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會以我主觀的視角去描寫一年的大小事
1.畢籌會的組成
在大四的下學期在班上會舉行說明會,是由上一屆的學長姊來講解關於畢籌會要做的事情以及那時候會開始選擇未來待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
畢籌會當時細分成了幾個部門:
1.總召組:統理關於畢業展的大小事,對外面對主要負責老師以及系友報告進度,找外面贊助廠商。
2.美宣組:管理各種平面設計,像是主視覺設計、LOGO設計、畢刊排版等。
3.活動組:組織在畢業展上的活動事項,從小的訂便當到大的安排活動流程,都需要活動組去安排。
4.商品組:可以說是整個畢業展的資金的來源,販賣跟畢業設計主題相關的產品,唯一會賺錢的組別www
5.場佈組:與展場的一切事務都屬於這邊,平面配置、動線安排以及個人展區的設計都是屬於這邊的範疇。
6.攝影組:主要是負責對外的宣傳、個人平面的拍攝等。
而我是屬於場佈組的一員,一開始是先給大家選填志願序,雖然沒有說,但原先我以為是按照選填的志願來抽前決定人選,但最後得到各組名單的時候看到的是明顯的黑箱操作,各組裡面都有明顯擅長某項技能的人,所以並不是你想去哪個組別選填志願就可以去的,而是總召來分配你的去留。
在畢業展的一開始是選擇場地,我們過去幾年都是在松菸辦展,而為了可以抽到場地使用權,我們與高雄大學建築系一起辦展,我覺得這是整個畢業展的第一個錯誤...。
「一起辦展」顧名思義,雙校要有共識,而不是為了省錢而做選擇,以現在角度來看,目前並沒有節省多少錢。雙方的人數、所需場地或是設計風格其實都要有共識,如果是沒有主觀意識的話,那提供金費也可以,但若是有主觀意識的話就必須好好合作跟溝通,用一個平等的角度,而非上對下的態度跟對方合作,我想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大家和諧溝通與相處,最起碼都會遵守一定的說話態度。
總之,雙校辦展已經拍板定案了,接下來就是選擇場地的部分,這個也算是失算,當初以為二號倉庫可以容納兩校的作品,但殊不知光是我們的作品其實就會被壓縮到空間,讓整個展場分割成兩塊,而且空間極度不平衡。二號倉庫有個特點,那就是中間有個突起的走道,其實如果兩校是一起設計整個展場的話,也許中央突起走道是助力,但若是雙方談不攏那這個走道就是阻力,以最後結果來說這個阻力沒錯。
我想這算是我這年經歷的小小開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