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觀後不專業心得

2023/04/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4/15看完《疫起》做個小小紀錄。就自己有感覺的地方分別寫下以下:
-印象深刻的一幕
劇情緊湊是吸引我的類型之一。有一幕鏡頭對著在病房口的癌末病患與人對話,對話完立刻無縫接軌的把鏡頭帶到旁邊的詢問櫃台,有別以往看到的,將一個畫面結束,用跳的方式,帶到另個畫面。立刻且無縫接軌的銜接方式,也讓人可以在同一件事發生時,讓觀眾可以同一時間知道,不同立場的人各自會有什麼疑問。
-喜歡的角色
在觀影前,看過導演林君陽、王柏傑及曾敬驊到『斐姨所思』宣傳的影片,對片中導演提到想要將醫療人員人性化這點印象深刻,讓我心裡想著,電影會怎麼呈現呢?在觀影結束後,我被夏正這個角色征服了,他在電影裡的歷程是有人味的及反差的,有身為醫生但同時又是父親雙重身分,所要做的工作上的拒絕,而這拒絕在外人來看或許無情了些。在最緊要關頭時,夏正願意為患有SARS的孕婦開刀,且在開刀途中把護目鏡脫下。從原先一心想在第一批撤離名單,到最後留守開刀。
-沒有對錯的選擇
癌症末期病患沒告訴家人自己真實病況,其實家人已經知道病況,但選擇消極處置,而經歷過痛失親人的護理師,覺得應該要積極治療,最後說要好好道別。雖然我不確定護理師最後是不是希望他們積極治療,但不管如何,雙方都沒有對錯,只需要尊重病患及其家屬決定。常常因為沒辦法看到事情的全貌而怪錯對方,有時就算有上帝視角也難真正理解一個人的作為。
-二十年後回首看似無知。而現在所做的決定,二十能後回頭看就不無知嗎
剛經歷,還是也算正在經歷武漢肺炎的我們去看二十年前的SARS,會覺得當時的封院是無知的作為嗎?或是封院期間的措施是無知的?但,試想:剛經歷封城的我們,二十年後再回頭看,是不是也是無知的作為?或許,無知不無知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在每一次的事件中學習到教訓,那個事件或許不是大事件而是發生在我們日常中的小事情。
-
夏正坐在地上與女兒講著電話,患有SARS的泰河剛救完一位SARS病患坐在地上,兩人斜對坐著,四目相交,隔幾秒隔離門關上。我喜歡這幕結局,雖然現在說不上為什麼喜歡。
《疫起》,一起,‘疫’情的‘起’源。
來源:奇摩電影
Camellia
Camellia
擅長 獨處|發呆 喜歡 狗|電影及影集|音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