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演技解剖】2023台劇<模仿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0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影論寫作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影論寫作
140會員
266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影論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2025/04/28
本片以一種鬆散而自由的方式,梳理長久以來的傷痕與糾葛。這種「鬆」,體現在類型的混用、群像的鋪陳,以及敘事節奏的變換─這些在其他作品中可能被視為缺點,在此卻轉化為一種力量。瑞恩·庫格勒選擇點到即止地觸碰族群的沈痛,而透過一日敘事承載漫長歷史,不過度交代角色們的來龍去脈,自然舒展對他們的深刻影響,如此一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2025/04/23
既然植入的回憶是假的,誰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服務?但如果虛構的記憶真實到連自己都無法辨別,那麼假的是否就等同於真的?這裡出現了一種啣尾蛇般的邏輯:「我」的選擇塑造了記憶,而人類又是透過記憶來定義「我」是誰;如果「我」選擇了一段精心設計的假記憶,那這段記憶中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我」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2025/04/16
本片的慧黠之處在於:選擇性略過訊息,像是沒有交代Ellias的過往、沒讓觀眾和他同時直擊暗門後究竟是什麼、他的父親是連續犯罪還是僅犯下一起案件、受害者Jenny又為何在Ellias想「解救」她時反倒驚恐呼喚Ellias父親的名字……甚至也不讓觀眾目睹Ellias片尾的命運。如同<紅色房間>沒有說明女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模仿犯 #台劇 #推薦 #netflix #有雷 #有雷慎入
/
2023年目前最夯的話題劇集《模仿犯》,甫一上架便引發討論熱潮,更一度登上全球非英語影集排行榜第二名。故事改編自日本推理女王宮部美幸的同名暢銷小說,經過改編之後,劇情背景設定在90年代,講述郭曉其檢察官(吳慷仁 飾)在追蹤一起以斷

#模仿犯 #台劇 #推薦 #netflix #有雷 #有雷慎入
/
2023年目前最夯的話題劇集《模仿犯》,甫一上架便引發討論熱潮,更一度登上全球非英語影集排行榜第二名。故事改編自日本推理女王宮部美幸的同名暢銷小說,經過改編之後,劇情背景設定在90年代,講述郭曉其檢察官(吳慷仁 飾)在追蹤一起以斷

改編日本知名小說的《模仿犯》在上線前就得到很多關注和討論。導演和編劇團隊很有企圖心,除了懸疑驚悚,也在乎社會層面的表達,不願意流為形式的警匪追兇。然而實際看完劇後,卻感覺改編後的劇情,無論是社會問題的討論、人物的刻畫,還是推理線索的鋪陳,都不是那麼完整...

改編日本知名小說的《模仿犯》在上線前就得到很多關注和討論。導演和編劇團隊很有企圖心,除了懸疑驚悚,也在乎社會層面的表達,不願意流為形式的警匪追兇。然而實際看完劇後,卻感覺改編後的劇情,無論是社會問題的討論、人物的刻畫,還是推理線索的鋪陳,都不是那麼完整...

2009年有部美劇<別對我說謊/謊言終結者>(Lie to Me),片中核心建立在:人類無法控制的微表情將不自覺透露出許多秘密,這也是許多年前書市大熱一波的FBI教你的讀心術、識人術系列,是基於人類學、心理學、生物本能等理論技巧而衍生出的戲劇作品,而為了強化這些其實未經訓練將難以察覺的蛛絲馬跡,會刻

2009年有部美劇<別對我說謊/謊言終結者>(Lie to Me),片中核心建立在:人類無法控制的微表情將不自覺透露出許多秘密,這也是許多年前書市大熱一波的FBI教你的讀心術、識人術系列,是基於人類學、心理學、生物本能等理論技巧而衍生出的戲劇作品,而為了強化這些其實未經訓練將難以察覺的蛛絲馬跡,會刻

對於喜歡看懸疑小說的我,雖然沒有看過《模仿犯》原著,但用10集了解作品的雛形應該也是一個蠻值得的投資,於是毫無懸念的點下影片的播放鍵,開始收看。
果然影片沒有讓我失望,符合我對懸疑、驚悚的期待。影片裡的糾結、害怕、報復、犯罪、人性的軟弱有更多思考的空間。
媒體角色的定位探討
整部影片設定的年代在90

對於喜歡看懸疑小說的我,雖然沒有看過《模仿犯》原著,但用10集了解作品的雛形應該也是一個蠻值得的投資,於是毫無懸念的點下影片的播放鍵,開始收看。
果然影片沒有讓我失望,符合我對懸疑、驚悚的期待。影片裡的糾結、害怕、報復、犯罪、人性的軟弱有更多思考的空間。
媒體角色的定位探討
整部影片設定的年代在90

隨著《模仿犯》於3月31日於Netflix上線,我也趁著清明連假期間將這部劇完食,以下將分享我對於劇中的11個角色的看法與分析。

隨著《模仿犯》於3月31日於Netflix上線,我也趁著清明連假期間將這部劇完食,以下將分享我對於劇中的11個角色的看法與分析。

在《模仿犯》中,透過一樁「斷掌案」,進而探討媒體生態、社會現況、司法體制,背後更有著豐沛的情緒,包括愛情、友情與親情等,讓這部主打懸疑驚悚的影集,卻有著令人動容的情感,更因此衍伸出不少能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台詞,今天就來盤點劇中金句,再次回味《模仿犯》中那些無法忘懷的片段。

在《模仿犯》中,透過一樁「斷掌案」,進而探討媒體生態、社會現況、司法體制,背後更有著豐沛的情緒,包括愛情、友情與親情等,讓這部主打懸疑驚悚的影集,卻有著令人動容的情感,更因此衍伸出不少能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台詞,今天就來盤點劇中金句,再次回味《模仿犯》中那些無法忘懷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