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論

#目的論含有「目的論」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用願力來解決業力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OneMuse總是在業力輪迴的舒適圈裡跳不出來嗎? 其實解決的方法可能比你想像的都要簡單,那就是去發願,想清楚你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思想漫步-設立目標很重要,自我負責的個體,共榮的群體今天重聽 老高講的被討厭的勇氣 這個三年前的影片,重溫了三個重點:目的論,個體分離,共同體利益。也許這些講法在學術上並不完全精確符合阿德勒的理論,但它的確鼓舞了我,it works!所以試圖來理一理思緒。 所有人的「現況」都是依據某種「目的」而存在,所以搞清楚目的應該是第一個重點。 每當我為自己立
Thumbnail
2023-10-16
4
文化研究與文化感受的落差我們或許都常常聽過這樣的說法:「文化研究者如果是他所研究的那個文化之外的成員的話,那他的研究往往會被認為是與文化內部成員感到衝突,甚至是不精確的。」
Thumbnail
2023-02-13
9
父母很疼愛,所以被寵壞 ?我,走進了阿德勒的目的論,為什麼呢 ? 因為,需要改變 ; 另一方面,人生總是充滿酸甜苦辣,但也期盼經歷酸苦的過程中,能常常帶有甜味,能好好來點綴人生。我,認為人生 " 不能只有 " 這樣。從決定論來回顧,的確存在著自卑感的,甚至有些誤解,同時是無奈的,大概是那種講不清楚的沉重感吧 !
Thumbnail
2023-01-03
7
文化理性批判第二講:我們如何認識文化文化在我們意識當中產生了概念,首先是因為我們能夠理解到人類在意志層面上似乎是有「選擇」能力的,而這樣的選擇也同樣牽連到其他一群人的選擇,彼此環環相扣。然而,單單只是意識到選擇的連環效應還是無法說明文化的存在。
Thumbnail
2022-03-02
10
《被討厭的勇氣》:被包裝的真實如果人類的行為是源自於目的,那我們活著一定有著各自的最終目標,不論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從人的行動就可以看出蛛絲馬跡,換句話說,我們看見了一個人的過去與現在,就十分有可能透過這些線索推斷出他的未來走向,這三點連成了一條線,顯示出了一個人的人生目的。
Thumbnail
2021-08-20
2
【與書對話】:《被討厭的勇氣》2“阿德勒心理學" 過去所學,對於佛洛伊德需求層次金字塔最為熟悉,阿德勒確實是接觸本書後才讓我深入瞭解其中的差異。 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二十一世紀初所開創的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許多暢銷書作品也都充分反映了他的思想,以及提過相近的內容, 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把阿德勒的心理
Thumbnail
2021-08-18
3
改變很單純,你需要的是變得幸福的勇氣前兩篇我們聊了課題分離和人際界線,這集要來聊改變的勇氣,勇氣不只有梁靜茹可以給,你自己也可以給自己勇氣。 改變很單純? 討厭的勇氣一書,第一章就在談論,其實這個世界很單純,是人們「主觀」的認定把它變得很複雜,跟改變一樣。 阿德勒說:「改變其實很單純,就是去做該做的事」,但是往往我們覺得自己無法改變
Thumbnail
2021-07-08
4
【關於目的論與決定論】還記得第一次認識阿德勒是在Corey的書中,那時候雖然對阿德勒沒什麼感覺,但有感覺到這是個蠻積極的治療取向,後來再一次聽到阿德勒時,則是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爆紅後,當我再次閱讀阿德勒,卻有一種好像在責備那些被痛苦困住的人,之所以會如此痛苦是因為他們自找的。
Thumbnail
2021-02-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