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1-星宿分野需要更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从星宿分野一直未能得到更新来看,宋朝之后中国的占星术就已经后继无人了,虽然元明时期还喜欢在小说中写夜观天象,也有刘伯温观天象的传说,但想来也是穿凿附会罢了。

raw-image

中国的占星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大致成型,对当时的人来说,中原=中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也根据当时的情况,把天地一一对应。

当时周朝分封天下,周边还是初步发展,仅河南一带基本发展成熟,中原地区占据了世人眼中“天下”的主要份额。

与此相对应,星宿对应的区域也集中于中原,时人的观点被《汉书.地理志》所记载,星宿对应的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仅现在的河南一省就占据了二十八宿中的柳、星、张、房、心、室、壁。

raw-image

到了汉朝,时人应该也察觉到战国时的分野划分已不合时宜,就不再以国名划分,而是以汉时的州郡分野,并为《晋书》所记载。

搞笑的是后世之人不知道星宿分野需要随着世事变迁的道理,直接就把《汉书》中的国家分野与后来的州郡分野等同,并写入《晋书》,流传后世。

raw-image

《晋书》成于唐朝,此时之人对占星术还不陌生,都犯了这样的错误,后世之人对占星更为陌生,别说推陈出新,就连纠正错误也做不到了。

从汉至唐,虽然由于晋朝的衣冠南渡,南方开发程度提高,但并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星宿分野未做出改正还情有可原。但从宋开始,东南的开发程度极大提高,从明开始,西南的开发程度也极大提高,仍未做出改变,实在是无话可说。

我不清楚古代的分野是根据什么得来,从春秋战国到汉朝,按理说几百年的时间并不能对非行星造成影响,改变的理由只可能是天象对应的区域出现了变化。

《乙巳占》日辰占第十七中写了一些根据岁星轨迹来判断不同地区出现灾祸的例子,是从《尚书》和《春秋》中找出的。

反其道而行,只要统计岁星(木星)在天空的运行轨迹,将其运行于二十八宿时的时间,与之后在各地出现的自然灾害相对应,便可得到符合现在情况的星宿分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预言与历史的沙龍
12會員
29內容數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古代的占卜条文是存在错误的,特别是诸如五代十国这种同一天象可以找到多个对应事件,以及大一统王朝中后期还没有开始大规模起义的垃圾时间。 要想重新梳理各种占卜条文,我自觉力有不逮,干脆写些占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就算了。
2023/06/22
之前写了一篇日食调查,写了日全/环食与国君死亡对应的问题,是从19世纪开始写的,事后想想有几个问题。 1.19世纪时清朝已经是中后期了,以此时的日全/环食无对应君主死亡,证明清朝不算正统王朝,是否不太合适。 2.日环食和日全食,是否和傀儡君主与实权君主对应,值得探讨。 3.考虑到可观测到日全食的区域
2023/06/22
之前写了一篇日食调查,写了日全/环食与国君死亡对应的问题,是从19世纪开始写的,事后想想有几个问题。 1.19世纪时清朝已经是中后期了,以此时的日全/环食无对应君主死亡,证明清朝不算正统王朝,是否不太合适。 2.日环食和日全食,是否和傀儡君主与实权君主对应,值得探讨。 3.考虑到可观测到日全食的区域
2023/05/22
古今不同1写了文明盛衰导致的天象不再关注某个特定国家或文明,这次我再写篇由于全球化展开,导致天象应验范围不再局限于东亚附近的情况。 五星相合,聚合的星数量越多,事件越大,距离越近,影响也越大。 二星相合与二星相犯 首先是二星相合,有2种情况,二星相合于1宿,都代表改革政令,但如果十分接近,二星光芒相
Thumbnail
2023/05/22
古今不同1写了文明盛衰导致的天象不再关注某个特定国家或文明,这次我再写篇由于全球化展开,导致天象应验范围不再局限于东亚附近的情况。 五星相合,聚合的星数量越多,事件越大,距离越近,影响也越大。 二星相合与二星相犯 首先是二星相合,有2种情况,二星相合于1宿,都代表改革政令,但如果十分接近,二星光芒相
Thumbnail
2023/05/16
最近研究占星术时,想起《西方的没落》里的表述-不同的文明或者不同阶段的文明,身处其间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 现代人看待古代的很多做法,都认为是封建迷信,但古人却会觉得这些迷信才是科学。 就好像占星术的起源,其实和统计学差不多,只是依靠经验把天象和人间事相互关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由于世界观的
2023/05/16
最近研究占星术时,想起《西方的没落》里的表述-不同的文明或者不同阶段的文明,身处其间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 现代人看待古代的很多做法,都认为是封建迷信,但古人却会觉得这些迷信才是科学。 就好像占星术的起源,其实和统计学差不多,只是依靠经验把天象和人间事相互关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由于世界观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 沈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淒涼廢冢荒臺。 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 — 總說西江月 兩千多年的歲月,以一個故事開場吧。 話說當年周文王見到姜子牙後驚為天人,死活非要請他出山,姜子牙譜比較大,非要文王拉車才肯走。 文王拉了姜子牙八百零八步後一
Thumbnail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 沈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淒涼廢冢荒臺。 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 — 總說西江月 兩千多年的歲月,以一個故事開場吧。 話說當年周文王見到姜子牙後驚為天人,死活非要請他出山,姜子牙譜比較大,非要文王拉車才肯走。 文王拉了姜子牙八百零八步後一
Thumbnail
第一部: 推背圖 第四十七象 [庚戌] 坎下乾上: 訟 (䷅) 讖曰:  偃武修文  紫微星明      匹夫有責  一言為君 頌曰:  無王無帝定乾坤  來自田間第一人      好把舊書多讀到  義言一出見英明 解評:坎為水,乾為天,天上水下,即內柔外剛,故訟。 中國最早的一部詞典《爾雅》有「訩
Thumbnail
第一部: 推背圖 第四十七象 [庚戌] 坎下乾上: 訟 (䷅) 讖曰:  偃武修文  紫微星明      匹夫有責  一言為君 頌曰:  無王無帝定乾坤  來自田間第一人      好把舊書多讀到  義言一出見英明 解評:坎為水,乾為天,天上水下,即內柔外剛,故訟。 中國最早的一部詞典《爾雅》有「訩
Thumbnail
秦漢魏晉南北朝。 秦漢三國晉。 東漢末年,有一個三國時代。因晉承魏統,一統天下,故又稱魏晉,不說三國。 而南北朝末年,同樣勢分三國。 隋承周統,一統天下。 所以,南北三國的史書,只有《周書》是以正史規格寫成。 另外兩國就跟「國志」差不多。 差別在哪呢?
Thumbnail
秦漢魏晉南北朝。 秦漢三國晉。 東漢末年,有一個三國時代。因晉承魏統,一統天下,故又稱魏晉,不說三國。 而南北朝末年,同樣勢分三國。 隋承周統,一統天下。 所以,南北三國的史書,只有《周書》是以正史規格寫成。 另外兩國就跟「國志」差不多。 差別在哪呢?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絕對不能錯過的環節,就是宗教的成形。 不論是哪個文明,自古以來皆有神話。 神話跟統治權,本是密不可分。 而隨著第一階段的神王體系崩潰,宗教信仰才會隨之誕生。 說得更準確一些,當人們確實體會到現實(王)與超現實(神)的區別後,文明將會出現兩個以上的統治者。 西晉一統,卻成了神話的終點。
Thumbnail
魏晉南北朝絕對不能錯過的環節,就是宗教的成形。 不論是哪個文明,自古以來皆有神話。 神話跟統治權,本是密不可分。 而隨著第一階段的神王體系崩潰,宗教信仰才會隨之誕生。 說得更準確一些,當人們確實體會到現實(王)與超現實(神)的區別後,文明將會出現兩個以上的統治者。 西晉一統,卻成了神話的終點。
Thumbnail
@曾經很沉迷於道教的紫微斗數算命,還有宋朝儒家的易經算命(大儒邵雍的梅花易數)有幫一些友人算過,十個人中,瞎貓碰到死耗子,也會算準一兩個人。 @今天大年初一,各大廟都開出國運籤,小弟對於國運的看法,孔子在「中庸」一書中說過:「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要維護一個國家,文武兩件事,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曾經很沉迷於道教的紫微斗數算命,還有宋朝儒家的易經算命(大儒邵雍的梅花易數)有幫一些友人算過,十個人中,瞎貓碰到死耗子,也會算準一兩個人。 @今天大年初一,各大廟都開出國運籤,小弟對於國運的看法,孔子在「中庸」一書中說過:「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要維護一個國家,文武兩件事,是最重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