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藏五、珠峰ཇོ་མོ་གླང་མ

入藏五、珠峰ཇོ་མོ་གླང་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往珠峰大本營是本次旅程的高點,實際上的海拔(5150公尺)最高,也是心中的最期待,不知道能否能適應這樣的高度,也不知道是否能親眼見到世界最高峰,還著忐忑的心啟程。

珠峰

偶爾我們會被迫停滯留,檢查站是我們的暫停鈕,再度往最高峰出發前,我們在一間山腳下的古寺放風,地上刻著經文的破碎石片,透露出功成身退的時間感,山上的轉經輪,堅守崗位的守護。

地上刻著經文的破碎石片

地上刻著經文的破碎石片

午餐在一條相對熱鬧的街道上解決,吃完後我到附近晃晃,一位老先生牽著馬餵糧草,馬兒就在我旁邊,我順手拍了照,老先生看我完拍完照後,微笑地伸出手,我想他不是要握手而是要收取費用,本來覺得他很不純真,但轉念一想,憑什麼我們粗暴地進入他們的生活,卻還要求藏民要保留純真,能遇到純樸的藏民要感恩,沒遇到才是正常。

一位老先生牽著馬餵糧草

一位老先生牽著馬餵糧草

經過愛國模範村,有青稞田、油菜花,田埂旁還種有樹木,小河流淌,房子小小的緊挨著,讓我想起地球另一端的英國拜伯里

去珠峰的路上大多是石子路,下午兩點半我們又被擋下來,這次的原因是修路,我們要到七點才能繼續通行,導遊和司機們似乎非常習慣了,身為遊客的我們也是短暫的錯愕後,便開始在車上聊天、打牌殺時間。

一個外表看似蒙古包的藏族家

一個外表看似蒙古包的藏族家

珠峰大本營有許多帳篷聚集,我們住宿點在其中一個外表看似蒙古包的藏族家中,我在五千多海拔的高度,沒有高山症,依照可以跑跳,只是被燙傷而已,原來蒙古包中間的『柱子』是排氣的鐵製煙囪,我因為重心不穩,下意識扶了一下,就需要沖跟泡的燙傷患者了,幸好沒有起水泡。

無緣見到完整的珠峰

無緣見到完整的珠峰

當我們到達珠峰大本營時,天色已漸暗,加上天氣不佳,我們只能看見灰濛濛的山頭,只能寄望明天一早所有雲都能散去,讓我們漸漸聖母峰的真面目。

戶外冰涼的空氣也起到很棒的降溫效果,用一杯熱可可,敬在星光點點下的珠峰。入夜,大伙圍個圓圈一起睡,隔天起床,天氣依然灰灰的,在下山前都無緣見到完整的珠峰,但在第一高峰的關照下安眠一晚,也是件浪漫的事。

珠峰-日喀則

在雲霧繚繞中我們揮別最高峰,路上的粉色的雲彩引領我們繼續旅程,下一站回到日喀則。

下一站回到日喀則

下一站回到日喀則

到了日喀則,這是第二次停留,我們有多一點時間逛逛街市,到德克士吃看看,除了麥當勞、肯德基的速食選擇,從珠峰大本營到炸雞薯條,又是一種生活的衝擊。

天空開始飄著雨,雨滴滴答答的落在傘面,離開熱鬧的商店區,轉個彎到扎什倫布寺的廣場,看見穿著紅色藏服的喇嘛,還有倚在窗邊喜悅看著手機的喇嘛,很生活化的一面。

倚在窗邊喜悅看著手機的喇嘛

倚在窗邊喜悅看著手機的喇嘛

因為下雨,我穿著夾腳拖,走在石板路上西西蘇蘇的聲音,手中搖起繞著寺廟的轉經輪,有種被洗滌的千年安靜。

avatar-img
喜悅【魚】的沙龍
15會員
135內容數
這是我在亞洲旅行的網誌,包含東北亞的日本、韓國,東南亞的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中國的香港、西藏等等,喜歡旅行的魚,悠遊於這個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喜悅【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藏語「岡」:雪、雪山;「仁波齊」=「仁波切」:珍寶、珍貴的—— 「岡仁波齊」即意為「珍貴的雪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靠近瑪旁雍措,神山岡仁波齊彷彿安放的神殿,靜靜地守護這塊土地,記得從某本書上,描述剛仁波齊是被白雪覆蓋的高山金字塔。
這次參團的路線走的是經典的阿里南線,一路一措再措,措在西藏是湖的意思,所以一趟路下來蒐集了許多聖湖,這次幾天的主角是瑪旁雍措。
早上六點二十分的飛機前往拉薩,我們摸黑出發,也在睡眼惺忪中看見所有的團員,一團共十人,看起來都很好相處,讓我這個沒跟過團的菜雞,放心了不少。 飛機是專門的高原飛機,機組人員完全打破我對空服員的認知,我想他們是官員不是服務人員,幸好窗外美景壯麗,完全吸引我的心,飛機上也有螢幕可以直接看飛機底下的風景。
你見,或不見,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倉央嘉措 西藏對我來說,她就是在那,不悲不喜,但我選擇去見,入藏去感受她的美麗與哀愁。彷彿說起西藏,就披上浪漫色彩,但這爛漫卻又多點禁錮,身為台灣人要進藏,沒有自由的份,要團進團出。
告別琵琶湖畔的生活,又回到京都市區,落腳點選在百萬遍知恩寺旁的背包客棧-Guesthouse Hyakumanben Cross,觀看每年8月16日八點的五山送火,以及到貴船神社履行約定,最後到郊區的大原走走。
伴侶坐上關空特急遙遠號(Haruka)回到機場,我則搭乘程JR前往比叡山坂本車站,預定在琵琶湖邊B&B停留三晚,房東是長住日本的中國夫婦,在airbnb上的評價相當良好,當我下車時,叔叔已經在車站等待,其實步行10鐘也能自行到達,但叔叔還是特地接送,讓人倍感溫馨。
藏語「岡」:雪、雪山;「仁波齊」=「仁波切」:珍寶、珍貴的—— 「岡仁波齊」即意為「珍貴的雪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靠近瑪旁雍措,神山岡仁波齊彷彿安放的神殿,靜靜地守護這塊土地,記得從某本書上,描述剛仁波齊是被白雪覆蓋的高山金字塔。
這次參團的路線走的是經典的阿里南線,一路一措再措,措在西藏是湖的意思,所以一趟路下來蒐集了許多聖湖,這次幾天的主角是瑪旁雍措。
早上六點二十分的飛機前往拉薩,我們摸黑出發,也在睡眼惺忪中看見所有的團員,一團共十人,看起來都很好相處,讓我這個沒跟過團的菜雞,放心了不少。 飛機是專門的高原飛機,機組人員完全打破我對空服員的認知,我想他們是官員不是服務人員,幸好窗外美景壯麗,完全吸引我的心,飛機上也有螢幕可以直接看飛機底下的風景。
你見,或不見,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倉央嘉措 西藏對我來說,她就是在那,不悲不喜,但我選擇去見,入藏去感受她的美麗與哀愁。彷彿說起西藏,就披上浪漫色彩,但這爛漫卻又多點禁錮,身為台灣人要進藏,沒有自由的份,要團進團出。
告別琵琶湖畔的生活,又回到京都市區,落腳點選在百萬遍知恩寺旁的背包客棧-Guesthouse Hyakumanben Cross,觀看每年8月16日八點的五山送火,以及到貴船神社履行約定,最後到郊區的大原走走。
伴侶坐上關空特急遙遠號(Haruka)回到機場,我則搭乘程JR前往比叡山坂本車站,預定在琵琶湖邊B&B停留三晚,房東是長住日本的中國夫婦,在airbnb上的評價相當良好,當我下車時,叔叔已經在車站等待,其實步行10鐘也能自行到達,但叔叔還是特地接送,讓人倍感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