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特稿|飄盪將我帶到何處?──談保羅湯瑪斯安德森電影中「相信」的各種變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儘管在《心靈角落》那場由舊約聖經而來的青蛙雨降下時,人們已意識到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對「信仰」這個題目的感興趣,但自 2007 年的《黑金企業》(There Will Be Blood)起,安德森才能算是展開更大膽的追索。

《黑金企業》改編自厄普頓辛克雷爾(Upton Sinclair)的經典作品《Oil!》,小說以世紀初開採石油的故事映射一整代人的金錢與價值觀;電影承襲了這個背景,但在角色的設計與由此展開的故事裡,做到極端無比。劇情講述從無名小卒往上爬的採礦工人丹尼爾,他收養了個嬰兒,無論這個兒子未來是否作為他的接班人,男孩首先是丹尼爾說服他人「我是個 family man(因此值得你們信任)」的道具。丹尼爾有見識也有膽識,他成了暴富的油商,但丹尼爾極度多疑和殘忍,他可以犧牲、凌虐和殘殺任何人,只要他們危及、哪怕還只是存有疑慮,他任何方面的生存情狀。

raw-image

電影裡,丹尼爾是個無神論者,他唯一相信的只有自己,不管是具象的關於任何事情的真相、人的真實心意,又或者是抽象的內在價值。與他對比的,或說平行的,是滿口上帝,但其實也只是利用人們信仰牟利的神棍伊萊。

耐人尋味的是,伊萊這個角色之於宗教,只是在利用宗教來兜售恐懼,以遂行世俗的滿足,因此伊萊和丹尼爾的對比,恰恰並非表面上看來的宗教 vs. 世俗,而是藉著伊萊的「假宗教之名,行世俗之實」,來確立伊萊的「就算他的信仰並非他宣稱的那套,但他真的有所信仰(以致於所有行為都一致地領向該處)」。

raw-image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丹尼爾汲汲營營找油田、滿口漂亮話要說服地主與居民、為了生意不惜粗暴,彷彿把生意做好做大是唯一重要的事,彷彿他信仰的真是成功與金錢(這才更接近小說原本的設定)──但並非如此。丹尼爾是孤獨的、充滿恨與虛無的,這兩者且互為因果;他無法真心去愛身邊任何人、任何生活情狀,這份空洞,既讓沒人可靠近他,也讓生命與生活儘管鏗鏘而有效地前進,對他而言都毫無意義。

關於金錢的信仰,也仍是信仰。伊萊至少有關於世俗的信仰,當丹尼爾的生命中只有對金錢的追逐,卻連那也無法成為他的信仰。

raw-image

2012 年,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完成《世紀教主》(Master),繼《戀愛雞尾酒》(2002)拿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黑金企業》(2007)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後,《世紀教主》拿下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銀獅獎,讓保羅湯瑪斯安德森成為影史上首位拿下三大影展最佳導演項目的作者。《世紀教主》據稱改編自山達基科學教派創始人崛起歷程,但電影本身和對山達基教派的討論全然無關。

電影中的「大師/教主」蘭卡斯特,宣揚著似是而非的前世今生理論,擁有大批追隨者,有天偶然地招募了新成員佛瑞迪。潦倒無處可歸的佛瑞迪並非因為相信這套說法而留下來,卻比誰都還入迷地維護大師,甚至比教主的女婿和兒子更甚,且不惜在任何質疑聲音出現時,暴力以向。

蘭卡斯特是「邪教教主」嗎?與我們通常看到的關於邪教的描述不同,這名教主儘管並不相信自己說出來那套,但要說他是以此經營來交換金錢、名譽、追隨者甚至性愛,那個「因為/所以」的關係也不真有那麼強烈。相較於信徒的「信」,教主自己更像是介於信與不信之間,但這裡的「信/不信」的對象不是指那些理論,而是「(非要)某個(什麼不可)」。

raw-image

對教主來說,新成員佛瑞迪因此是令他好奇甚至迷惑的。教主是頭腦極為清楚的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附近的人對於這套完整又強烈的理論能抱持怎樣的態度,要嘛就信,要嘛就是不信,而他則是制高或說游離於信與不信的兩造。可佛瑞迪不符合上述的分類。

那麼嚴密又煞有介事的理論,從沒有真正攻進佛瑞迪的心房;並非因為理論太難,而是這人是個飄盪而無所定、無所依的靈魂。佛瑞迪或許無法耙梳地描述這份心事,卻知曉自己的內在空乏,所以相較於「信(這個)」與「不信(這個)(因為信別的)」,佛瑞迪像是找尋浮木那樣急切而渴望地要將自己裝入某個「信」,無論是哪個「信」都好。(「不如就是這一個」?)

raw-image

2014 年,保羅湯瑪斯安德森改編了湯瑪斯品瓊的《固有瑕疵》(Inherent Vice),同名電影中譯為《性本惡》,劇情講述嬉皮私家偵探多克某日前女友突然來訪,希望他協助幫忙她現任富豪情人的被綁架。沒頭沒腦的請求,他勉強接下,生活裡卻開始浮現眾多人物與元素,FBI、昔日同窗的機車警探、衝浪手、皮條客、毒販、搖滾樂手和高利貸⋯⋯,一切都以某種隱或顯的方式連上這樁失蹤案。

品瓊的作品本來就以神秘昧祟知名,混亂、龐雜、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理路、延續與碎裂的線頭四散,而安德森的改編或可說是其中一種、但也相當切題的演繹。重要的是,安德森再度將這個文本改編,納入了自己的追索軌跡。

浪蕩不羈的多克或可看為《世紀教主》中佛瑞迪的鬆散版本(都由瓦昆菲尼克斯飾演),多克什麼都沒相信(並非「不相信」),他就漂流著,在小說中主人翁是更為愛情所主導的人,但電影裡,愛情比較只是把多克還拉在這個世界的一條單薄的線。這樣的多克,神秘地從一個漩渦被捲入下一個漩渦,線索與答案拼片漸次到來,與其說這是對於「沒相信」的某種命運式獎賞,不如說,每個靈魂自會被沖刷到某依歸之所、某屬於他的井然秩序,而我們無法穿透那個邏輯。

raw-image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2023 金馬奇幻影展策劃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導演專題,放映八部長片作品詳情請往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資本家與先知、血液與暴力,諸多美國當今的議題都被鎔鑄在《黑金企業》中,成就一本人類在慾望的教唆下,如何撒手放棄自己靈魂的罪書,也是試圖觸及美國不安、暴力根本的近代史。恢宏磅礴的場面調度與精巧伶俐的明喻暗喻,冷靜從容地處理所有瘋狂,如實挖掘病灶下的傷口,呈現美國核心體系和價值標準中根深蒂固最根本的問題
Thumbnail
資本家與先知、血液與暴力,諸多美國當今的議題都被鎔鑄在《黑金企業》中,成就一本人類在慾望的教唆下,如何撒手放棄自己靈魂的罪書,也是試圖觸及美國不安、暴力根本的近代史。恢宏磅礴的場面調度與精巧伶俐的明喻暗喻,冷靜從容地處理所有瘋狂,如實挖掘病灶下的傷口,呈現美國核心體系和價值標準中根深蒂固最根本的問題
Thumbnail
這樣的想法最初不該迸生的,但是直到Paul Dano飾演的伊萊第一次佈道時的那場戲,我們本該是透過Daniel Day-Lewis飾演的丹尼爾的視角來審視這場瘋魔儀式,但是當伊萊竭力的嘶吼和誇張的肢體表演嘗試將那看不見的惡靈驅之室外時,面對著伊萊的是身為坐在影廳的觀眾,而Robert Elswit的
Thumbnail
這樣的想法最初不該迸生的,但是直到Paul Dano飾演的伊萊第一次佈道時的那場戲,我們本該是透過Daniel Day-Lewis飾演的丹尼爾的視角來審視這場瘋魔儀式,但是當伊萊竭力的嘶吼和誇張的肢體表演嘗試將那看不見的惡靈驅之室外時,面對著伊萊的是身為坐在影廳的觀眾,而Robert Elswit的
Thumbnail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Thumbnail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作品,不是要確立關於人與信仰的關係的特定答案,而是透露了他的著迷於兩者之間的動態交互影響。終極解答不會是「不信」,也不該是「信」,而是在信與不信之間,在對什麼謙卑或臣服之前,先反覆被折磨地發現、確立某個「我」。
Thumbnail
黑金是石油, 而不是黑幫金融, 但驚心動魄程度不下黑幫電影。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黑金是石油, 而不是黑幫金融, 但驚心動魄程度不下黑幫電影。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假如你看到阿特拉斯神用肩膀扛起了地球,假如你看到他站立著,胸前淌著鮮血,膝蓋正在彎曲,雙臂顫抖,但還在竭盡最後的氣力高舉起地球,他越努力,地球就越沉重地向他的肩膀壓下來——你會告訴他怎麼辦?」 「我……不知道。他……能怎麼樣?你會告訴他什麼?」 「聳聳肩。」
Thumbnail
「假如你看到阿特拉斯神用肩膀扛起了地球,假如你看到他站立著,胸前淌著鮮血,膝蓋正在彎曲,雙臂顫抖,但還在竭盡最後的氣力高舉起地球,他越努力,地球就越沉重地向他的肩膀壓下來——你會告訴他怎麼辦?」 「我……不知道。他……能怎麼樣?你會告訴他什麼?」 「聳聳肩。」
Thumbnail
勇奪奧斯卡最佳男配角與原創歌曲獎,聚焦金恩博士身後竄紅的社運新星——黑豹黨員佛列德漢普敦的最後抗爭。平行置入FBI線人威廉歐尼爾觀點,回顧暗殺非裔民權鬥士的黑暗史。種族問題形同是種威權壓迫?為了私利做濫權者的幫兇,又逃得過良心的譴責嗎?
Thumbnail
勇奪奧斯卡最佳男配角與原創歌曲獎,聚焦金恩博士身後竄紅的社運新星——黑豹黨員佛列德漢普敦的最後抗爭。平行置入FBI線人威廉歐尼爾觀點,回顧暗殺非裔民權鬥士的黑暗史。種族問題形同是種威權壓迫?為了私利做濫權者的幫兇,又逃得過良心的譴責嗎?
Thumbnail
比起人們相信的事物是否是真實的,我更有興趣人們的相信如何讓那個人變化,尤其是讓他變強或者是變弱,於是最終的問題在於,什麼是強?什麼是弱?一個悖論是,當人信仰著一種比其更強大的存在而抱持著某種信念時,他既會謙卑也會感到驕傲,他不再無能為力的求取幫助,而是盡己所能的達到極限,信念是帶我們前往極限的道路。
Thumbnail
比起人們相信的事物是否是真實的,我更有興趣人們的相信如何讓那個人變化,尤其是讓他變強或者是變弱,於是最終的問題在於,什麼是強?什麼是弱?一個悖論是,當人信仰著一種比其更強大的存在而抱持著某種信念時,他既會謙卑也會感到驕傲,他不再無能為力的求取幫助,而是盡己所能的達到極限,信念是帶我們前往極限的道路。
Thumbnail
《天能》(TENET)在台灣上映一個月多,在沒有看任何影評解析,甚至是官方預告的狀態下,我也終於走進戲院去觀賞這部緊張刺激,激起熱烈討論的精彩作品了。在各式各樣的分析、解釋一抓一大把的情形下,容我一個平凡人用最白話、最主觀,最不負責又最情緒化的方式與口吻,在這裡寫一個小小的「心得」⋯⋯(笑)
Thumbnail
《天能》(TENET)在台灣上映一個月多,在沒有看任何影評解析,甚至是官方預告的狀態下,我也終於走進戲院去觀賞這部緊張刺激,激起熱烈討論的精彩作品了。在各式各樣的分析、解釋一抓一大把的情形下,容我一個平凡人用最白話、最主觀,最不負責又最情緒化的方式與口吻,在這裡寫一個小小的「心得」⋯⋯(笑)
Thumbnail
有些人說顏尼歐·莫利克奈的配樂總是太過油膩、太過飽滿,甚至時常搶了電影的風采,我不知道是明貶還是暗褒,因為確實只要聽到他的配樂,你就會想到那部電影,甚至是當時的觀影情境,然而在《教會》的開頭,在顏尼歐‧莫利克奈令人陶醉的音樂出現前,有一個沒有音樂,只有水聲的畫面,那個畫面,預告了接下來的一切與之後
Thumbnail
有些人說顏尼歐·莫利克奈的配樂總是太過油膩、太過飽滿,甚至時常搶了電影的風采,我不知道是明貶還是暗褒,因為確實只要聽到他的配樂,你就會想到那部電影,甚至是當時的觀影情境,然而在《教會》的開頭,在顏尼歐‧莫利克奈令人陶醉的音樂出現前,有一個沒有音樂,只有水聲的畫面,那個畫面,預告了接下來的一切與之後
Thumbnail
《黑水風暴》是一部表面看來簡單的,典型的小蝦米鬥大鯨魚的電影,比如「改邪歸正」從替化學公司辯護到幫鄉村農夫告杜邦的律師主角,這也使得我剛看完時,其實不太有動力去寫這部電影,直到我反覆思考Todd Haynes說故事的技巧並不在敘事而是在自然而然的氛圍形塑,我才有辦法重新書寫這部電影。
Thumbnail
《黑水風暴》是一部表面看來簡單的,典型的小蝦米鬥大鯨魚的電影,比如「改邪歸正」從替化學公司辯護到幫鄉村農夫告杜邦的律師主角,這也使得我剛看完時,其實不太有動力去寫這部電影,直到我反覆思考Todd Haynes說故事的技巧並不在敘事而是在自然而然的氛圍形塑,我才有辦法重新書寫這部電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