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怎麼都在直播?】回來後才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只有她像個被凍結的人,退冰回溫後,重新適應自己的土地

2023/03/1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攝影於台北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
5年前的某一日,在醫院工作時同事問我:「為什麼移工都在直播?或是都在講電話?」
記得當時我回答她:「因為一個人在異鄉工作時,是很孤獨的。有時,或者說大多數時,是希望被看見被認可的。所以移工直播或是講電話,都是因為希望被看見、被聽見。」
對話的場景在醫院的掛號、領藥大廳,人來人往如菜市場般,有些是家人陪伴,有些是移工陪伴,這在醫院奔波來去耗時費力的進行檢查及等待診療的過程,有些人默默放著藍芽耳機,偶爾有一搭沒一搭的回話。坐著輪椅的長輩,有時手緊張的抓握著,有時放空眼神死,一片嘈雜中,聲音融為一體。
回憶的畫面跳到10多年前,在收納百來位急慢性精神患者的精神專科醫院,幾位菲律賓籍的移工女孩奮力打掃病房及護理站環境,試著去去除空間的屎尿味,忙到一個階段,接著帶著自理能力較差的病人去洗澡,洗完後,又忙碌於準備年長老病人的軟質飲食,一邊開心地做著檸檬香茅魚湯,用家鄉味來添加工作的動力。一同工作的我也有幸分到一碗熱湯。
一位瘦弱的移工姐姐,一日忽然神情緊張的拉著資深學姊詢問,她那紅腫的胸脯是癌細胞狂傲的宣示。
「身體這樣,我還能繼續工作嗎?」沒多久,這位移工姊姊就消失了,登出了台灣的勞動力市場。
因為工作關係,我遇見許多飄洋過海來異鄉打拼的人們,也曾當那位飄洋過海到遠方工作的人,這些回憶成了上面的文字,當讀著這本書時,畫面一幕又一幕的播放著。
本書的作者,少了主觀的評論,更多的是挖掘Know How的好奇心,她成了移供日常的觀察者,作為朋友的身分娓娓倒出另一個朋友的日常。
而這一幕幕的日常,如此相似的場景記錄著又像家人又像外人的一群人。
「我想更關注於日常,在移工的日常中,各樣日常的細節、情緒,是如何構成生活的總和。」
當我們不喜歡處於極端狀態的人或是邊緣的人群,我們總是藉著敘說或強調他跟我們不同,來證明那不是我。但當我們回到個人和日常,最後會發現「啊!那也是我。」
這本書的運鏡從台北火車站、開齋節、齋戒月到交通工具的使用,移工所唱的歌曲,甚至是東港迎王知名的移工樂團-大鑼鼓隊,從每個生活日常連結到台灣與印尼的節慶,這看似隱形的人忽然鮮活了起來。
下面提幾個特別喜歡的訪問,其他歡迎拿書來讀一讀踏入移工世界一起感受。
【Siput racing賽跑蝸牛】
阿寶的樂趣是做改裝車,街上常見的電動車正式他改裝的本源。
跑山跑海組車隊,在深山裡還遇到一群台灣飆仔來攔路
詢問:「請問你車子哪裡改?外觀很酷炫。」
改裝後的電動車時速能到每小時200公里,而協助改車的機車行老闆則笑著說:
「改裝,其實是一種改善。」/P101
電動車是最低標準的交通工具,如何在一次次的改善中讓他更好,也是一種生活。
【蓮池潭的歌聲】
喜歡唱歌的吳咪,總會趁著休息時間的1-2小時,到鄰近的蓮池潭唱首歌。
她有著寫滿歌單及機型的小冊子,只為了更快狠準的利用休息時間高歌。
她說在阿伯們的台語歌裡,總有那個時代的宿命感
因為唱歌變得有名,她想當個不一樣的外勞。
一般的外勞就是跟朋友聚會,這沒什麼不好,但在印尼,過去大家看不起在國外工作的人。但如果因唱歌、直播變有名,讓印尼人看見,就可以成為不一樣的外勞。那是一種渴望被看見,想要證明自己的勇氣和渴望/P121
【米妮與小花】
在都蘭的擔任阿嬤看護的小花,在這阿美族的部落裡,成了部落的一家人。
與阿嬤一同到雜貨店吃早餐聊天、學阿美族語、一起煮燒酒雞,還敲碎好檳榔給阿嬤。
(關於檳榔,在台灣被汙名的嚴重,但其實檳榔從千年前的飲食文化歷史(印度、東南亞、中國西南)裡有著有趣又高貴的存在,就先不在本篇文章聊了。)
而身為雇主的米妮,甚至是身為部落朋友的張大哥,都格外照顧從印尼飄洋過海來台東服務長輩的看護。因為阿美族本身也如同移工般,在台灣各地進行各類型工作,早年多以男跑船、女做紡織加工業為主,隨著時代變遷,則改成其他工作。漂流、移動早也成了部落人們的生活。所以更能感受,身為移工的不容易。
特別是書中訪問張大哥的海外跑船生涯,精彩卻又帶點落寞。
而移工船員的訪問,在東港的幾位船員訪問,從參加迎王到船上及下船生活、愛情生活等,以男性移工的視角訴說著生活。
在印尼慶祝漁民豐收的祭典叫做Nadran一年一次,持續整週,會有皮影戲及類似歌仔戲的話劇Ketoprak表演。而參加迎王,對於受訪的移工來說,剛開始覺得很累,但有錢(紅包),沿街免費的食物、飲料,直到後面從扛轎到將印尼爪哇的音樂風格帶入,搖晃出屬於自己家鄉的慶典。
拍攝於東港2021
「後來很期待三年一次的大拜拜,可以去打鼓。」/王哥
在東港漁工聘用的歷史裡本書也有簡明快速的描述,東港漁工從北韓、中國籍、東南亞的皆有。北韓的船員工作能力很好,但因後來美國與聯合國的抵制,才消失在東港。
多數的移工是因為想改變命運而出走。
在東港漁工凡納度的訪談中,他歷經貧困、輟學、2次的峇里島恐怖攻擊,從在印尼台幣3000元/月的工資,改到海外擔任漁工每月7000元的薪資,他開始有了卡車,也結婚生子。
「如果生命中好壞都是命運,那要改變的其實不是命運,而是我們自己。」/凡納度
拍攝於東港
剛開始作者在田野調查及訪談時,有時會困在道德觀及同理心上,所以書中有一段作者與南天宮李府三千歲的訪談特別有趣。
在神明的世界裡,沒好沒壞沒有標籤。
「人們有所求,神明會幫忙。可是我希望,人們可以當自己的神明。神明是希望我們在保佑你們的時候,你們自己先保佑自己,這樣的話,你就是心無罣礙。心,清楚地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那就無形中,會增加更大的力量去完成你想要達成的目的。」/千歲
而作者與千歲爺訪談的過程,被提醒了多次作為一個訪談者要很客觀地去看待每件人事物,也要有警覺心去了解,才不會走入比較狹窄的思維裡面。因為人生的悲劇、喜劇,什麼都有。
而偏見是因為沒去了解,或是媒體所塑造出來的,別人給你的觀念。剛開始會防患著,但相處久了慢慢了解,大家就融合了。就沒事了。
貼標籤則是因為觀察的不徹底,在哪個階層,觀察哪個角度,個體的觀察或是大體的觀察抑或是整體的觀察。
移工靠自己的勞力去賺錢,他們很多都做得很快樂,很多都做得很高興。他們所得到的報酬,有滿足他們所希望得到的。
以上擷取書中,作者與神對話裡,特別喜歡的幾段。
或許有些讀者會覺得怪力亂神,然而整段對話其實是充滿哲學的。
最後,回到直播,直播著睡覺直播著日常,直播著工作,
不只是想被看見,
想被家人知道自己在他鄉是好好的,
不只是如此。
更多的是希望創造連結,在一框又一框的直播裡,創造異地生活但心仍同在的連結。在台灣各地,不論是都市還是鄉下,不論是平房還是公寓,不論是照顧身障者還是失能長者,他直播著自己與無血關係的同住家人(被照顧者)的存在。
離開台灣的移工們,最後又怎麼了?
「回來後才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只有她像個被凍結的人,退冰回溫後,重新適應自己的土地。」/芬蒂P311
這句話我特別有感,5年前回台灣後,就如同退冰般,身體及反應甚至是周邊社交呈現了奇妙的感觸,重新適應,重新升溫的感覺。
芬蒂原有的朋友已不見了,再婚的老公到韓國打工了。她不習慣吃辣了。
回到印尼她沒有社交圈、沒有同溫層,沒有一個能說話的人,只有個人回到原本保守的家庭,常常覺得悶。她沒有文憑及白領的工作技能。
在台灣覺得悶時,她會點一杯大冰珍奶,在夏夜的公園看大媽們跳舞。
但回印尼有時感到寂寞、有時感到無聊。
她只有錢,但不只需要錢。
每天早上睜開眼,什麼時候起床、煮飯都可以,以前會想今天禮拜幾,等等要去工作,但現在起床就沒事做。/P312
幸運的是在谷底後,2020年因為疫情,村裡的小朋友在學校關閉下因緣會一起聚到她家,她每天下午開免費課業輔導班,陪伴小孩走過疫情。
她再也沒跟當初相識的朋友聯絡過,因為大家的生活不一樣了,不知道要聊什麼。話語裡好像有很多東西,卻說不出來。
她說移工回國後,不一定有幸福快樂的結局。
最後的最後以四十一頁的一段文字作為總結。
【臺北車站容易迷路。迷路是幻象,使人覺得各自佔據的空間中存在與不存在。看起來有一層幻想的薄膜使之隔開,卻又同時存在,看不見,每人卻又在幻想中迷路了半响,最終也看見了。只是選擇遺忘,卻又在重新光臨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他的存在。】/P41
【為什麼我過去都不曾知道?或許這群人們一直在身邊,只是我們沒看見。】
攝於台中
備註:
【書會自己找上你】 喜歡書,喜歡閱讀,喜歡文字與畫,喜歡故事與歷史 家住圖書館旁,疫情期間最讓我抓狂的莫過於圖書館沒開 平均每個月會讀3-5本書,每個人生的階段遇到的書、遇到的人不盡相同 在此分享閱讀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