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作為侵入的惡靈:將《黑金企業》置於反身性下解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樣的想法最初不該迸生的,但是直到Paul Dano飾演的伊萊第一次佈道時的那場戲,我們本該是透過Daniel Day-Lewis飾演的丹尼爾的視角來審視這場瘋魔儀式,但是當伊萊竭力的嘶吼和誇張的肢體表演嘗試將那看不見的惡靈驅之室外時,面對著伊萊的是身為坐在影廳的觀眾,而Robert Elswit的攝影機在這時成了真正被「推出」(Dolly Out)的物件,或是更準確地來說來說——攝影機以及觀眾所代表的「電影」在此時成為了伊萊口中真正的「惡靈」,他正在透過這次誇張的佈道來駁斥我們以及攝影機的觀看。

攝影機如同伊萊口中的惡靈一般被逐步驅之室外

攝影機如同伊萊口中的惡靈一般被逐步驅之室外

若是將整部片放在這般「反身性」的框架來看的話,便可將主角丹尼爾視作為獨立電影導演(獨立油商),而他為了拍攝新片選擇了桑迪農場作為拍攝地(油田),而伊萊及其家人等人便成了丹尼爾攝影機下的被攝者,本片存在感極強的宗教借喻在此時成了創作者在作為侵入式存在時,所面對的倫理上的衝突和歧見,但丹尼爾選擇迴避這樣的責任而轉向繼續致力於他的新作上,電影(石油)所積累出來的業界名譽和地位(商業利益)在本片的高潮戲——鑽井火災戲達到了爆發,所有人的注意力如同Jonny Greenwood的配樂”Convergence”般匯流於此,由燃燒火井和光暈所呈現於畫框上的「眼睛」在主流解析中被認為視覺化且形塑了主角丹尼爾的貪婪,但在「反身性」的框架中,這隻眼成了目光的象徵,而這不僅來自於片中所有角色們的注視,也包含著觀看著這部電影的我們,因PTA深知這場戲將會是全片作為最”eye-catching”的部分。

Is it eye of greedy or Kino eye?

Is it eye of greedy or Kino eye?

丹尼爾的養子HW在上述的高潮戲中不幸遭逢了意外,而成為了失聰者,這令我第一時間將他的症候與默片聯繫起來,但這是否在表示電影將在技術層面上將逐漸退化或是開倒車?我認為這或許是PTA在電影百年的發展至今所必須歷經的「轉向」,HW作為丹尼爾(電影)的非直接子嗣在片末選擇於其父分道揚鑣,這是否在預示著電影所蘊含的新的可能,不論是如今當道的串流展映模式或是實驗錄像的創作形式,電影需要在自身內部引發出更多的挑戰和碰撞,無論丹尼爾(電影)如何辱罵和痛心於HW(新電影)的背叛,卻也必須如命定一般接受這樣的轉向。如同丹尼爾自己在面對伊萊的再訪時所說:油井都已乾涸了。電影本身的能量總有一日會到達窮盡的時刻,當丹尼爾殺死伊萊的那一刻便注定了這樣一個事實:電影已沒了能夠指涉的對象(題材)。

本片的最後一句台詞”I’m finished”也變得極其曖昧,一方面可以視作為丹尼爾或PTA所告知觀眾的「劇終、謝幕」之意,卻也能夠承接起上述所有「反身性」的思考,意即電影的終結。

PTA確實很愛庫柏力克

PTA確實很愛庫柏力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柯勝緯的沙龍
9會員
26內容數
柯勝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31
與上檔關美館「三次哀悼的練習」同樣帶有著人與外物之間共有經驗的臨摹、紀錄(重演),但此種狀態的達成卻並非是用許哲瑜慣用的3D建模掃描技術:灰白色、人物場景帶有殘缺、彷如有意自成為瑕疵翻模現實的影像質地,而是利用藝術家實拍之影像視角和展映形式,來轉化過往以來所處理的虛構之下的媒介與生命模組。
Thumbnail
2024/01/31
與上檔關美館「三次哀悼的練習」同樣帶有著人與外物之間共有經驗的臨摹、紀錄(重演),但此種狀態的達成卻並非是用許哲瑜慣用的3D建模掃描技術:灰白色、人物場景帶有殘缺、彷如有意自成為瑕疵翻模現實的影像質地,而是利用藝術家實拍之影像視角和展映形式,來轉化過往以來所處理的虛構之下的媒介與生命模組。
Thumbnail
2024/01/31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
Thumbnail
2024/01/31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
Thumbnail
2024/01/31
在此次金馬連映的兩部作品——科斯塔的《火之女兒》與王兵的《黑衣人》湊合成的一個「類短片」單元絕非出自拚時長或者已大師之名騙觀眾錢的考量(?)因今年坎城在選映兩部作品時便也是將它們並至於一塊進行放映(聽說中國獨立影像展則是把《火之女兒》與洪常秀聯合套售),同時科斯塔與王兵也是當代關於獨立、自由
Thumbnail
2024/01/31
在此次金馬連映的兩部作品——科斯塔的《火之女兒》與王兵的《黑衣人》湊合成的一個「類短片」單元絕非出自拚時長或者已大師之名騙觀眾錢的考量(?)因今年坎城在選映兩部作品時便也是將它們並至於一塊進行放映(聽說中國獨立影像展則是把《火之女兒》與洪常秀聯合套售),同時科斯塔與王兵也是當代關於獨立、自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看到《鄰危不亂》(Nebenan)的最後一幕,突然有種希區考克《後窗》(Rear Window)的既視感,只是本片幾無「窺視」的畫面,而是窺視後向鄰居的坦白與對白。   本片由因《再見列寧》而獲得歐洲電影獎的影帝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ühl)自導自演,片中的主角也叫丹尼
Thumbnail
  看到《鄰危不亂》(Nebenan)的最後一幕,突然有種希區考克《後窗》(Rear Window)的既視感,只是本片幾無「窺視」的畫面,而是窺視後向鄰居的坦白與對白。   本片由因《再見列寧》而獲得歐洲電影獎的影帝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ühl)自導自演,片中的主角也叫丹尼
Thumbnail
史柯西斯實質意義上的第一部西部片,從網飛來到蘋果,從小螢幕回到了大銀幕,兩大愛將狄尼洛、狄卡皮歐跨世紀同台,疫情期間創作時間變多,索性將原著進行大刀擴斧的改編,原著的偵探片視角轉換為當地白人視角的江湖片,娓娓道來講述握有石油權的印第安人是如何相繼身亡。
Thumbnail
史柯西斯實質意義上的第一部西部片,從網飛來到蘋果,從小螢幕回到了大銀幕,兩大愛將狄尼洛、狄卡皮歐跨世紀同台,疫情期間創作時間變多,索性將原著進行大刀擴斧的改編,原著的偵探片視角轉換為當地白人視角的江湖片,娓娓道來講述握有石油權的印第安人是如何相繼身亡。
Thumbnail
資本家與先知、血液與暴力,諸多美國當今的議題都被鎔鑄在《黑金企業》中,成就一本人類在慾望的教唆下,如何撒手放棄自己靈魂的罪書,也是試圖觸及美國不安、暴力根本的近代史。恢宏磅礴的場面調度與精巧伶俐的明喻暗喻,冷靜從容地處理所有瘋狂,如實挖掘病灶下的傷口,呈現美國核心體系和價值標準中根深蒂固最根本的問題
Thumbnail
資本家與先知、血液與暴力,諸多美國當今的議題都被鎔鑄在《黑金企業》中,成就一本人類在慾望的教唆下,如何撒手放棄自己靈魂的罪書,也是試圖觸及美國不安、暴力根本的近代史。恢宏磅礴的場面調度與精巧伶俐的明喻暗喻,冷靜從容地處理所有瘋狂,如實挖掘病灶下的傷口,呈現美國核心體系和價值標準中根深蒂固最根本的問題
Thumbnail
這樣的想法最初不該迸生的,但是直到Paul Dano飾演的伊萊第一次佈道時的那場戲,我們本該是透過Daniel Day-Lewis飾演的丹尼爾的視角來審視這場瘋魔儀式,但是當伊萊竭力的嘶吼和誇張的肢體表演嘗試將那看不見的惡靈驅之室外時,面對著伊萊的是身為坐在影廳的觀眾,而Robert Elswit的
Thumbnail
這樣的想法最初不該迸生的,但是直到Paul Dano飾演的伊萊第一次佈道時的那場戲,我們本該是透過Daniel Day-Lewis飾演的丹尼爾的視角來審視這場瘋魔儀式,但是當伊萊竭力的嘶吼和誇張的肢體表演嘗試將那看不見的惡靈驅之室外時,面對著伊萊的是身為坐在影廳的觀眾,而Robert Elswit的
Thumbnail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Thumbnail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Thumbnail
黑金是石油, 而不是黑幫金融, 但驚心動魄程度不下黑幫電影。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黑金是石油, 而不是黑幫金融, 但驚心動魄程度不下黑幫電影。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沙丘》唯一一場好戲,是通過戈姆刺考驗的保羅對母親起疑,兩人遙遙對視,驚覺眼前夜霧靉靆到在面上縫了紗,須臾間子不識母、母不知子。乍看只是正反拍,但利用景別的方式是畫面一打特寫人臉就清楚,鏡頭一拉遠兩人面容就都在霧中,把「看得見自己而看不清楚家人真心思」的折磨、政治叢林促人自強的寂寞都交代明白了。
Thumbnail
《沙丘》唯一一場好戲,是通過戈姆刺考驗的保羅對母親起疑,兩人遙遙對視,驚覺眼前夜霧靉靆到在面上縫了紗,須臾間子不識母、母不知子。乍看只是正反拍,但利用景別的方式是畫面一打特寫人臉就清楚,鏡頭一拉遠兩人面容就都在霧中,把「看得見自己而看不清楚家人真心思」的折磨、政治叢林促人自強的寂寞都交代明白了。
Thumbnail
關於這位來自加拿大的導演,我記得第一次觀看他的作品,是在一堂探討當今國際關係的課程裡,老師播放了2010年由舞台劇改編的《烈火焚身》,導演擅長的鳥瞰長鏡頭,如同上帝之眼般超然,旁觀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後來在《怒火邊界》和《異星入侵》也有看到類似的鏡頭出現,而帶給觀影者的震撼感不變。
Thumbnail
關於這位來自加拿大的導演,我記得第一次觀看他的作品,是在一堂探討當今國際關係的課程裡,老師播放了2010年由舞台劇改編的《烈火焚身》,導演擅長的鳥瞰長鏡頭,如同上帝之眼般超然,旁觀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後來在《怒火邊界》和《異星入侵》也有看到類似的鏡頭出現,而帶給觀影者的震撼感不變。
Thumbnail
《黑水風暴》是一部表面看來簡單的,典型的小蝦米鬥大鯨魚的電影,比如「改邪歸正」從替化學公司辯護到幫鄉村農夫告杜邦的律師主角,這也使得我剛看完時,其實不太有動力去寫這部電影,直到我反覆思考Todd Haynes說故事的技巧並不在敘事而是在自然而然的氛圍形塑,我才有辦法重新書寫這部電影。
Thumbnail
《黑水風暴》是一部表面看來簡單的,典型的小蝦米鬥大鯨魚的電影,比如「改邪歸正」從替化學公司辯護到幫鄉村農夫告杜邦的律師主角,這也使得我剛看完時,其實不太有動力去寫這部電影,直到我反覆思考Todd Haynes說故事的技巧並不在敘事而是在自然而然的氛圍形塑,我才有辦法重新書寫這部電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