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山]圓山水神社經劍潭山訪婆婆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活動時間:2019.08.17

天氣:大晴天

參加隊伍:北岳

路線行程:圓山捷運站→護國禪寺→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圓山水神社→劍潭山→老地方→文間山→婆婆橋步道→故宮公車站

嗯~這篇記錄之前在別處發過,不過就...被沒了。但因圓山水神社是草山水道系統的一部分,就藉此重新整理,把我的草山水道系統拼圖再補一塊。

主圖是劍潭公園門口的石狛犬,此次前往圓山水神社時會經過劍潭公園,但並沒注意到這對狛犬,後來走訪石佛路線時去補拍的。這對狛犬的地位是,他們是原來臺灣神社的狛犬啊~臺灣神社舊址就是現在的圓山大飯店。而上一篇提到,草山水道系統水源引至臺灣神社裏山的貯水池(就是在現今的圓山水神社旁)再經配管送出去。臺灣神社已消失,但這對狛犬被遷到劍潭公園放置。

劍潭公園,狛犬

劍潭公園,狛犬

7:50 隊伍在圓山捷運站集合後,走出捷運站開始這一天半文化半健行的旅程。先過馬路至護國禪寺,圓山捷運站旁邊就有古蹟護國禪寺,不過我很少從圓山捷運站進出(替自己找藉口),不知道此處有護國禪寺哩。

最醒目的就是這個全木頭造的大雄寶殿,護國寺創建於日治時期,有入選為台灣宗教百景(我沒有要收集,所以不需要知道有哪100個點喔)。大殿是重檐歇山頂式建築,被認為具有仿南北朝的形式,也被認為承襲了日本伽藍仿宋式禪寺格局。而且因為使用台灣檜木製造,靠近時候就有聞到淡淡的檜木香味,我這木頭控就靠近門住在那邊聞啊聞的很開心。重檐歇山...之前去台南看老寺廟惡補了一下的古代建築小知識又忘光光了...好,重檐原來就是兩層屋簷,所以看到大雄寶殿的牌匾往上數有兩層屋簷。歇山頂則是九條屋脊,正脊兩端到屋簷處中間折斷了一次,分為垂脊和戧脊,好像歇了一歇,所以稱為歇山頂。大雄寶殿裡面主祀釋迦牟尼佛,裡面還有各式匾額。

raw-image

還有屋簷上有鬼瓦耶~筒瓦上寫的則是“鎮”字,據說是驅邪或鎮風的意思

raw-image

從側門走出去則是舊鐘樓山門,是日本江戶時期風格的建築,筒瓦上的紋路就不是鎮字了,是二字三星紋(其實就是二下面∴的圖案),據說是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家紋

raw-image

8:10 簡單看了護國禪寺(因為後面石階和廣場及其他殿都沒去),走至旁邊的花博公園。往劍潭捷運站方向前進,途經台北故事館,因為10點才開門,所以經過時還大門緊閉,只能看看可愛的洋房外觀過乾癮。這間長得像童話故事裡會出現的房子(不知為何總是聯想到房子造型的蛋糕,上層是香草口味,下層是巧克力風味),台北故事館是英國都鐸式風格的洋樓,房子落成於1914年日治時期,2003年以台北故事館的名稱對外開放,現今主要是提供以食衣住行娛樂相關的主題展覽或藝文活動。

raw-image

走在河濱時,就當散步一樣,四處張望有什麼吸引目光的動植物,旁邊有構樹的果實。

raw-image

還有瓊麻中間突出了好高的心。瓊麻雖然屬於龍舌蘭科,但是我通常都分不清楚龍舌蘭和瓊麻的差異(只知道龍舌蘭拿來做酒啦),唔唔~葉緣尖端有銳利刺,顏色灰灰的應該是龍舌蘭啊~所以這個葉子綠綠的是瓊麻

raw-image

走在河邊步道,樹籬圍牆上垂下一粒粒綠色的鐘形果實,是薜荔(假愛玉)耶~

raw-image

8:20 經過路邊石碑:劍潭舊址。古時候基隆河在此轉彎,面積頗大,就有“潭”的名稱,現在因為截彎取直,潭已經消失了,所以在此處立了石碑。至於劍嘛~以前聽過跟鄭成功沉劍有關,來查一下資料有幾種說法,鄭成功的說法就是他軍隊路過時有神怪引起的大風浪(魚精),鄭成功拋出寶劍降伏妖怪,所以是“劍潭”啊。另一說法(臺灣誌略)則是說荷蘭人把劍插在潭邊的大茄冬樹上,而且隨著樹幹生長把劍包起來。對了,劍潭相關的景點還有劍潭古寺,已經遷至大直,上次走大崙頭山下來出劍南站,才發現居然有這麼漂亮的古剎。

raw-image

8:25 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在圓山飯店山腳下,居然有一個八二三砲戰的紀念公園,其實本來是北安公園更名的。既然名為823紀念公園,就會有一些紀念物。

raw-image

由國防部提供歷經八二三砲戰期間的兩組火砲。此組為40MM/L60雙管砲,此為台海防衛戰力,殺出重圍首登金門灘頭,執行運補任務。

raw-image

另一組為M59型155公厘加農砲,於民國47年的八二三砲戰期間為壓制中共砲兵主力。

raw-image

8:33 在大馬路邊的劍潭公園漫步。走路邊人行道,就可以看到劍潭公園那兩隻狛犬喔!

raw-image

就在公園內整排掉皮的大樹,疑惑著這到底是什麼,喔喔~是白千層,難得長這麼大的白千層,是說白千層沒長小毛刷我就根本也認不出來啊~

raw-image

8:53 轉個彎要進入往圓山水神社的入口,經過的民宅圍牆,花叢長出來蓋住整個圍牆,一早經過整牆的花心情就很好。使君子?盛夏盛開的花朵,而且是以叢計的。

raw-image

圓山水神社位於自來水事業處的陽明營業分處後山,假日沒有營業,但旁邊會開一個小通道讓遊客進出。

raw-image

門口的柱子上貼有圓山水神社的路徑圖。所以要造訪圓山水神社,從劍潭捷運站出來後,往馬路對面的陽明營業分處走就對了。

raw-image

進入門內步道旁立有告示牌,圓山水神社屬於市定古蹟「草山水道系統」其中一部份。

raw-image

8:55 水泥階梯步道往上走,不要擔心樓梯的問題啦!因為很快就到了(可是要擔心蚊子的問題,水神社周圍夏天蚊子很多喔!)

raw-image

步道旁一串非常鮮豔醒目的花:金鳥鶴蕉

raw-image

8:59 爬個5分鐘階梯就出現了一大片草地及方塔形的建築物,方塔這個是活水頭。看大家走到牆上去,在塔的後面表面上看起來是一片草地,其實是本來的圓山貯水池,興建於七十年前,是臺北最早的貯水池。

raw-image

這片草地底下就是以前的圓山貯水池哩!

raw-image

順著步道走,就會看到有石階和石獅子(其實是狛犬),來到圓山水神社

raw-image

神社兩側有獻燈(石燈籠),看起來雖然本體有點新,而且還是中國式的涼亭,畢竟是重建的啊~原有的神殿是日式神社的木頭構造,戰後荒廢而損壞,1990年時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的員工捐資加以修復整理。當時的拜殿已不在,但仍保留石燈籠、石狛犬、淨手池、社名碑等。

圓山水神社

圓山水神社

往上走看到香爐後有一個迷你的小神社,仿日式神社的小模型。1920年代因台北人口大幅成長,公共用水嚴重不足,水利課選擇在有湧泉且水質清甜的草山建設水道系統,同時也為了戰備儲水,建造了圓山貯水池。草山水道系統於2004年時經台北市指定為文化資產,理由為這個系統為全台罕見之自來水工程,為保存完整且大部分活用之水道系統。為祭祀在水道開鑿過程中殉職的人員,水利課興建水神社紀念,並在昭和十三年(1938年)完工。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重新修整,小拜殿改成簡單的露天涼庭中式小廟,沒有任何神像與題字。

圓山水神社

圓山水神社

旁邊的石燈籠刻的字為水利課有志建

raw-image

站在神社往參道下方看,兩隻狛犬少一隻了(據說是2017年被偷走的),看Tony的旅記照片上還是完整的一對狛犬

raw-image

參道旁的石頭製淨手池也很完整

raw-image

草山水道系統簡介,圓山貯水池設施群這一部分現在已無使用,但是上面的大屯瀑布取水管、水管橋、天母水管路都仍在使用中。

raw-image

站在參道下方朝神社看,水神社的石碑也是保留著

raw-image

留下來的狛犬是母的,懷中還有一隻可愛的小狛犬喔!

raw-image

9:21 可從另一側的步道經陽明事業處離開水神社回到劍潭站,不過這裡還有秘密小路可以上劍潭山!就是從水神社後方可以看到之字形山徑,路蠻清楚的,慢慢往上走,穿過攬翠臺,看樣子這後面走一走也是可以通到圓山飯店啦!畢竟都在旁邊而已。

raw-image

9:30 隨著之字形山徑(偶爾會是階梯步道),走上來後遇到鐵門,不過手推開就可以了,大家走出來後,再把鐵門推回關起來

raw-image

9:33 穿過太白山莊的休憩涼亭,白宮山莊旁邊剛好有個觀景平台有展望,天氣好可以清楚看到101和部分臺北盆地

raw-image

9:38 經過高聳的塔狀物,中央廣播電台圓山微波站

raw-image

9:46 劍潭山,發現我居然沒拍過劍潭山的基點!這次剛好補拍。劍潭山,H154M,二等三角點(No.1064),是小百岳(因為我沒在收小百岳,所以不會特別記)。現在劍潭山的基點還放有蛙弟的不鏽鋼製登頂牌。

劍潭山

劍潭山

在劍潭山基點旁的樹葉上:紅肩瓢蟲

raw-image

10:09 走至老地方觀景平台,現在有個寬敞的木造觀景台可以看飛機,石頭上則畫著台灣形狀寫:老地方。這裡因可以看飛機,又有寬敞平台,是熱門的休息場所。

raw-image

10:33 老地方繼續往前走一小段步道後,右側有叉路轉往下。穿過一片碧綠竹林

raw-image

10:39 竹林走出來接一段陡下的裸露岩石地形,覺得有種被騙的感覺,怎麼劍潭山會接到這麼陡的路?行動遲緩的我只能慢慢爬下去,假借看放在岩石洞中的奇怪擺飾,嗯~是不是把家裡多的擺飾拿出來放啊!小雞騎在獅子上,或是拱橋後一顆大元寶,兩旁的狗狗是看守元寶的嗎?只能說這些擺飾很莫名,有沒有要表達什麼中心思想啊~那個小雞騎獅子再多疊幾種動物我就要上演布萊梅了!

raw-image

10:44 居然有小水流!(爬山的人經過水源都會有興奮感),這一段算是藏在都市裡的秘境

raw-image

10:52 出來接到水泥路,一端可通往實踐大學,一端又可以繞回老地方

raw-image

往文間山前進的路上有好展望,只是故宮都被前面的至善天下擋住了,氣勢全無。

raw-image

11:26 文間山,H184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為五指山向西延伸的支稜,山頂有一平坦空地而無展望。

raw-image

11:31 走出來接到劍南路,往鄭成功廟方向移動,途中經過一處有寬敞前庭的廟宇,就當作午餐的地點。(邊吃八寶粥罐頭邊想:咦?我本來不是打算看完水神社,中午就要烙跑了嗎?)

raw-image

12:22 結束午餐時間,繼續走在劍南路的馬路上,這一段車子不多,沿途花草多。剛好看到短腹幽蟌

raw-image

12:30 道路右側是圓明寺的大門,就不進圓名寺參觀了。繼續往前走一小段,左側有階梯往下。

園明寺

園明寺

12:31 左轉走階梯往下,路牌是劍南路204巷

raw-image

轉下來看到轉角立著2塊石碑,抬頭寫圓明庵,看一下大概是民國47、48年這邊新建道路的捐款名冊(500圓、300圓等不少耶~每次看到這類捐獻碑,都會看一下金額,也算是瞭解當時物價)

raw-image

12:33 順著步道走,原來這就是婆婆橋步道啊~第一次知道這麼有趣的名稱,和婆婆有關係嗎?

婆婆橋步道

婆婆橋步道

走下來要接至善路時,有解說牌介紹婆婆橋的故事。大意就是以前這邊沒有橋,但若下雨溪水湍急居民就要冒著溪水過溪,還有人被沖走,住在溪旁的婆婆就慢慢的去山上砍木收集木頭拖到溪邊,在附近的眾人協助下建好木橋,所以就稱為婆婆橋。

raw-image

12:43 現在已改建成水泥橋,就在橋頭石碑刻上婆婆橋的名字囉!

raw-image

站在婆婆橋上,看著水流緩緩的外雙溪(可是下大雨時,外雙溪也可以流得很凶猛)

raw-image

走出來過至善路左轉順著路走到故宮門口就有很多公車可以回士林捷運站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0會員
112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位於台中市西部的梧棲區,舊稱「五汊港」,前身為「梧棲鎮」。梧棲屬於台中市都市計畫的重點區,但仍有頗具歷史風采的建築和古蹟,隱身在梧棲區裡。以下介紹的三個地方,均非常靠近梧棲老街,可安排為一日遊的輕旅行,無論是信仰者或是文化愛好者,都能在這些古老而神聖的廟宇古蹟中,找到心靈的寄託與文化的體驗。
Thumbnail
位於台中市西部的梧棲區,舊稱「五汊港」,前身為「梧棲鎮」。梧棲屬於台中市都市計畫的重點區,但仍有頗具歷史風采的建築和古蹟,隱身在梧棲區裡。以下介紹的三個地方,均非常靠近梧棲老街,可安排為一日遊的輕旅行,無論是信仰者或是文化愛好者,都能在這些古老而神聖的廟宇古蹟中,找到心靈的寄託與文化的體驗。
Thumbnail
高野山是日本佛教的聖山,就是一間間歷史悠久的寺廟、神社。要進入高野山不容易,除了搭電車,還必須轉搭車程5分鐘的纜車才能進入。山上有公車搭載旅人往返不同的地點。依照我們一家鬆鬆的狀態,在高野山我們並沒有去很多地方參觀,主要就是我們下榻的福智院,再加上金剛峯寺和奧之院。 福智院 Fukuchiin
Thumbnail
高野山是日本佛教的聖山,就是一間間歷史悠久的寺廟、神社。要進入高野山不容易,除了搭電車,還必須轉搭車程5分鐘的纜車才能進入。山上有公車搭載旅人往返不同的地點。依照我們一家鬆鬆的狀態,在高野山我們並沒有去很多地方參觀,主要就是我們下榻的福智院,再加上金剛峯寺和奧之院。 福智院 Fukuchiin
Thumbnail
以前在龜山讀大學,居然沒來過桃園神社!? 桃園忠烈祠,位於桃園龜山虎頭山上,原為1938年落成的桃園神社,在1985年計畫拆除時獲得保留,今列為古蹟,為全臺灣保留最完整的神社~ 桃園忠烈祠面積佔地一萬七千餘平方公尺,半邊倚山,分為三進。入口名稱座原「桃園神社」,今改成「桃園縣忠烈祠」
Thumbnail
以前在龜山讀大學,居然沒來過桃園神社!? 桃園忠烈祠,位於桃園龜山虎頭山上,原為1938年落成的桃園神社,在1985年計畫拆除時獲得保留,今列為古蹟,為全臺灣保留最完整的神社~ 桃園忠烈祠面積佔地一萬七千餘平方公尺,半邊倚山,分為三進。入口名稱座原「桃園神社」,今改成「桃園縣忠烈祠」
Thumbnail
由對士林在地水文熟識的呂慶炎老師引路,一同走訪基隆河舊河道,從圓山水神社到士林新街,看見士林超過一甲子的好水歲月。
Thumbnail
由對士林在地水文熟識的呂慶炎老師引路,一同走訪基隆河舊河道,從圓山水神社到士林新街,看見士林超過一甲子的好水歲月。
Thumbnail
圓山水神社是草山水道系統的一部分,位於捷運劍潭站附近,由圓山水神社瞭解日治時期臺北市的飲用水供水設施。順便欣賞護國禪寺,走訪劍潭山及有溫度歷史的婆婆橋。
Thumbnail
圓山水神社是草山水道系統的一部分,位於捷運劍潭站附近,由圓山水神社瞭解日治時期臺北市的飲用水供水設施。順便欣賞護國禪寺,走訪劍潭山及有溫度歷史的婆婆橋。
Thumbnail
日本時代,台灣各地因應「一街庄一神社」,而建立起大大小小的神道教聖地。時過境遷,那些聖地有許多都被破壞,有的僅剩幾盞石燈籠、有的僅剩鳥居、有的建築被改得不知所以然,有的,則以忠烈祠的形式,繼續存在。 但要說到全台灣至今保存仍然完整的神社,就僅剩下桃園神社最為完整...
Thumbnail
日本時代,台灣各地因應「一街庄一神社」,而建立起大大小小的神道教聖地。時過境遷,那些聖地有許多都被破壞,有的僅剩幾盞石燈籠、有的僅剩鳥居、有的建築被改得不知所以然,有的,則以忠烈祠的形式,繼續存在。 但要說到全台灣至今保存仍然完整的神社,就僅剩下桃園神社最為完整...
Thumbnail
「獅子吼の庭」,借景嵐山、楓紅巨石組成的回遊式庭園,走在其中風聲、鳥鳴、新綠楓紅的五感體驗,獅吼而百獸畏懼,象徵佛說法退魔。
Thumbnail
「獅子吼の庭」,借景嵐山、楓紅巨石組成的回遊式庭園,走在其中風聲、鳥鳴、新綠楓紅的五感體驗,獅吼而百獸畏懼,象徵佛說法退魔。
Thumbnail
我喜歡北投的味道,溫泉的硫磺味以及幾分京都味。北投一帶的古蹟、景點我多數造訪過,每隔一段時間一定會去走走。口袋裡甚至有幾個極喜歡、一般觀光客不會去的好地方,像是普濟寺、善光寺。不過,有些地方一直惦記著卻不曾去過。這天,排除停車及小孩因素,刻意搭捷運獨自前往,決意一探究竟。
Thumbnail
我喜歡北投的味道,溫泉的硫磺味以及幾分京都味。北投一帶的古蹟、景點我多數造訪過,每隔一段時間一定會去走走。口袋裡甚至有幾個極喜歡、一般觀光客不會去的好地方,像是普濟寺、善光寺。不過,有些地方一直惦記著卻不曾去過。這天,排除停車及小孩因素,刻意搭捷運獨自前往,決意一探究竟。
Thumbnail
餉潭村底部,緊鄰餉潭湖畔的龍潭寺,有著和空曠場域呈現強烈對比的建築群,但整個走訪過程卻未遇見任何人。在獨自享受著大武山下潭水景色的同時,幽靜氣氛裡也帶著「繁華落盡」的感慨。
Thumbnail
餉潭村底部,緊鄰餉潭湖畔的龍潭寺,有著和空曠場域呈現強烈對比的建築群,但整個走訪過程卻未遇見任何人。在獨自享受著大武山下潭水景色的同時,幽靜氣氛裡也帶著「繁華落盡」的感慨。
Thumbnail
臨濟護國禪寺,舊名鎮南山護國臨濟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圓山里的臨濟宗佛寺,1900年始建,1912年舉行入佛式,為妙心寺派在臺灣傳教的根本道場,其大雄寶殿與山門列為市定古蹟。 - 摘自維基百科
Thumbnail
臨濟護國禪寺,舊名鎮南山護國臨濟寺,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圓山里的臨濟宗佛寺,1900年始建,1912年舉行入佛式,為妙心寺派在臺灣傳教的根本道場,其大雄寶殿與山門列為市定古蹟。 - 摘自維基百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