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體質 and 浪漫的感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浪漫的體質是2019年播出的韓國電視劇,於JBTC頻道播出,獲得熱烈討論與好評後也在Netflix上架,以三十歲女性的生活情境為主軸,呈現了三十歲這個年紀的獨特,並對浪漫做了擴充性的想像。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的優質影劇!(超推薦)

隨著時代的轉變,在現今各種人生大事都往後延遲、高等教育更普遍、平均壽命也拉長的世代,三十歲似乎都要成為只是介於成熟和稚氣之間的年紀了。

年齡增加,過了發育期、青春期,擁有比二十出頭更加寬廣的心胸,更熟練的動作,但活力還沒有退卻。如同最後一集林編劇所言,「在想重新開始卻不尷尬的年紀中是最老練的,在重新開始某件事卻搖擺不定的年紀中卻最為敏捷」這是三十歲的魅力。而「浪漫的體質」這齣戲所呈現的,就是這樣既晃盪又堅定的三十歲女性的樣貌。

浪漫的體質劇照

「浪漫的體質」聽起來像是極致的愛情劇,但其實浪漫的並不是情侶倆人之間營造的曖昧氛圍,也不是伴侶交往的驚喜行動,不如將浪漫的體質看作為是對於生活的浪漫。藉由日常面對的大小事、對待遇見的人們、處理自己的情感,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情感波動是浪漫,富有詩意且感性的靈魂是浪漫。

這部劇的角色很多,但劇情並不過於複雜,以林編劇和導演之間的電視劇拍攝與感情升溫作為進程推進故事,難得的是劇中的每個角色都很讓人喜歡。每個人都有各自閃亮的樣子,更可喜的是那樣的閃亮是奠基於真誠與質樸的光芒,就像劇中角色對編劇和導演的形容: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做很了不起的事所以仍然謙虛。每一個角色都是優秀的樣子卻同時也有笨拙、困擾,讓觀眾不會因為劇中角色太過優秀而產生距離感,反而會看著主角們想像自己也能和他們一樣。這樣的角色設定與魅力,對於觀眾而言,除了在電視人物身上獲得趣味,同時也獲得動力。生活是正反兩面的集合,「浪漫的體質」三位主角都有各自的不幸、不同的慘境,但就算呈現傷痕或是痛苦的一面也不會過於矯揉,直面傷痛的樣子雖然令人心疼但在正向的必要召喚之下所帶來的是更溫暖的癒合。

浪漫的體質劇照

富有哲理的話和從編劇的口中、人物對話中迸出來的句子,雖然有點刻意,是日常生活中很少這樣說的語氣或用字遣詞。但點醒了被遺忘的生活思辨、感情思辨的能力,久違引發了對於生活浪漫的追求之心,30歲女性的多樣性、略帶痛感的掌握也讓人期待,我會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音樂與電影 思想與現實 這是個歡迎討論與共同激盪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是想要享受推理的過程,對於峰迴路轉(Kinves Out)的續作來說,抽絲剝繭四字並不適用於偵探白朗破解案件的手法。鋒迴路轉想營造出傳統偵探的形象與風格,但在續作中案件反轉得不夠強烈,使得缺少推理過程的缺點更加暴露。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觀影心得 進入影院前其實我對這部片的劇情與主題一知半解,除了曝光度很高的電影宣傳海報之外,我不太熟悉此片的主題,但這也讓我在觀影的過程中有更多的驚喜與刺激。 性別議題的處理、各種性別角色在社會上的困境與難處,家人與朋友的情感關係,這部電影處理得恰到好處也帶點新穎,為什麼?
閱讀完音樂創作的本質內容,我有一些延伸的內容主要關於:音樂創作作為時代精神的藝術實踐,其與時代意識形態之連結以及品味個體化的現今創作喜好與時代之連結的關係。讀完上篇再點進來看看,會有更多實際的體會的~
Do Sol Do Do Do Do~~~~~ 對創作的慾望也許是每個對音樂嚮往的人都難以克制的。在浴室裡哼的旋律,或是腦海中的節拍,甚至是你筆記本上潦草的詞句,其實音樂創作就在生活當中。但「音樂創作」到底意味著甚麼呢?用這篇簡單的文章,一起來了解音樂創作的本質吧。   音樂實踐包含:創作、欣賞、表
前一篇文章<【學習手札】音樂的功能(一)>說明了功能的基礎意義,並以「藝術知覺理論」切入探究音樂所引發於人的作用來解釋功能分析之下音樂的形體結構與接觸音樂的人事物之間的關聯,而這一篇文章即將延伸上一篇文章的內容講解音樂的三種功能。也就是在音樂對於人會有什麼樣的作用,快點進來看看吧~   
這一篇文章的主題是音樂的功能,將簡單敘述以結構主義的角度去理解功能時,功能是甚麼,音樂有哪樣的功能,並在下一篇文章詳細說明音樂功能的深入概念。
如果是想要享受推理的過程,對於峰迴路轉(Kinves Out)的續作來說,抽絲剝繭四字並不適用於偵探白朗破解案件的手法。鋒迴路轉想營造出傳統偵探的形象與風格,但在續作中案件反轉得不夠強烈,使得缺少推理過程的缺點更加暴露。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觀影心得 進入影院前其實我對這部片的劇情與主題一知半解,除了曝光度很高的電影宣傳海報之外,我不太熟悉此片的主題,但這也讓我在觀影的過程中有更多的驚喜與刺激。 性別議題的處理、各種性別角色在社會上的困境與難處,家人與朋友的情感關係,這部電影處理得恰到好處也帶點新穎,為什麼?
閱讀完音樂創作的本質內容,我有一些延伸的內容主要關於:音樂創作作為時代精神的藝術實踐,其與時代意識形態之連結以及品味個體化的現今創作喜好與時代之連結的關係。讀完上篇再點進來看看,會有更多實際的體會的~
Do Sol Do Do Do Do~~~~~ 對創作的慾望也許是每個對音樂嚮往的人都難以克制的。在浴室裡哼的旋律,或是腦海中的節拍,甚至是你筆記本上潦草的詞句,其實音樂創作就在生活當中。但「音樂創作」到底意味著甚麼呢?用這篇簡單的文章,一起來了解音樂創作的本質吧。   音樂實踐包含:創作、欣賞、表
前一篇文章<【學習手札】音樂的功能(一)>說明了功能的基礎意義,並以「藝術知覺理論」切入探究音樂所引發於人的作用來解釋功能分析之下音樂的形體結構與接觸音樂的人事物之間的關聯,而這一篇文章即將延伸上一篇文章的內容講解音樂的三種功能。也就是在音樂對於人會有什麼樣的作用,快點進來看看吧~   
這一篇文章的主題是音樂的功能,將簡單敘述以結構主義的角度去理解功能時,功能是甚麼,音樂有哪樣的功能,並在下一篇文章詳細說明音樂功能的深入概念。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那群美麗的阿修羅們,溫婉自制的笑靨背後,究竟隱藏著妒忌、悲傷,還是壓抑的憤怒?在這部充滿張力的作品裡,是枝裕和對角色的細膩擴寫、瀧本幹也層次分明的攝影語言,以及演員群出色的表現,將人性最複雜卻真實的一面構築得極為立體。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她的日與夜》,聚焦於兩位女主角的角色演繹及其性格差異。透過白天的中年女性林順與晚上的年輕女性李微進的對比,分析了演員的表現及角色的幽默感。雖然劇情的搞笑元素引人入勝,但男女主角的感情戲卻稍顯薄弱。最終,作者反思年齡帶來的影響與人生的現實。
Thumbnail
年紀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失去價值或魅力,而是一個人經歷過生活、成長跟智慧養成的過程。正因為閱歷跟智慧的增長,讓女人風情萬種,才能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及魅力,這可是年輕美眉比不上的,所以我驕傲,哈哈😆! 誰說女人四十就是大嬸?誰說上了五十就沒有了陽光歡笑?
Thumbnail
當對自己當下狀態的滿意,自然會散發讓人舒服的美感,體面的老去,更有一種成熟的韻味,真的不需要強迫自己,過度的追求「外在表徵」必須符合世俗對「俊男美女」的標準,而應該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能跟自己相處,接受自己的限制,肯定自己的優點,活得開心坦然的接受生命中各種的安排。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19歲、29歲、39歲,每當年齡的數字要進位,就容易變得更焦慮——我以為這個年紀的自己,能夠對人生更得心應手了,但為何並沒有?日劇《9Border》敘述正是這情境下的女性,三位女主角分別是19歲、29歲、39歲,要做怎樣的工作、要不要結婚,在這樣的忿路口上,她們活出了我們的生活故事。
1999年日劇《三十拉警報 》,距今25年前了,那時候的我準備迎接20代,30歲距離我還有些距離,等我來到30歲,出現了“大齡女子”這個詞。 在某篇瞎聊談到求偶焦慮,因為我沒有要婚生,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謂適婚年齡也是以女性最適合生育年齡去訂定,約莫是28歲。 等我來到了40代,隨著婚生率下
Thumbnail
通過年輕時對愛情的熱切期盼到中年時對平凡陪伴的重視,光陰交會了我們愛情的本質。
Thumbnail
《歡迎回到三達里》劇情描述在三達里生活的青梅竹馬們,他們的友情與愛情故事,女主角三達從小的夢想是當攝影師,而男主角容弼的夢想是陪著三達完成夢想。這是一部輕鬆的愛情喜劇,雖然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沒有絢麗奪目的特效,但看著主角的成長,就像回顧著我們人生中也會經歷的成長過程,有暖心的感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她的日與夜》,聚焦於兩位女主角的角色演繹及其性格差異。透過白天的中年女性林順與晚上的年輕女性李微進的對比,分析了演員的表現及角色的幽默感。雖然劇情的搞笑元素引人入勝,但男女主角的感情戲卻稍顯薄弱。最終,作者反思年齡帶來的影響與人生的現實。
Thumbnail
年紀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失去價值或魅力,而是一個人經歷過生活、成長跟智慧養成的過程。正因為閱歷跟智慧的增長,讓女人風情萬種,才能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及魅力,這可是年輕美眉比不上的,所以我驕傲,哈哈😆! 誰說女人四十就是大嬸?誰說上了五十就沒有了陽光歡笑?
Thumbnail
當對自己當下狀態的滿意,自然會散發讓人舒服的美感,體面的老去,更有一種成熟的韻味,真的不需要強迫自己,過度的追求「外在表徵」必須符合世俗對「俊男美女」的標準,而應該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能跟自己相處,接受自己的限制,肯定自己的優點,活得開心坦然的接受生命中各種的安排。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19歲、29歲、39歲,每當年齡的數字要進位,就容易變得更焦慮——我以為這個年紀的自己,能夠對人生更得心應手了,但為何並沒有?日劇《9Border》敘述正是這情境下的女性,三位女主角分別是19歲、29歲、39歲,要做怎樣的工作、要不要結婚,在這樣的忿路口上,她們活出了我們的生活故事。
1999年日劇《三十拉警報 》,距今25年前了,那時候的我準備迎接20代,30歲距離我還有些距離,等我來到30歲,出現了“大齡女子”這個詞。 在某篇瞎聊談到求偶焦慮,因為我沒有要婚生,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謂適婚年齡也是以女性最適合生育年齡去訂定,約莫是28歲。 等我來到了40代,隨著婚生率下
Thumbnail
通過年輕時對愛情的熱切期盼到中年時對平凡陪伴的重視,光陰交會了我們愛情的本質。
Thumbnail
《歡迎回到三達里》劇情描述在三達里生活的青梅竹馬們,他們的友情與愛情故事,女主角三達從小的夢想是當攝影師,而男主角容弼的夢想是陪著三達完成夢想。這是一部輕鬆的愛情喜劇,雖然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沒有絢麗奪目的特效,但看著主角的成長,就像回顧著我們人生中也會經歷的成長過程,有暖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