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被中斷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大學剛畢業的蘇萊卡,有著充實的生活、穩定的工作、一個想要當記者的夢想,和一場美麗的邂逅所帶來的美好緣分。但是,就在她正享受生活裡的各種美好時,一個名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或稱血癌) 的疾病闖入她的生活,使她不得不暫停這些生活中的美好,轉而投入疾病的治療中。

治療的過程很辛苦,不論是對身體還是心理都是一種折磨。而且不但病患本人備受折磨,身邊的照顧者也同樣不好受。與癌症對抗了四年,她最終成功的活了下來,再也不用每個月去接受化療,但原以為會和自己攜手終身的那個人也不在身邊了。

然而,抗癌成功並非意味著自己又能重回原本那個美好的生活,帶著飽經折磨的身體與心理狀態,蘇萊卡只能嘗試調整自己,讓現在的這個自己,能夠重新面對以及適應新的生活。想要達成這個目標,首先就要能夠認識「現在的自己」,於是蘇萊卡踏上了一趟為期百日,橫跨美國長達一萬五千英里的公路之旅。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擁有雙重國籍,健康之國與疾病之國。」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一書中寫道。「雖然我們都希望只使用健康之國的護照,可是每個人遲早都有義務成為疾病之國的公民,至少一段時間。」

我成年之後大部分的時間都活在生病之國,生病之國是沒有人想要定居的地方,一開始我還抱著只需短暫停留的希望,希望自己甚至連行李都不必把開。我抗拒被貼上「癌症病患」的標籤,相信可以繼續保有原本的自己。但隨著我病得越來越重,我發現原本的我已經慢慢消失。原來只寫著我名字的地方,多了一個病人編號,我還學到了豐富的醫學術語。就連我的身體分子也有了變化:當我弟弟的幹細胞嫁接到我的骨髓時,我的DNA產生了不可逆轉的變異。由於我失去頭髮、臉色蒼白、胸前插著導管,人們注意到我的第一件事便是我生病了。時間從幾個月變成幾年,我已經盡可能地適應這個新國度的各項習俗,並且與這裡的居民交朋友,甚至在這種受限的範圍內開創自己的事業。我在這個國度裡打造了一個家,不僅接受自己必須在這裡待一段時間的事實,甚至接受我將永遠無法離開的可能。這裡以外的世界——那個健康之國——對我而言已經變得陌生又可怕。


我很喜歡作者用健康之國與生病之國來描述她的狀態 (我想這也是原文書名”Between Two Kingdoms”的由來),生病是辛苦的事情,但在生病之國待久了,要回到健康之國重新生活其實並不容易,尤其雖然被宣布體內已經沒有癌細胞了,但為避免復發,仍需要做維持性化療的那段時間,究竟是算在生病之國,還是健康之國呢?

蘇萊卡將她的痛苦與掙扎都訴諸於文字,先是在日記和部落格上書寫,之後更獲得了在紐約時報上寫專欄的機會。讀者們的回應不只給予她鼓勵,也有許多類似的經歷分享,讓她與讀者之間產生了共感、共鳴。她在後半部所描寫的公路之旅中,造訪了幾位曾與她通信的讀者。藉由和他們之間的對話,找到對於生命的不同想法,也找到繼續生存下去的動力。

而從蘇萊卡造訪的那些人身上,我們也可以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會遭遇人生被中斷的時刻。不只有疾病會中斷我們的生活,創傷經驗、情感失落等等,都有可能會讓我們陷入谷底。也許能夠重回生活的軌道是終極目標,但當我們回不去或還沒有辦法回到軌道上的時候,我們仍得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好好地生活在「現在所待的地方」的方法。不論是給自己蓋一個車站,或是重新闢一條新軌道,也都很不錯啊!


❝治癒是釐清如何與你心裡的痛苦永遠共存,而非假裝它不存在或放任它綁架你的心;治癒是學習面對過往,並且接受無法擺脫的事實;治癒是學著擁抱我所愛的人,而不是為了避免將來失去他們而拚命保護自己。❞

❝有時候你所能做的就是參與其中。就算事情不順,你還是要繼續參與。❞


謝謝聯經出版和我分享了這本真誠且感人的書。作者的文字很有趣 (雖然知道經期血量增加是病狀之一,但看到作者在被問診的時候回答「任何經血量對我而言都算太多」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笑出來),也很寫實地記錄下自己的想法、情緒,推薦給喜歡閱讀他人的人生故事的人。

ps, 作者的TED演講很不錯,談吐很幽默,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來看。然後已經看過書的人,也可以去goodreads上面找這本書的頁面,作者有再補充一些書中人物的後續。

pps, 關於血癌,我想推一個CCC創作集上的漫畫《Have I found you?》,短短的但是故事也很棒很感人 (數度看到鼻酸),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vi.的沙龍
6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是一本專注於提升責任感與自我反思的書籍。作者 John G. Miller 用簡單的故事引導讀者改變提問方式,透過「問題背後的問題(QBQ)」幫助我們從抱怨中解放,聚焦改變現狀的行動上。
Thumbnail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是一本專注於提升責任感與自我反思的書籍。作者 John G. Miller 用簡單的故事引導讀者改變提問方式,透過「問題背後的問題(QBQ)」幫助我們從抱怨中解放,聚焦改變現狀的行動上。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建立次文化另一層含義,其實就是獨立思考,並且不要過度比較。就像有些人喜歡騎單車、喜歡走路,但整個文化告訴你:「應該買一台車子來象徵自己的地位」你如果沒有自己次文化,那可能就會把這個當成自己的準則,即便你根本不需要一台車......
Thumbnail
建立次文化另一層含義,其實就是獨立思考,並且不要過度比較。就像有些人喜歡騎單車、喜歡走路,但整個文化告訴你:「應該買一台車子來象徵自己的地位」你如果沒有自己次文化,那可能就會把這個當成自己的準則,即便你根本不需要一台車......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覺得人生無力,或許是你遇到了「奮鬥者的詛咒」。本文將帶你了解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的不同,並探討如何透過認識自我與調整目標,找到屬於你的人生第二曲線。
Thumbnail
覺得人生無力,或許是你遇到了「奮鬥者的詛咒」。本文將帶你了解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的不同,並探討如何透過認識自我與調整目標,找到屬於你的人生第二曲線。
Thumbnail
書名: Between Two Kingdoms: A Memoir of a Life Interrupted 作者: Suleika Jaouad 出版社: Random House 出版日期: 2021/02/09 這是一本抗癌與自我找尋、自我治療的書。蘇萊卡在剛畢業準備開始展開自己
Thumbnail
書名: Between Two Kingdoms: A Memoir of a Life Interrupted 作者: Suleika Jaouad 出版社: Random House 出版日期: 2021/02/09 這是一本抗癌與自我找尋、自我治療的書。蘇萊卡在剛畢業準備開始展開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