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靈魂穿越手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亞歷斯.蘭德金
譯者:謝佩妏
出版社:寂寞出版
出版日期:2021/09/01
eISBN:9789869924498
ISBN:9789869924481

讀墨AP:


  擁有兩種閱讀順序,應該是這本書在市面上最知名的賣點吧——一種是依序讀完三篇短篇小說,另一種是依特定順序跳著閱讀各個短篇之間的不同小節。關於這本書,這就是我在閱讀之前唯一知道的事情了;以小島秀夫的話來說,它對我來說就是落在90%沒有中獎範圍內的作品w

  故事開頭與文宣被包裝成奇幻謎團風格,不過多數篇幅裡,我感受到比較多的是浪漫愛情的成分。男女之間的猜疑與不信任讓我覺得非常煩燥。明明把事情講個清楚就可以了,卻刻意有所保留、賣弄神秘——無論是前兩篇的兩名男主角被對待的方式、或是他們所寫下的留給他人或自己的文字本身,都是這種狀況。

  因為無法理解,所以無法感同身受,因此覺得焦躁。

  雖然到了第三篇短篇時,謎團總算慢慢解開,女主角也交代了自己傳達訊息時如此小心翼翼的原因,可我還是會覺得這樣的人際關係好煩,對這種類型的故事退避三舍。

  此外設定上我也是會有點無法理解。人與人相愛是因為對方本身,但是當對方無論是身體、性別、個性都已經截然不同,就算說是換了個人也不為過,女主角卻竟然還是能夠確信自己深愛對方嗎——她似乎從未對此感到懷疑,不擇手段只為追上男主角,無論對方與最初相比已經有了多大變化,都仍願意為了對方付出一切。

  無法理解耶,為何?人家的性別已經不一樣了,個性還變得超爛,就算說是同一個靈魂……到了這種地步,真的還可以說是同一個人嗎?而且因為過程中她太不顧後果,造了很多罪孽——坦白說我就是覺得她很沒有良知,不知道這種行為到底浪漫在哪。

  另外因為女主角經歷過太多段人生,第三篇短篇看到後來,我開始覺得她的經歷實在漫長到太過可怕;跟男主角一樣,擁有過太多身份,故事裡卻又都說這些「都是同一個人」——就算女主角很清楚地保有記憶、前後目的與敘述也都一致——顯然我沒辦法好好接受這種事情,因此也讓我慢慢失去耐性,

  所幸到了故事後半部,愛情線漸漸收尾,開始去解懸疑謎團、描寫女主角和宿敵之間的交手。我很喜歡中間他們一度成為朋友的發展,因為他們都經歷了太過漫長的歲月,所以也變得打從心底互相理解。當宿敵一度想和女主角攤牌時,雖然也是別有所圖,可依然證明了他先前對女主角的態度轉變以及出乎意料的友誼發展,皆是來自於長久歲月裡所累積的寂寞所至——而後又再轉變成的相愛相殺,種種轉變都營造得很棒且合情合理。

  至於看到女主角終於願意好好面對自己犯下的罪過了,則是讓人覺得有些安慰,讀起來有種倒吃甘蔗的感覺。可是話說回來,這名宿敵不過只是她所造就的眾多罪孽之一而已啊……

  因為對愛情線有點不敢恭維,我選擇依序讀完三部短篇之後,就沒有再用另一種方式讀完第二遍了;我只試著用第二種閱讀方式跳著迅速讀過一些篇幅,感覺也不是變成另一篇故事,只是用不同的剪接手法來呈現而已,但短時間內我可能沒有心情再重讀一遍了,或許等過些時日、把劇情忘得差不多了之後再考慮吧。

  而且作者的文字風格讓我讀起來有點吃力……或許多少是為了模仿 19 世紀前後的時代感吧,某些敘述口吻會讓我覺得拐彎抹角且刻意。不過他以法國詩人波特萊爾、德國作家班雅明以及可可香奈兒這些真實人物來作為小說中的主要角色,可以感受到他應該下過很多工夫將這些人的生平串聯在一起,令故事虛實交錯,呈現一種很迷幻的色彩。

  比較可惜的是我對他們的生平與作品都很陌生,因此忍不住覺得如果自己可以再擁有更多一點的背景知識就好了——讀過的書終於夠用了的那一天……恐怕永遠也不會到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卿的沙龍
27會員
150內容數
記錄我的閱讀書籍,也分享給大家
光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美麗新世界》出版於 1932 年,主要描寫在距今幾百年後的「世界國」下的體制。《重訪美麗新世界》則是作者赫胥黎在 1958 年回顧《美麗新世界》、以及他對未來世界的想像時,所寫下的補充。其中《美麗新世界》被列為三大反烏托邦小說之一。
Thumbnail
2025/05/02
《美麗新世界》出版於 1932 年,主要描寫在距今幾百年後的「世界國」下的體制。《重訪美麗新世界》則是作者赫胥黎在 1958 年回顧《美麗新世界》、以及他對未來世界的想像時,所寫下的補充。其中《美麗新世界》被列為三大反烏托邦小說之一。
Thumbnail
2025/04/04
作者在這篇科幻故事裡探討了某些有關生命的議題,好比生命的意義、永生的形式、忒修斯之船悖論等等。我覺得好難看。
Thumbnail
2025/04/04
作者在這篇科幻故事裡探討了某些有關生命的議題,好比生命的意義、永生的形式、忒修斯之船悖論等等。我覺得好難看。
Thumbnail
2025/04/03
有的時候以日本人的角度來寫台灣,有的時候則是向台灣介紹日本。讓人蠻失望的兩本書。
Thumbnail
2025/04/03
有的時候以日本人的角度來寫台灣,有的時候則是向台灣介紹日本。讓人蠻失望的兩本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與書友閒聊,提及日前隨手買了《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雖然原本不識,然而讀了很喜歡。她詢問你如何從書架上發現這本從來不認識的書?當時有什麼特別狀況引起你的注目嗎? 說穿了只是緣分。看過一些安.泰勒的小說,她專寫巴爾的摩女人故事,精微細緻,不同個性、背景的女人各有遭遇,滿有意思。男作家筆下的巴爾的摩
Thumbnail
與書友閒聊,提及日前隨手買了《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雖然原本不識,然而讀了很喜歡。她詢問你如何從書架上發現這本從來不認識的書?當時有什麼特別狀況引起你的注目嗎? 說穿了只是緣分。看過一些安.泰勒的小說,她專寫巴爾的摩女人故事,精微細緻,不同個性、背景的女人各有遭遇,滿有意思。男作家筆下的巴爾的摩
Thumbnail
西澤保彥的《異邦人》是絕版書,而且好像沒有出版過繁體版,但朋友看完說這是一本講穿越時空的小說,我對這題材有偏愛,無論如何也想找來看,最後在淘寶買到這本二手書。 這是許多年前的小說,不過時空故事永遠不會過時(我說的),所以讀來還是覺得十分有趣。 故事講述四十歲的男主角在乘機返回家鄉前致電給姐姐
Thumbnail
西澤保彥的《異邦人》是絕版書,而且好像沒有出版過繁體版,但朋友看完說這是一本講穿越時空的小說,我對這題材有偏愛,無論如何也想找來看,最後在淘寶買到這本二手書。 這是許多年前的小說,不過時空故事永遠不會過時(我說的),所以讀來還是覺得十分有趣。 故事講述四十歲的男主角在乘機返回家鄉前致電給姐姐
Thumbnail
第一次看英國作者麗莎傑威爾的小說,《隱身黑暗的少女》不算頂級的懸疑小說,不過結局收得很好,整體感覺不錯。 小說一開始是一個很短的序曲,在情人節的午夜時份,一個少女跑向一個男人,結局未知。然後小說分為“之前”和“之後”。 之前是指在情人節那個序曲之前發生的事,主要分為兩條線,一條線是一家四口搬到新
Thumbnail
第一次看英國作者麗莎傑威爾的小說,《隱身黑暗的少女》不算頂級的懸疑小說,不過結局收得很好,整體感覺不錯。 小說一開始是一個很短的序曲,在情人節的午夜時份,一個少女跑向一個男人,結局未知。然後小說分為“之前”和“之後”。 之前是指在情人節那個序曲之前發生的事,主要分為兩條線,一條線是一家四口搬到新
Thumbnail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靈魂迷宮》 只要閱讀薩豐的作品,你就會得到機票 一下子抵達西班牙 時代感、戰亂、地理、空氣味道、愛情、時尚、飲食、人情世故與書店 全部結合一起。 今天因為同事的穿著打扮, 我看得目不轉睛, 一下子見到《靈魂迷宮》書中的女主角艾莉夏, 從書中走出來。 這位集
Thumbnail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靈魂迷宮》 只要閱讀薩豐的作品,你就會得到機票 一下子抵達西班牙 時代感、戰亂、地理、空氣味道、愛情、時尚、飲食、人情世故與書店 全部結合一起。 今天因為同事的穿著打扮, 我看得目不轉睛, 一下子見到《靈魂迷宮》書中的女主角艾莉夏, 從書中走出來。 這位集
Thumbnail
這是一篇小說,描述了主角在夢中遇見的人的故事,藉由尋找和失落的情節,充滿了浪漫與感動。
Thumbnail
這是一篇小說,描述了主角在夢中遇見的人的故事,藉由尋找和失落的情節,充滿了浪漫與感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