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科慘案:末日烈火(Waco: American Apocalypse)》:紀錄片如何低級剝削受難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網飛(NETFLIX)最近出品的《韋科慘案:末日烈火(Waco: American Apocalypse)》紀錄片,是對這個事件最淺層的一個表現,將一個充滿複雜角力的社會案件便成了最粗俗無趣的好萊塢動作紀錄片。同時,這部影集也讓觀眾感到非常不適,因為影片的拍攝團隊毫無意識到,通過對於這場事件的教派倖存者的訪談,他們毫無省思的拍攝手法正在幫助這個邪教教徒的倖存者傳播他們錯誤的思想,並實質上肯定這個邪教教派作為一種宗教,而存在而非一種對於教徒的壓迫和人權侵害。
影片的拍攝團隊嘗試把這個社會案件拍得非常的緊湊,加入許多不同角度的執法者、記者、律師和邪教教徒們的敘述和詮釋,但是沒有積極的介入這個影片去為觀眾分辨這些人所說的話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所以導致了各說各話的真相逃逸,以至於導致在觀看這部作品的時候讓人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如果想要理解韋科慘案的話,我完全不會推薦這一部作品。
網飛的《韋科慘案:末日烈火(Waco: American Apocalypse)》,雖然說表現出了一個社會安全案件的時序發展,但是卻沒有捕捉到這個案件背後的複雜問題,也就是大衛教派及其中的教主大衛柯里根(David Koresh),本身對於武器的偏執、激進的教義、對女性和兒童的性剝削等等作為一個邪教組織的犯行,這個群體的 統治力,以及這群人如何在泯滅理性的基礎上,集體地走向滅亡。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韋科慘案也表現出了美國內部的社群放任主義和基督教激進教派,以及美國的集體文化意識的極端主義傾向,同時,也表現出美國的政府機構在面對這些基督教信仰變體時難以下手的一個狀況。
《韋科慘案:末日烈火(Waco: American Apocalypse)》
影集介紹: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50內容數
從電影到視覺藝術,從動漫到文化現象,從內容出發,從主題出發,從過去出發,從當下出發,我們累積對於世界的看法,和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a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無聊看了一些以前的電腦動畫人物和真人合演的電影,漸漸地感覺到這種電影都重複著一個套路,就是一個人很好,但沒什麼成就,沒什麼攻威脅性。於是乎,觀眾對這種賣人物IP的東西貧乏了,無聊了,太過於流水線編劇生產跟政治正確的好萊塢電影終究把觀眾弄無聊了。
這是一部充滿紐約懷舊情懷與酷派爵士樂的黑色電影,卻不是一部好的黑色電影。《布魯克林孤兒》電影風格塑造出的50年代紐約的整體視覺風格與電影音樂上絕佳的品味超越了電影本身,讓這部黑色電影的推理與懸疑氣息,陷入在一個種族政治和城市規劃的冗長謎團裡。
主角Shakes不停地說,不停地說直到把這群成年的硬漢的榮譽犯罪說成了依舊柔弱青年孩童打鬧式的反抗,不停地消磨觀眾注視眼前的耐心,不停地用話語把一樁精心設計的復仇計謀說成了肥皂劇中隨意設計的皆大歡喜的橋段,讓這群成年的孩子們即使復仇了,也從未放下心魔,讓他們的心靈依舊沉睡在少管所夜不能眠的驚恐夜。
現實對於非裔族群孩子的殘酷,美國擁槍主義下無辜民眾的慘死,保守主義宗教人士的宗教盲目主義,都變成了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諷刺的對象。這時,所謂的笑,也不是真的在笑,而是一種對現實無奈地苦笑。苦笑與自嘲是美國非裔族群自我文化/精神武裝的利器,變成日常生活與政治議題的彼此貼近。
《詐欺女王/完美監護》的女主角Marla Grayson將一個個健康老人推進看似福利設施的監控環境,剝奪他們及家人生存的人權,並同時將他們的身上的財產榨乾,然後她還能微笑地對你說:「I Care a Lot(我很在乎你)」,真的嗎?這部電影讓人完全笑不出來。
由Steve Carell主創及主演的喜劇《太空部隊》第2季肉眼明顯可見地縮減了規模從10集變成7集。而且,還降低了敘事的政治諷刺打擊維度,抽掉了第1季吸引人的主要笑料,把第1季的諷刺對象--太空競爭新對手「中國」和天兵美國大總統的戲份全部刪除。
最近無聊看了一些以前的電腦動畫人物和真人合演的電影,漸漸地感覺到這種電影都重複著一個套路,就是一個人很好,但沒什麼成就,沒什麼攻威脅性。於是乎,觀眾對這種賣人物IP的東西貧乏了,無聊了,太過於流水線編劇生產跟政治正確的好萊塢電影終究把觀眾弄無聊了。
這是一部充滿紐約懷舊情懷與酷派爵士樂的黑色電影,卻不是一部好的黑色電影。《布魯克林孤兒》電影風格塑造出的50年代紐約的整體視覺風格與電影音樂上絕佳的品味超越了電影本身,讓這部黑色電影的推理與懸疑氣息,陷入在一個種族政治和城市規劃的冗長謎團裡。
主角Shakes不停地說,不停地說直到把這群成年的硬漢的榮譽犯罪說成了依舊柔弱青年孩童打鬧式的反抗,不停地消磨觀眾注視眼前的耐心,不停地用話語把一樁精心設計的復仇計謀說成了肥皂劇中隨意設計的皆大歡喜的橋段,讓這群成年的孩子們即使復仇了,也從未放下心魔,讓他們的心靈依舊沉睡在少管所夜不能眠的驚恐夜。
現實對於非裔族群孩子的殘酷,美國擁槍主義下無辜民眾的慘死,保守主義宗教人士的宗教盲目主義,都變成了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諷刺的對象。這時,所謂的笑,也不是真的在笑,而是一種對現實無奈地苦笑。苦笑與自嘲是美國非裔族群自我文化/精神武裝的利器,變成日常生活與政治議題的彼此貼近。
《詐欺女王/完美監護》的女主角Marla Grayson將一個個健康老人推進看似福利設施的監控環境,剝奪他們及家人生存的人權,並同時將他們的身上的財產榨乾,然後她還能微笑地對你說:「I Care a Lot(我很在乎你)」,真的嗎?這部電影讓人完全笑不出來。
由Steve Carell主創及主演的喜劇《太空部隊》第2季肉眼明顯可見地縮減了規模從10集變成7集。而且,還降低了敘事的政治諷刺打擊維度,抽掉了第1季吸引人的主要笑料,把第1季的諷刺對象--太空競爭新對手「中國」和天兵美國大總統的戲份全部刪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直覺得邪教這種題材看起來特別不舒服,就那種反差的噁心感令人吞也不是,吐也不是的,哽的很難受...。一百多具屍體在某個偏僻的山間教堂中被發現,慘烈的景象讓所有在場人士永生難忘;但身為專業警員的人們內心卻隱隱升起一種除了恐怖之外的詭異的違和感:雖然現場的一切無不是問題,但究竟還有哪裡不對勁?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政府只是大財團的魁儡,人民只選擇相信自己期望的事情,不從眾的人就被歸為異類,有能力的人搶奪資源,沒能力的人蒙蔽雙眼,麻痺自己好快活到世界末日來臨的那天,這根本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
Thumbnail
藉由一段天主教徒受迫害的歷史, 探討宗教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電影雖然長卻意義深遠。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我們從不去問,我們拍下來讓大家去問。」《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表面上是一部戰爭電影,實質上是一部公路電影,並用一個架空的戰爭來包裝的現代警世寓言。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走出電影院就覺得,整部片瀰漫了一種「都市文青對於鄉下生活的假掰凝視」,原本覺得可能是在氣頭上,沒有什麼理性的想法,但此刻坐在電腦桌前,真的還是想不到,比這句更適合總結這部電影的一句話。 謝謝這部電影,讓我找回好久沒有發自內心討厭一部電影的感覺 ^ ^ 呈現鄉下生活有很多種方式,相信導演只是剛好不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宗教和邪教對人的洗腦、控制和操縱,強調自主思考和獨立信仰的重要性。 通過對故事中男主角的描寫,指出宗教和邪教的糾葛及危險。再者也提及政治與宗教的相似性,警示讀者應保持清醒的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文章對於宗教和邪教的危害性提出反思和檢討,呼籲人們堅持獨立思考和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Thumbnail
它必須是短暫的,如同末日裡燃燒綻放的生命;它必須被見證,因為痛苦是那麼的真實,生命卻又那麼虛幻。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乃至結果如何,其實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理想付出所有,沒有太多思考和辯證,沒有精心設計的對策,也許太過單純、乏善可陳──但他們已經付出一切。
Thumbnail
明明是關於美國的戰爭,怎麼對此有較深刻反思與批判的電影,反而都不是美國導演在拍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直覺得邪教這種題材看起來特別不舒服,就那種反差的噁心感令人吞也不是,吐也不是的,哽的很難受...。一百多具屍體在某個偏僻的山間教堂中被發現,慘烈的景象讓所有在場人士永生難忘;但身為專業警員的人們內心卻隱隱升起一種除了恐怖之外的詭異的違和感:雖然現場的一切無不是問題,但究竟還有哪裡不對勁?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政府只是大財團的魁儡,人民只選擇相信自己期望的事情,不從眾的人就被歸為異類,有能力的人搶奪資源,沒能力的人蒙蔽雙眼,麻痺自己好快活到世界末日來臨的那天,這根本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
Thumbnail
藉由一段天主教徒受迫害的歷史, 探討宗教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電影雖然長卻意義深遠。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我們從不去問,我們拍下來讓大家去問。」《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表面上是一部戰爭電影,實質上是一部公路電影,並用一個架空的戰爭來包裝的現代警世寓言。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走出電影院就覺得,整部片瀰漫了一種「都市文青對於鄉下生活的假掰凝視」,原本覺得可能是在氣頭上,沒有什麼理性的想法,但此刻坐在電腦桌前,真的還是想不到,比這句更適合總結這部電影的一句話。 謝謝這部電影,讓我找回好久沒有發自內心討厭一部電影的感覺 ^ ^ 呈現鄉下生活有很多種方式,相信導演只是剛好不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宗教和邪教對人的洗腦、控制和操縱,強調自主思考和獨立信仰的重要性。 通過對故事中男主角的描寫,指出宗教和邪教的糾葛及危險。再者也提及政治與宗教的相似性,警示讀者應保持清醒的思考,不要盲目跟從。文章對於宗教和邪教的危害性提出反思和檢討,呼籲人們堅持獨立思考和尋找屬於自己的信仰。
Thumbnail
它必須是短暫的,如同末日裡燃燒綻放的生命;它必須被見證,因為痛苦是那麼的真實,生命卻又那麼虛幻。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乃至結果如何,其實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理想付出所有,沒有太多思考和辯證,沒有精心設計的對策,也許太過單純、乏善可陳──但他們已經付出一切。
Thumbnail
明明是關於美國的戰爭,怎麼對此有較深刻反思與批判的電影,反而都不是美國導演在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