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冠麻鷺」談起,鳥事一籮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還記得第一次在台北某一處公園遇見黑冠麻鷺,當時還不清楚這是什麼鳥,只是非常驚訝,居然能在一般公園綠地可以看到這麼大一隻鳥,而且牠也沒有立即逃走,一副試探我之姿,因此我有足夠時間拿出相機為牠拍了幾張照片,直到牠飛到旁邊的樹上。

如此奇遇開啟了我對這種鳥的好奇心。乍看一下,每一隻黑冠麻鷺好像都差不多,其實並不然。每次我看到牠們,總忍不住想花點時間觀察牠們,牠們的大小與個性各有不同,有些成鳥甚至比幼鳥還要小。現在人漸有保育觀念,減少對牠們的傷害,因此這種大鳥看到人也不一定會立即逃走,以至於被稱為「大笨鳥」。

為了想瞭解鳥類的表情,我經常拍攝牠們的大頭照,再到電腦螢幕前,仔細研究與比對這些照片,尤其是黑冠麻鷺,很難將牠們與「笨」聯想在一起。牠們的眼神總是炯炯有神,幾近冷酷的眼睛,即便是幼鳥,也會露出一副兇狠的模樣。

黑冠麻鷺常常一副看起來兇巴巴的樣子

黑冠麻鷺常常一副看起來兇巴巴的樣子

這隻黑冠麻鷺的幼鳥看起來也不是好惹的

這隻黑冠麻鷺的幼鳥看起來也不是好惹的

英國作家 Adam Nicolson 曾著一本關於海鳥的書「海鳥的哭泣」(The Seabird's Cry),其中有一章節談到主要棲息在 Bass Rock[1]的鰹鳥 (gannet),他形容這種鳥的藍色眼睛 pitiless,由於牠們生活環境的嚴峻,造就牠們這副冷酷無情的模樣。Nicolson 還提到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曾造訪的Galápagos 群島上也有一種鰹鳥稱 Nazca booby,牠們的眼睛則是橘色的。Booby 源自於西班牙文 bobo,有愚蠢或小丑之意,因為早年到此地的歐洲水手見牠們不怕人類或者行動笨拙。

其實被誤稱的笨鰹鳥,牠們的生活模式一點都不簡單。牠們的父母通常生兩顆蛋,但最終只有一隻可以存活下來,牠們不是死於兄弟姊妹之間的謀殺,就是太羸弱而被父母放棄。雖然牠們可以活上二十幾年,可是要到十歲左右才會性成熟。這些半大不小的幼鳥,會在附近的棲息地巡邏,尋找更小的雛鳥,但父母不在家,外出捕魚。這些幼鳥會飛到雛鳥旁邊,剛開始溫柔地撫摸著對方,最後演變成暴力的交配。即便是雌性的幼鳥,也會模仿雄鳥,更具攻擊性,強姦雛鳥。最終,這些反覆遭蹂躪、欺負的雛鳥有四分之一無法長大成鳥。這些橘色眼睛的鰹鳥世世代代,在如此恐怖又殘酷的環境下生存,牠們既是受虐者,也是加害者。

當我讀到這些敘述時,不寒而慄,這使我聯想到常見的珠頸斑鳩,由於我長期觀察牠們,發現如果有病弱的珠頸斑鳩在群體中,經常淪為被霸凌、驅趕的受害者,更會被霸王硬上弓。而在旁的其他斑鳩,無動於衷,冷眼旁觀。鳥類的交配不完全是為了孕育下一代,偷情或強姦可能已深深烙印在牠們的DNA了。

黑冠麻鷺並不是群聚性的鳥類,當我們看到牠們時,通常單獨存在,彼此保持一定距離。如果感受到對方的威脅時,除了前面提到顯露兇狠的眼神,牠們會全身羽毛豎起,拉長脖子,嚇唬對方。觀察牠們多年,直到最近才親眼見到這難得的場面。還好雙方只是虛張聲勢,並沒有真的幹起架來,其中一方退卻,一切又恢復平靜。

黑冠麻鷺雙方對峙的場面

黑冠麻鷺雙方對峙的場面

還好這恐怖的場面並沒有維持太久

還好這恐怖的場面並沒有維持太久

替鳥類冠上有愚蠢意思的綽號,其實是人們的傲慢、自大,對牠們不夠瞭解,鳥類的絕頂聰明,常令人意想不到。幾年前曾見過一群鴿子相互壯膽一起過馬路,可惜當時深陷車陣中,無法抽身拍照。去年行經信義路,忽見一隻黑冠麻鷺正打算越過馬路,我便立即停車,為牠拍了幾張安然走過馬路的照片。會飛的牠,其實可以輕易飛到對面到中正紀念堂中的樹林裡。或許牠當時發現車子突然都停了,便大搖大擺一路走過去,這有趣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也洗刷了「大笨鳥」的污名。

這隻黑冠麻鷺決定冒險過馬路了

這隻黑冠麻鷺決定冒險過馬路了

黑冠麻鷺走在無車的馬路上是奇觀

黑冠麻鷺走在無車的馬路上是奇觀

[1] 位於蘇格蘭外海,愛丁堡東北部的小島。目前是藍眼鰹鳥最大的棲息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端端說故事
9會員
20內容數
《浣溪沙》——納蘭容若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王端端說故事的其他內容
2024/07/02
這些犯下殺害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平民的士兵,在他們百年之後,何有顏面面對曾經死在德國集中營的先祖:我們的犧牲為你們博得全世界的同情與幫助,經歷兩千年的顛沛流離,終得以完成建國的心願,你們卻和納粹一樣,犯下連禽獸都不如的罪行。
Thumbnail
2024/07/02
這些犯下殺害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平民的士兵,在他們百年之後,何有顏面面對曾經死在德國集中營的先祖:我們的犧牲為你們博得全世界的同情與幫助,經歷兩千年的顛沛流離,終得以完成建國的心願,你們卻和納粹一樣,犯下連禽獸都不如的罪行。
Thumbnail
2024/02/29
殘缺歲月已成過往 二戰結束後,猶太人已不可能成為Odessa主要族群之一了,蘇聯官方的心態仍是反猶的,加以限制他們從流亡地回來。在1968~1980年之間,有兩萬四千名猶太人永遠離開了Odessa,佔猶太人總數的¼。在Gorbachev統治時期到蘇聯解體之後,那就更多人選擇離去。
Thumbnail
2024/02/29
殘缺歲月已成過往 二戰結束後,猶太人已不可能成為Odessa主要族群之一了,蘇聯官方的心態仍是反猶的,加以限制他們從流亡地回來。在1968~1980年之間,有兩萬四千名猶太人永遠離開了Odessa,佔猶太人總數的¼。在Gorbachev統治時期到蘇聯解體之後,那就更多人選擇離去。
Thumbnail
2024/02/19
十九世紀下半 1853年7月,俄羅斯派兵穿越過Prut河進入奧圖曼帝國的兩個附庸國: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 (Wallachia,地理位置相當於今天羅馬尼亞的南部),開啟了克里米亞戰爭。奧圖曼的艦隊從君士坦丁堡駛向黑海南部的港口Sinop,卻遇上駐在克里米亞半島的港口Sevastopol的俄羅斯艦隊猛
Thumbnail
2024/02/19
十九世紀下半 1853年7月,俄羅斯派兵穿越過Prut河進入奧圖曼帝國的兩個附庸國: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 (Wallachia,地理位置相當於今天羅馬尼亞的南部),開啟了克里米亞戰爭。奧圖曼的艦隊從君士坦丁堡駛向黑海南部的港口Sinop,卻遇上駐在克里米亞半島的港口Sevastopol的俄羅斯艦隊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在大安森林公園觀察到的黑冠麻鷺行為,顯示牠們有著活潑的一面。這篇文章將分享觀察到的黑冠麻鷺的有趣行為,包括牠們快速揮動翅膀的情況。透過相機紀錄下這些特別的時刻,讓我們看見黑冠麻鷺不同於一般印象的另一面。
Thumbnail
在大安森林公園觀察到的黑冠麻鷺行為,顯示牠們有著活潑的一面。這篇文章將分享觀察到的黑冠麻鷺的有趣行為,包括牠們快速揮動翅膀的情況。透過相機紀錄下這些特別的時刻,讓我們看見黑冠麻鷺不同於一般印象的另一面。
Thumbnail
褐鷹鴞小檔案 名稱:褐鷹鴞 Northern Boobook 別名:北方鷹鴞、日本鷹鴞 常見度:少見 發現地點:香港何文田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0 21 叫聲:woo woo woo 體型:大 特徵: 和鷹樣貌相似的貓頭鷹,頭小又圓,頭上沒有耳羽,頭部灰褐色,臉盤扁,眼大呈金黃色,在
Thumbnail
褐鷹鴞小檔案 名稱:褐鷹鴞 Northern Boobook 別名:北方鷹鴞、日本鷹鴞 常見度:少見 發現地點:香港何文田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0 21 叫聲:woo woo woo 體型:大 特徵: 和鷹樣貌相似的貓頭鷹,頭小又圓,頭上沒有耳羽,頭部灰褐色,臉盤扁,眼大呈金黃色,在
Thumbnail
強腳樹鶯小檔案 名稱:強腳樹鶯 Brown-flanked Bush Warbler 別名:小鶯 常見度: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大帽山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8 17 叫聲:你(拉長,漸大聲)........卑鄙! 體型:小 特徵: 每次走過大帽必然會聽到的熟悉鳥聲,卻只是有
Thumbnail
強腳樹鶯小檔案 名稱:強腳樹鶯 Brown-flanked Bush Warbler 別名:小鶯 常見度:常見 發現地點:香港大帽山 首次發現日期:2023 08 17 叫聲:你(拉長,漸大聲)........卑鄙! 體型:小 特徵: 每次走過大帽必然會聽到的熟悉鳥聲,卻只是有
Thumbnail
中大型貓頭鷹,有角狀大耳,深棕色為主,足強健,爪銳利,而今次看到的大貓是未成年,耳羽比成年鳥短,頭變成扁圓,樣子也較懵懂可愛。
Thumbnail
中大型貓頭鷹,有角狀大耳,深棕色為主,足強健,爪銳利,而今次看到的大貓是未成年,耳羽比成年鳥短,頭變成扁圓,樣子也較懵懂可愛。
Thumbnail
還記得第一次在台北某一處公園遇見黑冠麻鷺,當時還不清楚這是什麼鳥,只是非常驚訝,居然能在一般公園綠地可以看到這麼大一隻鳥,而且牠也沒有立即逃走,一副試探我之姿,因此我有足夠時間拿出相機為牠拍了幾張照片,直到牠飛到旁邊的樹上。 如此奇遇開啟了我對這種鳥的好奇心。乍看一下,每一隻黑冠麻鷺好像都差不多,其
Thumbnail
還記得第一次在台北某一處公園遇見黑冠麻鷺,當時還不清楚這是什麼鳥,只是非常驚訝,居然能在一般公園綠地可以看到這麼大一隻鳥,而且牠也沒有立即逃走,一副試探我之姿,因此我有足夠時間拿出相機為牠拍了幾張照片,直到牠飛到旁邊的樹上。 如此奇遇開啟了我對這種鳥的好奇心。乍看一下,每一隻黑冠麻鷺好像都差不多,其
Thumbnail
你是否有在校園、街道上,看過頭毛黑黑,身體是棕色,移動緩慢,甚至動也不動的鳥呢? 因為其移動緩慢、動也不動的樣子,很多人也稱牠「大笨鳥」。但牠的真正名字叫做「黑冠麻鷺」,在臺灣漸漸變冷的時候,就會在綠地、公園發現牠的蹤跡。 在此記錄我與牠第一次碰面,以及之後認真觀察的心得。
Thumbnail
你是否有在校園、街道上,看過頭毛黑黑,身體是棕色,移動緩慢,甚至動也不動的鳥呢? 因為其移動緩慢、動也不動的樣子,很多人也稱牠「大笨鳥」。但牠的真正名字叫做「黑冠麻鷺」,在臺灣漸漸變冷的時候,就會在綠地、公園發現牠的蹤跡。 在此記錄我與牠第一次碰面,以及之後認真觀察的心得。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在國父紀念館欣賞鳥類攝影展,主角不是來自全世界偏遠地區,就是被歸為瀕危動物,印象所及,只有一張是黑冠麻鷺育雛的畫面。換句話說,攝影師為了拍攝這些珍貴的照片,除了昂貴的攝影器材,財力也要夠雄厚才行啊。 其實生活在都市,與我們共存的鳥類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由於環境與空氣污染,牠們也是深受其害。只
Thumbnail
記得有一次在國父紀念館欣賞鳥類攝影展,主角不是來自全世界偏遠地區,就是被歸為瀕危動物,印象所及,只有一張是黑冠麻鷺育雛的畫面。換句話說,攝影師為了拍攝這些珍貴的照片,除了昂貴的攝影器材,財力也要夠雄厚才行啊。 其實生活在都市,與我們共存的鳥類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由於環境與空氣污染,牠們也是深受其害。只
Thumbnail
週六下午,趁著好天氣,到大安森林公園走走,來探望鳥朋友。人潮人往,走了大半圈,終於看到一隻黑冠麻鷺,不若平常日或下雨天,反而可以看到更多牠們的蹤跡,甚至還能看到一群白鷺在草坪上互相追逐。仔細觀察牠,走路一拐一拐地,原來左腳的跗蹠骨好像受到感染,整個腫起來,站立的時候,僅能金雞獨立。 這幾年在大台北各
Thumbnail
週六下午,趁著好天氣,到大安森林公園走走,來探望鳥朋友。人潮人往,走了大半圈,終於看到一隻黑冠麻鷺,不若平常日或下雨天,反而可以看到更多牠們的蹤跡,甚至還能看到一群白鷺在草坪上互相追逐。仔細觀察牠,走路一拐一拐地,原來左腳的跗蹠骨好像受到感染,整個腫起來,站立的時候,僅能金雞獨立。 這幾年在大台北各
Thumbnail
黑冠麻鷺是近年來,公園和校園綠地,常見又不怕人的鳥類。比起麻雀、燕子等小型鳥,體型大上好幾倍的黑冠麻鷺,很容易成為注目的焦點。
Thumbnail
黑冠麻鷺是近年來,公園和校園綠地,常見又不怕人的鳥類。比起麻雀、燕子等小型鳥,體型大上好幾倍的黑冠麻鷺,很容易成為注目的焦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