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神社怎麼了,是救觀光還是悖離忠烈? Part.2

桃園神社怎麼了,是救觀光還是悖離忠烈? Part.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桃園神社會因為神回去,而變回原先沒觀光人潮的模樣嗎?」



# 曇花一現的觀光風潮?

還記得幾年前,朋友為了追女朋友,便詢問我桃園能夠帶女性友人踏青的景點,當時我雖未親自參觀過桃園神社,卻早已聽說其盛名,也認為日式古蹟十分美觀。先前尚未成為熱門觀光景點的桃園神社,清幽環境很適合朋友帶女性友人前往參觀,並培養出遊感情。如今朋友追女友雖然失敗,桃園神社卻紅了。

隨著越來越多網紅推薦、IG上的熱門打卡標示,還有廠商進駐以及文創市集,都讓桃園神社在近年聲名遠播,我在去年12月參觀時,看到了街頭藝人、各式文創小攤販、豆花店、風鈴廊道、繪馬牆等等,都使得桃園神社園區給人五光十色、目不暇給的感受,充滿著活力與熱情。

園區內演唱的街頭藝人

園區內演唱的街頭藝人


在歡愉的氣氛之下,我也隨之細細觀察,但接下來我的目光就被奇怪的一幕吸引,隨之開始了下文的思考。



# 重新迎回的神怎麼放在那?

繼續向前探索,映入眼簾之景,著實讓我覺得微妙。

重新迎回的天照大神等神尊,自然不能重回拜殿與先烈們「搶位子」,於是桃園神社便將神,安置在原先作為社務所的建築中,約寬2公尺,長5公尺的地方,在唐破風之下設置奉納箱等神社相關設施。

不過我是覺得挺尷尬的,一位神尊竟得與社務所公用空間,而且社務所大部分的使用,是作為日式喫茶店同時賣菓子使用,若是日本人想來參拜應該也覺得奇怪吧。

(原先於3/15日更新:這個問題由熱心讀者幫我解答了😃,原來「桃園神社拜殿設在社務所是釧路鳥取神社宮司建議的最適合位置,因為該位置仍在鳥居內,所以神明不會介意。天照大神及豐受大神是由日本阿寒神社分靈而來,同樣是由釧路鳥取神社協助」)

緊接著我的思緒就來到了本次桃園神社事件,最大的爭議之處了。


# 爭議點:觀光還是忠烈

緩步走上小山坡,前往忠烈祠之際,我開始意識到,「對欸,這邊怎麼還會有日本神明」舊拜殿(冷笑話: 音不讀 Joe Biden)部分早已供奉了先烈牌位,那社務所的空間小得可憐的天照大神,又是怎麼來的呢?

後來聽了販賣部巫女裝員工(無法確定是否為神社正式巫女)說明,神社內日本神祇的確是由日本當地「分靈」而來,而販賣部有販售祈願繪馬、風鈴等漂亮的物件供遊客寫下心願並掛至於風鈴廊道及繪馬牆。我更注意到同時也販賣著御守(類似神社護身符),聽說桃園神社與日本方面合作,因此御守實際上是有經過神明庇佑,具有神社認證。

其實到此我看到一些商品,就能理解為何還要將神祇迎回桃園神社了,其實近年來台灣人親近日本文化(包括我),也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風潮下,設置神社,並引入相關產品,如前面提及的御守、繪馬等,不僅僅讓遊客體驗到神社文化,持有御守及寫繪馬祈願的過程更是能讓遊客,不用出國旅遊也能體驗到日本的傳統文化。園區本身有日式神社建築的美感,更是能結合現存優勢及宗教文化,好好的推廣地方,也使得神社間的文創市集興起,讓人民更加有意願國內旅遊、振興地方,甚至可以透過了解神社園區,進一步的認識歷史,好處十分的多,若是作為歷史觀光,搭配這麼多有趣的活動與現場樣貌,肯定是超棒的知性旅遊景點。

繪馬祈願牆

繪馬祈願牆

至於本次反對這次神社設置的觀點,可能會認為神社是藉由日本文化來包裝殖民,應該中性的作為歷史建物遺址(但是會沒錢賺)。台灣本身族群不信奉神道教,若是佛教建物如佛寺等保留則無妨,例如花蓮吉安慶修院、台北臨濟護國禪寺、東和禪寺鐘樓等……。雖然都建於日本殖民時期,但因為台灣人的宗教信仰,至今繼續作為佛教建築使用。然而神社建築,反對方會認為作為曾經的歷史遺跡保留即可,不必再度賦予建物當時曾有過的宗教殖民意義。

題外話,說點我的心情寫照。參觀當下我看到最震驚的,其實是將神尊與社務所結合。當時我想這樣真的可以嗎,好像不太尊重日方神明,畢竟安置神明的同個社務所建築有大概三分之二是日式喫茶店啊(在神明背後做起生意欸🤣),這也變成我支持在其他用地蓋新神社的理由了(也稍微影響到我對於整次事件結論,詳情請見Part.3)。


# 政治正確議題在不政確政黨口中被提出?

(我不想多談政治,就用標題濃縮吧)


# 民眾關心的觀光價值與政府迅速「處置」

根據不少網路言論,我也參考了在地桃園人的說法,網友指出桃園神社(忠烈祠)是改變得最有感的地方,幾乎是將一個沒人去的蚊子館,變成一個平日假日都有人去的觀光點。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我在學生時期就喜歡逛古蹟,當時的台北北門仍然在忠孝橋旁。籠罩在橋的陰影之下,我深深記得當時,會去看清國時期最古老,同時也保存最原始樣貌的北門的人,只有我跟鴿子。考試壓力大的時候,我就會跑到北門與鴿子為伍,因此在看到現今北門能有現今妥善規畫的改變,以及旁邊的臺博館鐵道部園區變成現在親子們出遊、寓教於樂的地方,是非常令人感動且極具意義的。

對這些當地人而言,好不容易振興的地方觀光,花許多費心力才使地方活絡起來,卻被政府閃電處理,恐怕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我自己也認為其實政府可以先行公告,召開討論並使之透明,讓民眾有參與決策或是討論的空間,而非強制力道的獨斷執行,甚至本次事件之中,許多民眾聽到風聲要去與政府陳抗之時,早就火速拆除。我推測這也是本次造成這麼多網路反彈聲浪的原因。

更多精彩內容請期待 Part.3

宗教殖民建築重新啟用是返回殖民嗎(我的省思)

「桃園神社會因為神回去,而變回原先沒觀光人潮的模樣嗎?」

avatar-img
歷史湯History Soup 的沙龍
8會員
22內容數
鑑往知來,分享各式歷史討論與小知識,歡迎多多交流~ 我想要說好歷史故事,讓大家為生活中曾經發生的事興起興趣 「原來,在我們生活周邊,有這麼有趣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現今的山口縣,也就是幕末的長州藩是出了名的喜愛吃河豚。然而古時河豚竟然是「禁物」! 吃或不吃?一窺長州藩武士挑戰禁忌之味,由一餐河豚料理延伸出來的歷史小短篇~
說到宮本武蔵,大多數人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與「佐佐木小次郎」的巖流島決戰。從早期的歷史小說到近年遊戲、影視、動漫作品渲染之下,大家都對於這位傳奇劍豪有著不同的想像與詮釋,也增添不少宮本武蔵的傳奇色彩。 本次出遊正好在熊本,武蔵晚年生活也生活於熊本,也因此有不少機會能在熊本一窺武蔵相關史蹟。
說到日本殖民時期臺北的動物園,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圓山的動物園,知曉臺北苗圃的動物園一事,便稍微找了些資料。雖然尚未從當時總督府官方文獻中找到設置動物園於苗圃的資料,卻也在明信片、臺灣日日新報以及臺大舊照片資料庫中能夠找到相關的文字記載與圖像。一起來看看吧
現今的山口縣,也就是幕末的長州藩是出了名的喜愛吃河豚。然而古時河豚竟然是「禁物」! 吃或不吃?一窺長州藩武士挑戰禁忌之味,由一餐河豚料理延伸出來的歷史小短篇~
說到宮本武蔵,大多數人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與「佐佐木小次郎」的巖流島決戰。從早期的歷史小說到近年遊戲、影視、動漫作品渲染之下,大家都對於這位傳奇劍豪有著不同的想像與詮釋,也增添不少宮本武蔵的傳奇色彩。 本次出遊正好在熊本,武蔵晚年生活也生活於熊本,也因此有不少機會能在熊本一窺武蔵相關史蹟。
說到日本殖民時期臺北的動物園,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圓山的動物園,知曉臺北苗圃的動物園一事,便稍微找了些資料。雖然尚未從當時總督府官方文獻中找到設置動物園於苗圃的資料,卻也在明信片、臺灣日日新報以及臺大舊照片資料庫中能夠找到相關的文字記載與圖像。一起來看看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