生活與財產問題,最後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他老闆。為了他老闆財產問題我竟然在咖啡廳裡對他糾正民法與繼承法!回家後,我深刻體會到,有時候直接封鎖是一種解脫。
當我收到他的邀約時,心中充滿了矛盾。雖然參加的女性當中有幾個跟他聊過天,並且沒有給予負評,但我仍然感到一陣頭痛。他的邀約方式讓我感到不舒服——他竟然以他交通為約定點,並不斷強調他只要一班車就會到。完全沒有詢問我的住處或是我想去的地方。這樣的態度讓我覺得他很自我。當天,他遲到了15分鐘。雖然我心中不免有些不快,但我也明白有時候交通或其他因素會導致遲到。然而,讓我感到扯的是,在這15分鐘裡,他竟然沒有發一條簡訊或打個電話告訴我他會晚到。那一刻,我真的很想轉身就走,但我仍然抱著一絲禮貌,想著見面後總要說些客氣話。
當他終於出現時,我的心情已經變得格外沉重。他請我吃飯,我則請他喝咖啡作為回禮。整個過程中,他不斷談論自己欣賞的女性是什麼樣子,對理想伴侶的種種要求,彷彿我只是他的一個聽眾。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我中心,似乎完全沒有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和想法。
回去後,他還不斷問我下次要去哪裡,過年要去哪裡,甚至表示想來找我。那一刻,我的心中只剩下厭煩。我知道,這樣的關係就算當朋友也受不了,於是我決定封鎖他,結束這段讓我感到不愉快的經歷。或許有些人根本不明白,不僅僅是兩個人的見面,更是彼此尊重與理解的過程。
活動帶來的啟發, 這些經歷雖然有些令人哭笑不得,但也讓我學到了許多寶貴的課題。首先,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與標準。有時候,我是否太過被動?是否因為不好意思而勉強自己答應邀約?這些問題促使我重新檢視自己的界線與底線。 其次,我也學會了如何更有效地判斷一個人的真實性格。在與人互動時,不僅要觀察對方的言行,也要注意自己的直覺。有些不舒服的感覺,其實是內心在提醒我們要保持警惕。 最後,我明白了「跳出舒適圈」並不代表要委屈自己。勇敢嘗試新事物固然重要,但也要記得保護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
這段聯誼雖然充滿波折,但也讓我更了解自己,也更清楚未來想要追求什麼樣的生活與伴侶。我想,人生就是這樣,不斷嘗試、不斷學習,在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如果你也正在尋找未來或探索自我,不妨給自己一些機會,跨出舒適圈,但記得隨時帶上你的理性與智慧!
歡迎加入「漫談人生」粉絲團,一起分享生命中的點滴與感悟!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讓我們用知識與陪伴彼此支持。知識因【分享】而豐富,學習因【同伴】而充滿動力。 感謝您閱讀Lena的文章,這裡沒有唯一的答案,也沒有對錯之分,讓我們用輕鬆的心態看待人生。如果您喜歡我的創作,請幫忙按個愛心、點個讚,或分享給更多朋友!有您的支持,才是我持續寫作的最大動力,感謝您的鼓勵!— Lena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