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覺醒的對話14 - 安心的死去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這次,來的是我的一位親人,很久沒見了。

 

她也是一位密教弟子,皈依曾經駐錫在桃園大溪百年古寺的一位高僧。

 

她說:我聽你爸爸說,你也很喜歡念經是嗎?

 

我:是的。

 

她:你為什麼喜歡念經?

 

我:念經,是為了記住與提醒自己。

 

重要的是「行經」。

 

她問:什麼是「行經」?

 

我:就是照著經中的教導,改變自己的思維與行為,依經奉行。

 

我反問她:您為什麼要念經?

 

她:念經有功德啊!

 

我:如果要算功德,那念佛機,一天二十四小時念不停,不是功德更大?

 

再說,製造念佛機的工廠,不就功德無量?

 

她沒有說話。

 

我:「經」,是紀錄聖者的文字記錄,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記錄,瞭解釋迦牟尼佛的思想與教導 。

 

為了要成為跟釋迦牟尼佛一樣的覺悟者,我們就要「實踐」祂的「心」與「行」,才有機會成為另一個祂。

 

就像以前學校教我們要成為聖賢一樣,先讀聖賢書,行為同聖賢,才有機會成為另一位聖賢。

 

所以,經,不只是拿來唸的,是用來實踐的。

 

她點點頭。

 

她問:你跟你師父學很久了嗎?

 

我:我從10歲就開始讀我師尊的書,我一直是透過讀書的方式,去瞭解我師父的教導,然後實際去練習。

 

她問:那你師父教了你什麼厲害的法門?

 

我:我覺得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修持轉捩點,在於我師父在書中教導了「念死」的法門。

 

她:念死?

 

我:沒錯,就是「死」,死亡的死。

 

她:ㄟ!很晦氣耶!別說這個字。

 

我:世界上沒有人不會死的,每個人,最終都要面對這件事,不是嗎?

 

就算您不說,還是得死。

 

她:這樣說是沒錯,可是說多了,不會帶衰嗎?

 

我:我在19歲時,看了我師尊的書,裡面提到有一位修行者,為了提醒自己不要虛度光陰,努力修持,就在自己床頭寫了一個「死」字。

 

我當時看了很震撼。

 

原來修行不是靠聽、靠看、靠打嘴泡的,所以,我就學了起來,也在紙上寫了一個死字,每天拿出來看。

 

我到現在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她:寫這個字,有什麼好處?

 

我:提醒自己,隨時都可能死去。

 

這個可能,您可以同意吧?

 

她點點頭。

 

我接著說:透過這個「死」字,提醒我們「無常」可能隨時發生,所以以有志解脫者,更要把握時間。

 

我們知道,人生一遭,最後是「死」,對目前的繁華或落魄,可以升起「厭離」與「出離」的念想,因為最終還是「空」,再怎麼努力追求,不過在有肉體時才有用,一但死去,這些跟自己都沒有關係。

 

所以不要太在意世間的一切,努力過就好,夠用就好,重點是用對地方,而不是無止盡的奢望與欲求。

 

當然啦!如果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煩惱解脫」,「死」這個字,自然不容易升起大用,甚至會產生介意。

 

我反問她:您為什麼想要修行?

 

她支支吾吾的說....就想要運氣好一點。

 

我:喔,那真的很可惜。

 

其實應該更有野心一點,最少要能夠讓自己有機會能「安心的死去」。

 

甚至一路修到煩惱解脫。

 

她:安心的死去?

 

我:對。

 

您已經是密教弟子,接受上師的灌頂,如果好好的修持,在臨終時,是有機會得到上師或本尊的接引,必然往生善處。

 

因為生前就確定您的上師或本尊,會來接引您,所以,當您面對死忙時,自然不會顯得恐懼與慌張。

 

她:要怎麼做?

 

我:對您的上師、本尊,「堅信不疑」,而且「念念不忘」。

 

吃飯、睡覺、洗澡、快樂、生病都不忘記您的上師與本尊。

 

時時向祂們祈禱;把祂們當成您的親人看待;把快樂與最好的,都供養祂們;

 

這是最基本的。

 

她:好處是什麼?

 

我:既然將來會死,那就讓自己死的時候,有自信一點,這樣不是很好嗎?

 

反正又不花錢。

 

她:不用花錢?

 

我:把心繫念在上師、本尊上,用心,不需要花錢。

 

她點點頭說:好,我試試看。

 

我:「念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法門,能升起大功德,不要忌諱,反而要接受。

 

因為死,讓我們釐清生命的價值,重新定義人生的重心。

 

她:好,我想一想。

 

我:願您的上師、本尊加持您、引導您,開始真正的修持之路。

 

待續...........阿彌陀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剛兄弟的對話 - 善守護的沙龍
38會員
1.5K內容數
2025/05/03
20250503 洋蔥 我喜歡這首歌:五月天-洋蔥。 ( 這裡聽:https://youtu.be/jGqpz3stgzY?si=2XQGZl6dekTooepx) 歌詞是這樣寫的: 如果你眼神能夠為我 片刻的降臨 如果你能聽到 心碎的聲音 沉默的守護著你
Thumbnail
2025/05/03
20250503 洋蔥 我喜歡這首歌:五月天-洋蔥。 ( 這裡聽:https://youtu.be/jGqpz3stgzY?si=2XQGZl6dekTooepx) 歌詞是這樣寫的: 如果你眼神能夠為我 片刻的降臨 如果你能聽到 心碎的聲音 沉默的守護著你
Thumbnail
2025/05/01
20250502 靈魂的相遇 - 方方 事實上,我每周會花上半天的時間,研讀道教的典籍。 有一段時間,我每晚都會持誦著道教的經典,做著道教的學習。 比較常念誦的經典有: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 瑤池金母養正真經;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三
Thumbnail
2025/05/01
20250502 靈魂的相遇 - 方方 事實上,我每周會花上半天的時間,研讀道教的典籍。 有一段時間,我每晚都會持誦著道教的經典,做著道教的學習。 比較常念誦的經典有: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 瑤池金母養正真經;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姐來信: 前些日子,因為婆媳問題導致精神壓力大、期待已久的孩子無故早產死亡、噩夢失眠、失業、身上種種病痛等等,讓我對人生不再抱持任何希望,每天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的過日子。家中長輩擔心我想不開,拿了一本《普門品》鼓勵我念,於是我展開了每天念一遍《普門品》的生活。《普門品》念了一個月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姐來信: 前些日子,因為婆媳問題導致精神壓力大、期待已久的孩子無故早產死亡、噩夢失眠、失業、身上種種病痛等等,讓我對人生不再抱持任何希望,每天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的過日子。家中長輩擔心我想不開,拿了一本《普門品》鼓勵我念,於是我展開了每天念一遍《普門品》的生活。《普門品》念了一個月後
Thumbnail
在醫院陪伴母親度過艱難時光的過程中,作者透過閱讀《六祖壇經》汲取心靈的力量。書中的智慧如慧能的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感動了作者,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過程中的感觸,以及對於自我成長的反思。
Thumbnail
在醫院陪伴母親度過艱難時光的過程中,作者透過閱讀《六祖壇經》汲取心靈的力量。書中的智慧如慧能的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感動了作者,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過程中的感觸,以及對於自我成長的反思。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Thumbnail
注視死亡才知道該怎麼活 有人說:「不要一談佛法就談生死。」實際上必須注視死亡,我們才會知道該怎麼活著!——真如老師 —出處〡《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Thumbnail
注視死亡才知道該怎麼活 有人說:「不要一談佛法就談生死。」實際上必須注視死亡,我們才會知道該怎麼活著!——真如老師 —出處〡《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我們心裡經常憶念著 阿彌陀佛,外在的相貌、內在的氣質就會逐漸與佛心相應。福報增上之後,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也就能夠吉祥圓滿地順利成辦。
Thumbnail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我們心裡經常憶念著 阿彌陀佛,外在的相貌、內在的氣質就會逐漸與佛心相應。福報增上之後,一切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也就能夠吉祥圓滿地順利成辦。
Thumbnail
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 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屍。~法句經21    [筆記] 不放逸與勤奮是涅槃之道。 所以,放逸就是去向死路。   所謂的不死之道,就是領悟和繼承一切生死經歷後,作出的最後選擇——涅槃。不死並非指肉體不死的那種物質狀況,而是指當一個人完全領悟一切經歷的過程時
Thumbnail
無逸不死道,放逸趣死路。 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屍。~法句經21    [筆記] 不放逸與勤奮是涅槃之道。 所以,放逸就是去向死路。   所謂的不死之道,就是領悟和繼承一切生死經歷後,作出的最後選擇——涅槃。不死並非指肉體不死的那種物質狀況,而是指當一個人完全領悟一切經歷的過程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