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離開不是為了帶給我們沉重

你的離開不是為了帶給我們沉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想要的超能力是甚麼?

我一直都是:瞬間轉移。

如今我親愛的毛孩已經先擁有了這個超能力。

我知道,思念在哪你就在哪。

你是我生命願意承受之重,一個小小身軀讓16年裡每個時光縫隙中的明媚與歡愉匯聚成一份沈甸甸的愛。

悲傷不是愧疚與後悔,也不是從此將愛塵封,是我們的靈魂因深深的羈絆而得到昇華的震鳴。

還好,我一直都有認真努力的在你身邊刷存在感;還好,我看見你的第一眼就開始纏著你,甚至帶有點佔有慾,不讓人把你抱走;還好,我有陪著你向禁錮靈魂自由的肉身說再見。

謝謝身邊的家人朋友繼續跟我提起你,陪我聊聊你、笑你、想你、念你。

哈姆(我的另一個牛頭梗寶貝)聽到你的名字、聞到你的毛毛也會豎耳,也偶爾會用你的習慣姿勢睡覺,我才知道,你的氣息已經無所不在。帶哈姆出去兜風的時候,想來就一起來,可以的話,讓我知道,我會努力接收。

在我所在的時空另一端,你應該早已check in並且安定下來,我沒有幫你準備太多行李,宇宙會幫你準備你真正需要的,我知道那裡每天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被窩跟毯子搓搓,想吃什麼也沒有禁忌。我猜你那裡是無邊際的草原,時不時會有彩虹,沒有馬路,所以不需要繩子,不怕你有危險。

你可能已經開始學習新的溝通方式,姐姐會好好勉勵自己,了解你可能會用的方式,也期待我們下次的相遇,等你適應後,記得回來我身邊給我一切暗示。

你總是有好多的動作、眼神,讓我以為擁你入懷的日子不會消逝

還好我對你有好多好多的堅持,堅持帶你出門,堅持不讓你跳上跳下。儘管在你肉身期限終了之時,我尚未有多少可運用的經濟能力負擔你更好的生活。

在YouTuber狗與鹿的頻道影片裡曾說過:「你給牠的生活在牠的眼中絕對是最棒的,你能給牠的,都是你那時候能做到最好的了。」

深愛自家寶貝的主人們都應該得到治癒,繼續擁有愛這個世界的能力。

《狗與鹿 |9個養狗會碰到最內疚的時刻|你覺得他會原諒你嗎?》

「他們的離開從來不是為了帶給我們沉重與憂鬱。」

光是想到這一點,我就明白這是多麼深遠而浪漫的祝福,在我的學生生涯告一段落即將向著經濟獨立的大人前進時,我們都需要新的期許,你快快樂樂地去遨遊,我堅定正向地去練功、去成就一些人類世界的事,屆時我們再來約定下一次的見面。

悲傷會如此巨大,是因為愛的份量如此沉甸甸,但被悲傷佔據是單方面的,人類的習慣和認知是用沉重的哀悼來面對離別,然而寶貝們卻會擔心你因此身心俱疲,牠會分心而無法準備下次的相遇。

我們不需要刻意去抑制悲傷,請仍然勇敢地宣洩你所有的思念,也請記得,其實狗狗會很心疼這樣的你,也許我們可以一起試著練習換種方式去面對這觸不到的距離背後的運作:

儘管牠不在身邊,你也不再能摸著牠柔軟的毛說晚安,但從今以後,牠將用最貼心的祝福讓我們日後的生活更加充盈,你快樂的去充實你的人生不代表對他的愛有所遞減,反而是化成一股輕盈自在的能量跟著你去到任何你想牠伴隨到達的地方。

沉重放下後,你們的靈魂可以一起走得更長久,是你我都無法想像的長久。


謹以此紀念我生命中的第一隻狗—多多

2006.6.23-2022.9.15,今天是被小天使守護的第190天


關於「寵物離世」的推薦書籍:牠不在,但都懂

avatar-img
婕後餘生 Afterlife of Chieh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接下來的日子,一起成為「行動先於動機」的信奉者,讓具體行動帶領下一個行動(源自更快樂的選擇及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讓一次次的行動像電影分鏡一樣,構築你的自信心與成就。
「我們」的樣子如今已不再只會在夢裡作祟,讓清醒的此刻悵然。後來,我將之交付給當年播放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影廳,由電影的時間線在似實似幻的時空裡揉捻,讓既真摯又純粹無比的年少執著之愛,跨越時間發酵在「我們」之後的那些故事裡,如今,我慶幸共度那段生命的決定,即便沒有史詩電影般偉大,也動盪了整個青春。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整個人並不好時,就不想跟任何人保持聯繫,我經常害怕身邊的人看透我對自己狀態描述的心虛,或者也可以說,我總是預設我必須是什麼樣子,人們才會喜歡與我來往,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陷入在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
接下來的日子,一起成為「行動先於動機」的信奉者,讓具體行動帶領下一個行動(源自更快樂的選擇及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讓一次次的行動像電影分鏡一樣,構築你的自信心與成就。
「我們」的樣子如今已不再只會在夢裡作祟,讓清醒的此刻悵然。後來,我將之交付給當年播放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影廳,由電影的時間線在似實似幻的時空裡揉捻,讓既真摯又純粹無比的年少執著之愛,跨越時間發酵在「我們」之後的那些故事裡,如今,我慶幸共度那段生命的決定,即便沒有史詩電影般偉大,也動盪了整個青春。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整個人並不好時,就不想跟任何人保持聯繫,我經常害怕身邊的人看透我對自己狀態描述的心虛,或者也可以說,我總是預設我必須是什麼樣子,人們才會喜歡與我來往,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陷入在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